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正文

2022年进入新时代党课(完整)

发布时间: 2022-06-11 08:3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进入新时代党课(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进入新时代党课(完整)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

——深入解读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之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提出以来引起了国内国外的热切关注。

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英国《金融时报》就以《习近平:中国进入新时代》为题,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已‘进入新时代’。”

英国《卫报》刊发的报道指出:“在篇幅很长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展现出来的自信和中国的雄心令人瞩目。经过过去5年的发展,各项喜人数据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

日本《每日新闻》注意到,报告中用“极不平凡”一词,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反腐败斗争、军事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每日新闻》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包括标题在内共出现这了37次,这个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理解中国新的历史定位的关键词。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外交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正在从世界的边缘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特别是在过去的五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站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世界舞台中心的位置。

如果说毛泽东时代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习近平时代,中国则迅速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在前进,显而易见的是,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将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全球进程的影响力。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特别提出了“全党要来一次大学习”的学习贯彻要求。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指出,要牢牢把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的要求,精心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引导全党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全面开创新局面,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线,讲清楚党的十九大的鲜明主题,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远影响,讲清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讲清楚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今天,我们就结合我们就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来重点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第二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第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践行路径

第一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了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握时代特点、直面时代课题,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展现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了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既同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比如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方略有重大创新,党推动发展的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我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有重大变化,对发展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高,等等。如:在十八大刚刚闭幕时,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规划了中国在21世纪中叶之前的国家发展轮廓。定义了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随后又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十八大以来的种种都表明,中国正在以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缔造者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判断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着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蕴含着中心任务,中心任务蕴含着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超越了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和外延。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仅仅表现为满足基本生活的物质文化这些“硬性需要”,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人民的参与感、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等“软性需要”。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都处于很低水平。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有这么几个方面可以证明:

一是按照汇率法计算,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世界银行2012年的《世界发展报告》首次把中国列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2014年,中国GDP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总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稳中求进,经济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从人类发展水平来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来看,中国的人类发展近年来取得巨大进步,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这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也体现在人民的健康和教育方面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包容性发展。

三是在城镇化方面,2016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7.35%,到2020年预计达到60%,逐步进入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以宽广的战略视野,坚持全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四是在创新方面,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指出,中国在127个排名国家位居第22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成绩得益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向的结果,显示出中国的创新能力与潜力。

五是在扶贫减贫方面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240万人,超额完成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并且预计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这是中国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也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又一大贡献。

六是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覆盖面广泛的社会保障体制,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覆盖率和基本医疗覆盖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充分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我们面对的突出问题已经转变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领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方面;
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等方面。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我国发展全局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基于党的奋斗目标对全党全国提出了新要求。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和精心谋划。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月25日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此标定继往开来的历史方位;
“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以此明确继续奋斗的时代使命。这篇讲话点燃一个国家的壮志豪情。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时,因为我们飞机太少只好来回飞了两次。到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时,西方媒体就惊呼“一个沉睡的东方巨人醒了”。到今年,威武雄壮的朱日和阅兵,让世界感叹“中国的强大可见一斑”。从满目疮痍到繁荣昌盛,由筚路蓝缕到走向复兴,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再只是“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更是“世界的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富有创见的“中国方案”。

“两步走”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时间表更加清晰,而且意味着原定的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提前15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充实提升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宏伟新蓝图,同样需要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来谋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还是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提出来的。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同样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也充分考量了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5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二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既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表述,而是具有丰富深厚思想内涵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历史新变革,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十九大报告强调,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为什么说不平凡?这是相对于过去而言的。这五年“它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所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就是十九大报告所讲的“十个方面”的工作。这意味着十八大以来这五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而推动了“历史性变革”。这种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这种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集中体现在它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地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6年来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活力,极大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邓小平同志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
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第一位的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篇章,让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历史新方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确定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根据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这种转化推动我国由“欠发展”这一历史方位进入“发展起来以后”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三个意味着”可以理解为中国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了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了真正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九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完成这个目标,今后还有不少难关要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不懈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有不少难关要过。从世界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大多经历了产业革命以来近300年时间才逐步完成的,而我国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

因此,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历史新使命,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任务,就是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着力使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着力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时代新思想,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宏伟目标,就是使大国成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的成立,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根本经验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四个伟大”这一新的重大论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四个伟大”,即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谋划新征程,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当今世界,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比如,“一带一路”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全球发展模式。纵览今天的世界格局可以发现,接下来的全球化进程必须要以世界各个国家互利、共赢为大前提。“一带一路”就是由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的新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度调整,面对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人类需要应对许多共同挑战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牢牢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历史上,中国曾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一定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践行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一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掌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二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以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体党员要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必须勇于担当履职。党员干部既要认清职位是人民的托付,来之不易,又要认清我党正进入新时代,要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舞台,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机,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抓工作、搞建设、谋发展。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这是一种责任,一种自觉,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转化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要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不忘肩负的神圣职责,勇挑打赢重任,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

四必须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到矛盾问题突出、贫困程度深、工作落后的地方认真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情况,进一步找准工作短板和差距,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安排谋划明年的工作,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点在哪里、怎样去满足,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另一方面,立足我地欠发达实际,认真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问题、具体原因,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定力、埋头苦干,不取巧、不虚张声势,老老实实地干好各项工作,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取信于民。

五必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利实现XXX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沉下身子、迈开步子狠抓工作落实。要按照XXX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抓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把解决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当作最紧迫的任务,认真分析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要求有差距、“两个责任”落实还不到位,以及自然生态、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等突出问题,从中进一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着力增强抓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上,锲而不舍、紧盯不放,久久为功、步步为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地重要见实效。

六必须严格自律。严以律己是党员领导干部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修身之本。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防微杜渐上不舍尺寸之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注重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
注重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匡正党内选人用人风气;
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
注重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党员、干部决不能以任何借口而拒绝监督,党组织也决不能以任何理由而放松监督。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同心合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