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议论文写作【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9-02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议论文写作【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写作【完整版】

 

 一、 明示性命题的审题 训练目标:

 掌握结构分析法和题眼分析法。

 提示:

 写好作文的关键, 首先就是审题。

 审准了 , 就能使作文一开始就步入正轨。

 如果不注意审题或审题有误, 就可能“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即使立意高远、 语言流畅、 结构完美, 也会成为无效劳动。

 因此应十分重视作文的审题。

 所谓审题, 就议论文而言, 就是仔细分析、 研究题目 或材料, 把握确切的内涵,明确题目 命题的意图、 要求, 以及议论的中心、 方式等的过程。

 怎样审题? 对明示性命题来说, 宜从它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题眼(即能反映标题内涵的字词)

 入手分析题目的要求和含义 专题指导:

 命题议论文的标题, 从语言的角度看, 可分为两大类:

 明示性(抽象)

 标题和含蓄性(形象性)

 标题。

 明示性标题, 即题意较为明显, 标题本身就是议论的对象, 它直接标明了 议论的论点或论题或范围。

 审察这类标题一般可具体采用结构分析法和题眼分析法。

  (一)

 结构分析法

  从标题的结构方面看, 我们可把议论文的题目分成四种形式:

 1.以判断句或陈述句构成的题目。

 2.以几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式题目。

 3.以“谈”、 “议”、 “论”、 “析”、 “辨”、 “评”等为开头字或结尾字形式的题目。

 4.以反问、 反驳句形式出现的题目。

  1.以判断句或陈述句构成的明示性题目 这类题目, 一般题目本身就是文章议论的中心。

 全文一般可围绕“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

 ”展开, 至于“为什么”还是“怎么办”作文章的重点, 则视写作需要而定。

 如, 写《学贵善疑》, 应着重阐述“为什么学习上善于提出疑问是可贵的”, 再阐述“怎么才能善于提出问题”。

 有如《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其重点是阐述为什么“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

 2.以几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式明示性题目 关系式题目一般由两个或三个概念构成。

 写这种类型标题的议论文, 不能简单地去说明题目 中的概念, 而应以阐述概念间的关系为中心, 导出应有的正确认识。

 所以审题时主要是要搞清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1)相反关系

  指两个概念关系相反。

 这类关系的题目 , 往往需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阐明, 区分它们的不同, 并且肯定一方, 否定一方。

 例如《向前看与向钱看》:

 这两者是截然相反的人生观,“向钱看”, 一切从个人私利出发, 以金钱为人生的目的, 这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不利的,我们要摒弃。

 “向前看”即面向前进和目标, 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今天提倡“向前看”, 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2)相对关系

  指两个概念关系相对立。

 这类题目, 写作时, 对任何一方都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因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是相互转化的。

 例如关于“难”与“易”, 《为学》 中写道: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

 ” (3)相依关系

 两个概念相互依存, 彼此作用, 不可分离。

 这类题目, 应着重分析阐述两者的相互依赖关系。

 例如《想和做》, 着重阐述“想和做分不开, 一定要联系起来。

 做, 要靠想来指导;想, 要靠做来证明”的道理。

  (4)递进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层进一层的关系。

 这类题目 不仅要阐明两者的关系, 更要阐明后者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发展。

 文章思路宜采用层进式, 一层深一层地阐述。

 例如《继承·创新》 先阐述继承的重要意义与如何继承, 然后着重阐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的重要意义与做法。

 (5)其他关系

  除了 上述分析的几种关系外, 还有许多种关系, 如条件关系, 目 的关系, 因果关系,交叉关系等。

 这类标题, 写作时可以从剖析概念入手, 在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导出自己正确的认识, 作为文章的论点加以议论

 条件关系:

 《吸收与创造》。

 中心论点:

 要创造就必须广博地吸收, 而吸收也应以创造为目的, 这才是我们学习应取的态度。

  目的关系:

 《改革开放与强国富民》。

 中心论点:

 改革开放是为了 强国富民。

  交叉关系:

 《高分与高才》。

 中心论点:

 高分未必高才, 高才也不一定都高分。

 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才。

 3.以“谈”、 “议”、 “说”、 “论”、 “析”、 “辨”、

 “评”为开头字或结尾字形式的明示性题目。

 从根本上说, 这类题目都是同一个类型的, 都是要求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 某种行为进行分析议论的。

 题目 本身并无明确的议论中心, 只是提供了 要议论的对象(事物、 问题、行为等), 要求作者在明确的分析议论中提出中心。

 这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如下三点:

 (1)要准确领会概念, 明确论述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涉及范围, 这是议论的依据和出发点。

 (2)要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 或针对生活实际恰当地把议论对象涉及范围缩小, 使议论具体而不空洞。

 例如《谈“虚心”》, 应先理解“虚心”的含义, 然后据此拟出一些中心论点:

 “虚心是一种美德”、 “虚心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硕果”、 “虚心不等于谦让”等等。

 这些论点的确立过程其实就是把论题范围缩小和把论题明确化、 具体化的过程, 然后选择一种进行议论,切忌大而空。

 (3)上升到理性认识, 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 力求 摆出个人的见解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这类题目 在具体的议论中也有一些区别。

 一般地说, “谈”、 “说”、 “论”多用于正面立论。

 大都可写成阐述性议论。

 例如《谈礼貌》 的议论中心应是阐述礼貌在交际中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才能做到礼貌。

 而“议”、 “析”、 “辨”、 “评”常需辨析、 评析或驳斥, 一般可写成评析性议论文或驳斥性议论文。

 例如《美丑析》, 可从“美”和“丑”两个概念入手, 对什么是真正的美和丑作辨析。

 4.以反问、 反驳句形式出现的明示性题目 这类题目 无疑应写成批驳性议论文。

 议论的中心就是要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揭露、 批驳, 并在批驳中确立自己正确的观点。

 审察这类文题, 首先要搞清关键词的含意, 这样才能击中错误观点的要害。

 例如《有钱就幸福吗》, 关键是在于对“幸福”的看法, 那些贪图物质享受, 醉生梦死, 精神空虚的人, 钱再多也不是幸福人, 幸福应是追求、 贡献。

 (二)题眼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明示性标题的结构分析, 我们可大致掌握了 题意。

 但对于有些题目 仍然未能准确地把握住题旨, 这就需要再进一步采用题眼分析法。

 文有文眼, 题有题眼。

 无论是句子作标题, 还是短语作标题, 总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能透露出题目的中心、 重点或要求。

 这个关键词, 我们就叫它“题眼”。

 抓住了 它, 就抓住了要害; 突出它来写, 也就能突出中心。

 否则就有可能偏题离题, 不符题意。

 例如《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海无涯巧作舟》、《学海无涯乐作舟》, 这三个题目仅一字之差, 但题意相差很大, “苦”、 “巧”、 “乐”分别是题眼。

 第一题要抓住“苦”字。

 着重阐述学习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劳动, 要想获得知识, 就离不开苦学精神。

 第二题则要抓住“巧”字, 强调学习是门科学, 要遵循学习规律, 运用科学的方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题关键在于一个“乐”字, 突出“知之不如好之, 好之不如乐之”的道理。

  1.一般来说, 标题中有动词谓语的, 这个动词谓语往往就是题眼。

 例如《有条件不如有志气》, 题眼是其中的“不如”, 重点阐述为什么“不如”, 宜通过对比强调志气的重要。

 2.标题中有状语的, 题眼就常在这个状语上。

 例《祸患常积于忽微》, 题眼就在动词谓语“积”的状语“常”上, 阐述时就要注意这个“常”, 否则仅当作“必然性”来论述, 那一定失之偏颇。《以笑脸迎战困难》, 题眼在“笑脸”, 阐述的中心和重点就应放在对待困难要有乐观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上。

  3.标题中有定语或补语的, 就要注意其定语或补语, 很有可能这个定语或补语就是题眼, 不可忽视。

 如《崇高的理想》, 文章的重点就在阐述什么是“崇高”的理想和为什么要有这“崇高”的理想。

 而像《谈“管得宽”》 这个文题, “管”当然要阐述, 但重点却在其补语“宽”上,把握了 “宽”, 才是抓住了题眼, 才能写得符合题意。

 总的来说, 审察明示性题目 不是很难, 但如果我们在动笔之前掉以轻心, 就难免会出现偏题甚至离题的差错。

 而如果我们善于运用结构分析法和题眼分析法, 认真审察题目 ,那么写好明示性题目的议论文, 就有了 前提性的保证, 就有了 一动笔即纳入正轨的可能。

  二、 含蓄性命题的审题 训练目标:

 把握喻义(或哲理)

 合理引申立论。

 提示:

 这类题目 本身既非论点, 也不算是论题和范围, 而是一个带有某种比喻、 象征意义或具体事物的句子, 或短语, 或一个数学式。

 这类题的题意不象明示性命题那样比较明确、显豁, 审题难度也大些。

 除了 运用分析明示性命题的二种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在分析题目中的具体事物的特点、 比喻的含义、 数学式的哲理的基础上, 由本义及寓意地思考、 联想、类比、 引申, 然后提炼出作文的论点。

 专题指导:

 含蓄性命题, 按其语言和形式的特点, 可大致分为三类:

 ①由带有某种比喻构成的题目; ②由某一具体事物引发议论的题目; ③由一个数学式构成的题目。

 (一)

 带有某种比喻的题目的审题

  如《梅花香自苦寒来》、《疾风知劲草》、《华山自古一条路》、《一寸光阴一寸金》、《清流与话源》 等。

 这类题的命题意图并不是要求把题目本身作为议论的直接对象, 而是要求在把握题目的寓意的基础上, 联系现实生活, 找出本质上相类似的现象, 确立论点, 展开议论。

 比如《华山自古一条路》, 题目并不是要我们去论证为什么自古以来华山只有一条路, 而是要求“从自古以来上华山只有一条路, 要想上华山揽胜就必须去攀登这条路”所揭示的道理, 去

 论述“在前进的道路上, 往往充满了 艰辛曲折, 是没有更多的路让你选择的, 只有不怕艰险,敢于迎难而上, 才能不断前进, 登上事业的‘高峰’, 领略成功的喜悦”。

 具体过程可分三步:

 第一步, 理解。

 理解, 是指把握题目 字面的意思。

 如《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的字面意思是:

 无论走多么遥远的路程, 也要从迈第一步开始, 一步一步走下去。

 这样的理解看似容易,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例如《疾风知劲草》 这个题目 字面意思是, 经过猛烈大风的考验才能知道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

 有人却误解为“只有猛烈的风才知道哪是强劲的草”, 这样一失误, 那么全文也就离题了 。

 第二步, 联想。

 联想, 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 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的心理过程。

 行千里, 要从足下开始, 那么, 学习呢? 道德修养呢? 成就事业呢? 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 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 再扩大一点, 进行“现代化”建设呢? 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 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联想。

 联想, 要想得开, 越开阔, 就越能从中得到有深意 的立意点联想的关键在于要把握题目的含义, 作类比引申,

 也即找出现实生活中与题目有相似点的事物。

 第三步, 推衍。

 就是在理解、 联想的基础上, 得出新的判断。

 如由“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联想到学习, 就可以推衍出“要想获得更深的知识, 必须从基础知识学起”; 联想到道德修养, 可以推衍出“要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就要从点滴做起”; 联想到成就事业, 可推衍出“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就要从基础做起, 循序渐进”; 如果联想到“现代化”建设, 也就不难推衍出“实现‘现代化’, 要从现在做起”; 等等。

 这一步是比喻型议论文审题的关键。

 推衍时要特别注意:

 得出的新的判断和题目的意思有相似点。

 比如, 走路和成就事业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 但是, 走路必须“从迈第一步开始”, 成就事业必须“从基础做起”, 这就是两者的相似点。

 有了 相似点, 作文才不会离题。

 以上分三步阐述, 是为了方便, 其实审题时 往往在一起进行。

 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 在把握它的比喻义“时间珍贵”的同时, 往往也就想到了 “时不我待, 要珍惜时间”这一作文的中心。

 而象《清流与活源》 一题, 审题时可能更多地会想到它的出处: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诗句理解题目的含义:

 清流的产生, 源于活水; 活水的培养, 才有了清流。然后由这个关系去引申, 抓住一个话题, 确立作文论点。

 这类比喻性的命题, 在写法上也有一般的思路:

 先从阐明命题寓意入手, 引出论点(或论题), 然后引申到生活中, 抓住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进行分析阐述。

 例文:

  飞瀑之下必有深渊

  一条飞瀑从山上冲泻而下, 年长日就, 地上冲出了 难以见底的深渊。

 这恐怕就是“飞瀑之下,必有深渊”的来由吧!

 聪明人一定知道, 那深渊无疑是飞瀑的“杰作”。

 飞瀑之下之所以有深渊, 是因为飞瀑居高临下, 奔泻不已。

 水滴可以穿石, 绳锯可以断木, 飞瀑之下, 怎么没有深渊? 飞瀑是深渊的母亲, 是她孕育这深渊; 飞瀑是深渊的“上帝”, 是他创造出深渊。

 飞瀑之于深渊, 真是关系密切, 作用巨大。

 飞瀑是深渊之因, 深渊是飞瀑之果。

 看到飞瀑下的深渊,自然会对飞瀑肃然起敬。

 可有些人, 却不尽然, 他们站在深渊面前, 赞叹的只是那一潭深邃的绿水, 却忘记了 那飞瀑日夜冲击的辛劳。

 这如同有些人, 面对着博学者的惊人成就大

 加称颂, 却很少想到他们的惊人成就由何而来。

 而事实上, 惊人的成果固然值得珍惜, 创造惊人成果的动因更应赞扬, 谁不懂这一点, 谁就不是聪明人。...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