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0篇】

发布时间: 2023-01-07 10: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

我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0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

  教学目的: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入法、讨论交流法、课堂展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看,作者是谁?与鲁迅有什么关系?

  3、简介: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在追悼会上;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一段若分为三层,应怎样分层?你能说初每层的意思吗?学习第一层,“我”当时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认识?学习第二层,“我”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什么?学习第三层,讲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自学课文第2段。

  各自朗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体会到什么。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的?是什么意思?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从这件事,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练习朗读第二段。

  4、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3段学习第三段。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鲁迅先生是怎样谈起“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从鲁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中,从中体会到什么?“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指名分角色朗读。

  5、出自学要求,自学第4段学习第四段。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找出读读,体会到什么?帮助受伤车夫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小声把写鲁迅心情的这段话读读。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段

  6、学习第五段,指名读这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爱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同位互相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课后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堪称纪念鲁迅先生文章的经典。它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的品格,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它,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办法。首先是结构的安排。在课文的结构上,我跨越时空整合文本,首先在第一课时通过学习第一段创设了吊唁鲁迅先生的场景,并以此为轴心,通过回忆引出四件事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对少年儿童及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热爱。每学完一个故事,再辅以描写吊唁人们表现的资料,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车夫的泪——青年的泪——佣人的泪——老人的泪”情感主线,现实与回忆交织,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在往昔幸福与今日悲哀之间穿行。爱之深,痛之切,自然而然激发起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其次是相关资料的引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鲁迅先生名言诗句的引入,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本课运用了图片及音乐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渲染气氛上、入境悟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三段配乐朗读令学生在忧伤的乐曲声中一次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淡“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

  1.有关课件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咳嗽、逝、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②理解词语。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哭: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ān”,帽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⑵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出示课件):①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件事?②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③ 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

  ⑶小组合作,读书释疑并交流: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⑷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出示课件)考考你: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共4页,

  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一、深切的怀念 二、谈《水浒传》 三、讲“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 二、谈读“水浒” 三、笑谈“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课件展示)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四、课堂小结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集体交流,突破难点: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㈠交流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交流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⑵“碰壁”指与**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⑶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㈢交流“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⑴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⑵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⑴“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⑵“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㈣交流“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⑴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⑵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四、作业设计

  1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3阅读句子并作答.

  a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b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下一代

  讲“碰壁” 憎恨旧社会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同情劳动人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3

  教学目的: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入法、讨论交流法、课堂展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看,作者是谁?与鲁迅有什么关系?

  3、简介: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在追悼会上;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一段若分为三层,应怎样分层?你能说初每层的意思吗?学习第一层,“我”当时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认识?学习第二层,“我”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什么?学习第三层,讲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自学课文第2段。

  各自朗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体会到什么。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的?是什么意思?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从这件事,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练习朗读第二段。

  4、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3段学习第三段。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鲁迅先生是怎样谈起“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从鲁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中,从中体会到什么?“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指名分角色朗读。

  5、出自学要求,自学第4段学习第四段。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找出读读,体会到什么?帮助受伤车夫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小声把写鲁迅心情的这段话读读。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段

  6、学习第五段,指名读这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爱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同位互相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课后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堪称纪念鲁迅先生文章的经典。它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的品格,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它,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办法。首先是结构的安排。在课文的结构上,我跨越时空整合文本,首先在第一课时通过学习第一段创设了吊唁鲁迅先生的场景,并以此为轴心,通过回忆引出四件事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对少年儿童及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热爱。每学完一个故事,再辅以描写吊唁人们表现的资料,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车夫的泪——青年的泪——佣人的泪——老人的泪”情感主线,现实与回忆交织,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在往昔幸福与今日悲哀之间穿行。爱之深,痛之切,自然而然激发起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其次是相关资料的引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鲁迅先生名言诗句的引入,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本课运用了图片及音乐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渲染气氛上、入境悟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三段配乐朗读令学生在忧伤的乐曲声中一次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淡“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

  1.有关课件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咳嗽、逝、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②理解词语。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哭: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ān”,帽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⑵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出示课件):①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件事?②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③ 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

  ⑶小组合作,读书释疑并交流: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⑷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出示课件)考考你: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共4页,

  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一、深切的怀念 二、谈《水浒传》 三、讲“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 二、谈读“水浒” 三、笑谈“碰壁” 四、救助车夫 五、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课件展示)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四、课堂小结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集体交流,突破难点: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㈠交流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交流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⑵“碰壁”指与**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⑶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㈢交流“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⑴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⑵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⑴“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⑵“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㈣交流“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⑴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⑵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四、作业设计

  1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3阅读句子并作答.

  a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b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下一代

  讲“碰壁” 憎恨旧社会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同情劳动人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谈“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通文本。

  2.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加以概括。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爱戴。

  教具准备

  1.有关课件

  2.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

  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4.介绍作者及背景。

  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哗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⑴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

  ⑶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⑴识字学词,理解词义。

  ①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教师重点指导:“咳嗽、逝、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

  ②理解词语。

  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哭:因悲伤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了,比喻颠倒了事实,认错了对象。冠,读“guān”,帽子。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⑵听课文朗读,思考问题(出示课件):①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件事?②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③ 作者为什么要写鲁迅先生?

  ⑶小组合作,读书释疑并交流: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⑷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出示课件)考考你: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①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②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1、深切的怀念

  2、谈《水浒传》

  3、讲“碰壁”

  4、救助车夫

  5、关心女佣

  或:

  1、沉痛悼念

  2、谈读“水浒”

  3、笑谈“碰壁”

  4、救助车夫

  5、关心女佣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课件展示)

  ⑴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

  ⑵送来的花圈挽联多。

  ⑶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⑴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⑵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四、课堂小结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品质。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义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二、集体交流,突破难点:了解事件,体会品质

  ㈠交流谈《水浒传》。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

  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护、教育,不乏风趣,暗含批评——不能那样囫囵吞枣地读书。

  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

  ⑵“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

  ⑶“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

  送书给作者,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

  6、有感情地朗渎课文第二部分内容。

  ㈡交流谈“碰壁”。

  1.默读课文部分内容。

  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在座的人为“我”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3.理解句子(课件出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⑵“碰壁”指与**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⑶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㈢交流“救助车夫”。

  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

  “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

  ⑴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⑵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

  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⑴“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⑵“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5.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热情救助车夫这一件事,其中先生严肃的表情,无声的动作,显示了他内心的不*静,表现了他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深爱与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

  ㈣交流“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⑴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⑵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四、作业设计

  1、抄词

  追悼 正月 爱抚 逝世 搞不清楚 张冠李戴

  愉快 碰壁 微弱 咳嗽 饱经风霜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 )李( ) 囫囵( )( ) ( )然大( ) 三( )半( )

  ( )经风( ) ( )声( )哭 难以( )受 接连不( )

  3、阅读句子并作答

  a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⑴文中“这句话”指:“___________”

  ⑵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___________。

  ⑶这句话体现了__________。

  ⑷从此以后,我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

  ⑸“我”听了这句话,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b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意思是___________。

  ⑵“碰壁”指()_______。

  ⑶这句话意思:()_____。

  ⑷这句是_____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

  ⑸这段话表现()__。

  c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来……扎好绷带。

  ⑴这片段写_________。

  ⑵本段中用了_______这七个动作词。

  ⑶这段话说明鲁迅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__的文章,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事_________,说明鲁迅是个________的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下一代

  讲“碰壁” 憎恨旧社会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同情劳动人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6

  一、说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 课文。这是周晔在伯父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回忆写下的纪念性文章,全文共回忆了她与伯父鲁迅先生在一起“笑谈《水浒》,趣谈‘碰壁’, “救护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字里行间饱含着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无限怀念与崇敬。

  二、说教学目标:1、透过含义深刻句子的解读,充分感悟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高尚品质。

  四、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⑴学生自由发言。

  ⑵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五、具体表现在: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师:这样说既不伤害人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反映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质。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先生由车夫想到了广大的受苦受难劳动人民,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从他严肃的表情看出他对劳动人民深厚的感情。 )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从阿三的话中我们分明触摸到了先生那颗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心啊!)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从以上三个故事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四)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2、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3、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4、师:生活在旧*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 (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总结全文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语句。

  2、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7

  教学目的:

  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被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联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导入法、讨论交流法、课堂展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阅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看,作者是谁?与鲁迅有什么关系?

  3、简介: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思考: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在追悼会上;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初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读课文第1段。思考:这一段若分为三层,应怎样分层?你能说初每层的意思吗?学习第一层,“我”当时对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认识?学习第二层,“我”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什么?学习第三层,讲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自学课文第2段。

  各自朗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体会到什么。这段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的?是什么意思?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书就不再马马虎虎了。)

  从这件事,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练习朗读第二段。

  4、提出自学要求,自学第3段学习第三段。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鲁迅先生是怎样谈起“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从鲁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中,从中体会到什么?“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指名分角色朗读。

  5、出自学要求,自学第4段学习第四段。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的?找出读读,体会到什么?帮助受伤车夫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小声把写鲁迅心情的这段话读读。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四段

  6、学习第五段,指名读这段。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爱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同位互相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情。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课后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堪称纪念鲁迅先生文章的经典。它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的品格,表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和怀念之情。怎么让学生能读懂课文,领会文章中心,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呢?这无疑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它,我采用了情境创设办法。首先是结构的安排。在课文的结构上,我跨越时空整合文本,首先在第一课时通过学习第一段创设了吊唁鲁迅先生的场景,并以此为轴心,通过回忆引出四件事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对少年儿童及劳动人民的关怀和热爱。每学完一个故事,再辅以描写吊唁人们表现的资料,铺设“周晔的泪——小孩的泪——车夫的泪——青年的泪——佣人的泪——老人的泪”情感主线,现实与回忆交织,立体多维地推进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在往昔幸福与今日悲哀之间穿行。爱之深,痛之切,自然而然激发起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其次是相关资料的引入。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和鲁迅先生名言诗句的引入,都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本课运用了图片及音乐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在渲染气氛上、入境悟情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三段配乐朗读令学生在忧伤的乐曲声中一次次掀起了情感的波澜。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8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遗体、追悼、逝世、晚餐、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咳嗽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4。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二、学习准备

  回忆或收集有关鲁迅的生*、事迹。

  三、学时安排

  四学时。

  第一学时,了解课文大意;

  第二学时,读熟课文,品读第一部分;

  第三学时,品读二、三部分;

  第四学时,品读四、五部分,总结全文。

  (三学时。第一学时,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第二学时,讨论、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作者写了他的哪几件事;

  第三学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给课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了解鲁迅的同学介绍鲁迅的一些情况。

  2、读课题,有什么疑问要问?(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称了伯父为什么还要再称先生?)

  3、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穿插正音。

  4、同座互读第一部分。

  5、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为什么不知道鲁迅就是伯父的?“追悼”和“吊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爱戴”和“爱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7、概括段意——小标题(段意:伯父去世了,很多人都到殡仪馆追悼他。小标题:在殡仪馆里—伯父去世了—深切的怀念—逝世—“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第二学时

  1、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穿插正音。

  2、同座互读第二部分

  3、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因果关系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字面义?一般情况下谁的记性好?话中之意?《表》——前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蔼台著,鲁迅和另一作家翻译;)

  4、再读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体会感情。

  5、看插图说话(按方位、衣着、神态……不同角度说)

  第三学时

  1、回忆第一、二学时的学习内容。

  2、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穿插正音。

  3、同座互读第三部分

  4、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知道的、明白的讲给大家听,不懂的、不明白的提出来讨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是真的碰墙壁吗?“四周围”可能指什么?鲁迅为什么受迫害?)

  5、练习角色朗读

  6、再回读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话。

  7、指名读课文第四部分,穿插正音。

  8、同座互读第四部分

  第四学时

  1、了解事情发生的环境——“黄昏时候”(时间)、“呼呼的北风怒号着”(风势)“天色十分昏暗”(天色)“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行人)“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寒冷)——与车夫赤脚拉车对比。

  2、伯父、爸爸救助车夫的动作——跑、拿、扶蹲、跪夹、洗、敷、扎。想一想:鲁迅当时是什么人,车夫是什么人?体会同情劳动人民

  3、想象“深奥的话”可能是——

  4、严肃的表情、按头的动作、叹了一口气又说明了什么?

  5、再回读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话。

  6、学习最后一部分,提出不懂的问题。

  7、总结。概括每一部分的段意,用原文的一句话概括,用四五个字概况,有一两个字概况(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常常劝我多休息)(在殡仪馆里——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深切怀念——评论《水浒传》——谈碰壁——救车夫——难忘回忆)(逝世——谈书——谈笑——救人——关怀)……

  8、各部分关系:果——因(倒叙)、因——果(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9、选词造句。

  10、读读背背鲁迅名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9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1.读书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点记号和学以致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在全面落实要求的同时,有所测重。

  2.课文通过周晔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记叙了她对伯父印象深刻的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课文以自然空行的形式分为五段。每段记叙一件事,但事事都紧紧围绕“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课文的中心意思展开。第一段写人们在鲁迅先生逝世后前去追悼的情况,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第二段写了一个鲁迅先生关心、教育作者的小故事,反映了鲁迅教育“我”要养成认真真读书的习惯。第三段写一次饭桌上的谈话,鲁迅以幽默的语言反映了他宁可“碰壁”,也要为人民群众的*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第四段写鲁迅先生细心救护一位黄包车夫,表面了鲁迅先生对生活在苦难中的贫苦大众深沉的爱和无限的同情。第五段写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女佣阿三,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第五段的结束语,“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是全文的总结,是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3.鲁迅先生(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对*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的读书习惯。

  2.学会生字7个,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会造句运用。

  3.理解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逐段细读课文时,贯彻“单元学习提示”四点要求,先按要求自学,然后根据各段的语意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几个训练点重点教学。

  难点:读懂文意,抓住重点,领会中心含义,概括全文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并掌握通过几件典型事例来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2.了解课文四个小故事的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鲁迅先生。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交流,全班齐读:“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加点的字,用另一个读音组个词。

  (zhuàn)(guān)

  水浒传(chuán)张冠李戴(guàn)

  (2)理解下面的词语。

  ①张冠李戴囫囵吞枣(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词的字面意思和比喻义。)

  ②饱经风霜恍然大悟

  (3)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重点指导:深奥(上半部分不要多一横)*(不要多点)

  4.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

  (2)讨论、交流:谈《水浒传》,讲“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

  (3)课文以自然空行形式分为五段,说说各段的大意。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5题。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第1、2、3、5题。

  (2)读课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追悼、吊唁、张冠李戴、恍然大悟、深奥等。

  2.能力目标:

  (1)练习给课文各段加上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成长,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他人,爱憎分明的高尚品质。

  2.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弄清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你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吗?或者,如果你读过他的作品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生介绍鲁迅的生*和读他作品的感受)既然大家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看看作者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

  2.读文:

  同学们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几件事情?(悼念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

  3.学文:

  (1)学第一个故事:悼念伯父。

  ①抓住致敬,痛哭,送挽联,送花圈这些追悼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怀念。

  ②所有的人都是怀着沉痛的心情来悼念鲁迅先生的。作为鲁迅先生的侄女,想到再也看不到伯父了心里也很悲痛,你能体会到这种情感吗?(投影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回答。)

  (2)学习第二个故事:谈《水浒传》。

  ①鲁迅先生是怎样“爱抚”周哗的?相信同学们读了第二个故事以后一定会明白的。

  ②这一段出现几个四字词语,你能把它挑出来,推荐给我们大家积累吗?(贴词卡。)

  ③面对“我”的这种读书态度,伯父没有批评“我”,只是夸他自己记忆好,为什么“我”却“又羞愧,又悔恨”呢?(表面夸自己记忆好,实际上是批评周晔读书不认真。)

  ④这种委婉的批评正体现了伯父对我的——爱抚。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也得不到这种爱抚了,让我们再来体会读这句话?

  (3)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故事:“谈碰壁”。理解“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小组同学谈体会。

  ②全班同学互相补充。

  ③资料补充。

  ④教师总结:鲁迅先生经常受到敌人的迫害,为了在报上登一些革命文章,鲁迅先生曾用一百多个假名字,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用笔杆子当武器,同敌人作斗争。可是,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听不到他那风趣、幽默的声音了。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周晔的情感。

  (4)学习第四个故事:“救护车夫”。

  ①找同学大声朗读。请其他同学谈谈体会。

  ②学生自由朗读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教师从旁指导。

  ③教师小结:鲁迅先生表情上严肃、沉默,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恨。如今,这样一位对劳动人民富有同情心的伯父去逝了,周晔再也见不到他慈祥的面容了,让我们和周晔一起体验这悲痛。

  (5)学习第五个故事:“关心女佣”。

  ①“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单单指的是“阿三”吗?

  ②你有资料补充说明鲁迅对别人的关心吗?

  ③课文前面提到鲁迅送给周晔的两本书:一本是《表》,它是苏联作家写的小说;另一本《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了这两本书,从这件事,你们想想他关心的只是周晔吗?——是全国的青少年。

  4.总结:

  同学们,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