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2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2-06-15 13: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

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

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篇1

1号文件心得体会

学习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体会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一、我国支农投入将步入机制化新时代?新12字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12个字意义重大,进一步凸显‘三农’是目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世纪以来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三农?投入总量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降低而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要求总量增加,而且比例也要提高,对支农投入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个优先?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除了提出?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新12字要求,在关于三大支农资金渠道的表述上也有变化文件提出,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国家用于农业投入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益三个方面围绕这三个资金渠道,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优先?相对于以往的表述,更加明确了支农资金的投入方向和重点?三个高于?据了解,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支农投入上强调了?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三个继续高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继续高于?保证支农投入: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三个明显高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即2008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学习公司“三个1号”文件心得体会通过对集团公司下发的“三个1号”文件的认真学习,使我深刻领会到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执行服从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严格遵守和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集团公司的“1号文件”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积极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多出力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指导方针,多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坚持安全生产与综合治理,在“负责任,抓落实”上下功夫,在“重细节,经营化”上做文章在“1号文件”《企业工作纲要》中提到的,坚持四要经营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创新经营,改进模式,升级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应落实公司提出的经营方针和工作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多出力,多做贡献,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添砖添瓦1号文学习心得三米2012年是集团公司实现“调整四大结构、发展七大板块”的关键之年目前,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面临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勇于担当安全生产责任,充分认识在经营困难、多元化发展情况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做到“守土有责、不辱使命,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夯实安全基础,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1号文明确提出了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贯彻集团公司“管理提升年”工作部署,以落实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防范事故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严格管理、严肃纪律、严明奖惩,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加大对标抓落实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煤矿、煤化工、电力安全风险防控,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坚决遏制人身伤亡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不发生性质恶劣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各类事件,确保十八大及各项政治保电工作的万无一失  1号文针对2012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制度落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要以煤炭、煤化工板块为重点,理顺关系、落实责任,加强专业化管理;
三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四要强化三基建设,落实专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安全生产是涉及每个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去年,我厂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胆战心惊剖析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不强、认识不深所致安全生产工作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说安全,讲安全,每日每月都在讲安全,但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真正做到了吗?事故,事故,触目惊心,令人深思,惨痛的血的教训,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付出了如何沉重的代价?安全,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2015年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4篇范文稿合集第一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的主要内容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今年“一号文件”五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首当其冲仍是粮食安全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污染治理也获得重点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一号文件也有大篇幅涉及而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更是近年来首次被写入一号文件农业现代化是此次一号文件的首要议题在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农业作为发展重心的农业企业有望受到更多政府支持和资金青睐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土地改革提供了最核心的制度方面的支持此前,农业部在年终工作会议上部署2015年工作时首先提出的就是土地制度改革会议提出,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智谋规模经营;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二篇:中央1号文件心得体会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解决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课题,应对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挑战,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解决和应对好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课题与挑战,必须守住农业安全底线农业产业安全面临新挑战

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业效益但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国内粮棉油糖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对提高农业效益、维护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挑战 大宗农产品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等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成本快速上升2006—2012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甘蔗价格年均涨幅均低于同期成本涨幅,到2013年我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2014年前5个月,大米、小麦、玉米、大豆、棉花、食糖国内外价差分别为每吨318元、451元、924元、1484元、7078元、2766元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近年来,主要农产品进口税后价低于国内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关税的防火墙作用受到削弱这导致边收储边进口,政策成本过高2013—2014年度我国临时收储玉米6919万吨,临储棉花629万吨,每吨棉花库存1年的利息和维护成本在2000元左右临储菜籽油高达600万吨,若按当前市场价格销售,价差损失超过150亿元食糖临储库存累计500万吨左右,隐亏估计超过200亿元进口对国内农业产业影响加深受价差驱动,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激增“大豆之殇”是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问题的典型表现我国大豆种植

户均面积小,难有规模效益,生产成本比美国高30%以上由于大豆市场高度开放,国内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导致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食糖进口价格过低,导致国内价格持续下跌,造成糖企全面亏损、蔗农收入下降国内外价差不断扩大,是造成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根本原因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威胁虽然当前我国粮食进口量并不大,但由于进口受国内外价差驱动,国内粮食产业发展受到威胁2013年,越南籼米价格低廉,国内企业进口动力强劲,造成南方籼稻库存积压、销售困难玉米国内供给和库存充裕,但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净进口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库容紧张的情况下,进口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卖粮难”局面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中央1号文件把“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第一条,凸显了确保粮食安全、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一连增、产能达6亿多吨且库存充足,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开放度提高,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

增产潜力减弱,保持产能难度加大2003—2014年的粮食十一连增实际是波动型的微增11年间,不同年份增产幅度差异较大,最高增幅是2004年的9%,最低是2009年的%,且近4年有逐年减小趋势,在高基数上继续增产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发展纲要要求到2020年粮食产能达亿吨以上,尽管2013年粮食产量已超过该目标,但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自然灾害和资源环境制约,在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持现有粮食产能难度加大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减小据测算,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3种谷物和大豆每亩产出量分别增长%和%,但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期每亩总成本分别增长%和%,收益率都明显下降直接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农业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力量,包括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劳动力等,这些投入占总成本的80%以上,而且近几年仍在上升粮食价格缺乏高关税保护,难以相应上涨,这就使粮食生产缺乏必要的利益激励进口快速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受到挑战自2009年我国谷物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以来,进口量一路激增尽管目前我国三大谷物进口量保持在关税配额之内,但按目前生产成本和价格增长趋势推算,今后5—7年三大谷物以配额外关税税率进口将成为现实我

国对于征收配额

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篇2

学习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
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谋发展
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学习宣传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谋定而后动。通过宣传学习,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深切感受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加强发展的关怀和支持;
要积极研究措施,理清发展思路,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发展;
要认真研读文件有关教育的表述,结合实际,迅速行动,认真建立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项目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
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教育新发展
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的重要意义,文件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贵州要加快发展,教育必须提前先行,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着对全县教育发展负责的态度,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在干中想办法、在干中找路子,以“开放自信,乐于奉献;
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贵
州教育精神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加速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终评判标准。要以“争”、“抢”的作风和气魄引进项目,并在项目的落地上抓紧抓好抓实,尤其是教育工程项目落地要实实在在。

风正畅普安,扬帆正当时。有中央的关怀,有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要按照省委提出的“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能耽误”的要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干字当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全力开创我区教育的新局面。

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篇3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将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倒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承担化解过剩产能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负责制定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央给予资金奖补和政策支持。

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探索保留产能与退出产能适度挂钩。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重点产煤省份和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突破,为整体推进探索有益经验。以做好职工安置为重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好转岗分流工作,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处理好企业资产债务。
(三)工作目标。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主要任务
(四)严格控制新增产能。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
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建煤矿项目应按一定比例与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挂钩,已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在建煤矿项目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予以公告。
(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确定的13类落后小煤矿,以及开采范围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重叠的煤矿,要尽快依法关闭退出。产能小于30万吨/年且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产能15万吨/年及以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以及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要在1至3年内淘汰。
(六)有序退出过剩产能。
1.属于以下情况的,通过给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引导相关煤矿有序退出。

——安全方面: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强冲击地压等灾害隐患严重,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煤矿;
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
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
——质量和环保方面:产品质量达不到《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煤矿。开采范围与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相关环境敏感区重叠的煤矿。
——技术和资源规模方面:非机械化开采的煤矿;
晋、蒙、陕、宁等4个地区产能小于60万吨/年,冀、辽、吉、黑、苏、皖、鲁、豫、甘、青、新等11个地区产能小于30万吨/年,其他地区产能小于9万吨/年的煤矿;
开采技术和装备列入《煤炭生产技术与装备政策导向(2014年版)》限制目录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
与大型煤矿井田平面投影重叠的煤矿。
——其他方面: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煤矿;
长期停产、停建的煤矿;
资源枯竭、资源赋存条件差的煤矿;
不承担社会责任、长期欠缴税款和社会保障费用的煤矿;
其他自愿退出的煤矿。
2.对有序退出范围内属于满足林区、边远山区居民生活用煤需要或承担特殊供应任务的煤矿,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时保留。保留的煤矿原则上要实现机械化开采。
3.探索实行煤炭行业“存去挂钩”。除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低的先进产能外,对其他保留产能探索实行“存去挂钩”,通过重新确定产能、实行减量生产等多种手段压减部分现有产能。
(七)推进企业改革重组。稳妥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煤炭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培育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能耗、工艺等办矿标准和生产水平。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

(八)促进行业调整转型。鼓励发展煤电一体化,引导大型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参股。火电企业参股的煤炭企业产能超过该火电企业电煤实际消耗量的一定比例时,在发电量计划上给予该火电企业奖励。加快研究制定商品煤系列标准和煤炭清洁利用标准。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按照《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鼓励利用废弃的煤矿工业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合理确定煤层气勘查开采区块,建立煤层气、煤炭协调开发机制,处理好煤炭、煤层气矿业权重叠地区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对一定期限内规划建井开采的区域,按照煤层气开发服务于煤炭开发的原则,采取合作或调整煤层气矿业权范围等方式,优先保证煤炭开发需要,并有效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展低浓度瓦斯采集、提纯和利用技术攻关,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
(九)严格治理不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矿责令停产整顿。严厉打击证照不全、数据资料造假等违法生产行为,对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有效运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按规定落实区域防突措施、安全费用未按要求提取使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一律依法依规停产整顿。
(十)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全面实行煤炭产能公告和依法依规生产承诺制度,督促煤矿严格按公告产能组织生产,对超能力生产的煤矿,一律责令停产整改。引导企业实行减量化生产,从2016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对于生产特定煤种、与下游企业机械化连续供应以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煤矿企业,可在276个工作日总量内实行适度弹性工作日制度,但应制定具体方案,并向当地市级以上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行业自律组织及指定的征信机构备案,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

(十一)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对基本建设手续不齐全的煤矿,一律责令停工停产,对拒不停工停产、擅自组织建设生产的,依法实施关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和完善煤炭生产要素采集、登记、公告与核查制度,落实井下生产布局和技术装备管理规定,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煤矿一律停产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限期退出。有关部门要联合惩戒煤矿违法违规建设生产行为。
(十二)严格限制劣质煤使用。完善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停止核准高硫高灰煤项目,依法依规引导已核准的项目暂缓建设、正在建设的项目压缩规模、已投产的项目限制产量。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销售使用劣质散煤情况的检查力度。按照有关规定继续限制劣质煤进口。
三、政策措施
(十三)加强奖补支持。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统筹对地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使用专项奖补资金要结合地方任务完成进度、困难程度、安置职工情况等因素,对地方实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符合要求企业的职工安置。具体办法由相关部门另行制定。
(十四)做好职工安置。要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企业主体作用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细化措施方案,落实保障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
1.挖掘企业内部潜力。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对采取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发放稳岗补贴。支持创业平台建设和职工自主创业,积极培育适应煤矿职工特点的创业创新载体,将返乡创业
试点范围扩大到矿区,通过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投入等方式,提升创业服务孵化能力,培育接续产业集群,引导职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2.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职工经自愿选择、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依法变更劳动合同,企业为其发放生活费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不得领取基本养老金。
3.依法依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企业确需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偿还拖欠的职工在岗期间工资和补缴社会保险费用,并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等工作。企业主体消亡时,依法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对于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职工,可以由职工自愿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或由单位一次性预留为其缴纳至法定退休年龄的社会保险费和基本生活费,由政府指定的机构代发基本生活费、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4.做好再就业帮扶。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方式,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予以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
1.金融机构对经营遇到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骨干煤炭企业,要加强金融服务,保持合理融资力度,不搞“一刀切”。支持企业通过发债替代高成本融资,降低资金成本。
2.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落实金融机构呆账核销的财税政策,完善金融机构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完善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
策,支持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支持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包转让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3.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并购重组,鼓励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创新产品和投资方式,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拓展并购资金来源。完善并购资金退出渠道,加快发展相关产权的二级交易市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地方政府建立企业金融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企业金融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十六)盘活土地资源。支持退出煤矿用好存量土地,促进矿区更新改造和土地再开发利用。煤炭产能退出后的划拨用地,可以依法转让或由地方政府收回。地方政府收回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用于支付产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对用地手续完备的腾让土地,转产为生产性服务业等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可在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
(十七)鼓励技术改造。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实施机械化、自动化改造,重点创新煤炭地质保障与高效建井关键技术,煤炭无人和无害化、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推广保水充填开采、智能开采和特殊煤层开采等绿色智慧矿山关键技术,提升大型煤炭开采先进装备制造水平。
(十八)其他支持政策。加快推进国有煤炭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尽快移交“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解决政策性破产遗留问题。支持煤炭企业按规定缓缴采矿权价款。支持煤炭企业以采矿权抵押贷款,增加周转资金。改进国有煤炭企业业绩考核机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调整完善煤炭出口政策,
鼓励优势企业扩大对外出口。严格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四、组织实施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相关部门要建立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制定实施细则,督促任务落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要成立领导小组,任务重的市、县和重点企业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制。国务院国资委牵头组织实施中央企业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国资委要根据本意见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据此制订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十)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各地区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落实情况列为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各地区要将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年度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建立举报制度。强化考核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和企业要予以问责。国务院相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
(二十一)做好行业自律。行业协会要引导煤炭企业依法经营、理性竞争,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公示企业依法依规生产承诺书,引入相关中介、评级、征信机构参与标准确认、公示监督等工作。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标准和结果向社会公示,加强社会监督,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二十二)加强宣传引导。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重要意义和经验做法,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
国务院

2016年2月1日

新国发2号文件心得体会篇4

学习国发2022年2号文件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发〔2022〕2号文件心得体会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一周年之际,在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出台十周年之际,国务院再次出台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这是对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的巨大支持,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贵州的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怀,这是贵州人民热切期盼的大喜事,是贵州发展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贵州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扬帆前行,让我们倍感温暖、倍感振奋、倍感鼓舞,也倍感责任重大。
文件开宗明义,强调“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同时,贵州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字里行间充盈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深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文件要求明确,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将贵州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文件振奋人心,对未来贵州发展明确了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四区一高地”的全新战略定位,从7大方面明确了26条重点任务,为贵州明确139个重大工程项目,内容涵盖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等各方面。比如:文件强调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研究对贵州小型水库建设以打捆方式给予定额补助。”从政策、项目、资金等诸多方面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力,大力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闯新路上实现新的目标,为贵州当前和今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XXX各级组织和广大XX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抢抓机遇,用好。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