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低碳农业

发布时间: 2022-11-06 1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传统农业如何优化转型,农业经济怎样着力升级,这是事关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主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以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实现途径进行探讨,重点阐述建设生态文明与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农村经济怎样向低碳化转型升级以及现代低碳农业如何实现新跨越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低碳;生态文明;生态农业;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5;F323.2;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3-0014-08

[作者简介]翁伯琦(1957一),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生态经济与生态农业技术研究;雷锦桂(1973一),男,福建罗源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循环农业与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福建福州350003)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STIF-Y0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双百行动”计划项目(sbmb)阶段性成果。

Titl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Low-carb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uthors: WENG Bo-qi & LEI Jin-gui

Abstract: As the present human societ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affected by the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resource shortag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factors, how to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how to greatly upgrad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re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related to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c ideas and approaches of promoting the low-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scrib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situation, presents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upgra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economy to the low-carbonization and to realize the new span of the modern low-carb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low-carb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rural economy

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危机,包括日趋严重的能源不足、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态受损、水资源匮乏、森林面积缩小、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将给农业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直接与间接的不良影响。如何保护绿色家园?怎样实现经济持续发展?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很显然,生态文明作为继后工业文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不仅要继承与发展工业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要重视与吸收农业文明时代的文化遗产。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受到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的双向影响。未来农业如何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实现农业资源合理使用,维护生态环境良好的功能,这都要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框架中优先发展低碳农业,建立永续经营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人文、产业及生态兼备的现代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建设生态文明与推动科学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必须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环境问题,而是如何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方向问题,更预示着人类社会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那么如何解读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内在关系又怎样?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事实上,生态文明的提出,意味着人们对社会文明的认识深化了,从生态价值观的视角对社会文明进行了重新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可能游离于“三个文明”之外,而应体现、渗透在“三个文明”之中(徐朝旭,2011)。国家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柳清海,2010)。

生态文明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一直是理论界的关注热点之一(毛明芳,2010)。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变革,是人类文明观质的提升和飞跃。就本质而论,生态文明正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文明,其主要特征可归纳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从理论意义上认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其中生态文明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张义,2010)。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比较抽象和长远的价值追求,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总是通过对自然的攫取、改造甚至破坏来换取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只是不同阶段的规模、频度和程度不同而已。两百多年来的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对自然的破坏甚至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虽然传统工业文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产品的丰富,使人类拥有了攫取自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欲望的能力,但同时也强化了人类支配甚至征服自然的观念,激化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化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财富与权力在人与自然关系扭曲的价值观支配下不断恶性膨胀,不仅施加于人类,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恶性竞争和尊严麻木,还施加于自然,造成环境危机和物种灭绝。社会中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潮(刘文良,2010),用以人为中心的方式评判一切,人类的科技智慧和社会文明似乎不像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而是与自然相对抗,这种“放纵的自由”是难以长久的。

从实践意义上认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相互联系并不断递进的交织过程。专家认为,在我国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物质文明主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引导人们内心世界的健康发展,政治文明主要促进建立人与人之间正确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则侧重于指向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就以物质(经济)、精神(文化)、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等为维度,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

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危机唤醒了世人,告诉人们不能拘泥于旧有框架来判断与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依赖技术解决问题,而必须推动价值理念、发展模式、生活方式的转型,必须推动文明形态的变革。很显然,生态文明呼唤“天人合一”的系统自然观,而中华文明中诸多优良的传统精神与生态文明是内在一致的(于丽先,2010)。这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和谐相处理念,自古有之。儒家主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人合一”“主客合一”的理念,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二是遵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最高准则,到达“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三是倡导众生平等。佛教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主张有容无欲,善待万物等。四是奉行敬天惜物。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是同根同源;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或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要与环境友好相处,将仁爱之心泽及草木禽兽,达到天地万物与人我一体的境地。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袁莉,2010)。人们必须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尊重自然,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应当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探索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变革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克制和约束过度享受和浪费,倡导和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绿色消费;应当形成一种新的国内和国际层面的综合治理机制,促进代际、群体和国与国之间的公平发展。

作为一个占世界20%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在过去6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行积极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效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富民强国建设。弘扬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人为本,事在人为,其浅显的道理就在于此。实际上,人是文明发展的核心,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本质上也是人的发展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为此,要切实把握好五大环节。一是以人为本,和谐共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越来越面临明显的人口压力、资源瓶颈和环境制约。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二是保护生态,统筹协调。人类必须为子孙后代的长远永续发展保持必要而良好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尤其是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使服务于人类生存的发展更加合理,体现持续,使之长久,安全公平。三是节约资源,科学发展。中国不可能像早期资本主义列强那样通过全球扩张来解决或转嫁财富积累导致的国内环境资源压力和社会矛盾等问题,而只能主要依赖本国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保护战略去解决问题。四是创新机制,有效保障。弘扬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严格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五是深化改革,持续推动。深化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统筹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不断完善绿色补偿、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以此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科学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载体与支撑。

二、农村经济应向低碳化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应向低碳化转型升级,这是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着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不仅是持续发展的思路,而且要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新型农业。很显然,低碳农业经济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减少投入或盲目无序,更不是低水平的原始耕作与养殖。低碳化其实是“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促进增收”的综合与简要表述,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性内涵。发展低碳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贺顺奎,2010)。

据资料显示,中国台湾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22位,人均排放量为亚洲首位,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刘韬,2004)。台湾地区于2008年就制定了政策性“节能减碳行动方案”,并将2010年定为台湾“节能减碳年”,由行政机构主导“节能减碳总计划”。①在农业方面,主要策略包括:一是碳减量,包括合理化施肥、农药减量、植林减碳计量研究、废弃物资源化、替代能源开发利用等;二是碳保留,即有效林火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土壤碳库、提升森林经营效率、抑制森林地开发转用等;三是碳吸存,包括速生高纤维素树种选育、提升木竹材利用效率、延长木制品使用寿命、有效更新老熟林木、人工栽培食药用菌类、海藻养殖固碳等;四是碳替代,即选育非食用能源作物、木质材料转化能源、生物性替代建材、禽畜粪尿能源化、海藻油开发等。目前,台湾地区在农作物生产的合理化施肥和农药减量使用等技术与策略、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畜禽废弃物的减少和再利用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技术应用也已日趋成熟。

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也高度重视绿色经济框架目标下的低碳农业发展,在碳减量、碳互补、碳利用和碳中和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在增加土壤碳汇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的农牧结合循环模式和实现环境友好的高效复合生产模式探索与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仅以福建省为例,立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秸秆菌业复合模式、节耗减排的零污染养猪模式、以沼气和鸡粪发电为特色的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模式、捕食螨生物防治与生物农药技术应用模式、植林固碳与农林复合生态模式等系列技术已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例如福建圣农集团的鸡粪与谷壳的生物质发电成为亚洲首座鸡粪发电厂,不仅能将巨量鸡粪污染源完全消耗,每年还可供电3亿多千瓦时,并提供大量有机肥原料,力求取得污染防控与废物利用双赢的目标。

不言而喻,低碳农业已成为各界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专家们认为,要着力发展农村低碳经济,尤其是在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与生态文明型的低碳农业方面,技术体系建设与运营机制创新至关重要。为此,在2010年6月召开的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均建议要切实把握五个重点环节。一是强化清洁生产,深入开展碳汇市场交易项目合作。目前,推动碳交易来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数量,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重要课题。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在减排温室气体和增加土壤碳汇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4月,中国大陆注册的农业CDM项目仅有3项(王英姿,2010)。因此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前提下,我们要力争广泛展开碳交易合作的新议题,以求全面推动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接轨。二是强化规范运作,深入开展农业碳汇交易标准研究。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与服务处的官员卡尔·鲁塞罗(Carl Lucero)认为,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只有建立农业碳汇交易的统一标准才能公平交易。②为此,我国也必须着手建立农业碳汇交易标准的研究(张佳星,2011),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标准研究。建立相关标准制定,确保达到可测量、可评估与可重复的要求。二是规范运营。以环境资源评估技术等为重点,制订联合履行(JI)、清洁发展(CDM)和国际排放贸易(IET)等运营机制。三是构建平台。首先建立碳交易平台,逐步扩展到构建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三是强化科技创新,深入开展多方低碳农业技术合作。通过多方合作,在低碳农业协同发展时可优势互补,相互推荐成果与技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共同开展攻关项目合作,加快技术创新的规模开发。例如,台湾地区在绿色家园与精致农业、合理施肥与污染防控、生物农药与永续农业方面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而福建省则要充分发挥林业强省的优势,借鉴台湾地区确立的“健全森林碳管理”的目标,填补当前在人工林碳计量方法体系研究方面的空白,促进两岸碳汇贸易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四是强化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农业节能减碳政策措施。借鉴国外、台湾地区等的先进经验,通过制订农业“节能减耗”“固碳减排”和“增汇减源”等政策措施,提出农业碳减排方面的技术与产业为重点,并以项目带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优势,以技术体系为支撑,促进低碳农业的科技研发与推广,建立共同低碳农业技术平台与碳汇交易市场。五是强化基础研究,深入开展综合理论与评估的研究。通过调查我国各地区农业碳汇功能的大小和分布状况,建立农业碳汇的计量与监测技术体系,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过程和固碳减排的增汇机制,可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以及固碳减排措施与提高光能利用等方面入手,组织联合攻关,突破技术难点,完善评估方法,接轨国际水平,建立相应的农业碳减排技术规程与评估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应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如何在促进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护生态、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佳优化与统筹协调,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专家认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核心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内涵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着力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深入探讨生态文明必须应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创造学、生态学、系统论、协同论、博弈论、计量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知识,同时要结合大量实证加以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研究,以求增强理论的科学性与有效应用的实践性。由于长期以来受工业文明思想和实践的影响,社会上总是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当做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些学术界同仁也有这种极端思维,认为两者总是“二律背反”,甚至主张放弃经济发展来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少管理者和企业界又十分担心过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会影响经济发展等。这些理论和思想上的误区,导致一些区域和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中顾虑重重,裹足不前,这无疑是极大的障碍。为此,人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破解这个难题,不但要从理论上阐明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意义与内在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如何实现理念、机制、技术、管理和市场五大要素的综合创新和转变的具体问题,以便从内在力量方面着力推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与最优化,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和生态三大需求以及自然生态本身的需要,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必经途径(贾玉娥,2004)。

很显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而应当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高起点,统筹全方位,大力发展生态文明经济。从实践意义上认识,每一种社会文明都必须有与此相应的强大的社会经济体系作为基础。生态文明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系统,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生产力,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提高国内外经济竞争力,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认识,生态文明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生态文明经济可定义为:各种经济形态的有机结合体,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经济系统(廖福霖,2010)。它不是各种文明经济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经济形态内在的有机联合。

就发展现状而言,生态文明经济发展要充分关注事关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邱耕田,1997)。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既要“低碳”,更要“经济”,这是生态文明经济的内在要求。二是应对绿色技术壁垒,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发达国家设置贸易的“绿色门槛”,既有其市场激烈竞争的一面,也有其优质消费需求的一面,应当将那种被动的消极的思维定式转变为主动的前瞻的创新思维,努力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应对污染扩展矛盾,优化发挥“三益”成效。工业文明经济创新是以利润为出发点,是二维(水平维和力量维)创新,生态文明经济创新则是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和最优化为出发点,是三维(水平维、力量维、价值维)创新,两者有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四是应对全球经济震荡,创新规范管理机制。五是应对资源紧缺矛盾,树立全新消费观念。以生态文明经济为核心,通过构建生态文明消费观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适情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要促进生态文明经济发展,除了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之外,还必须大力依靠科技进步,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例如要建立与完善生态经济的技术体系,其中包括生态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各领域各产业的纵向技术的有效结合与集成应用,健全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与技术平台,使产品、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从低效走向高效,从单项走向协同,从直线经济走向循环经济,从高耗低效走向低碳增汇,从而迈上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发展低碳农业要实现新的跨越

俗话说:“没有生态哪有农业。”其深刻的内涵表明:农业生产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保证,否则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就无法控制与保障。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过去短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十多亿人的温饱问题,而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只有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致力于生态经济框架下的低碳农业发展应开拓新的领域,注入新活力,赋予新内涵,提升新水平,力求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与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框架下的低碳农业就是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翁伯琦,2010)。就实践意义而言,广义的低碳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只有建设高标准低碳农业,才能实现新的跨越。

如何实现新的跨越?这不仅要扩展低碳农业的外延,而且要深化和谐双赢之内涵。实践业已证明,低碳农业需要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层次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物系统。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创造了丰富、多样、独特的生态经济型农业样本,主要包括: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例如猪—沼—果、猪—沼—菌等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例如牧—菜—食用菌、食用菌—肥—茶(果)等模式,及其延伸循环的浆果—牧草—羊—食用菌或水果一有机家禽连接的三维模型果园种植;果肉(水果)—牛(羊)—食用菌—食品(蔬菜)连接的立体有机农业;小流域综合性治理模式;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模式;等等。这些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已推广应用(李志萌,2010)。人们应认真总结,结合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实现转型,优化提升。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传统生态农业在向低碳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要注入新的活力,要以先进的技术加以改造升级,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加以引导,着力探索新的模式,体现实用有效;着力防控污染,体现环境友好;着力提高利用效率,体现节约资源。为此,要切实把握好六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低碳农业是一种讲求效益与环保统一的生产方式,但必须转型升级。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低碳农业在今后及未来的重要性。多年来采取的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已逐步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自然资源基础不断退化、枯竭。作为新时代的生产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低碳农业是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

二是要出台政策,正确引导。各级政府要结合区域的实际,制定各类优惠政策,鼓励生产企业与广大农户寻求并建设低碳农业基地,建立农、林、牧、菌、加生产环节链与有效循环利用体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要通过健全和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使低碳化与绿化农业建设转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以生产为导向、支持参与动态农业的企业,要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以激励农民生产,使企业、农民自愿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农业。要创新农业生产循环利用系统,合理开发农、牧、菌、加产业各环节中的废弃物,鼓励应用天然有机肥,多重利用水资源,科学使用农药与化肥,达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可控化的目的。

三是要深入探索,完善理论。现代低碳农业是指在环境的协调发展理念下,总结吸纳各种农业生产经验,按照经济学理论的原则,基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系统相互依存的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系统和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指导,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低碳农业是新时代涌现出来的生产方式,既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外在形象与高效便捷,又保留了低碳农业的深刻内涵与良性循环(季学明,2010)。它强调科学理念武装,生态技术介入,高效机械配套,以求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要深化农业碳汇生态学过程与经济学评价研究,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和不同种养品种,有系统地开展可测量、可验证、可评估的农业碳汇技术研究,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四是要依照标准,规范运作。要根据农牧结合、农菌结合、农工结合等生产特点,分类指导,制订标准,规范运作,以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立足高起点,分类对项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标准和统一的农业标准体系。同时要着力推动标准的实施,建立经营机制,实施农业标准化。各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农业部要对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业投入品认证进行统一部署,建立与完善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动建立农业标准化长效机制。

五是要创新技术,提升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研发新技术。要顺应规模化生产、生态化管理、品牌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新模式,配套新设施,投入新机具,以求进一步加快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建设。要重点加快推进生物技术、农业节水节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无土育苗、种养业废弃物再利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减少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施用量,最大限度降低土壤和环境污染,逐步扩大生物制剂、有机肥料的使用面积,坚定不移地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大农业之路(李明贤,2010)。

六是要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要高度重视对低碳农业技术的转型发展和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推广。要加大多元投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以及龙头大企业研发与推广新技术,例如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提高种子种苗、安全种植、健康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要利用不同渠道的资金,进一步切实加强自然生态的保护。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农民群众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主动性,而农副产品由于生产成本方面的因素,可能都会限制低碳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引入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使开发与保护在农业生产中得以统一。要加大力度实行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以利于维护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发展现代低碳农业,需要理念、机制、技术、管理和市场相配套的综合创新,尤其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生产(包括生活)方式,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类安康幸福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贺顺奎.2010.低碳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3):39-41.

季学明,季学生,林建永.2010.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低碳农业的宏观思考[J].农业展望,(9):40-44.

贾玉娥,祝晓光.2004.科学把握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关系[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4):21-24.

李明贤.2010.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锁定与替代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1-4.

李志萌.2010.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4):22-25.

廖福霖.2010.生态文明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柳清海,张扬.2010.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环境报,01-06(2).

刘韬.2004.台湾二氧化碳排放量竟高居全球排名22[EB/OL].[06-11].人民网.

刘文良.2010.和谐:生态批评的核心范畴[J].鄱阳湖学刊,(5):97-104.

毛明芳. 2010.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5):92-96.

潘岳.2006.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N].中国经济时报,09-28(1).

邱耕田.1997.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3):24-26.

王仁贵.2010.环保部长称污染减排压力有增无减[N].瞭望,04-25.

王英姿,黄毅斌,翁伯琦,等.2010.中国农业CDM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26—29.

翁伯琦,雷锦桂,胡习斌,等.2010.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低碳农业[J].生态环境学报,(6):1495 -150.

徐朝旭,孙芳.2011.生态文明建设哪些关系需辨明[N].中国环境报,01-25(2).

于丽先,王庭芳.2010.生态文明:缘由·实质·要求[J].经济研究导刊, (28):200-202.

袁莉,李明生.2010.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农村经济,(9):51-53.

张佳星.2011.碳交易:中国亟待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N].科技日报,03-10.

张义.2010.生态文明历史方位研究述评[J].河池学院学报,(4):93-96.

责任编辑:王建平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