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复杂性思维与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 2022-10-28 1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复杂性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线性、简单性思维特征,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思维逻辑恰是与复杂性思维相契合的。

关键词:复杂性思维;线性思维;简单性思维;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0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06)06-0037-04

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学等一系列系统自组织理论或者说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世界自组织演化的自然图景,而且提供了一个认识复杂社会的新角度。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个理念实际上是对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面对的复杂性问题的新的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在思维逻辑上,科学发展观与复杂性思维是相契合的。

一、复杂性与复杂性思维

人类在迈向21世纪时,系统问题,特别是复杂系统及相应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复杂性研究兴起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开创性研究,随后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诞生为先导,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混沌学和分形学等一系列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及其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以及当代科学家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与传统经典科学相比,复杂性科学主要揭示物质进化机制的耗散结构和导致复杂过程的自组织现象,突破了机械论科学的孤立性、片面性、静止性等局限,将被经典科学的简化理性所排除的多样性、无序性、个体性因素引进科学的视野,将矢量时间、熵、不可逆性、偶然性、不稳定性、突现性、非线性等大量新概念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到目前为止,尽管人们关于“复杂性”还没有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但人们一般认为,整体性、非线性、不可逆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是复杂性的重要特征。从这些特征来看,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

从总体上看,在近代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主流思潮是分析性的、还原论的。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世界是由可以分割开来的大小不等的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之间由某些作用力来维系,较高等级实体的属性都能从组成较低等级实体的属性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解释,它们都受某种决定论的支配,沿着单一轨迹进化。这种认知图像遵从的是一种简化还原原则,为了认识的方便,把复杂系统分解还原为简单系统,把复杂对象划分为一个个部件,用分析的方式,略去了对象中的很多因素,对对象只作局部的认识和近似的把握,认为认识局部就可以求得整体的认识。但还原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对整体、对过程、对复杂性的一种抽象和切割。复杂性科学揭示,世界从本质上讲是复杂的、非线性的,线性的相互作用和规则简单的秩序乃是一种特例,而非定则。复杂性科学揭示了线性、还原方法的局限,主张把复杂事物当作复杂事物来处理,考虑客观事物的更多因素,以一种复杂性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在哲学和方法论方面引起了深刻的变革,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首先,对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复杂性思维范式要求我们重视复杂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一种整体思维来把握事物性质和规律。一个复杂系统,决不单单是元素的简单堆积,各个部分之间有机性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有机性对各部分行为和整体行为的影响才是系统构成的关键。我们在考察和分析事物时,要把事物放在一个系统整体中作全面、动态的研究,深入全面地考察事物内部诸因素、事物与其生存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事物演变的原因、机制与阶段,探寻整体内各部分科学而有机的组织机制,并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正效应。其次,复杂性思维范式要求我们重视复杂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从事物与周围环境要素的关联上来考察和分析。传统思维对事物的考察总是从某一实体性的事物出发的,但事实上,由于演化的单元并不是孤立的实体,而恰恰是由实体与其周围的环境要素所组成的一种组织模式,从而使得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以一种关联思维来进行分析和考察。再次,复杂性思维范式要求我们掌握非线性的方法论,关注系统的非线性特征。非线性是复杂性的必要条件,是复杂性的数学本质。复杂性的突出特性是涌现性,而涌现性的机制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正是通过微观元素的非线性才可能出现整个的涌现性。复杂性科学揭示,混沌或潜在的混沌是非线性系统的本性,一个系统中微小的不确定性通过反馈耦合而得以放大,在某一分叉点上引起突变,也就是系统对初始条件具有极大的敏感性,即使是一个简单微小的变化也可能产生惊人的复杂性,从而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变得不可预测。因此,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世界中,复杂性思维要求我们排除那种对复杂系统演化进行长期预测的妄想,而坚持一种有限的预测观。

二、传统发展观的线性、简单性思维特征

传统的发展观又称旧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观,它是指以仅注重经济增长为中心或仅仅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盛行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于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标准的发展观盛行全球。这一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财富、财富的增长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基本尺度,社会发展不过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GDP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唯一尺度的发展观看来,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加,而社会只要物质财富增加了,政治民主、文化发展、社会公正、教育进步等问题也随之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从思维特征来看,传统发展观源于近代机械论世界观,遵从的是线性、简单性思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片面性。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的一些要素从社会系统中孤立出来,把复杂的社会发展还原为单一经济发展,从而把复杂的社会发展演变成了单纯的线性经济增长;其二,非协调性。传统发展观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忽视了自然、经济、社会诸目标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传统发展观看来,发展是无限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为了求得经济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和攫取,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一发展理念只关注人类眼前需要和欲望满足,忽视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忽视了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的确,传统发展观为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起了很大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由此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但以这种发展观为指导产生的社会后果也逐渐显露,经济增长发展观并没有自动带来诸如平等、增加就业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相反,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产低效率、社会动荡、道德失

范、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尴尬情况。到了今天,传统的发展观走到了它的尽头。

传统发展观在我国也一度流行,人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整个现代化的综合系统发展过程看作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且对经济发展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经济的增长即扩大规模、增加数量、加快速度的外延式、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不重视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在这种发展理念指导下,其结果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收入的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等等。传统发展观只注重经济增长,忽视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忽视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紧张。因此,扬弃传统发展观,需要用一种新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三、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在批判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得失和借鉴吸收西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超越了传统发展观的线性、简单性思维模式,遵从的是一种复杂性思维范式。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当作复杂问题来处理,它为我们提供了在新时期如何运用复杂性思维来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的观点。系统科学中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承认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在系统整体中,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前提和基础,但同时,部分又是整体制约下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线性系统满足简单叠加原理,具有加和性。而非线性系统中各部分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是单向的链条,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之网。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一种整体思维来把握社会发展,正确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纠正了长期以来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传统发展观的偏颇,把发展看做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认为这些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和关联性,因此,发展必须着眼于系统整体的互利互动和协调一致,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能有序循环,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把社会发展看做是复杂的系统,从整体出发,全面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结构、功能、环境,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规律。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等的协调发展,并将这种协调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整体中去认识并实践,从总体上去全面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讲发展就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就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任何注重单一要素的发展,都是片面的、畸形的,最终将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第二,非线性的观点。非线性是世界的共性,事物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构成和促进对现实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自然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光怪陆离,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化,根本原因在于复杂系统演化的非线性机制。对于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如果要想比较全面地认识其本质状态,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多维视角将问题提出来,而不能满足于那种一因一果的简单解释。社会发展不是单一的线性发展,而是多种可能、多条道路、多种结果的非线性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当做复杂问题来处理,强调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重视社会发展系统中各种复杂的变量关系,重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不稳定性,在考察社会发展过程中超越了简单的、线性的、叠加的或“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思维模式;它从“多”的方面,即从系统的非线性方面对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察,认为事物的发展不是取决于哪一对矛盾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而是取决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多种因素的非线性的协调耦合,这是我们党对社会复杂性本质认识中的一个重大进展。

第三,协调的观点。根据协同学理论,推动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来自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竞争与协同。竞争一方面会产生内耗,使系统出现增熵的现象,但另一方面又能激励系统的能动性,使系统产生抗熵的积极作用。系统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协同作用,使系统内各要素与环境的有规则地联系和转化,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达到新的有序状态。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是系统实现有序性、稳定性的原因。科学发展观以一种协同思维来考察复杂的社会系统,突出了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传统发展观只强调经济增长,突出的是系统内单一要素的发展,而忽视了人类社会系统内自然、经济、社会诸要素的关联与协调。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实际存在的不协调、孤立的、不可持续的以及片面的现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从根本上说,“五个统筹”就是在对复杂社会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和利益调整。比如,针对城乡发展的差距,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之间发展中的矛盾,调整相互的利益格局。再比如,针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在继续推进东部地区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和支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还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要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是要全面而正确地处理发展中出现的政治、科技、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社会公正、腐败、稳定等问题。总之,五个统筹的要旨,就是要使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使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协作,相互推动,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适宜和效率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

第四,人本的观点。与自然界或物理的复杂性不同,复杂社会的发展问题的核心是有人的参与,科学发展观适时地提出了要用“人本”的观点对待复杂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把人当做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的目的性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核心,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目的。这一点与传统发展理念有所不同,比较起来,传统的发展理念强调的是经济发展速度和GDP的增加,而对于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关心不够。现代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正反两面的思考,加深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的发展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这就告诉我们,生产力标准仅仅是“发展”涵义中的一个低层次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也要以人的发展为价值目标,必须以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为衡量标准,把人的需求、体力、智力、人的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任何牺牲人和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的所谓“发展”,都是我们必须反对的,因为这种“发展”背离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是关于社会复杂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它的提出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对传统发展观弊端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导致这种弊端本质的认识,即对传统发展观线性、简单性思维及其实践方式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转换,揭示了复杂世界的非线性本质,复杂性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基础。科学发展观将对未来复杂社会发展实践予以科学指导,它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实现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之刚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