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菁选3篇

发布时间: 2023-02-28 17:30:09 来源:网友投稿

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1  这个学期数学组共读曹培英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一书。本书内容围绕“课标”核心词展开,而这也是20xx年版“课标”重要的亮点之一,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本书对核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菁选3篇

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1

  这个学期数学组共读曹培英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一书。本书内容围绕“课标”核心词展开,而这也是20xx年版“课标”重要的亮点之一,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本书对核心词的解读,应该是国内较全面、较深入、较资深的解读,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作为教师研读“课标”的案头书。本书作者曹培英老师系上海小学数学教育的领军人物,亦是国内著名的特级教师,在小学数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曹老师参与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审查,参与过教材的编写,同时具有多年的教学、教研经历,其对核心词的解读深入浅出,关注实践层面,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共读一本书的好处,是可以与老师们一起分享书中的点滴收获。虽然这学期受新冠的影响,大家没能坐在一起分享,但是,闲暇之余,翻阅篇章,收获颇多。

  坊间有人调侃,核心词居然有10个之多,还有核心吗?从教那么多年,你是否能马上说出数学的十大核心词,很多人可能会愣住,何为数学十大核心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了10个核心词,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但“课标”仅仅给出了这10个核心词的简单介绍,并未具体展开,这给教师领会核心词的意义,以及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带来了很多困惑。曹培英老师基于多年来参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的经验和心得,特别是大量丰富的一线教学、教研经验,对这10个核心词做了细致的剖析,不仅引领教师从理论上理解核心词的概念和意义,更是对核心词如何浸润课堂给出了实践性的操作建议。可以说,本书是国内对“课标”10个核心词较全面、较资深的解读,对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极具参考价值。以下几点给我一些启发。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2、教师在*常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3、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达到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实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理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本书分十二章,每一章都给人印象深刻。第一章,数感的描述,让人焕然一新。我们一直在说数感,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数感如何培养,虽然很多书都在说,但是存在很多。例如,“先估再数”一度成为引入数概念教学的“标配”,但是我们首先解读数感的概念,并且剖析误区之所在,会发现标配也是有问题的。数感是数出来的,数感是读出来的,数感是看出来的,数感是推出来的,那么多层层递进的学习模式,值得我细细推敲。这其中的“数”出数感和“估”出数感让我对如何培养学生数感有了新的认识。例如“数”出数感,曹老师举了个例子,借助《千字文》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师出示一篇古文,让学生数数一共多少字。千字文是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乐谐美。本来只是4字一句,无所谓“行”“段”,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有意识地把它排列成5句一行,5行一段,以诱导学生“四五二十”,然后20、20地数,再自动100、100地数。用时不多,过程却很明了,数完,1000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来了。

  近段时间,自己对推理深感兴趣。推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历来是逻辑学、心理学以及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读完以后,我知道对于推理,鼓励学生猜想,俗话说“童言无忌”,一方面,儿童天生敢想,敢说,喜欢问问题,这是有利于数学猜想的心理优势,另一方面,儿童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随心所欲,脱离数学事实提出想法。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事实,经验为基础,从个别到一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最近在教找次品,找次品对我们而言,推理过程比较简单,3个的推理如果清楚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从3个到更多,这个规律的发现,需要同学们细细思考,认真观察,并不是水到渠成。读了此书,我小有收获。

  读一本书,应当细细推敲,结合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多思多想,这本书值得我再仔细多翻阅。

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2

  我读了曹培英老师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的著作,认真阅读使我认识到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今后我将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师在*常课堂教学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我就学习中的一点体会谈谈对小学生数感的感悟。数感就是最朴实的数学素养,是关于数的感觉与理解,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培养数感呢?

  一、数出数感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是从数数开始的,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学生可以说出:1本书、1 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捆小棒、1个萝卜、1筐萝卜……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根小棒是一捆?数出几个萝卜是一筐?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就体会了数的含义,就数出数感来了。

  二、读出数感来

  有人说,学生的数感是“读出来的”,“写出来的”。是的,所谓读中感悟、写中感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读数、写数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例如,教师出示72387238,让学生读出这数。提出问题:怎样读72387238这个数?读万时和读个时有什么不同?(读了万级的数后再读万)为什么要加读“万”?万级上7个千万,2个百万,3个十万,8个万,即7238个万,个位上是7238个一,这个数是由7238个万与7238个一合起来,所以读了万级的数后就要加读万。

  三、估出数感来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曹培英老师在《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指出“培养数感,不宜过于依赖量,尤其是不能选择特殊的量。”比如,估一估抓一把有多少粒豆,估一估一叠纸有几张,小小的豆,薄薄的纸都是特殊的量。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但不过分依赖,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算出数感来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口算、竖式计算、简便运算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的敏感是在计算中逐步积累并发展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当学生只会埋头苦算时,思维也得不到发展。那么这时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比如50×4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学生看到这道题不会想到25×4得数是100,还是一步步在计算,于是我会问学生:这道题你是怎么算的呀?一提醒,学生就想起来了。再比如,99×7这样的学生往往只会老老实实地算。我会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经过再次提醒,学生想到了其实这道题可以想700-7。这样,学生豁然开朗,自然觉得计算题也有趣了。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备课中要考虑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方法,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发展数感。而“数感”只是曹老师报告中的一点,曹老师的报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们看到数学本质,看到数学文化,启发我们放缓脚步去俯视我们的教学,审视我们的教学。

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有感3

  第一次读曹培英老师《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本书分成了十二章,几乎把所有数学核心元素都包含在里面。这里我着重说说对于“空间观念”这一章节的阅读感悟。

  书中写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内容。所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的核心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本书从空间观念的由来入手到如何把握空间观念最后到如何培养提升空间观念的教学水*,层层递进,让读者清楚明白空间观念的本质,以及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阅读本章后,我认为发展空间观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学生空间发展水*

  小学六年级,学生就要开始接触立体图形,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要清楚学生的空间认知发展水*,例如能否指出实物或是图形的高。书中称为3各层次:实物识别、图形识别、剖面识别。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起点肯定是不同的,作为老师不可以一概而论,不然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不会的情况。

  2.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感受

  对于小学生来说,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在提升阶段,还不能在脑海中有效形成想象。所以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与“触”。“视”就是观察,观察实物、观察图形都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直观想象。从观察静态的物体,到观察动态的图形,层层深入,逐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触”就是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摆、折叠、划分、测量、割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丰富经验。书中指出,在小学阶段,触觉、运动觉与视觉的协同活动,是获得空间观念的有效支撑,当空间想象受阻时,提供操作材料动手实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学时策略的使用

  语言与形象的结合,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需要直观形象的语言来帮助他们。教师课堂上也需要由浅入深,从直观形象的语言到抽象的数学语言的衔接需要到位。

  数与行的结合,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外在美,内在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书还有很多其他章节,都是十分有用的,细细品读,你将受益匪浅。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