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育整顿 > 正文

2023年度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3篇【通用文档】

发布时间: 2023-02-02 19:4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3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学习新教育心得体会3篇【通用文档】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新教育,我经历了从抽象到直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第一次接触新教育,是我在网络上拜读了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新教育》这本书,朱教授介绍了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四个改变和六大行动,当时似懂非懂,只是觉得确实有新思想,但很遥远。第二次学习新教育,是今年12月孙校长对我们骨干教师的培训讲座上的讲话,使我才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对新教育的学理基础、新教育的教师发展、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新教育的每月一事特感兴趣。第三次学习新教育,是在学校观看朱永发老师的报告视频。第四次学习新教育是去实验学校听新教育实验报告。第五次学习新教育是看到学校的通知要写学习体会并且有可能发言,才又把《新教育》读了一遍。虽然每次都是较被动的学习,但确实是一次比一次有收获。 朱教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新教育认为,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学习新教育,我本人最大的体会就是从新教育榜样教师的故事中学到了很多。新教育的学理基础中发展论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看后很有些感触。迫于应试的压力,我们教给学生的有多少是可以让学生享用一生?在应试的指挥棒下,我们一天天在训练着学生怎样拿高分。学生的视野被残酷的禁锢起来,老师的天空也是一样的遭遇。而朱教授的成功就在于她带领学生一起打破这个禁锢,快乐地读书,幸福地学习。作为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东西。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能不断超越自己,发展自己,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课程。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教学个性,不要人云亦云。 “读、写、绘”正适合中学生学习的特点,而不一定适合高中的语文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也在反思数学课如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响应咱校的“课堂创新”教育,我觉得数学课也有必要进行改革,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知识时,能否不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联系生活实际,从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等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课。。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从朱永新教授身上学到了她对学生的身心投入。他是一名智慧的老师、不断超越自己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好动、敏感、自负、心理的不成熟在孩子们身上暴露无遗,也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难度。我结合生物老师生物课上学习青春期形态发育、功能发育、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团结友爱的班风。特别是上学期我利用体育课在教室开了女生会,开了男生会,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教育男生如何做一名谦谦君子,指导女生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如何自尊。告诉他们初中生男女之间朦胧的情感不是爱情,也不是早恋,只是青春期性发育阶段正常的一种心理体验,而且是善变的、极不成熟的(有可能看到某同学的发型很好就喜欢上了他,几天后发现他还说脏话,印象骤变)。所以男女生要学会正常、大方地交往。 效果很好。虽然目前我班个别孩子学习能力有限,学习成绩还有待提高,但整个班风特正,学习气氛很浓,学生们过得很快乐,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之前也听了、看了不少关于新教育的理念,文章和故事。但都朦朦胧胧,这几天,我粗略的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对《新教育》这本书、以及新教育理念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六大行动之一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诗人陶渊明说;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我们的学校正在朝着书香校园努力迈进。俗话说得好:“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明代诗人于谦说得真好,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新教育明确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由此可见,新教育提倡变阅读为悦读,让阅读变成孩子一生的习惯,让悦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心灵港湾,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只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借鉴新教育提倡的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班级,营造书香家庭,让孩子们通过晨颂,午读,暮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和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让童书战胜电视,让童书战胜电脑,让童书战胜游戏机。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读书,大家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开阔了胸怀,培养了品质。

  上学期,我们就进行了“诗歌比赛”、“讲故事大赛”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每周还开展了阅读课,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时间会让我们真正成为读书达人。

  在六大行动中,令我感触颇深的还有构建理想课堂。新教育所阐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使理想课堂达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种境界,体会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使我领悟了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优质教学”,即,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所提倡的创造自己的理想课堂。让师生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人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只有自主的学习,只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他才能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回想一年半的教书过程,我还并没有脱离填鸭式的老教学模式,孩子们每天都很努力,但是成绩并不显著。我每天也很累,有时候甚至感觉很痛苦。现在进一步了解了理想课堂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

  这本书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完,但我们从中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理想之门,雾霾之后终会是晴空万里。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我们的孩子在这里会找到自己的梦。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用“仰望星空,脚踩大地”来形容新教育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课堂、理想的学生……同时,新教育又是一种扎根实践,用行动来实现理想的教育创新。这种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成为众多教师创造教育、享受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动力。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众所周知,近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一些教育探索如“主体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实验也方兴未艾。其实无论哪种教育,它们的指向都是教育的本原和终极关怀,愿景都是理想而美好的,关键是怎样找到一条通往理想教育的适宜的实践路径。

  在这方面,新教育的六大行动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实践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在这六项行动中,我们可以实践与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怎样才是有效的?怎样才是成功的?在不断的解构与重组中,我们提升的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品质。

  1、 营造书香校园

  我们语文老师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莲 山课件 ]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

  我们可以尝试的行动有:

  ⑴推荐阅读书目。新教育推荐了张中行先生审定的《中华经典名篇诵读本》,还有《英文名篇诵读本》,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我们学校也可以推出《古诗文一百篇》、《散文一百篇》等等。在新生入学前和毕业生毕业时,我们应该发送推荐阅读倡议,做好衔接,宣传学校。周六可以开放学校图书馆,让学生自发到校读书。

  ⑵开读书课程。仅仅依靠家庭读书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将读书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语文课程可以压缩,可以调整。另外,中午的时间,也可以开发利用。开放学校图书馆,或者增设读书自修室,都是一种环境的创设。晚上睡前半小时,也应该配合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的习惯。

  ⑶开展读书节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为期可以是一个月,发读书倡议,搞诵读、演讲、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

  ⑷创办文学社。文学社,可以展开读书指导活动,可以邀请名家入校交流,可以创办刊物等,成为文学爱好者的活动。

  2、师生共写随笔

  优秀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优质课上、领导的表扬上,而是在学生身上,从孩子身上找到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他们一起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于生活,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我们真的应该从原点——学生出发,践行作为教师的理想。无尽的岁月不会给我们无言的结局,我们的教师一定会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传奇,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诞生出卓越的学生。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班级博客、班级日记、个性随笔、学生成长记录、课堂叙事、班主任笔记等,只要我们的老师拿出火热的激情,铭记下我们的教育历程,我想一定会留下丰厚的痕迹。

  3、聆听窗外声音

  窗外的声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邀请社会名流、企业家,甚至普通劳动者到我们的学校作报告,让学生有目的地接触社会,让学生多通道地听到成功的声音。我想,只有开阔视野,才能激发激情,让学生学有榜样。惟有打开校门,走出封闭,我们才能领略更多的精彩,学校才是师生成长发展的动感地带。

  在组织聆听窗外声音时,我们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联系实践基地,让家长关心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或纪念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专业引领。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团,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交流平台,加强对外合作。

  4、构建理想课堂

  曾经有人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他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个最后的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试想,一层楼面,十几间房子内,集成了各类学科的各种图片、实物、仪器、模型,学生们在这边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可以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可以动手制作各类航模。或看,或听,或思,学生知识与能力、实践和操作将得到全面的培育。

  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学校教育是为了一时之需还是终生之用?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校学的很多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学校教育应多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哪些是一个人一生需要的。我想,除了上述的行动外,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