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正文

2023年村党支部党课讲稿(4篇)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45: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村党支部党课讲稿

  

  2023年最新的“十四五”党课专题讲稿:“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

  十四五

  党课专题讲稿:

  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

  十四五

  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2023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规划纲要确定了

  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经济社会工作的纲领性的文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

  十四五

  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无论是党的--通过的《建议》,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都明确提出

  十四五

  时期我们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十四五

  时期中国发展环境的变化

  我们先谈一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均发生了深刻调整。世界大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产业布局,还有治理体系变革等方面来看,十四五

  时期世界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世界经济有可能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就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增速显著放缓,国际贸易增速持续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跨国直接投资也趋于回落。2023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使得世界经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陷入最严重的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下降。2023年下半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改善有所回升,但未来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受到疫情防控形势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因此,未来几年,特别是

  十四五

  时期,世界经济有可能处在持续低迷的态势,出现强劲复苏的可能性较低。

  从近30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速看,世界经济在2023年金融危机之前,尽管常有一些波动,但总体是向上增长的态势。2023年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此后,随着应对危机的刺激政策效应逐步减退,世界经济在这次疫情之前也处在疲弱的复苏状态,走势并不强劲。从目前看,今年世界经济有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增速有可能达到5.5%。但是除去2023年的负增长,今年世界经济总量仍然很难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走势的相互关系看,金融危机之前和金融危机之后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金融危机之前,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增长时期,国际贸易增速持续快于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平均来看,金融危机之前,国际贸易增速应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倍以上。但金融危机

  之后,在多数的年份国际贸易增速低于世界经济增长。这反映出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退潮,逆全球化的趋势增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使得贸易的增速低于经济的增速。受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际贸易的回落幅度较大,接近10%。

  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看,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曾经达到了历史峰值,此后逐年回落。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基本上稳定在1.5万亿美元左右。但2023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量下降了42%,仅有8590亿美元。其中发达经济体只有2290亿美元。而新兴市场国家基本保持在6000亿美元以上的增速。2023年中国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由此可见,202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经济体的投资,特别是企业并购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也进入了低迷期。未来要想重新恢复到比较快的增长态势,仍然需要很长时间。

  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我们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尽管2023年我们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我国利用外资仍然达到了144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冲击很大,美国吸收外资大幅度回落。同时,我们的对外投资仍然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的稳定水平。特别是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投资和项目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2023年关于世界经济最新的预测。根据最新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5.5%的恢复性增长,但前提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就目前的全球大环境而言,在

  十四五

  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速与历史比,应该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是国际分工深刻变革,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加快。一方面,新一轮的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促进、交叉融合,科技创新进入了大融通时代,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迅猛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生了深刻重组。

  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得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各国内顾倾向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向多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以往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以效率优先为导向而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在加速向以安全可控优先方向调整,所以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格局在我国

  十四五

  时期将发生更加深刻复杂的变化。

  三是经济全球化势头继续减弱,国际治理体系呈现

  碎片化

  。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收益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的大背景下,西方国家出现了社会撕裂,民粹主义盛行,对外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经济、贸易、投资问题政治化。在我国

  十四五

  时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量依旧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仍有可能减弱。围绕着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公共卫生领域挑战等方面的博弈和斗争可能更趋激烈,国际治理体系变革达成共识的难度在上升。所以,在

  十四五

  时期,我国势必要在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和推动同其他国家的合作发展。

  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十四五

  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的内部条件也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一是我国仍处在成长的上升期,但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在加大。我国仍处在新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变,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区间。其中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和需要前所未有。所以,未来一个时期,经济潜在增速仍有可能继续有所回落。

  《纲要》没有像以往对整个未来五年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而是强调每年度根据形势变化决定年度增长目标,这也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环境有很大不确定性。当然,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和条件保持经济适度的发展。

  2023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从2023年达到峰值以后逐渐回落。特别是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平稳,增速比以往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当然这反映了我们的经济结构有重大变化,经济增长目的在转换。所以,十四五

  时期,我国仍将保持中速到中高速的增长态势。

  二是我国已经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追求经济总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渐被摒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有机统一,已经成为新发展导向。但是,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依然艰巨。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不意味我们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而是

  意味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身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过去几年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看,我们的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看,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去年已经达到54.5%。包括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现在在经济中占比已在40%以下,农业总体维持在接近10%的水平。这种结构变化,与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一般规律是相符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经济已经由过去工业主导型的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由于服务业的占比上升,也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更加稳固。过去在工业主导时期,工业周期性比较强,所以,往往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现在服务业占比提升到50%以上以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0%以上,这也使得我们的经济运行比以往更加稳定。这种结构变化,也使得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们的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总体趋势是有所减弱的。另一方面,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加。过去几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上是60%以上,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60%现在都来源于服务业。

  从贡献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分解来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最大的。由于这种变化,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服务业占比的提升,使得服务业成为过去几年吸纳就业唯一保持增长的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们吸纳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从就业方面来看,我们还要依靠更多的服务业来创造就业。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超1300万人,去年受疫情冲击影响,我们的城镇新增就业有所回落,但也实现了目标。这说明,我国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为保持就业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三是

  两头在外

  的发展模式难以维系。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紧迫性在上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23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工厂,这种发展模式有力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这种两头在外,也就是市场和资源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近年来明显减弱,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限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经济安全的风险增大。

  我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配套齐全的完整产业体系。我们本身具备内部循环的大国经济优势。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所以,在

  十四五

  时期,我们要继续顺势而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加快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

  2023年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对外贸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是两位数增长。但是2023年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复苏缓慢、外需减弱,我国的外贸出口增速也在减弱。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总体看,我们的对外贸易增长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和以往相比,再出现高速增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了。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内外需占GDP的比重也明显回落。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最高达到过8.7%,接近10%的水平。因此,外需对我们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2023年我们经常项目顺差仍然接近3000亿美元,但是占GDP比重只有2.0%。2023年,我们的GDP按照人民

  币计算是101.6万亿元,折合成美元是14.7万亿美元。

  现在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内外的均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现在被提出来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做这个事情。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也反映出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与此同时,我们的最终消费占GDP比重比过去在持续提升,已经超过50%。但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消费占比仍相对偏低。

  从生产角度看,我们的服务业占比超过一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0%。从支出角度,或者从需求角度看,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接近60%。所以,这两方面的变化,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跟以往相比有很大变化,我们不再过分依靠投资、工业。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

  十四五

  时期,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应对了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也是我国在当前阶段的主动选择,更是对

  十四五

  时期,乃至更长时期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必须深刻理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

  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新趋势和新特征:一是更加注重扩大国内需求。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是要求我们坚持扩大内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国民经济循环各个环节,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

  系,完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我们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从以往看重国际市场为主,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有这方面的条件。首先我国有14亿人口,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连续多年超过14万亿美元,大概是美国的70%。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十四五

  期间,按照世行的标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可能最终达到1.2万美元以上,进入高收入国家行业。

  同时我国还有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023年,我们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了40万亿人民币。2023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出现了负增长,大概是39万亿元人民币。但总体来讲,我们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大概是6万亿美元左右,可以说和美国现在的市场规模相当。但和美国相比,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们的市场是全球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消费市场。

  当前,我国还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建设都将不断释放出投资需求潜力。强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最大的竞争力。我们完全有条件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来支撑经济的长期发展。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我国有全球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也是我们能够实现扩大内需,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底气。

  但是当前,我们的国内大循环还不够通畅,突出表现在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形成,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还有很多门槛,要素商品流动还受很多因素影响。另外,我们流动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不高,交易成本也较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但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高。2023年,我们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高达14%以上。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只有8%。所以,我们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还有很多空间。现在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深化改革降低流通费用。

  当前,我们的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也不均衡,这均妨碍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同时,我们的体制机制问题也较多。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循环,也制约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的释放。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改革问题。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潜力。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有效释放国内市场的需求潜力。

  十四五

  期间,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更加注重和加强需求侧的管理,构建扩大内需的有效机制,全面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在稳定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进一步扩大养老、健康、家政等服务消费,进一步净化我们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提量升级。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像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一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设施升级。

  十四五

  时期,我们在落实扩大内需方面有一系列的举措,除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一些有利于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以外,我们在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空间方面还有很多具体的举措。扩大消费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提高消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近年来,我们的最终消费比重已经超过50%,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剔除政府消费后,我们居民的最终消费还低于40%。也就是说,我们在扩大内需方面,除了稳投资外,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扩大消费。扩大消费除了从营造消费环境入手外,更重要的是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切实有效提升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近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虽然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2023年有明显回落。所以,这既不利于当期经济可持续的恢复,也会制约我们未来的发展。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将不断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经济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关键还是要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从而让国内大循环有效运转起来。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首先,在国内大循环中,供给和需求必须循环起来。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完整的配套能力。但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供给体系大而不强,特别是一些传统低端领域的产能和供给持续过剩,而很多新兴的高品质服务供不应求。所以,在居民消费加速升级的态势下,我们的供给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供给结构难以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国内循环之所以存在很多堵点和断点,最主要的方面是我国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有时,国内的商品难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有很多人到国外去采购。

  要解决国内经济循环不畅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果我们的供给体系能适应国内需求的需要,那么庞大的国内需求就会刺激我们的供给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业、服务业也就会更好地发展起来。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矛盾既有供给侧的,也有需求侧的。但深入分析后,我们的判断是,矛盾主要还是在供给侧。供给体系不能适应需求变化。如果我们仅仅是扩大内需,而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内需供给就很难能支撑经济增长。所以,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地

  结合起来,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不断增加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和品种,提高它们的质量和品类。

  十四五

  时期,我们还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用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来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

  三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将进一步强化。当前,国际上围绕着优质要素资源的争夺在不断加剧,我国正处在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的阶段。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高端设备

  卡脖子

  问题还比较严重,所以,断供风险难以完全排除,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已成为重大课题。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候不掉链子是一个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也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十四五

  时期,我们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战略支撑,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的核心技术,强化对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的保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还可以依托国家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的独特优势。在

  十四五

  期间,我们在加强科技创新方面有一系列重要的部署。

  从

  十三五

  以来,我国在科技投入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一定程度上也等于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剔除资本和劳动的贡献以外,经济增长和其他方面的贡献是来自科技进步方面的。我国科技的不断提升,与我们加大研发投入经费有关。

  此外,无论在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还是市场引导企业创新主体以及激活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等方面,我们都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四是要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十四五

  时期,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既面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快向各产业渗透和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约束强化的巨大挑战。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成为驱动产业变革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四五

  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十四五

  时期将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提升竞争力和产业集中度为导向,把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依托产业园区和自贸区等平台,推动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有效集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五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四五

  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机构如果脱离实体经济去搞以钱生钱的自我循环,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最终也会危及到金融自身发展。因此,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金融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新发展阶段,金融工作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形势,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2023年,从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看得很清楚,普惠金融大量发展,引导更多金融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断降低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严控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

  十四五

  时期,我们将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综合施策,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从宏观层面看,重点做好金融领域跨周期政策设计,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使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

  从微观层面看,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入激励相容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更多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支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支持创新层面看,我们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从优化结构层面看,我们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更好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从完善货币、监管、税收等制度入手,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业务分账管理,提升支持国家战略的能力;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统筹规

  划建设管理适应金融双向开放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确保金融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从防控风险层面看,我们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按照

  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方针及时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加快构建宏观审慎加微观审慎的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管理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型开放特征更加鲜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要搞封闭的内循环,畅通国内循环与参与国际循环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而不是割裂或对立的。

  国内大循环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畅通国内大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有利于我们更好参与国际循环。

  坚持开放合作、主动参与国际循环,可以更好地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深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互动,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动力。

  因此,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中国机遇,形成更加紧密稳定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十四五

  时期将以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为方向,健全制定内外贸、内外资统一的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新的外资基础性法律,清理涉及外资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限期废止或修订同对外开放大方向和大原则不符的法律法规或条款,加快推动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转变,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制度保障。

  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探索实践更高水平更高标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措施,加快金融等服务领域开放,促进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

  五通

  合作,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扩大西部和沿边地区开放,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特别是世贸组织改革,开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出更多中国倡议、中国方案。

篇二:村党支部党课讲稿

  

  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集合6篇【篇1】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引领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些年,x村积极探索,用心推进,有效利用本村环境优美、村居整洁、城郊毗邻、产业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等优势,整合x村农耕文化园、文化大院、广场舞队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资源,探索公号“老秘带你写材料”整理编辑实施了“公益助学+亲子互动+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休闲饮食”一条龙式的新型产业模式,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志们一定不能骄傲,要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审核把关、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算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要积极对接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以农业强促进乡村美、带动农民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篇2】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

  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篇3】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如何做好收官之年的监督保障工作,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是每名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道必答题。一、监督要“有图”。制好脱贫攻坚监督作战图,是打赢脱贫攻坚监督战的第一步。为使脱贫攻坚监督更精准,原阳县纪委监委针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况,制定出“百人(纪检监察系统一百余人)三每(每人每户每项)一全(未脱贫户全覆盖)”遍访督查方案,为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开展遍访督查活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范围,标出了重点,细化了分工,压实了责任。二、监督要“有点”。多次强调,“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的监督”。脱贫攻坚监督工作亦要如此。要坚持“监督有点”,紧盯关键节点。一是紧盯关键点,聚焦未脱贫户,详细了解其基本情况及目前享受的帮扶政策,及对帮扶情况是否满意、有何意见等。二是紧盯关键人,聚焦帮扶责任人,对帮扶过程中涉及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等落实帮扶责任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查看帮扶过程中是否存在贪污侵占、截留私

  分、虚报冒领等问题。三是紧盯关键处,对开展挂牌督战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监督要“有声”。“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纪检监察干部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要真抓实干、扎扎实实。脱贫攻坚不仅要监督,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更要敢于曝光和查处,建立扶贫领域专项工作小组,坚持“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处”,确保脱贫攻坚监督工作落实有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必须坚持靶向监督,做到“有图、有点、有声”,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篇4】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这种有效衔接是实现长效脱贫减贫,走向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虽然都聚焦乡村发展,但也差异明显,脱贫攻坚是特殊性、局部性和紧迫性的战略安排,而乡村振兴是综合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战略选择。两者在政策目标、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有显著不同,这必然导致衔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挑战。因此,如何在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拓展,并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十分重大。一、全乡脱贫攻坚基本情况大屯乡属贫困乡,总人口6304户2601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0户4251人,其中已脱贫1040户4251人(2014年脱贫135户610人、2015年脱贫120户629人、2023年脱贫242户1088人、2023年脱贫186户767人、2023年脱贫41户139人、2023年脱贫175户693人、2023年脱贫141户325人),剩余贫困人口0户0人。“十三五”期间,我乡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按照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全乡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六个精准”“八个一批”为重点的各项脱贫措施,总体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二、存在的主要短板弱项问题

  大屯乡位于川黔两省交界处的赤水河畔,山高谷深,偏远贫困,多年来,大屯乡因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破碎,产业发展收到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还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底子还很薄弱、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稳定解决贫困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乃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问题。一是贫困群体中因病致贫和老弱病残比例大,劳动和就业能力低。加之2023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脱贫群众增收普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二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不充分,带动辐射面不够宽广,存在“菜单式”扶贫带动,农副产品质量不高,产品销售处于自产自销状态。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村“两委”班子成员文化程度低,老龄化严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还有差距。三、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一)突出抓好“两委”建设,建立村级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要以提升村级党支部战斗力为核心,落实贯彻好《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和制定鼓励优秀人才回村任职和回村创业办法,破除村级“两委”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上的障碍和机制上的梗阻,从人才选拔培养上搞好有效衔接。当前正值村“两委”换届之际,要制定出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回村的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休人员积极加入到村“两委”班子中,成为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牢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二)突出监测体系建设,建立预防返贫的长效预警机制要把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外出返乡人口致贫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脱贫信息监控平台,专人负责,专人跟踪,形成防止返贫的预警机制。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确保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持续指导好产业扶持、培训就业、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一是加强常见致贫返贫原因分析。一般来说,导致脱贫户陷入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因户而异的。脱贫后仍有可能返贫,这主要是由于贫困人口自身存在一定的脆弱性或返贫风险没有完全消除。首先,脱贫家庭中“老病残”人口居多,自身劳动能力低,一旦家庭中年轻劳动力出现问题,则这个家庭就很容易返贫。其次,贫困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与脱贫户利益联结

  不充分,脱贫户劳动力就业收入存在不稳定性。再者,部分脱贫户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安于现状,缺乏积极主动的劳动致富意识和行动。二是持续加大对临近贫困线的边缘人口关注。边缘户虽然不是贫困户,却有致贫风险。多数是因突患大病、意外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主要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或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家庭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即使以前有一定储蓄但难以长久维持,易诱发致贫风险。结合在走访调研贫困户的实际过程中,我认为,有两个关键性的致贫原因和返贫风险必须高度重视。一是因病和因灾致贫。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致贫原因。因病因灾致贫不同于饮水、住房、教育等客观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劳动能力和家庭收入,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风险仍将长期存在。二是就业和收入不稳定。这是最复杂、最主要的返贫风险。是否能就业,是否有稳定的收入,不仅靠政策,还更多依赖市场供求和自我能力。“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后,脱贫人口仍可能因为劳动能力不高和就业收入较低等情况导致返贫。因此,一个家庭能否稳定脱贫,最关键的是看劳动能力和可支配收入。(一)实施乡村振兴要以产业发展为首要突破口,建立扶贫产品与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屯乡已初步形成了以青山村、大屯村、长中村、雅木村千亩脆红李园,大河村、三官村、烙烘村千亩柑橘园,青山村、大屯村、长中村、雅木村、高坡村、三官村、烙烘村千亩刺梨园,但还是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高、管理方式粗圹等不足,无法长久引领群众增收。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落后的产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为招商引资提供条件;其次要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产业发展项目选择上,要大力引进适合本地域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不是盲目跟风,要利用产业园、扶贫基地等示范园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争取认定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要从资金、技术上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好、会生产、懂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农场主、经济联合体、村级集体经济等,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合同、托管代养、资产收益、劳务就业等形式,提高产业市场化组织程度,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二)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应重点支持乡村环境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组织等建设一是要持续推进乡村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污水垃圾、残膜污染治理的综合整治工作。在实施乡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乡处理”的运转模式下,要持续做好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在资金、人力、设备上加大投入。

  二是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一村一品”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本地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前已经形成的产业格局,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平台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多重渠道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三是要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建议新谋划建设一批垃圾焚烧(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级要积极谋划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村组水泥路项目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持续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增加经济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财政资金注入比例,利用村“两委”换届之际,将懂经营、致富能力强的人选入班子,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效果发挥好。【篇5】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并首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xx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但“十四五”期间,xx仍面临补短板、强基础、强产业、促增收等重点任务。全面梳理整合政策,做好政策体系衔接。在脱贫攻坚中,从*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取消一批、保留一批、优化一批、强化一批”的总体思路,对各类支持脱贫攻坚、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惠性、普惠性政策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清理整合,推动聚焦个体化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化发展、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民生政策、特殊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扶持措施,将脱贫攻坚中有用管用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制度性安排。夯实发展基础,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衔接。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根据《中共*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交通扶贫行动、大力推进水利扶贫行动、大力实施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

  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要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指引下,抢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机遇,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衔接。聚焦乡风文明,做好“扶志扶智”与文化振兴衔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脱贫攻坚阶段,各地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各地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兴建了一批传习所、乡村图书馆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持续巩固拓展乡风文明成果、接续推进文化振兴。【篇6】专题党课讲稿: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西藏墨脱县,曾是高原孤岛,祖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崇山峻岭,极险极陡。地形极度割裂,从7782米海拔的南迦巴瓦峰可看到仅762米海拔的雅鲁藏布江和门巴族村。这里居住着祖国两个较少民族,洛巴和门巴族,在与独特自然的长期相处中形成了特别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一步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墨脱是中国深度贫困县之一。直到2013年才初步具备常年通车的条件,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加上可耕土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守旧观念普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重建了一个崭新的墨脱,县、乡、行政村全部通车。“十三五”期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989元增长至12900元,年均增长12.7%。所有村水源点人畜分离、隔离保护,自来水管网接到了每一户。乡(镇)通邮通乡率、通村率均达100%,移动信号覆盖率100%,行政村网络覆盖率100%,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升明显。2023年底,墨脱县687户273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所有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大多数村民搬进了新居,一个又一个基础设施完备、布局别致的新村散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当前,“十四五”规划正徐徐展开,墨脱需要谋新局、开新篇,坚实地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要提升整体性思维。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与其他民族一样,洛巴和门巴不断不息的文化是在乡村,在勤劳智慧的人民长期与自然环境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现代化的洛巴和门巴,其文化根基还是在乡村。守好“三农”基础是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沉着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乡村振兴关系到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是必须准确把握“巩固”“拓展”“衔接”的六字内涵。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墨脱县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要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着力解决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短板和体制机制障碍,例如产业发展条件、人才、乡村人口文明素质、扶志扶智、生态文明、部门协调、基层党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三是要强调市场机制,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推动产业振兴。传统社会经济活动是镶嵌在社会系统中的,在墨脱乡土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中,这儿的老百姓缺乏市场的意识,出售的物品不图价高,羞于议价。“十三五”期间,产业选择是瞄准开拓远程市场的,这固然需要强调市场机制。墨脱需要进一步探索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导向现代化的社会系统相契合的经济活动,持续推进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完善特色产业链条。我们认为,墨脱需要在生物经济上着力,挖掘门巴、洛巴传统生产的特点,将有竞争力的经济活动提升到特色产业上来,墨脱传统稻米、中药材、林下经济、特色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四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墨脱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矛盾十分尖锐。墨脱要坚决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墨脱在严守生态文明底线的前提下,需要采取更加实事求是的态度,重新布局好保护和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恳请上级重新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考,探索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机制,鼓励生态产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在有条件率先探索碳达峰的路径和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墨脱应当率先有效加强固体垃圾管理,尤其是塑料垃圾管理,同时探索生活污水处理的有效技术和管理体制。五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化水平,健全兜底保障。健全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交流轮岗,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育公平;调整完善健康帮扶方案,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就业帮扶,建设多个就业帮扶网点,开展技能培训班,实现群众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双向提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建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应加快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代表农户利益、优化农户收入结构、共享乡村发展红利的重要方式。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拓展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优化农户生计来源结构。

篇三:村党支部党课讲稿

  

  2023以案促改专题警示教育专题党课讲稿2023以案促改专题警示专题党课讲稿针对xx案例,以案促改工作动员会后,我校高度重视,及时组织贯彻,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和剖析整改阶段规定动作,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一、讲政治、凝共识,增强以案促改工作自觉性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学校先后精心组织召开以案促改工作动员会和案件剖析以案促改推进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认识,将以案促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二、加强督导检查。学校加强督导,对各党员干部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敷衍应付,推卸责任,整改措施不明确,制度执行不力的进行责任追究。三、是转作风、抓实效,促进我校工作健康发展1、精心组织,确保时效。通过观看廉政教育片、集中、板报宣传栏、建立党员干部微信群等形式,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了工作重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做到了学习到位,查摆到位,落实到位。2、以案明鉴,强化廉政教育。通过剖析xx以身试纪、以身犯法的惨痛教训,督促全体党员干部以案为鉴,闻警自省。3、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防控制度。全体党员深刻剖析原因、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通过xx案例,我们要加强思想建设,勿以恶小而为之。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务必自觉改造自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我,在权、钱方面不伸手,时时把自我置身于监督之中,要牢固树立“廉者荣、贪者耻”的思想,要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切莫心存侥幸,切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自觉充实自我,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仇、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

  自觉抵制诱惑,增强党性修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作为员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务必旗帜鲜明。我们必须要时刻把加强学习改造、增强党性锻炼作为自我做人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活到老,学到老。时时处处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坚持人的浩然正气。近日,我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在冯新柱案“以案促改”专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了解了冯新柱案的实事经过,引人深思,使人警醒。联系冯新柱案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个人实际,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剖析检查。总体讲,我认为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履职尽责工作,遵守党纪国法,没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工作纪律,没有消极应付、以权谋私等问题。但严格对照检查,我觉得自己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新时代理想信念需要更加巩固增强;二是各项纪律规定执行需要更加严格到位;三是具体工作督导落实需要更加经常深入。根据冯新柱案“以案促改”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做起:第一,持之以恒抓学习,补强精神之钙。冯新柱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出现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多次用“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软骨病”、“金刚不坏之身”、“总开关”这样的词句,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理想信念的背叛是最根本的背叛。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而信念的危机就是从政最大的风险。要坚定理想信念,关键在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学习以及学习什么的问题,这不仅是个人爱好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践证明,有的党员干部不读书不学习,有的爱读书却读一些歪门邪道的书,最终都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不懈的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第二,引以为戒抓整改,补齐问题短板。冯新柱案是一起典型的反面教材,具有很强的教育警示意义。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纪委“以案促改”《工作建议》和省委《实施意见》要求,扎实抓好警示教育和剖析整改工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将带头参与和抓好个人警示教育,进一步深刻认识冯新柱违法违纪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彻底与冯新柱等违法违纪人员划清界限、引以为戒。结合个人实际,扎实开展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活动,对自身查找的问题,列出清单,明

  确时限,逐一整改落实,并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以冯新柱等违法违纪案例为镜,经常对照检查自己,警示提醒自己,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道理,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做到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同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督导政法系统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剖析整改活动,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10个方面28项任务,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问题、责任、任务“三个清单”,一项一项整改销号,切实解决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第三,严格规矩抓落实,补足工作动能。无规不成方圆,必须始终把规矩挺在前面。在工作上要以身作则,带头讲党性、讲政治、讲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党性原则,自觉主动接受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政法工作的整个过程,落实到政法工作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工作大局,坚持重大事项、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向县委请示汇报制度。加强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牢固树立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抓好政法系统、政法委班子及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时管好亲属和身边的人,守住廉洁底线,正确行使权力。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的各项规定,常怀敬畏之心,常握戒尺在手,不触“红线”、不越“雷池”、不闯“红灯”、不踩“底线”。坚持求真务实转作风,紧紧抓住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机遇,不断提升政法机关服务大局的能力,不断强化政法工作“一线”工作意识,强化工作督导落实,全力抓好政法综治维稳各项工作,特别是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进一步推进政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督导所包镇村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确保顺利通过各级检查验收。根据区纪委{《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以案促改工作的通知》(2023}8号)文件精神,按照要求开展了相关活动,特别是通过学习案情通报、分析了二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根源环节,查摆了自己工作以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认真剖析。通过学习和剖析,我进一步增强了防范意识、自省意识,切实强化“红线”意识,做到敬畏规矩,守住底线。现将个人剖析整改情况汇报如下:一、存在问题(一)学习上还不够,不系统。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典型案例中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因为不注重理论学习。在学习中理解不深、不透,不够系统,有时学习仅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在挤时间学习不够,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使理论水平不能尽快得到提高。

  (二)思想认识有偏差。认为自己位卑言轻,不作决策不做指示,不管人又不管财,远离各种诱惑,别人所犯的错误,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别人身上有的错误思想倾向,自己不会肯定不会有。有时候甚至错误地认为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太大,违法违纪的事情离我还很远,只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干好本职就行了,不会出啥事,危机感不强。(三)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不够。平时只是忙于工作,很少自己静下心来对照党章、对照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对照纪律处分条例进行自我剖析和检讨。在组织生活会上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有时批评自已还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触及自己内心感情深处,不能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二、改进措施(一)不断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参加集中学习、集体讨论。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碟片,我知道他们的不义之财来自手中的权力,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使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通过警示教育活动,深刻领会党中央在党的廉政建设中的深谋远虑,全面增强对拒腐防变的认识,提高自身法律法规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做到自重、自律、自警。(二)以案促改、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通过观案例警示片,学习案例分析,用发人深醒、令人深思的案例来警醒,进一步认清“明理、戒骄、敬畏、慎行”是保持清正廉洁的首要。当今社会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现象。背弃理想和党的宗旨,道德观念失衡,政治上丧失信念、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通过学习对照,既要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清醒地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严于自律、公道正派、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在自己心里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对待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上要多思、多想,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勤勤恳恳,兢兢业

  业,以新的境界、新的姿态,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才能看到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在工作上有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定期开展自我批评。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找问题和不足,边查边纠,自责不自宽,严格要求自己,不再“下不为例”,做到防微杜渐。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要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事业之中,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做到思想上、言行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从思想上筑起坚固防线,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经得起考验,始终保持人的政治本色。总之要以这次开展的以案促改工作神为契机,纠正自己的一些缺点错误,解除一些思想负担,改进一些工作方法,理清一下工作思路,在党支书记带领下全体同志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全面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篇四:村党支部党课讲稿

  

  2023年1月党课讲稿

  2023年1月党课讲稿:

  一、介绍

  1.什么是党课?

  党课是指党的知识教育和文化熏陶课程,旨在帮助党员认识共产党的宗旨和历史,传播党的思想和精神,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的建设。

  二、重要性

  1.党课对党员的重要性:

  党课是党员接受理论教育、宣传思想和熏陶道德素质、加强团结和组织凝聚力、加强集体意识、增强理想信念、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党员学习党课,才能准确认识今天的中国,正确处理党内外关系,深入了解党的宗旨,热忱投身党和国家事业,从而更好地把这份政治责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党章、党纪、党规,掌握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省长管理等有关要求,依法履行党员义务和责任,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的作用;2.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心,宣传党的宗旨、历史、思想,正确处理党内外关系,加强团结和规范党员行为;3.认真把握党的建设对党员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建设作用,把思想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积极向上结合起来,把实践出来的成果联系到党的建设中去。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