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艺考备考攻略

发布时间: 2022-11-05 1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不知不觉又到了艺考季,相较于往年艺考音乐、舞蹈、美术类专业热的情况不同,近两年新兴的书法艺考持续升温,越来越受到艺考生及家长的关注,正成为艺考生步入理想大学的新选擇。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越来越重视。2018年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增加了包括书法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并将书法课成绩纳入中、高考考核系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目前全国已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书法专业,书法艺考热趋势一路走高。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书法艺考的世界,答疑解惑的同时,帮助你揭开书法艺考的神秘面纱。

艺考阵线

书法艺考考什么

书法艺考主要考查考生对传统书法学习的基本潜能,即考生对五种书体的临摹功底,或用两种书体的基本创作能力。书法艺考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结构准确、见笔法有笔意,此外还要求考生熟悉书法史。一般来说,校考要求较为简单,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重点培养硬功训练、控笔能力、观帖能力和摹仿能力。

书法临摹

书法临摹包括临和摹,原本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也就是说临是把练习的纸张放在字帖旁边,根据字帖中字的外形和笔势慢慢对照在练习纸上进行书写;摹是拿一张很薄的、近乎半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根据字形的大小和笔画的粗细进行填墨,而不是根据笔法书写。

艺考过程中,通常会给出几个历代优秀名作,考生可选择一幅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字数一般不超过40字。

书法创作

书法作品一般由正文和款识构成。正文有三种外观形式,分别是纵有行,横有列;纵有列,横无行,或纵无列,横有行;纵无行,横无列。款识中,字体不应大于正文字体,书体可与正文保持一致或有区别,风格与正文协调。

书法创作并非只关乎性灵,但性灵是其命脉。书法创作不能因循守旧,照搬传统而不敢创新,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书法创作是书法艺考的必考内容,也是最主要的考查部分。考试时,通常会给出规定的内容,以古诗居多,要求考生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字体进行创作。

理论知识考查

除了以上两个必考内容外,部分院校还会加试一些理论知识,考查内容多是书法史和书法技法相关知识,且基本上都是记忆性知识,只要在平时多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在考试时不会对考生造成太大困扰,而且这部分内容所占的分数一般不大。

国画创作

在书法艺考中考查国画的几率非常低,目前只有寥寥几所院校会考查这部分内容。所以,考生在决定参加书法艺考后,要先对自己将要报考的院校做一个系统的了解,查清该院校的考试范围、考试方式等等,这样能够帮助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使之后的学习更有效率。

那么,书法艺考具体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呢?以下我们就书法临摹和书法创作两个必考科目具体分析下,仅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各省及院校考试内容、评分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书法临摹

1)用笔处理得宜,线条质量佳,娴熟流畅(40%);

2)结构准确(30%);

3)整体章法统一(15%);

4)能表达原帖韵味(15%)。

书法创作

1)用笔处理得宜,线条质量佳,娴熟流畅(40%);

2)处理好汉字笔画之间的空间安排关系。(30%);

3)整体章法统一(15%);

4)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10%);

5)创作时不用繁体字,或书写时出现错字、别字、漏字酌情扣分(5%)。

高中生如果决定走书法艺考这条路,最迟要在高一或高二阶段开始接触书法,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进行书法的初步学习,进入高三之后,还需在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半年的封闭集中强化培训,主要学习代表性法帖的准确临摹和楷、隶、行各书体的初步创作。只有经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有望顺利通过各院校的专业考试。

36

艺考阵线

书写部分

?三大创作原则

1. 线条坚而浑——激情源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2. 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重视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3.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十个书写关键

1. 八面出锋。借助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万千,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 刚柔相济。刚力——铁画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 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三至五个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 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5. 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 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 一气呵成。书法是情感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俱佳的状态下书写,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 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 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笔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书法的气是指点画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贯气是书法创作的灵魂。

?十二条用笔细节

1. 草书不见横画。行草書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 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 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 忌单字中的“眼(重点笔画)”,防止“眼”太多。

5. 中间一行是作品之重。一幅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又叫“书眼”。

6. 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 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轻重要有过渡,忌团状。

8. 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既要有铁画银钩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 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 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 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

12. 中锋侧锋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理论部分

?书体类知识点

1. 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2. 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因为这种文字在钟和鼎上出现较多,且乐器以钟居多,礼器以鼎为尊,故又称“钟鼎文”。

3.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

4. 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结合六国文字统一为官体标准文字——秦篆,后人又称秦篆为“小篆”。

5. 汉代流行的书体是隶书。

6. 汉隶的代表作品是《张迁碑》。

7. 章草是隶书快写的结果,字与字之间多不相连。

8. 今草产生于章草的快写之中,打破了章草字字独立的形式,使上下字之间气势相连。

9.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10.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笔画瘦劲似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名家类知识点

1. 钟繇是三国时期魏初的大书法家,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位以擅长正书闻名于世的书法家,后世将其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为书法的最高典范。

2. 张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变章草字字区分为一笔书,气脉通畅,传世作品有《八月帖》《冠军帖》等,与钟繇并称“钟张”。

3. 索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书学张芝,擅草书,尤精章草,传世作品有《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等,其书法雄劲刚勇,其章草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

4. 卫铄是晋代女书法家,世称“卫夫人”,她是王羲之少年时代的书法老师,传说《笔阵图》为其所书,是钟繇笔法向王羲之传承的重要桥梁。

5.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故后世称其为“王右军”。少学卫夫人,后改从叔父王庚学习,20岁后崇尚钟繇的正书、行书,草书效法张芝,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尊为“书圣”,对后世影响极大,传世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行书《兰亭集序》《丧乱帖》《奉橘帖》《平安帖》《二谢帖》、草书《十七帖》《初月帖》等。

6.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并能自成新貌,成就斐然。后人将其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传世作品有楷书《洛神赋》、行书《廿九日帖》《十二月帖》、行草《中秋帖》《鸭头丸帖》等。

7.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俗称“永禅师”,擅长楷、行、草诸体,曾居于永欣寺阁上,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居楼长达40年,所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至今尚有墨迹流传世间。智永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全盘继承王羲之的形质,又能继往开来,下传虞世南等人,开唐代楷书新风。

8.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9.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博通经史,其楷书被称为“欧体”,传世作品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行书《梦奠帖》《张翰帖》等。

10. 虞世南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书学智永,得“二王”精髓,代表作品有楷书《孔子庙堂碑》、行草书《汝南公主墓志铭》。

11. 褚遂良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少学虞世南,后学王羲之,《雁塔圣教序》是其晚年的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代表作品还有楷书《孟法师碑》《倪宽赞》《大字阴符经》、行书《枯树赋》等。

12. 孙过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家,其书法深得“二王”笔法,有草书作品《书谱》流传于世。

13.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以草书闻名,因其往往醉后呼走狂啸,挥毫于壁,故有“张颠”之称,传世的大草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14.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行书成就极高,是继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书法家,其楷书世称“颜体”,影响深远。颜真卿的楷书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各具特点,40岁左右的作品为早期作品,如《多宝塔碑》;60岁左右的作品为中期作品,如《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70岁左右的作品为晚期作品,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随着颜真卿的崛起,唐楷形成了一种崭新的风貌,也成为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其行书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争座位稿》,被称为“鲁公三稿”。

15. 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自幼出家为僧,生性狂放,其书受颜真卿指点。怀素书法以草书著称,与张旭并称“颠张狂素”,他是继张旭之后将狂草用笔技巧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的又一位唐代书法家,传世作品有小草《小草千字文》《论书帖》、大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16. 柳公权是晚唐著名的书法家,幼承家学,后受“初唐四大家”及颜真卿影响,遂生新意,自成一家,以楷书闻名,世称“柳体”,其楷书与颜真卿有很大差别,有“颜筋柳骨”之称。“颜筋柳骨”是对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风格特征的一种评价,意思是说颜真卿的书法肉丰骨少,以筋取胜;柳公权的书法骨多肉少,以骨取胜。其传世作品有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行书《蒙诏帖》等。

17.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18. 杨凝式是五代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因曾任太子少师,人称“杨少师”,又因佯狂自放,亦称“杨疯子”,其书师法欧阳询、颜真卿及“二王”,楷法精绝,尤工行草,为晚唐书风的重要传承者,传世作品有楷书《韭花帖》等。

19. “宋四家”指的是北宋时期先后出现的四位著名书法家,他们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书法风格各有特色,蔡襄重法度,苏轼尚情趣,黄庭坚尚意韵,米芾重姿态,四人皆以行书著称于世。

20.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用笔点画丰富,形体丰满趋扁,黄庭坚戏称其书法“石压蛤蟆”,代表作品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等。

21.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代表作品有行书《松风阁诗帖》等。

22.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其书法以“二王”为楷模,以王献之笔意为精髓,用唐人之所长,自称“笔法八面出锋,体势多欹侧,章法疏密相间”,代表作品有行书《蜀素帖》《苕溪帖》《珊瑚帖》《多景楼诗册》等。

23. 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赵孟頫、康里巎巎、鲜于枢、倪瓒等。

24. 赵孟頫是元初著名的书法家,是一位真、草、篆、隶、行各体兼善的大家,其楷书被后人列入“欧颜柳赵四大楷书”之一,称其为“赵体”,代表作品有小楷《汲黯传》《道德经》《洛神赋》、楷书《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仇锷墓碑铭》、行草《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卷》《赤壁赋》、草书《致鲜于枢尺牍》、章草《急就章》等。

25. 董其昌是明代晚期书法成就卓越的一代大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改学虞世南,又转学钟繇、“二王”,对米芾用功勤而自成一家,其书法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深远。

26. 傅山是清代前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真率质朴,看似狂放怪诞,实则深通古法,用笔淋漓,体势连绵。

27. “扬州八怪”指的是清代中期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书画家群体,一般指的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28. 清代擅长篆书的书法家有邓石如、吴熙载、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等。

目前,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本科院校共有128所,其中艺术类院校21所,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综合类院校49所,包括浙江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河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师范类院校58所,包括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