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正文

新当选党支部书记发言稿(2022年)

发布时间: 2022-08-17 09: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当选党支部书记发言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

新当选党支部书记发言稿(2022年)

 

 新当选党支部书记的发言 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机关党委的具体指导下,我局机关第一党支部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选出了新一届支委班子,推选我为党支部书记。在此,我代表新一届支委班子,感谢局党组、机关党委的关心和厚爱!感谢全体党员的信任和支持!借此表达四点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备感关怀。岗位的调整、能力的提升,既有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组织的关怀、领导的关爱、同事的关心。这次大家把我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既是工作需要,更是能力锤炼和经历丰富,鞭策我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党性修养和综合能力。

 第二 个感受是,备感亲切。我曾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多年,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政治协理员、宣传科长,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一定了解,对基层、机关党务工作有一些经验。这次回到党务干部队伍,就感觉回娘家一样,特别亲切。

 。

 第三个感受是,备感压力。党支部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毛细血管”,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党支部建设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规范越来越细。对标对表,自查自省,

 深感差距,有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如临深渊”的压力感。

 第四个感受是,备 感信心。局党组领导班子,政治坚定、经验丰富、作风务实。几位支委,相对年轻有活力,各司其职有合力,素质较好有实力。我想,有各位局领导的指导帮带、有支委成员的齐心协力,再有我们全体党员的支持配合,有信心把第一党支部的工作干好。

 新时代新征程,新班子新气象,新岗位新作为。下步,我将和各位支委一起,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自律自警,把好“方向盘”,念好“紧箍咒”,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夯实一个基础(组织基础),抓好两个关键(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提升党支部组织力),落实三项要求(从严落实基本制度、加强“三化”建设、强化主体责任),努力打造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

 在当选为新一届村党委书记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作为“头雁”代表上台发言,心中充满感恩之情。

 一是感恩组织的培养。2010 年,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转眼已十个年头,是组织带领我走好了这“铿锵十年”。今天,作为 85 后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定必不负重托,奋力前行。

 二是感恩前辈的引领。由衷敬佩一任又一任的先行者,我们的“老书记”、“老班长”,为 XX 村居的发展挥洒超群才智、倾注全部心血,作出卓越贡献。今天,我们接过“接力棒”,定必继往开来、薪火传承。

 三是感恩 X XX 这片土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先锋”,XX 的发展高歌猛进,XX 的领导高瞻远瞩,XX 的父老乡亲万众一心。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捷报频传、振奋人心。作为 XX 儿女倍感光荣,更深知要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家乡发展只争朝夕、竭尽所能。

 我相信,这“三份感恩”,也是在座各位村居“带头人”、“主力军”的心里话。借此机会,我仅代表大家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三点表态:

 第一,一生革命志如钢,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带领党员群众在发展的道路上方向不偏、步调一致,凝聚起更加团结向上的磅礴力量。

 第二,借海扬帆奋者先,锐意进取谋发展。紧贴上级决策指示、形势任务要求和村居健康发展的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审视当前工作,不断更新观念、开阔思路、谋实举措,奋力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携手村(居)民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克己奉公守 规矩。牢记“好干部标准”,依法用权、慎重用权、廉洁用权,时刻对人民群众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真正做到爱民、亲民、为民。不论走到哪里,都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贺词中讲到,“每个人都了不起!”,鼓舞大家“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人生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我热爱XX 这片生我育我的大地,致敬这里可敬可亲的乡亲,愿为家乡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努力争当了不起的村居“头雁”,了不起的村居“两委”干部!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