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 (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 2022-11-25 12:40:05 来源:网友投稿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刘谆【摘要】在分析凤县花椒产业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品牌、组织等优势和成效基础上,提出了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途径和措施.【期刊名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 ,供大家参考。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

  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成效和策略

  刘谆

  【摘

  要】在分析凤县花椒产业发展自然环境、政策、品牌、组织等优势和成效基础上,提出了凤县花椒产业发展战略目标、途径和措施.

  【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55-57,62)

  【关键词】凤县;花椒;产业;战略

  【作

  者】刘谆

  【作者单位】凤县人民政府,陕西凤县7217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03.4花椒是我国传统调味剂和中药,应用广泛,栽植历史悠久。陕西省凤县花椒久负盛名,《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金、凤(即凤县)、商州皆产……大于蜀椒”,但一直以“四旁”零星栽植为主,除农户自产自用、极少量在农贸市场销售外,没有形成产业。2002年凤县县委县政府确立“花椒产业大县”战略发展目标之后,从政府机构、政策扶持、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大力推进花椒产业发展,良好的产业跨越发展雏形已经形成,先后荣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AA级绿色食品认证”、“陕西著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等殊荣,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2014全县花椒总产值4.2亿元,农民人均花椒收入约4210元,花椒已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主要途径,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1.1自然条件优势

  主要包括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土壤方面,凤县花椒主栽品种为大红袍和枸椒,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土壤以褐土和棕壤为主,质地轻壤到重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和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中有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凤县花椒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具备生产无公害花椒产品的土壤条件[1]。

  气候方面,按照花椒适宜生产区气候条件,即年≥5℃积温3800~5000℃,年均气温11.0~19.0℃,着色成熟期空气湿度60%~70%,4-5月降水量80~

  150mm,6-7月尤其是7-9月果实色成熟期光照时间长,多太阳散射光,气温适宜,尤其是夜间温度较低,空气相对湿度较小(64%~70%)等气候条件要求,凤县气候既有利于花椒果品产量形成,也有利于果品质量提高[2,3]。

  1.2生产条件优势

  凤县花椒栽植历史悠久,农民多有在房前屋后、地边田坎、荒坡零星地块等处栽植花椒的习惯,在栽植技术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都有利于扩大花椒种植规模和引进深加工产业,引导农户应用新技术。

  1.3政策优势

  2002年凤县将建设“花椒大县”作为战略发展目标,近年来,凤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退耕还林、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项目资金,制定了各项优惠政策,从花椒苗木、椒园建设、流转土地等方面给予农户大力支持。同时,落实了县级机关单位包抓责任制,全县各部门在各镇和重点村均有包抓任务,包抓过程中能够充分

  围绕花椒产业发展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力扶持。

  1.4组织优势

  凤县政府按正科级机构设立了花椒果业管理局负责产业发展工作,由一名副县长具体分管,并在9个镇配备了分管副镇长,并增设1~2个事业岗位,确保了花椒产业有人专抓、有人专管。协调成立了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协会,组织农户开展技术协作、交流,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利用有利条件,通过有线电视台等媒介,宣传花椒产业发展政策,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开办花椒管理知识讲座、举办高级椒农培训班、送技术到村入户等方式,每年至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0余次,提高群众认知和栽植技术水平。

  1.5品牌优势

  凤椒栽培历史悠久,且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金、凤、商州皆产……大于蜀椒”,所指就是凤椒。1993年原陕西省科委开展的全国花椒品种品质调查结果表明,凤椒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国之首。近年来,凤县在充分挖掘凤椒文化元素的同时,对其效用开展了深入的实验和探索,发现凤椒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材,入料可使肉菜鲜美且有去腥、杀菌效果,入药有温中散寒、暖胃除风、消满解胀、化痰止咳、破血通经、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凤县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体围绕凤椒文化元素和效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西部交流会,杨凌农高会等农产品交流平台上凤椒大放异彩,逐渐享誉省内外,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采购,花椒市场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凤椒相继荣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AA级绿色食品认证”、“陕西著名商标”“陕西名牌产品”等殊荣,凤县也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1.6技术研发与推广优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林业局和凤县人民政府联合共建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并依此建立了国家林业局花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凤县分中心,主要针对我国花椒产业发展中的全局性、区域性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需求,尤其是所在地凤县花椒生产主要技术瓶颈问题,主要开展花椒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进行花椒种质资源调查、引进、选优、利用、繁殖,花椒抗寒、抗冻、抗病等种质资源选择及其机理和配套栽植管理技术,花椒加工、储藏技术等研究,建立花椒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实时实地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指导等服务。另外,近年来凤县政府组织全县涉农单位,组建科研小组,开展花椒防霜冻技术、花椒专用肥、凤椒品种选育等试验研究,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逐个突破。先后完善长短期霜冻防治技术方案和花椒霜冻防治预案,开展技术研讨,建立了防霜冻预警机制和信息通报机制,并有针对性的选择防霜冻药物技术试验点,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成果。

  在技术示范推广方面,已初步构建了以县花椒果业管理局为中心,专家大院为依托、示范园和专业协会为基础,乡镇花椒技术推广员和百名高级椒农为骨干的花椒产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创建了1个市级花椒科技示范园,10个县级花椒科技示范园,建立了双石铺镇十里店村花椒丰产技术示范点、温江寺乡沙加寺村花椒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点、双石铺镇月亮湾花椒观光示范点等20个凤椒重点示范点,形成了以双石铺、凤州镇、河口镇、平木镇、红花铺镇、唐藏镇等6个镇75个村为重点的花椒产业基地,留凤关镇榆林铺及唐藏镇倒回沟等2个育苗基地,这些也都为新技术的有效推广提供了保障和便利。

  2.1战略目标

  到2015年,新栽花椒1.0万hm2(1500万株),使全县花椒总规模达到4.0万hm2(6000万株)。90%以上的椒园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花椒总产量达到800t以上,实现凤县花椒面积和产量跃居陕西第一;引进和扶助龙头企业2~3个,新建

  1~2个面积800m2凤椒精品深加工车间,进行“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花椒油微胶囊”、“纯花椒胶囊”、“花椒芽菜”研发和生产;建花椒冷藏仓库一个面积2200m2;在双石铺、龙口建2个面积为400m2批发市场。通过“政府引导扶助、企业领头、农户参与”的方式,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凤椒生产基地,实现花椒“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使凤县成为国内优质花椒的“种植地、加工地和集散地”,达到良性发展。到2015年花椒产后商品化处理及深加工数量占到花椒总产量的70%以上。花椒总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从而使花椒真正成为凤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最终以花椒产业拉动凤县旅游、餐饮、加工、养殖业的大发展,使凤县成为“花果飘香、生态友好、经济发展”的新凤县。

  2.2调整优化产业战略布局和产品结构

  2.2.1花椒最优种植区(海拔940~1100m)本区包括凤州﹑双石铺、温江寺等地。该区年平均气温≥11℃、≥10℃的积温在3450℃以上,无霜期180d以上,年日照时数1700h以上,年降雨550~650mm。这一区域海拔较低,河谷开阔、相对高差较小,土壤较为肥沃,气候温暖,无霜期较长,降雨量适中,花椒冻害风险小,果实着色好、香气浓、麻味重、品质优,是凤椒栽培的优生区域。栽植品种以优质的凤椒大红袍为主。

  2.2.2花椒适宜种植区(海拔1100~1300m)包括唐藏(除李家庄村以上至隘口村区域)、黄牛铺(除西街以上至秦岭村,包括青凤寺、宽滩村)、河口(除土桥以上至陈家老村区域)、岩湾(除岩湾村以上至沙坝村的区域)、平木(除刘家庄、烧锅庄区域)、坪坎、三岔(除孔家庄村、三关店村、苇子坪村)、南星(除榆林铺村以上至高桥铺)等乡镇。该区年平均温度9.0~11.2℃,≥10℃的积温3100~3500℃,无霜期165~185d,年日照时数1650~1950h,年降雨量600~700mm。该区位于中高海拔,光照好、气温日差较大,花椒品种优良,但区内地形、地势差异

  较大,土壤瘠薄、风大、温度低、无霜期短,为花椒次优种植区。本区花椒应选择在东西走、向较为宽阔、光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及向阳或半向阳的缓坡地带种植。品种布局上,在相对高差100m以下的浅山河坝适宜栽植凤椒大红袍,其病虫少、树势旺、株产高、品质优;在相对高差100m以上,土壤瘠薄,气温较低,应栽植抗逆性较强的二红袍或秦安1号。管理上应注意春季防冻。

  2.2.3花椒芽菜生产区(海拔1300~1450m)本区包括黄牛铺的西街以上至秦岭村(青凤寺、宽滩村),平木镇的刘家庄、烧锅庄区域,岩湾乡的岩湾村以上至沙坝村,唐藏镇的李家庄村以上至隘口村,河口的土桥以上至陈家老村、安河寺村、东沟河村,南星镇的榆林铺村以上至高桥铺、瓦房坝村等区域。该区年均气温7.7~11.0℃,≥10℃的积温2500~3300℃,无霜期160~175d,年日照时数1600~1950h,年降水量700~900mm。该区海拔较高,光照充足、降雨量大、无霜期短、温度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花椒树体虽能在冬季安全越冬,但在春季萌芽期受冻的风险很大,常导致大幅减产或绝收。栽植花椒芽菜生产林。

  3.1扩大产业规模

  在扩大凤县产业发展规模方面,根据凤县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海拔高差较大的特点,结合花椒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及拟定的规划原则,把“点”、“线”、“带”、“面”相结合,以“点”示范,以“线”带动,以“带”扩展,以“面”壮大,建立优质花椒产业基地。

  “点”——在气候适宜的凤州、双石铺、河口、温江寺、红光、坪坎等重点乡镇,集成现代先进生产技术,点状布设无公害优质凤椒高标准示范园,展示先进规范化生产技术。建成千亩以上花椒优质生产示范园12个。

  “线”——沿川陕公路(黄牛铺至南星镇)、凤太公路(凤州镇至平木镇)沿线两侧的房前屋后、地埂及适宜坡地全部栽植花椒,建成2000万株的百里花椒长廊。

  “带”——沿双石铺-唐藏、双石铺-西山、温江寺-三岔镇三条乡级公路两侧,建

  成3个宽20m、长百里的优质花椒产业带。

  “面”——在海拔1200m以下,选择坡度在25°以下、阳坡或半阳坡地块建立花椒丰产园,扩大种植规模。

  引进或扶助龙头企业2~3个,在双石铺新建1~2个面积800m2的凤椒精品深加工车间,进行“花椒精油”、“花椒油树脂”、“花椒油微胶囊”、“纯花椒胶囊”研发和生产;在龙口建花椒冷藏仓库一个面积2200m2;在双石铺、龙口建各建立1个面积为400m2的批发市场。

  3.2立体栽植,提高经济效益

  积极推广成熟、先进的立体栽植模式,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提高花椒林地尤其是幼林地经济收益。主要模式有:①“花椒+洋芋”模式:在距离花椒幼树树干50cm的行间间作洋芋;②“花椒+中药材”模式:在距离花椒幼树树干50cm的行间套种适宜的中药材;③“花椒+黄花”模式:在距离花椒幼树树干50cm的行间套种黄花;④“花椒+牧草”模式:在花椒园行间套种三叶草等适宜的牧草;⑤“花椒+牧草+土鸡养殖”模式:在花椒园行间套种三叶草等适宜的牧草,同时按照合理的负载放养土鸡;⑥“花椒+牧草+养殖+沼气”四位一体模式:在花椒园套种牧草,并建立沼气池,以草养畜,以畜粪生产沼气,为生活提供清洁能源,以沼渣追肥花椒。

  3.3加强领导,强化安全检测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商标注册、安全生产、产品安全检测及销售、出口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保护凤椒原产地域产品品牌。

  3.4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进行花椒深加工产品、优质生产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制定凤椒生产标准,禁止使用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禁用农药,建立优

  质凤椒示范园,全面推广凤椒无公害生产技术。

  3.5选择和推广抗逆良种,建立冻害预测预报和防冻机制

  发挥凤县地形地貌复杂、凤椒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调查和选择耐冻种质,推广耐冻品种。进行花椒品种无性系化研究,进行花椒无性系生产示范。同时建立春季霜冻的预警预报机制,推广树干涂白、霜期放烟等综合防冻措施,减轻霜冻危害。进行药剂防冻试验,研究和开发防冻药剂。

  【相关文献】

  [1]邓振义,郝乾坤,康克功.凤县花椒产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3):45-47.[2]张国桢,邓振义,郝乾坤.地形和土壤对凤县花椒生长和营养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05(2):9-11.[3]李玉静.花椒的生长发育与土壤和地势之间的关系[J].河北林业科技,2009(4):23-24.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