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教室环境卫生建设应坚持“学生立场”

发布时间: 2022-11-07 16:00:06 来源:网友投稿

2017年12月初,我校收到了一张“教室环境卫生未达標整改通知单”。起因是,北京市卫计委卫生监督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区60多所学校的校园环境进行抽检,检测机构对学校的教室采光、人均面积、课桌椅高度、教室内微气候、噪声以及饮用水水质等方面进行了测评。在测评中,我校有一个教室内的黑板灯光线未达标,需要立即整改。学校立即更换了有问题的黑板灯,经过检测后达到了标准要求。

这次黑板灯“整改事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却引发了我们的一系列思考:学校为何会发生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类似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该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重演?

一、探究根源:教室环境卫生因何未达标?

黑板灯“整改事件”发生后,笔者对我校教学及生活卫生环境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审视,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既有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此类问题关注度较低的原因,但主要还在于学校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在观念和认识上的不足。

1. 对相关专业知识关注和了解不足

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监督发〔2012〕62号)第三章第九条,对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及生活卫生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校主要人员包括管理干部、后勤人员、教师等对教学及生活环境卫生方面的知识多是一知半解。如黑板灯“整改事件”发生后,多数人认为整改通知单的内容是小题大做;还有人认为,黑板灯是由教委负责教学设备管理的部门统一调配的,光源不合格应该由他们负责,和学校无关。

2. 对学生身体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包括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成绩和升学等方面,而对于学生体质是否达标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例如:学校一般都能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门课程。但从课时安排来看,学校往往用增加课时的办法来达到教学标准,且多加的课时一般都放在文化课上;而体育课、课间操、课后一小时锻炼等时间则多被各种学习活动挤占。从课程质量上看,学校对文化课的开展实施往往要求高,措施得力;对学生身体健康虽然也有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相关标准的知晓率不高,推进过程中会有折扣。尤其对于毕业年级,很多人认为学生加班加点上课、不参加文体活动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学生在教室里久坐不动,长时间打消耗战,视力、脊柱、肺活量等都会受到影响,极易引起视力下降、脊柱侧弯等问题。

二、聚焦重点:教室环境卫生应关注哪些问题?

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对校园特别是教室等公共活动区域的卫生状况做了相应要求,其中就包括教室人均面积、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卫生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等教学设施设置等情况。就中小学而言,以下几方面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1. 保持良好的教室空气质量

教室是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中小学,每间教室里一般都会容纳三四十个甚至更多学生,普通年级学生每天至少上六节课,毕业年级学生可能要上八节课甚至更多。每节课上,学生都要呼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再加上其他各种气味,教室空气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如果不及时改善,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成绩甚至健康都会受影响。《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第三章第十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方法”中就提出:要检查教室通风状况,测定教室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查阅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核实教室微小气候符合卫生标准情况等。

保持教室内良好空气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窗通风。以北京市为例,春秋季温度适宜,但又是传染病多发季。中小学生由于身体发育未成熟,受季节变化影响最大,所以学校在春秋两季要保证充足的开窗时间,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考虑到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还要及时关注气温升降,在开窗通风的同时要提醒学生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到了冬季和夏季,由于分别有暖气供应和空调降温,还要兼顾教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平衡,遇到温暖和凉爽天气应及时开窗通风。除了课间,在冬季的中午和下午以及夏季的上午,更要尽量开窗通风。

此外,近几年北京冬季雾霾频发,学校教室如果配备有空气过滤器,要注意及时打开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芯,以防止二次污染。遇到雾霾严重时,尽量不开窗或少开窗,课间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楼道做轻微活动。

2. 保证教室课桌椅高度与学生身高匹配

课桌椅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装备。教室里的课桌椅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特点科学设计,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其高度和学生身高变化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和近视等疾病的发生。

其一,要及时调节课桌椅高度。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同时学生身高增长幅度也快慢不一。通常情况下,学校课桌椅都在一年左右调整一次,而且很少精确到按照每个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整。因此,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变化的需要,学校应增加调整课桌椅的频次,每学期至少调整一次,并尽量做到按照学生身高值搭配课桌椅型号,使学生课桌椅分配符合率达到标准。

图片提供:北京市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

其二,轮换座位时要做到“物随人走”。在中小学,学生在教室内的座位是经常轮换的。一般是每1~2周进行一次调整,采取向左或向右平移的方式。有的是学生连同课桌椅一起移动;有的只是学生移动,但桌椅不动。如果采取第二种做法,就会出现学生身高和课桌椅不匹配的问题。所以,班级内轮换座位时最好是学生带着课桌椅一起移动。

其三,及时调整专用教室的课桌椅高度。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生到学校实验室或专用教室上课,都是按照在原有班级教室内的座位顺序就座。考虑到实验室或专用教室的桌椅高度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身高及时调整,尽量保证其高度与学生身高匹配。尤其是现在,部分学校已经开展走班制教学,新教室内的桌椅高度大多会和学生身高不匹配,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时间久了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 注重教室内的科学照明和采光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近视疾病的高发时期,这与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学校,如果教室内的光线亮度适宜,那么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能有效预防学生近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图片提供:北京市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

其一,保证教室照明灯光达标。关于中小学校教室的采光和照明,国家和各地方都有相关标准规定,学校需要严格执行。有时,教室里有一两盏灯不亮,教师和学生都不会特别留意。但这种情况下,没有灯光覆盖区域的孩子看书或写作业就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时间一久,很容易引发近视。因此,遇有教室内灯管不亮或者由于灯管亮度不稳定造成灯光频闪或眩光的情况,学校应及时进行更换。

其二,保证教室内采光充足。在教室内上课时,遇到阳光明媚的天气,或者是冬季下午太阳光线斜射严重,靠窗坐的同学会因为光照太强看不清黑板上的内容而拉上窗帘;此外,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为保证课件演示清晰也會拉上窗帘,甚至有时整堂课都会这样做。如此一来,教室内就会因窗帘遮挡导致光线不足,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看书或写作业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视力发育。因此,教师在遇到教室内光线较暗时要及时开灯,对光线进行调节。此外,学校在进行校园绿化时,切忌在低楼层的教室外种植高大的树木或花草,以免影响教室内的采光。

其三,合理设计使用教室墙面。目前,中小学校教室内的墙面一般都是通过涂刷白色为主色的材料以提高教室内的采光效果。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对学校教室内的采光系数、窗地比、后(侧)墙反射比都有明确要求,但这些细节在现实中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注意教室墙面的合理使用,如文化墙的面积不要过大,底色要选用白色、浅粉、黄色等色彩明亮的颜色等。

三、寻求对策:学校应主动作为改进教室环境卫生

要想改进学校的教学及生活卫生环境,需要学校管理者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学校管理者要加强认识,认真学习贯彻《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在校内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开展针对师生员工的相关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每个细节。

2. 定期检测相关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陈旧、老化、损坏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如教室内的白墙陈旧了要及时粉刷,室内的灯管、饮水机的滤芯要及时更换,教室外的树冠太大影响室内采光要及时修剪等。这样才能使学校教学及生活环境卫生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3. 主动寻求专业机构帮助指导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在教学及生活卫生环境方面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如社会上出现“毒操场”问题,就开始重视操场质量;幼儿园教室因为地板问题造成室内空气不达标,就重视装修后教室的空气问题;而没有暴露出问题的就认为是没有问题,很少主动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因此,学校要树立防微杜渐的意识,善于主动与各级卫生机构和疾病防控机构等部门加强联系,寻求专业指导和帮助,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