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素质教育视域中高校德育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09 0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校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而在德育实效性不强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发展素质教育中坚持德育为先,就需要对高校德育进行改革创新。本文从德育目标要突出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性,德育途径要突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创新性,德育内容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主体性,德育发展要突出人的发展,体现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对高校德育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德育;德育教育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素质教育的提升创造了较为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德育环境。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其目的是旨在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德育则是一种在对德育对象个体自主建构过程中所进行的价值引导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德育对象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德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也离不开德育的改革和创新。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但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德育实效性不强是公认的事实。而要改变这种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局面,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素质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德育改革创新进行了研究探索。

一、德育目标要突出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性

德育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中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保证作用。只有强化德育目标,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但“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德育目标太高太远,因而缺乏对德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导致大学德育的教育质量不高,影响了大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而要改变对德育目标的这种认识,提高大学德育的教育质量,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认真分析研究既适合社会现代化发展方向又符合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德育目标。既要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教育,培养德育对象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同时,还要以全面提高德育对象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注重德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在当今发展快速的社会形势下,“我们要培育多元文化时代的‘现代中国人’,使他们既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宽容、尊重,又具有本民族文化的根。他们既属于世界,更属于中国。这是多元文化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

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学生要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学会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首先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对自身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创造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以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把握未来。而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培育学生的爱国爱党之情,引导学生践行报国之志;另一方面,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文化观,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道德文化,将传统民族道德文化赋予其时代精神和价值,同时还要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德育文化的精神,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创新自己的道德文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我们还要从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其人格的发展完善。只有将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完善学生人格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育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人,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德育质量。

二、德育途径要突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创新性

德育途径是促进德育对象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随着社会信息化日益发达、覆盖面积不断增强的特点,德育对象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也是很广泛的,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文化对德育对象产生的重要影响。而如何使德育对象在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而要应对这种挑战,就要求高校在对德育对象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只局限于将德育理论教给学生,而是要理论结合实际,要注重德育途径的扩展和创新。让德育对象将有关德育的理论知识以及行为规范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来。因为只有当德育对象参与到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之中,并运用在学校所学习到的对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将德育理论知识转化为德育实践,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深化对德育价值观的情感体验。

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点,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广泛运用社会实践教育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自身适应社会有个正确的评估。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感受和体验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在社会实践教育方面效果明显,特别是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会在社会交往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每个寒暑假都会由学校联系社会实践单位,让每个学生都至少经历一次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发现学生思想转变很大,德育效果明显。2010年暑假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2371名学生去深圳富士康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在富士康所办杂志《鸿桥》中感言“通过社会实践,才领会到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体验了,才能深刻地理解和领悟。这个实践,将会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莫大的帮助,受用一生。这些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除了让学生深入校外实习之外,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在平时的德育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还积极开展义务劳动、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创业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对象在社会实践中树立了良好的品德意识,从而拓宽德育对象道德践履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德育对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巩固了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德育内容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主体性

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要求高校德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体现对个体的人的关注。“德育作为人类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应视受教育者为具有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人,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关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发展需要。而要使高校德育发挥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就要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德育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德育内容要强化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内容的根本指针,高校德育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个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第二,德育内容要强调德育对象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德育的发展,归根结底体现在对人的人文关怀上,德育能为德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提供深厚的精神源泉。德育通过弘扬人的精神世界中积极向上的内在需求,来帮助人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使人成为一种能够追求崇高精神境界的道德主体,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而高校德育过多地强调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显然与现代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不相适应的。而要突出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体现其主体性,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内容上更多地去关注德育对象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引导德育对象对社会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引导德育对象对真善美生活的向往,使德育对象在德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唤起自身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认知,从而实现德育的效能。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德育对象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其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要遵循道德品质的内化规律,承认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要以德育对象的道德情感体验为切入点,逐渐在德育内容的引导下不断唤醒德育对象的道德自觉和内在需要,使道德情感体验升华为道德信念并沉淀内化为一种终身受教的道德品质。第三,德育内容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而在高校德育内容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素养的教育,同时也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对其进行道德体验的教育。

四、德育发展要突出人的发展,体现可持续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走向未来也在逐渐走向未来。德育的发展是指德育既要适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还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根据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改变,为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德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最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核心要求就是需要提升其道德品质,使其在素质教育中起关键性作用。“德育作为人以自身的自然作为改造对象的活动,或者说德育作为人自我创造的活动,最终是为了使人控制自身的自然,成为自身自然的主人”而作为素质教育和德育发展主阵地的大学在德育教育中更是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德育对象的教育中,一方面要考虑怎样将德育对象培养成一个有道德人,更要考虑怎样将德育对象培养成一个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德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育“德”活动,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功能,更要满足人的道德主体人格的生成,而这也正体现了德育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校德育的改革是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问题,也是能否顺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对于德育改革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促进整个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我们也相信,高校德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过程中也将实现自身的转变,为和谐社会的价值文化生成做出重大的贡献。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