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

发布时间: 2022-11-02 13:4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性科研能力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科研训练,有效地提高了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为学生进入研究生和临床科研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科研训练 人才培养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医药卫生现代化需要,我国在1988年提出了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了一种以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新培养形式。七年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适应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较大的发展潜力,较强的临床分析与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实现上述目标,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医学科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我校于2002年获准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借鉴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了四阶段的培养计划。第一阶段(1—2学期):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二阶段(3—6学期):医学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加强学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及基本的科研方法。第三阶段(7—8学期):临床课程学习阶段。使学生通过临床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和技能,能处理常见病和危急病症,了解疑难病症的治疗和初步处理原则,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知识,掌握中医学及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大力加强学生基本功和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第四阶段(9—14学期):临床实习阶段。分为临床通科实习阶段和临床选定科实习阶段,在选定科实习阶段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

目前各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式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我校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效地接触早期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系统的导师制

与其他学校不同,我校在学生刚踏入大学校门即第一阶段就确立了导师制。由卫生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担任。在第二至第四学年更换成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具有教授、副教授和获硕士学位的讲师资格的、拥有良好师德和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

基础阶段的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和学习的全面发展,根据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随着课程的进展,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导师的科研工作,组成导师指导的科研小组,培养学生初步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报告书写等科研能力;组织专题讲座、科研调查等学术活动;指导学生(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论文、综述或调查报告。

通过建立系统的导师制,我校大大缩短了学生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型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效率,也为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奠定了基础。

二、开设形态学综合实验和开放(创新性)实验

我校利用基础医学院的优秀资源,组织富有经验的教师对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形态学综合实验课,系统编写的《医学形态学实验教程》已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并用于指导学生实验。综合实验课内容包括“一氧化碳中毒动物模型复制和形态学技术实验”、“肝脏生物学”、“血液生物学”、“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头部的断层影像解剖学”等五部分,融合了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内科学和诊断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并接触了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石蜡、火棉胶和冷冻)切片机和流式细胞仪等先进或大型科研仪器。这改变了传统的演示验证式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面向全校开展开放性实验的同时,我校重点面向七年制学生开设了开放或创新性实验。创新实验的项目每年根据相关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申请情况而设定。我校开设了“人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细胞器分级分离”、“微丝的染色及形态观察”、“细胞融合实验”、“凋亡细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被动吸烟对胎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影响”、“高脂饮食大鼠肾组织内凋亡细胞的观察”、“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运动观察实验”、“肾缺血对小鼠肾的组织学影响”和“一氧化碳中毒小鼠海马神经元电镜形态学观察”等项目。创新性实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完成查阅文献、设计方案、配制试剂、动物模型复制、实验操作、测量数据、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等实验,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性实验和科研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形态学综合实验和开放(创新性)实验这个平台,七年制学生有效地提高了科研能力。

三、参与导师科研活动

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项目检查和项目结题等工作,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学生协助或者独立完成科研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如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翻译资料、实验室工作、数据分析等工作),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养成。导师结合自己和所在教研室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调查研究、数据处理、论文书写等初步的科研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论文、综述或调查报告。

以微生物学教研室为例,我校针对七年制和研究生开设了细胞培养技术课程,该课程设置为30学时完成,包括“鸡胚原代成纤维细胞的制备与滤泡性口炎病毒(VSV)的培养增殖”、“Hep一2细胞的传代培养”、“VSV TCID50滴定”、“干扰素效价的测定”、“VSV中和试验(稀释血清同定病毒法)”等系列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的专题讲座。这些集中训练使得学生掌握了微生物重要组成之一病毒学相关实验技能,为今后开展研究生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统计,在本教研室中,接受科研训练的学生先后参加了“弓形虫嘌呤补救通路基因沉默研究”、“Toll样受体3介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肺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动物干扰素的研制”、“TORCH诊断试剂盒的研制”等多项课题[1]。

四、设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专项经费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分析论证、制定方案、设计或实验、分析总结等方面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从而锻炼实践才干,我校设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在第四和第五学期申请。这段时间对于学生的科研训练来说,可谓是承上启下阶段,学生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科研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科研工具及科研方法,为基础医学阶段进行系统科研训练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时在学生原有的科研知识基础上再次加以强化,势必可以加深学生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科研的兴趣,为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奠定扎实的基础。申请的项目要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力求解决一个小的科研问题,目标明确具体。指导老师则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

五、设立“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专项奖”

为了鼓励七年制学生积极参与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践,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其在训练中出成果,我校还定期对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优秀成果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奖。另外,我校还积极鼓励学生以七年制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成果参加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竞赛活动。

六、效果

我校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进入研究生与临床科研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2008学年有四个小组独立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等刊物发表科研文章,一个小组获得了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二等奖。

七、体会

在七年制学生参与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实践过程中,我校虽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第一,时间紧张。七年制学生的课程比较重,这样业余时间就比较少,有些实验就不能够系统地设置。比如形态学实验过程往往是连续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小科研,学生由于正常上课,白天没有完整时间,他们往往利用课余、周末时间或暑假进行开放实验,通过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来保证开放实验正常进行,但前者往往影响实验的连贯性[2]。第二,学生对早期接触科研训练认识不足。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对大学生科研训练进行津贴补助和学分奖励;要推行大学生科研能力等级评定,把学生的科研训练效果直接与综合素质测评等挂钩。第三,学校难以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创造良好的场所。以形态学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为例,目前七年制学生的规模在扩大,而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没有增加,这就可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加强组织,营造校园科研氛围。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重要性,积极设计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此外,对于七年制学生的科研训练对教师的科研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 随着我校近年来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教师引进工作力度加大,大多是重点院校或者海外留学毕业博士及高级人才,这为七年制早期接触科研训练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

总之,从各个开展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学校,以及本校的经验来看,早期接触科研训练对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的培养非常必要,有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素养的锻炼,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余莉,方海红,吕树娟,陈灵芝,丁晓娟,王明丽.七年制临床医学生基础医学阶段的科研训练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96-198.

[2]贾雪梅,韩卉,沈韶辉,黄大可,张佐阳. 发挥中心实验室优势,面向本科生开展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活动[J].解剖学杂志,2008,31,(4):601-602.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