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有关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 2022-11-06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有关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全文完整)

 关于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 4 篇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1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和平稳定,是经历了前人不断努力所创造的,

 而生活在这和平稳定的时代中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许多 可贵的精神财富。

 正直暑假,我就在几天前参观了家乡新建的革命先烈纪念馆。那天碰 巧是八月一号,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也就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那个特殊而又有意义的日子,纪念馆里自然 也是人山人海了,有双鬓斑白的老人,有年轻人,有学生,就连扫地的清 洁工也在纪念馆里停下了脚步。看着纪念馆上“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九十周年”的横幅,我不禁赞叹。遥想九十年前,在江西南昌市城头的那 第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就在那时建立了。这只军队为 了抵御外来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救助人们于水深炽热之中。经历 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安定繁荣的生活。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巨大的刻在石墙上的雕塑。上面刻着 的都是革命战士战斗时的场景,虽然纪念馆里人很多,但是似乎没有太多 嘈杂的声音。望着那雕塑,仿佛能听到革命战士吹响的战斗的号角,仿佛 能闻到战火弥漫的气息。这无不表达了战争的猛烈和残酷,也衬托出革命 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努力和心血。这种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 心血甚至生命的精神不正是应该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吗

 在纪念馆的小玻璃柜子里,存放的都是当时抗战时用的工具和武器。

 看看那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抗战片里常有的大砍刀,我不仅感慨道,如今的 中国的军事科技已居世界前列,各种型号的飞机大炮数不胜数。然而以前 的革命军队却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步一步慢慢挺过来的,这种不畏艰险,

  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不正鼓励着我们吗不管当今的科技多兴旺却依旧要保 持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开展的越来越好。

 在大厅的中央还伫立着一块石碑,走近看会发现石碑上刻着不计其数 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样无所畏惧,忠肝义胆为祖国献出生命 的,烈士们的牺牲使我们感到很惋惜。但是,他们死的壮烈,死的英勇, 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许多人在此驻足不前,有的上了年纪的老 人家还默默哀悼,看着眼前的一幕,使我内心的热血澎湃了起来。连老人 尚是如此,那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做呢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 们更应该要秉承先烈的品质,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兴盛奉 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先烈们在祖国大地上撑起一片天,开启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 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给我们 幸福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革命 先烈们。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2 红色 7 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

 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别的“红色足迹”——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我原本对红军的印象,就是平时和外公一起看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 影视剧了解的。外公和我说了好多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我对他们的有勇 有谋从内心里特别地敬佩崇拜,觉得红军是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但是, 长辈说的这些过去的历史又似乎离我很遥远。直到今天爸爸带我走进了这 博物馆,看到了墙上这些红色标语和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开国将领的肖 像照,让我的眼前浮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爸爸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向我讲解标语的意思和它们的背景故事:

 1934 年秋天,粟裕将军的红一军团指挥部与少共国际师〔即红十五师〕 先后到马洪村上坪驻扎过三次,遗存有红军井、红军战壕、红军医院、红 军学堂等旧址。在逢源堂等 4 座廖家古宅里,保存着较完整的红军标语及 漫画、留言条有 300 多条,这里是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的“博物馆”。

 我细心地阅览每一条标语,字体都不太一样,而且有些标语很清楚, 有些很模糊。爸爸耐心和我说:马洪村上坪曾是个战略要地,除了红军三 进山村,国民党、当地土匪也屡次进村驻扎。村民为了保护红军标语,与 国民党官兵和当地土匪斗智,巧妙地用厚纸张或白灰刷涂等措施遮盖,把 红军写在墙壁上的标语保护起来,所以有些标语的字迹看起来不太清晰, 也是村民们保护下来的珍贵遗迹。

 在博物馆里,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红色标语,还有一首乐谱——《少 共国际师出征歌》。我想让爸爸唱给我听,爸爸说他不会唱,但是他能教 我唱少先队队歌,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 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我们一起参观的爸爸朋友是马洪村里的人,他听 我和爸爸的对话,就在一旁哼唱起歌儿来:“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

 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建农会,分田地,穷苦农民翻了身……”听说这首 《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亲人》,洪田镇马洪村的村民们都爱唱。当时红军在 这里驻扎时,和当地的村民建立了很深的鱼水之情。他们说,红军为劳苦 人民的解放流血牺牲,我们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

 我们走出博物馆,又看了看门口边上的介绍:“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 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为抗日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红军不 辞辛苦地南征北战,一手拿传单一手拿枪弹打倒敌人;如今,我们有幸福

  和平的生活,也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才能为祖国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3 假期,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沙岛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

 缅怀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走到纪念馆入口处,4 米多高的孙中山铜像映入我的眼帘,孙中山两 眼烔烔有神,为‘‘天下为公’’静静沉思、运筹帷幄的神态和形象,使 人肃然起敬。大道和展厅里矗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 秋瑾等先驱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 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 下深刻印象。

 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 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 很可能是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命的幸福,他们还是误 会的走上了这条道路

 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于广州东郊黄花岗。正是这些奋不顾身、 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用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 然,他们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饱含冲动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一定要 好好珍惜。

 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4 4 月 22 日周一,我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我们首先参观了各位烈士和中国革命在了了的轨迹,我感触颇多。正是这

  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们为了国家和 民族勇敢就义的精神,才使我们现代青年得以为了自己的梦想毫无顾忌地 追逐。还有见义勇为纪念馆里的平民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正 义的力量,用鲜血证明着人间温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勇于做先锋,勇于追梦,勇于向前。

 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见义勇为者,他们其实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 人,是因为一个信念、一份责任,让他们在危险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地 选择冲锋陷阵。从这些平民英雄遗留下来的物件当中,看见的是他们质朴 的生活作风和明媚如暖阳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慨: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当充 满善意和爱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去营造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所谓的 “舒适区”,那些你做出的善举,都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个让人感动、钦佩而又深觉遗憾的词语。觉得“岁月静好” 的我们常常容易无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 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 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些替我们负重前 行的英雄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侵略、面对压迫、面对水火,他们 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 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疑心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 心态,坚决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会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 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 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 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 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团日活动带我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 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决的眼神。

 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 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 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 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珍贵年轻的生命,用 鲜血书写了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 先驱者之歌。让我们更加思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 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 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 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