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正文

简述党史和党的相关会议3篇

发布时间: 2023-04-30 11: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简述党史和党的相关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会议整理[五篇]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会议整理

  中共主要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党宣言》。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4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武汉。

  6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7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古田。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8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9瓦窑堡会议,1935年,陕北瓦窑堡。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11中共10六届七中全会,1944年-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1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杨家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1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提出“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北京。建国后第一次中央全会。毛泽东的发言——《不要四面出击》。

  14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北京。

  1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中检验真理,实事求是。

  16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北京。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7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邓小平在这次大会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18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北京。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0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北京。实行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2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23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4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北京。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5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北京。“六项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中共十七大,2007年,北京。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党历届重要会议口诀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

  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

  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指导

  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造,八大矛盾分析好,平稳前进要抓牢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科学评价毛的好,十二大有中国特色,再次评价毛的好

  初级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

  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

  注释:二大立纲: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确定

  四大领导工农忙: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思想

  古田军队要增强:人民军队建设

  六届六中马中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七大确定毛指导: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转城市: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三中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八大矛盾分析好: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工业与农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不满足需要,并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确定其地位和其思想的地位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2011-05-1513:59中共党史重要会议汇总

  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

  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

  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

  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中共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5.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

  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中共五大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7.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六大也存在着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8.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9.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会议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

  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

  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

  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还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12.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24.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部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起全面展开。

  25.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

  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6.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27.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8.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1994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29.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0.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

  1996年10月7~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会议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本次会议把主要讨论方向放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

  31.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

  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报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2.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

  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稿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3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35.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36.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2006年10月8—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六项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37.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注意:以前的提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我党历届重要会议口诀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

  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

  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指导

  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造,八大矛盾分析好,平稳前进要抓牢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科学评价毛的好,十二大有中国特色,再次评价毛的好

  初级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

  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

  注释:二大立纲: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确定

  四大领导工农忙: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思想

  古田军队要增强:人民军队建设

  六届六中马中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七大确定毛指导: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转城市: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三中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八大矛盾分析好: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工业与农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不满足需要,并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确定其地位和其思想的地位

  十二大有中国特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补充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会议整理

  中共主要会议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党宣言》。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广州。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武汉。6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7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古田。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8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9瓦窑堡会议,1935年,陕北瓦窑堡。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11中共10六届七中全会,1944年-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1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杨家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1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毛泽东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提出

  “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1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北京。建国后第一次中央全会。毛泽东的发言——《不要四面出击》。14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北京。

  15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中检验真理,实事求是。16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北京。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7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邓小平在这次大会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18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北京。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0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北京。实行两个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2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

  23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4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北京。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5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北京。“六项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6中共十七大,2007年,北京。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党历届重要会议口诀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三大国共要合作,四大领导工农忙

  八七枪杆出政权,古田军队要增强,遵义军事与组织,瓦窑堡一起来抗日

  洛川全面来抗战,减租减息是关键,六届六中马中化,七大确定毛指导

  七届二中转城市,三中一化三改造,八大矛盾分析好,平稳前进要抓牢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科学评价毛的好,十二大有中国特色,再次评价毛的好

  初级阶段和路线,十三大终于研究好,后来(十四大)市场经济有目标,小平思想成指导

  十五大跨世纪,十六大三代表,三中科学发展观,四中和谐最重要

  注释:

  二大立纲: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确定四大领导工农忙: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思想

  古田军队要增强:人民军队建设

  六届六中马中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七大确定毛指导: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转城市: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三中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八大矛盾分析好: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工业与农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不满足需要,并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十一届六中二决议:第二个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确定其地位和其思想的地位

  十二大有中国特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补充

  第四篇:附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会议整理

  附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

  1.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2.古田会议,1929年,福建古田。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3.遵义会议,1935年,贵州遵义。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4.瓦窑堡会议,1935年,陕北瓦窑堡。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

  5.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4年-1945年,长达11个月,我党历史上最长的会议。通过了一项在党的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

  6.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杨家岭。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8.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北京。这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毛泽东的发言——《不要四面出击》。在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

  9.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10.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和发展真理。它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党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组织路线:党的组织路线是党关于组织工作的根本方针和准则,它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的组织路线主要有三个方面组成:第一,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买行高度的集中,加强组织纪律,健全党的生活,保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高度一致以及组织上的巩固和统一。第二,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使用干部,把最恰当的人选派遣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建设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使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自已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和带头作用。第三,教育全党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

  11.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北京。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注意:《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是根据《决议》及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界定的。)

  12.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邓小平在这次大会开幕式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根据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

  13.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北京。《决议》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4.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北京。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5.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6.中共十四大,1992年,北京。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7.十四届四中全会,1994年,北京。《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18.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北京。《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9.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0.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21.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北京。《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2.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北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3.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北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4.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北京。《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项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5.中共十七大,2007年,北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会议(最终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部分重要会议

  1.1921年7月的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中共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会议根据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当前阶段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的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最低纲领”――即在民族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①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倒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③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它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必将来临。

  3.1923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这是党的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为随后到来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了政治基础。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共四大――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中共四大的主要中心议题是: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大会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四大的历史功绩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

  中共四大的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中共五大总体上来说是失败的。因为,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1928年4月,朱德、陈毅等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和湘南起义中组织的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并进一步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中国共产党相继开辟了湘鄂西、鄂豫皖、陕甘、海陆丰、左右江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红军部队。

  7.三湾改编――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从组织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建设一支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8.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主要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六大也存在着不足: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9.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会议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0.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瓦窑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党在新形势下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的转变,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于27日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决议

  和报告指出了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是坚决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充分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也有与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即使是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党的基本策略是“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左”倾关门主义,同时要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还提出了以“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同时也指出了在新的革命时期预防右倾机会主义复活的必要性,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解决的重要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这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革命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能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注:国民党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逐渐改变了对日政策。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主张。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政策,标志着内战的初步结束。)

  12.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县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所应有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减租减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正确地指导了党和军队实行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13.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历时长达11个月的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了。这个会议可能是我党历史上最长的会议。当然,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在于通过了一项在党的历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重要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个决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特别是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高度评价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杰出贡献,肯定了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决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正式宣布:“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决议》明确指出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能否定一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这个决议也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作了极为重要的准备。

  14.中共七大--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11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中共七大中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

  在报告中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细的全面的阐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从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着重地讨论了在现在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的问题。

  会议主要讨论了:

  (1)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2)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3)阐述了全国胜利后的基本矛盾和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所采用的基本政策。特别重点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4)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5)毛泽东估计了新形势,提出了警告“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蓝图,并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作了准备。

  16.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的经济问题,并确定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但更为著名的是他的另一个发言--“不要四面出击”。针对新中国刚刚建立,立足未稳的情况,毛泽东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向进攻。”在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毛泽东提出了“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国营经济要占主导地

  位,但公私要一样看待。现在要把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对于民主党派,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和其他党派也应当实行“有所不同,一视同仁”的方针。在知识分子方面,毛泽东说,改造知识分子不能太急,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思想改造是错误的。另外,毛泽东还就民族关系、整风问题、土地改革问题等阐述了党的一系列策略方针。

  毛泽东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提出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实现这个任务有三个条件:一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二是现有工商业的合力调整;三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17.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

  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这次会议对于考试来说可以归结为: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改变了八大的方针。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他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必须年年讲、月月讲。1963年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在总结湖南、河北等地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时,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他还号召全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自1957年之后,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成为后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对阶级斗争夸大化、绝对化的提法,一度成为流行口号。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断然否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最早见于1964年9月中央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所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中。草案对当时形势的估计十分严重,提出敌人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的两面政权”,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认为“这次运动,是一次比土地改革运动更为广泛、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指出有些地区还要“认真地进行民主革命的补课工作”,为此,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口号的提出,是毛泽东继1959年庐山会议和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错误的估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并随着“左”的错误的发展被不断强化。“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既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也从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从实践情况看,它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混淆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影响了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和策略的制定和贯彻执行,破坏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严重打击和挫伤了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以“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依据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遭受了一场“十年浩劫”的灾难,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果断地停止了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及时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它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18.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

  19.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

  20.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注:从历年的试题来看,九大、十大、十一大拿来出题的可能性较小。)2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经济建设问题上,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必须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措施,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全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全会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在组织上健全党规党纪,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接受和制造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

  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

  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必须永远废止。全会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注意:《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即是根据《决议》及十二大通过的《党章》界定的。)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年的实践作了总结,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23.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根据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

  24.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部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起全面展开。

  25.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6.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27.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在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并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的重要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建设的步伐要更快一点;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影响,右和“左”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发展,力争中国经济建设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注意培养接班人,保证中国长治久安,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内部要搞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暂时曲折,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总趋势。)

  28.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

  1994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作了重要讲话。全会集中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29.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9月25~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0.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

  1996年10月7~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会议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本次会议把主要讨论方向放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

  31.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江泽民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报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还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2.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3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稿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34.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胡锦涛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全会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35.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36.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10月8—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六项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37.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注意:以前的提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零二零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思想建党:《井冈山的斗争》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共产党人发刊词》

  3、党风科学概念:《整顿党的作风》

  4、三大作风:《论联合政府》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届六中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发刊词》

  7、思想路线:《反对本本主义》

  8、最完整系统阐述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9、毛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

  10、毛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

  11、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吨泄缁岣鹘准兜姆治觥?/P>13、人民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

  14、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5、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6、伟大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7、系统总结三大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

  19、执政党建设:七届二中

  20、毛泽东思想: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

  2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篇二:简述党史和党的相关会议

  

  中共党史上几种不同类型的会议简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召开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会议,这些会议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了党史的一个主要内容。

  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领导机关。其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总共召开过17次全国代表大会。各次召开的时间、地点是: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简况表

  名

  称

  一大

  二大

  三大

  四大

  五大

  六大

  七大

  八大

  九大

  十大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时

  间

  1921年7月23日~

  1922年7月16~23日

  1923年6月12~20日

  1925年1月11~22日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1956年9月15~27日

  1969年4月1~24日

  1973年8月24~28日

  1977年8月12~18日

  1982年9月1~11日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1992年10月12~19日

  1997年9月12~18日

  2002年11月8~14日

  2007年10月15~21日

  地

  点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

  广州

  上海

  武汉

  苏联莫斯科

  延安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中共从建党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不定期的。中共“一大”(1921年)、“二大”(1922年)、“三大”(1923年)是一年召开一次。中共“四大”(1925年)和“五大”(1927年)相隔一年召开一次。1928年召开了中共“六大”。召集党的“七大”的决议是在1937年

  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的,但由于长期紧张的战争环境,一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才正式召开。后来,又由于解放战争和建国初的一系列斗争,直至1956年才召开中共“八大”。中共“八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行常任制,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央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因此,1956年中共“八大”可以称为八大一次会议。但实际上,后来由于政治运动频繁,加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五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实行常任制都没有认真贯彻与执行。在中共“八大”至中共“九大”的13年里,中国共产党只召开过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即中共八大代表第二次在北京召开会议,这在中共党史上迄今为止只有一次。此后,党代会通过或者修订的新党章中没有这一项规定。中共“十大”和中共“十一大”分别是在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背景下,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提前召开的。

  1982年,在党和国家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任务已经完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二大”以及以后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都明确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此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按期正常召开,1987、1992、1997、2002、2007年年分别召开了党的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和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组成。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即“第xxx届中央委员会第xxx次全体会议”,简称“xxx届xxx中全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召开过像“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等十分重要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三、党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及扩大会议

  从1927年中共“五大”开始设立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员中选举若干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根据党章规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另外,有的时候,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或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扩大会议”。所谓“扩大”,就是少数非中央政治局委员或非常委委员也可以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扩大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比较著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有“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等。

  四、党的中央工作会议

  有的时候,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由党中央负责召集的由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央各部门、地方领导人参加的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不定期召开。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1978年为筹备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召开的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等就是此类著名的会议。

  五、党的代表会议

  根据党章规规定,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不定期召开代表会议。党的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党的代表会议的职权比全国代表大会小得多。在中共党史上,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1955年3月和1985年9月在北京曾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

  六、党中央紧急会议

  这是中国共产党因为工作需要,在情况十分紧急下召开的紧急会议,既不能称中央全会,也不能称中央政治局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都不到规定的半数,因而称为中央紧急会议。这类会议在中共党史上仅有一次,即著名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的紧急会议。由于时局紧张,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汉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共青团中央委员、中央军委代表、中央秘书和湖南、湖北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所以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央紧急会议。

  七、党的专门工作会议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由党中央或者某一部门负责召集的由中央主要领导人、中央有关部门以及地方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为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的会议。在中共党史上著名的有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1956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等。此外,现在每年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也属于这一类型的会议。

篇三:简述党史和党的相关会议

  

  中共党史的重要会议

  2012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

  2011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发展观、民主党派安徽省情

  2010年

  科学发展观、哲学”党的力量”

  2009年

  “党的力量””四位一体”中国政党制度

  哲学

  2008年

  民族党派

  政府部门职能

  党代会制度

  十七大报告

  安徽省情等

  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

  1921年,上海,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大

  1922年

  上海制定革命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

  1923年

  广州

  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作联盟问题

  八七会议

  1927年

  汉口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遵义会议

  1935年

  遵义

  纠正王明左倾错误

  事实上确认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瓦窑堡会议

  1935年

  瓦窑堡

  制定民族抗日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针

  洛川会议

  1937年

  洛川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

  1945年

  延安

  确定毛泽东的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

  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

  西柏坡

  一个炮弹

  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两个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三个转变

  工作重心

  乡村→城市。总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族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和路线

  方针准备

  新政协会议

  1949年

  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和纲领》国旗

  国歌

  首都

  领导

  中共八大

  1956年

  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

  经济建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发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

  中共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1987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

  1997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

  2002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中共十七大

  2007年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