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完整)

发布时间: 2022-07-09 16: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完整),供大家参考。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完整)

2021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承压中前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产业发展同质化与区域失衡问题并存,产业生态环境不健全、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202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X.X%,高于同期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X.X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展望2021年,外部环境存在较高不确定性,工业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随着加快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新格局、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持续释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潮,预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一、对2021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较大潜在风险。

今年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承压中前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X月创造历史最低点之后,于X月开始大幅反弹。202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X.X%,高于同期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X.X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进入承压期和攻坚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多。

(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将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快速增长。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从短期看,能够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就业岗位,有助于消除疫情冲击带来的产出缺口、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从长远看,适度超前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夯实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显著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今年X月中央层面多次提及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新基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地的新基建规划与政策正相继出台。如上海市发布《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初步梳理了未来X年实施的第一批XX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XXXX亿元,包括新建X.X万个XG基站、XX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增X.X万台以上智能配送终端等;
XX省对目前在建及正在谋划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梳理,初步汇总了XXX多个项目,总投资超X万亿元,预计2020—2022年至少完成投资约XXXX亿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信息、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这些领域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将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三)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加快构建,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增长新空间。

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党中央做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决策部署。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重构新型产业链体系的理性选择,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更大发展空间。从国内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着力补短板、疏梗阻,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将促进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旺盛需求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在需求侧牵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并带动供给水平提升。从国际看,通过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关税水平持续降低,有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实现“引进来”“走出去”,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培育新优势,进而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推动产业链走向中高端。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区域间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同质化布局较为严重,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同时,各个区域内部产业联动较弱、产业互补不足、协作水平不高,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集群化效应不明显,尚未形成良好的联动发展态势,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和壮大。

(二)“双链”失衡问题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新兴技术为起点,以技术产业化为最终目标。目前在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失衡现象正严重阻碍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一方面,技术链和产业链自身存在断裂现象,尤其是技术链中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性突破。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目前我国集中突破在应用层面,但在基础层、技术层还相对薄弱。另一方面,技术链与产业链相互脱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链的不完备直接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投产率,在累计已获得生产许可的XXXX多个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实际投产车型仅占四分之一左右。

(三)产业生态环境尚有待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一是高水平、跨行业复合型人才稀缺。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未来X至X年,我国需要XXX大数据产业人才,但截至目前,从业人员只有约XX万人。二是融资难问题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风险性高、技术性强、中小企业为发展主体等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目前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三是产业发展的制度和体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理顺。目前我国缺乏有效推动各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引导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产业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缺失或落后。

(四)产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智能化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给产业安全带来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一方面,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信息泄露、网络安全威胁事件频发,如2020年X月,ZOOM云存储空间中XXXXX个视频被任意观看,超XX万个ZOOM账户泄露并在暗网出售,给用户隐私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部分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环节被发达国家掌握。以卫星定位产业为例,涉及国家核心经济和安全的民航、交通、电信、金融、电力等领域都会依赖卫星定位系统,但卫星定位关键芯片XX%被美国占领,国内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研发生产能力。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的跨学科研究,持续跟踪颠覆性技术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长期发展阶段的科技储备和战略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向应用基础研究等创新链前端延伸,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围绕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产品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提升计量测试、性能评价与检测认证能力。

(二)提升行业应用引领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示范为牵引,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健康运转,畅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大循环。通过扩大应用普及规模,加快技术积累和布局、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升技术和产品与市场需求的适配性,以更好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满足不断升级的国内需求,实现科技和产业、上游和下游、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完善5G基站、充电桩、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普及提供现实基础支撑和保障。

(三)深化区域协同载体作用。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重点产业,吸引关键要素集聚,健全上下游联动发展的产业链,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更加突出市场主导和市场选择作用,加快清退僵尸企业及“烂尾工程”,破解各地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热点行业领域“一哄而上”、低端同质化发展等问题。

(四)优化产业生态保障作用。加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公开化营商环境,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编制行业紧缺人才目录,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信息通信、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