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2023年度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3篇

发布时间: 2023-09-09 18: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校内安全隐患。2、把握安全学问,培育同学“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3、进行预防灾难,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3篇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校内安全隐患。

2、把握安全学问,培育同学“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难,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

把握安全学问,培育同学“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校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请同学列举一些现象〕

1、同学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同学饮食的安全隐患。

3、同学交通安全隐患。

4、校内隐性损害的隐患。

二、同学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当留意的安全事项。

1、校内内要留意什么?

①不要由于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肯定要慢走。

③整队走路时要与同学保持肯定距离。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悦耳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留意什么?

①室外空气新奇,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搁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要留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开发生扭伤、碰伤等危急。

三、同学饮食的安全留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禁止购置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简单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留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公路要走斑马线,留意观看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章。

2、如何加强教室安全?

要留意教室的"安全。上课离开本班教室肯定要关好门窗,要将钱和珍贵物品带在身上,不能给小偷有可之机;不要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廓上踢,这种行为既违背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校门没开,一些同学在校外发生冲突,无人调解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在校门外拥挤,会造成意外损害。

4、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准时告知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与家长取得联系。

5、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命的基本原则:

保持冷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爱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110”——报警

“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状况、显著特征。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篇2

一、播放视频

《父母教会我》 孝敬父母部分

主持人: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孝敬父母 ,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二、故事分享

主持人:请同学分享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张汉阳: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李琳琳: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主持人: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兴的一件事

三、情景讨论

《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主持人: 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卞梦雨: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张琳: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张岳松: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候欣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杨昱: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四、巧解误区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五、班主任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春季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森林防火的学问,激发幼儿爱惜森林,从小懂得爱护环境,喜爱自然。

2.把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活动预备:

图片、蜡烛、打火机、大中小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出示秀丽森林的图片,师:如此秀丽的森林,我们要怎样爱护她?请幼儿说一说。

二、护林防火安全学问:〔出示失火森林的图片〕

提问:你观察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要怎么样才能爱护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生活到处与火打交道,但火又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所以我们不要玩火,平常不要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清明节时,扫墓要特殊留意香蜡引发的火灾。不要私自由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十不准:不准烧荒开垦,不准烧田埂地边杂草,不准烧牧场,不准在林内打火把,不准在野外烧伙取暖及野炊,不准乱丢烟头、火柴及其它引火物品,不准在林边放鞭炮、烧纸、点蜡,不准烧火驱蚊和使用枪械狩猎,不准在林边实施爆破和实弹射击。

三、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商量火的用处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处。〔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组织幼儿商量:

〔1〕发生火灾的缘由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查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假如发生火灾,我们应当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爱护与逃命自救?

a:假如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具体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四周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逼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命里,要尽量使身爱护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行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命。

f:若全部逃命线路被大火封锁,要马上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动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行盲目跳楼。

四、试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看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索火焰熄灭的缘由。〔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看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3.老师小结:假如想使火焰熄灭,必需使火和空气隔绝。火灾无情,所以我们要做护林防火的宣扬员,尽量避开火灾,万一发生火灾,我们要镇静冷静,用自己学的学问有效地爱护自己。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