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 2022-11-05 11: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研究当前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对策,使文化自信与高校的全员育人相互融合,互相促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路径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培养现代化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是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追求的思想源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为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标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五千年继承和发展的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得以永恒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传统文化的“魂” 之所在

历经五千年艰苦磨炼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传承发展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明确自己大发展历史,要明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明白自己发展的历史,分析自己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坚定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要文化的“魂”在,文化底蕴在,那么这个国家迟早都会发展强大起来的。中国共产常成立近百年来,之所以能够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充分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基本国情,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判断,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赋予中国时代文化特色,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借鉴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魂”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永续发展。

(二)华夏儿女的“神”之寄托

当今时代,生产的现代化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已经满足了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相对于充足的物质生活而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类心灵寄托的一个场所和归宿,对于一个民族来讲,精神生活是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文明,价值观的一致认同,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和优秀传统,坚持发扬厚德,和谐,勤勉,创新,自强不息等的优秀精神,这些精神是整个中华儿女为国家奋斗发展的提供了精神动力,为民族大团结提供了精神纽带,为民族复兴提供了精神寄托。

(三)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习主席曾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是与中国的历史进步同步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当今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比拟,无法超越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引领,不断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走的更加久远,更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其时代价值。

二、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困惑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面对世界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异域文化,明显目不暇接,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很大的冲击,理想信念随波逐流,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存在许多困惑。

(一)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接受不足,传承意识差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冲击,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始盛行,甚至出现了高于传统文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國传统文化。涌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五花八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继承不够,没有形成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对当代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当代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学习不够,甚至对很多优秀文化兴趣不高,不如戏曲,传统手工艺这些都没有太浓厚的兴趣。

(二)互联网+时代弱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已经席卷整个校园,现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多是以新媒体互联网为主载,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各种的手机APP数不胜数。不可否认互联网新媒体确实也给大学校园带来了很多生机与活力,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开拓了年轻人的文化视野和大脑的创新思维。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时代也必然会给大学校园带来消极的影响。五花八门的交友网站,多彩纷呈的购物网站和娱乐平台吸引了大多数的学生,新时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冲击,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年轻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向前发展的动力根本,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提升他们文化自信是当前高校亟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深层、更持久的信念,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 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高校要通过多维、立体、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新高度。

(一)建设多彩文化校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高校是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国家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文化的主要平台,高校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永不停息,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是新时代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可以组织有意义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如“研读经典”“诗词大会”“吟唱经典古诗词”等等。学生在演戏经典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过程中可以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再把心得体会进行活动交流,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另外通过交流思想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领悟,加深学习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打造校园优秀文化网络平台

网络时代已经把新时代大学生们聚集到一起,大学生已经是新媒体网络平台活跃的主力军。我们应该把校园新媒体打造成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以更多创新的方式来吸引当代大学生学习优秀文化,把网络作为弘扬主流思想,开展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目前,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官微,还有一些二级学院的公众号,不同社团的公众号和微博,这些都是我们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我们既要学习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就要求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在网络平台的文化建设方面既要体现知识性、时代性,又要有学术性,思想性,还要有趣味性,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思想文化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三)拓展文化育人成果,整合利用社会有效资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在大学的校园中,也不仅仅是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高校作为传承优秀文化的主阵地要和和社会资源相整合,才能达到更好地育人效果。中国文化多姿多彩,社会当中有好多丰富的社会资源,如一些诗词,文学,历史的团体和机构,高校应该积极与这些组织相互联系,为年轻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多接触这些组织,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未来就业的机会,学生将来也可以和社会团体一起把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张允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8.9:21

课题项目:

本论文是2018年张家口学院校级课题中特理论研究专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