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

发布时间: 2023-03-13 09: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语文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我的课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16课),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

  首先,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语文教材有四个小说单元(高三册2单元,高四册1单元,高五册1单元共12篇课文),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重点学习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从教材体系与大纲要求上看,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实际上是一个承前起后的单元,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其次,本课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本单元所节选的四篇课文均选自我国明清时代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老残游记》、《醒世恒言》),而明清时代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其创作总体呈现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作流畅;(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迹。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在创作上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再次,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的第十回,《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作者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作重点领会。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林冲的思想性格发展变化分几个阶段及其变化的关键;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这种评定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是通过感受、点拨而产生顿悟,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某种现成的结论,因而学生会为自己的不断发现和新解而欣慰不已,无形之中学习兴趣大增。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第718页、第72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临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堵塞学生的思维之泉。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

  关于本课教学情景的创设的一点说明:我在上课前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而没有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其意在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强烈的音乐节奏感驱使学生急于去领略英雄好汉们的悲剧故事。教学过程中还适时穿插入了录像片的欣赏,有助于学生对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说学法

  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个小说单元的小说,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则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记得去年在教学本文时,课堂上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山神庙中,林冲用一块“大石头”顶住了庙门,使陆虞侯等三人不得进庙,为林冲最终识破奸贼的险恶用心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机,可是林冲一个人“掇”得动一块大石头吗?怎么陆虞侯三人却推不开呢?这个细节真实吗?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我也一时乱了分寸。因为对一般读者而言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小说嘛,无巧不成书,情急之中,我想起苏轼的一句诗:“竹外桃红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说道:“苏轼为什么非写成‘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可呢?难道‘鹅’就不能够先知吗?小说和诗歌一样都是文艺作品,阅读文学作品是不能死抠的。”听了我的解释后,有的同学笑了,可不少的同学脸上仍旧带着疑问、困惑。我的解释为什么不能使学生信服呢?为了彻底地解开这个疑团,我想不如在课堂上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发表看法,各抒己见。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包含“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两个层面。认知过程沿“感觉——思维——知识”一线走;情感过程沿“感受——情绪——意志”一线走,二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一不可。组织教学时,我认为不妨让学生先睹为快,教师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享受”文本。因为只有当学生与阅读文本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当学生感受的触角一直深入到与作家的感受触角相交时,才有可能进入认知的阶段。所以学生的自主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的前提。为此,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道预习题: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炼课文的情节或就作品某方面写一点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堂上应力避学生一看就“懂”、一“懂”兴趣就无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突破口,设计好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时,我从释题开始,提出“文题中‘风雪’仅仅是人物活动的一个环境吗?”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容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有关环境描写语句的观注。这一步就称之为“释题生疑”。第二步则叫“趁热打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张志公语)我让学生把课文情节理清楚之后,再进行重点问题的讨论。在让学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时,我问了这样两个问题: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个字概括呢?有意识地插入语言表达的训练。然后教师点拨小结: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1)准确;(2)顺畅;(2)简练。出示情节发展的脉络图和对联(演示),结束这一步教学。

  接下去是进行课文难点问题的讨论。实施这一步要尽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结论先塞给学生,使学生的认识只能局限于教师所定的框框里。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出一两个“出其意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我把教学中的那个“困惑”在这个时候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谈谈各自的看法,以此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并适时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找出有关风雪描写的句子(课文中有六处写到风雪)再组织学生逐一讨论分析,小结后明确: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课后可结合文中十二次提到“花枪”的有关语句让学生自行作分析。

  为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变化的理解,把握“风雪”的特点以及对情节、人物的作用,我在重点问题讨论时插入影视片段欣赏,以加深直观效果。

  课堂总结这一步我以板书形式来呈现。

  最后说一说作业的布置。题目有两个:(1)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2)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我的意图是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

  板书设计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首先,本文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位置。这套语文教材,小说有两个单元(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二册的第五单元),第一册欣赏小说的重点是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第二册欣赏小说的重点是欣赏小说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第一册的小说单元的学习是在初中基础上的提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特殊,这篇课文是课外自读课文,自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目标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以及自如运用的重任。

  再次,本文着重刻画人物性格的转变,同时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技巧是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的。

  因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能够复述课文的情节,

  2、了解主人公林冲的性格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了小说,不少学生还看了电视剧《水浒传》,知道大概的故事情节,同时学习了《阿Q正传》、《项链》等三篇课文,应该能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我所教的这个班男生比较的多,男生具有争强好胜的个性,比如在网络游戏中,自己所练的人物想成为级别最高、装备最好的人物,看厚厚的玄幻武侠小说,具有一定的`英雄情结,但对语文课兴趣一般,语言的表达和概括能力相对差一点。于是我的教学重点:了解主人公的性格变化。难点: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这样,通过英雄林冲性格分析,知道林冲性格的两面性,健全学生的人生观。

  三、教法与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是自读课文,而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活动(自读、自析)为主”,所以我把阅读分析权交给学生,使自读课文成为学生“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场。

  教法:为了能充分发挥教学单元的整体效应,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自读课文四步教学法”:

  一、回顾——同化学习目标,

  二、合作——初步理解目标,

  三、探究——深刻领会目标,

  四、延展——促进目标运用。而教法与学法是辨证统一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面对恶势力时怎么办?我想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是屈从,要么是毫不妥协。屈从可能带来暂时的生存,但结果往往是耻辱的;相反,毫不妥协可能导致肉体的消灭,但表现出来的勇气,将让后人仰望。在阴森恐怖的山神庙,在风雪连天的草料场,面对高俅的紧逼,林冲是怎么选择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由金圣叹评点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目的:面对恶势力,重庆人打了漂亮仗,面对恶势力我们怎样选择,引起学生瞬间的思考,几百年前的林冲又是怎样的选择,设置悬念,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下面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自己面对恶势力与林冲面对恶势力时的态度又有何不同,应该怎样做。

  (二)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依据:欣赏小说,先从故事情节入手,本单元的三篇讲读课文老师已经提供了范例,通过此环节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目标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自如运用的情况。

  (2)复述课文的情节。

  依据:我所教的这个班男生比较的多,语言的表达和概括能力相对差一点,因此,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

  (体现了教法中的第一步:回顾——同化学习目标)

  (3)精读课文,小组内探讨,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有哪些疑问需要大家共同探讨解决的,把小组的问题写在纸上。

  依据: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延展与深化,教学自读课文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教学讲读课文的前提下,自觉、准确的把“知”(讲读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规律等)迁移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以实行“行”。

  (体现了教法中的第二步:合作——初步理解目标)

  (4)收集问题,汇总学生的问题,用投影仪放出来

  依据:“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合作学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交角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问题收集上来后,发现学生的疑问围绕林冲这个人物身上,于是,我就把学生集中反映的几个问题写在纸上,用投影仪打出来,接着,我就让学生回忆讲读课文老师是如何分析人物,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采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然后采用圈、划、点的读书方法找出这些语句,对特别难的地方,老师适当的引导,然后对这些语句进行揣摩,理解林冲的性格。

  解读完林冲,我让学生朗读结尾一段,体会林冲的冲天怨气。请学生上黑板用曲线图表示林冲性格的变化,总结林冲性格的变化:林冲就像经过火而涅槃的凤凰一样重生了。

  (这样做是把学生合作的成果进行归纳,使之更有条理。体现了教法中的第三步:探究——深刻领会目标)

  (5)随堂练习(检查合作探究的效果)

  (6)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情节的复述,对课文中林冲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把握了人物形象,从而理解了人物性格的变化,这就是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思路去用心感受一下《水浒》中另外一个很有个性特点的人物——鲁达。(出示作业题)

  感受鲁达:金圣叹评点鲁达:“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写粗鲁;论精细处,他也甚是精细。”

  (体现了教法中的第四步:延展——促进目标运用)

  教学后记: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1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冲思想性的发展变化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上,应当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时数2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1.介绍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水浒》故事性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是在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的文学语言。

  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

  预习提示介绍了有关情节的梗概,可让学生自己阅读。

  3.分析林冲的性格

  教师:关于林冲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文的“预习提示”概括为“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下面,我们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作具体分析。

  提问: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段有两个内容,一是插叙了当初在东京时的情况,二是林冲、李小二相遇后的一段对话。插叙的一段内容,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又看到他忍受屈辱、不思反抗斗争软弱动摇的性格特点。他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提问: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便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提问: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已经临头了,他却想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提问: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败落。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2

  一、 说教材

  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基于此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二、 说目标

  1、了解故事大意,梳理主要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林冲的性格特点。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分析“风雪”这一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四、说教法

  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积极性的调动,本课我主要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

  五、说学法

  全程贯穿探究性学习方式,分为“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迁移运用,提高能力”三个层次。本课以自主探究为主,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同时,相机诱导,挖掘文本中的“探究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关乎文章精要之点的问题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合作与探究。以情激情,以诱达思,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作,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进入情境。

  学生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人物及绰号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豹子头林冲,由此导入课文。从而为“自主、合作、探究”做铺垫。

  (二)讲述故事,激发共鸣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么长的文章怎么能让学生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地读进去,况且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产生共鸣后,才会激发起探求的欲望。我想起暑假期间《新水浒传》热播,课下了解到学生有不少看过的,所以我在讲这课之前诱导他们,比较一下你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和林冲相关的剧情和教材中的相关情节有哪些不同,哪一种安排好,你们也当把导演进行点评设计。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已经对本文的故事情节进行了主动地探究,从而为下面的故事情节的梳理奠定基础,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环节为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及产生顿悟提供前题,同时同学们的讲述也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合作探究营造氛围,可谓一石三鸟!

  (三)整体把握,理清情节

  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旨在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及精简概括的能力。要内容的能力,也为下文分析人物形象作

  二、合作探究,分析鉴赏。

  (一)赏析人物,把握主旨。

  在前面情节概括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小说精彩的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并且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那么你眼中的林冲是怎样一个形象呢?

  【课件投影】小组讨论,回答下面问题:

  1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们都称他林教头,上了梁山之后人都呼之“豹子头”,这个绰号展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课文选段中林冲的性格与其绰号名副其实吗?

  3、你认为选段中林冲的性格可以用哪个字来概括,并说出理由。

  通过三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出对人物性格的感性认识,通过一系列追问,启发、引诱学生探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另外赏析林冲时可引入鲁智深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效果能更好一些。

  接下来教师继续进行诱导:当年金圣叹评论林冲,说道:“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如此能“忍”能“熬”的林教头,怎么也终于“忍”不住了呢?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小组讨论:

  林冲从逆来顺受的林教头到奋起反抗的“豹子头”,性格从“忍”到“狠”, 触发点是什么?“狠”表现在什么地方?

  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变化,为下个问题的解决铺*道路。

  教师小结后【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共同讨论:

  1、林冲由幻想安心服刑到奋起反抗,性格蜕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

  2、作者塑造林冲这个典型形象,对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人物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且知道任何小说人物塑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反映社会,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去鉴赏小说。

  (二)精读体味,重点赏析

  教师诱导:《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有人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写得最好的一回。写得好得益于人物的塑造,人物塑造得好得益于细节描写

  【课件投影】1、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在文本中划出相关段落,独立完成之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让学生了解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方法,并且让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认识规律,总结经验,形成能力。

  下面是难点环境描写作用的突破:首先我认为学生对风雪在情节上的作用能最感兴趣所以我以此为突破点进行引导,于是我问他们:好好的草料厅,为什么塌了呢?林冲为什么掇石将庙门掩上?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一定很感兴趣,主动走入文本去探寻,再给出一个关于风雪在情节上的作用的简图,从而得出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另外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的艺术魅力。既然学生已经进入风雪这一氛围,趁热打铁激发他们来探究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我想问题会更好的解决。

  教师小结:风雪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及进一步拓展环境描写的作用。

  最后总结明确: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

  三、迁移运用,提高能力

  【课件投影】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运用细节描写或环境烘托的手法。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让学生在探究文本的写作技巧之后学会写作,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来塑造人物,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读写结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3

  教学目标:

  一、探讨小说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理解小说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难点:

  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学情分析:

  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学生并不陌生。而林冲的故事很多同学早就耳熟能详了。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淡化故事情节。而要把重心放在作者的艺术匠心上面。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命运和性格。小说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展开的。

  教学过程:

  导入: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一般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般而言人物命运多与社会环境有关,比如《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林冲,他的命运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

  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漂亮贤惠,家庭幸福。可是当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妻子后,他的人生不幸就开始了,他后来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看看他在沧州的遭遇。我们先看这个题目。林冲在山神庙怎么了?差点被人害死。那么题目应该是遇险山神庙啊。为什么是风雪山神庙。显然是风雪和林冲的遭遇有关。这就说明除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有可能影响人物命运。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一、等待风雪。

  1、小说中林冲怎么知道陆虞侯到沧州的?

  李小二告诉林冲的。林冲根据李小二的描述判断来者是陆虞侯。

  2、当时来了几个人?

  一共四个人。除了陆虞侯和福安这两个东京来的人,还有管营和差拨,是监狱管理人员。

  3、林冲听到这个消息后怎么做?一起朗读第五段。

  他买了一把尖刀,在沧州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寻找。

  4、林冲一共找了五天,毫无结果。陆虞侯他们人呢?既然陆虞侯是太尉高俅派来结果林冲性命的,而高俅是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可是怎么陆虞侯又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他觉得不好下手,就打道回府了。

  第六天,注意是第六天有了变化。分别在第六和第七自然段。小说写了两个变化。第六段写人物的变化,第七段写天气的变化。

  两个变化:人物和天气

  (1)第六天林冲工作突然调动,调到草料场。

  (2)这一天“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大雪来。”

  朔风就是北风。注意这个“正是”,林冲工作变化和和天气变化二者有关系吗?是林冲工作调到草料场后,才刮起大风。还是刮起大风后,林冲工作被调调到草料场。这到底是偶然巧合还是一个阴谋。

  5、回顾林冲的两次遇险?

  实际上林冲已经死了两次了,第一次是高俅设计陷害,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这是死罪。(开封府尹同情林冲没有判死罪)。第二次是让押解人员在荒无人烟野猪林动手(因鲁智深相救没有得逞)。我们看这两次*有何不同,如果说第一次公开*,第二次就是秘密*。公开*就必须合法,第一次表面上是合法的,林冲涉嫌刺杀高太尉。第二次是非法的,非法就必须是秘密的。因为他们不能公开的明目张胆的*,再说也顾忌林冲武艺高强,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既然如此,他们只能用这两种方式*。那么这一次他们要用哪一种方式呢。

  6、我们看看陆虞侯他们的计划是什么?在小说的第十一段里告诉我们了,当他们认为林冲必死无疑时就直接公开了他们的计划。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1)当刮起大风起时,把林冲调到草料场。在夜里用火烧死。这是制造一场火灾事故,让林冲葬身火海。这是哪种*方式——秘密非法的*。神不知鬼不觉的。

  (2)如果失败,就以草料被烧为由判死罪——这是公开“合法”的*。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此战马的草料就相当于今天石油。草料场就相当于今天的石油储备库。草料场化为灰烬,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林冲是死罪。这个计划很完美。他们两种方式都用了。真是万无一失。但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什么——风,人算再精明也需老天帮忙。

  7、现在回过头来,我们想想,当林冲知道陆虞侯已经到沧州了,就到处寻找,毫无结果。五天后,小说写道“也自心下慢了”。甚至觉得可能陆虞侯又回去了。我们知道陆虞侯奉高俅之命前来,不达目的是不可能回去。原来这五天,他们一直在一个字等——风。因为草料场最怕火。

  当第六天风终于来的时候,他们立即把林冲调到草料场。在草料场放火烧死林冲。可是风来的时候雪也来了,雪并不在陆虞侯的计划之内。真是耐心等来的的风和出乎意料的雪,林冲和陆虞侯的他们各自的命运都会因这场风雪而被改写。风来了,陆虞侯也开始行动了,说明自然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二、风雪与人物。

  7、划出描写风雪的句子。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④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8、作者连续多次描写风雪,写出了风雪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风大雪紧,持续时间长。

  “卷”字既写风大,也写雪大。两个“紧”写出雪大风急。“一天”“晚”写出风雪持续时间长。鲁迅和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都说这个“紧”字有神韵。既写出风雪大,也能写出情节的紧张,说明自然环境渲染气氛。

  9、风雪与林冲命运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自然环境怎样影响了人物命运。注意表述时的逻辑关系。

  因为雪大,天气寒冷。林冲才出去打酒御寒,才在路上看到路上的山神庙庙。当房屋倒塌时,才会去山神庙躲避风雪逃过一劫。

  因为雪大,而且持续时间长。雪才能压倒房屋。林冲才会离开草料场,才能逃得性命。而且作者写雪还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草屋的火已经被雪浸灭了。所以,草料场起火与林冲无关。草屋的火被雪浸灭,说明林冲的小心谨慎,自然环境刻画人物性格。

  10、作者在第10段开头说“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作者为什么称为“瑞雪”,是什么意思?

  瑞雪就是恰到好处的雪。是因为大雪救了林冲。因为在陆虞侯的*计划里并没有雪,雪是随风而来。超出了陆虞侯的预料。说明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物各自的命运。

  11、我们知道,陆虞侯他们一直在等风。等了五天。当第六天风起时,立即把林冲调到草料场。而且迫不及待当天晚上放火。小说陡然间走向高潮。看十一自然段。

  (1)找出11自然段对火的描写。

  “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只见草料场刮刮杂杂的烧着”。火大就说明风大。火借助风势,越烧越大。林冲就会葬身火海。即使侥幸没有烧死,草料场必然化为灰烬,也是死罪。总之林冲必死无疑。陆虞侯为什么等风。风给了陆虞侯*的机会。

  (2)在10自然段中,林冲进入山神庙后怎么关门的,找出那句话。“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正是这个动作“靠”,让我们想到风,风给了林冲*的理由。这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2、风怎么给了林冲*的理由,我们探讨小说的内在逻辑。细心体会作者建立的严密逻辑关系。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①林冲*。林冲为什么*?

  ②林冲知道了真相。为什么知道真相?

  ③陆虞候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

  ④陆虞候不知道林冲在庙里。为什么不知道林冲在里面?

  ⑤陆虞侯他们打不开门。门为什么打不开?

  ⑥因为门后靠着大石头。为什么林冲要靠大石头靠门?

  ⑦因为风大。风,正是风啊。

  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真是密不透风。

  三、小结:

  13、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风雪之夜。

  如期而至的风造就一个完美的*计划,出乎意料的雪又打乱了这个*计划。陆虞侯在等待这样一个有风的夜晚动手。可是他没有想到,风来了,雪也来了。当火借风势,草料场陷入一片火海时,雪却救了林冲一命。当陆虞侯他们自以为成功时,因为风,让林冲知道了真相。豹子头林冲终于像一头豹子突然*,人物命运就此逆转。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终于走上梁上。自然环境彻底改写了人物命运。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这篇小说自然环境作用还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紧张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最后是决定人物命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水浒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一)积累字、词

  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赍发(jī) 喝彩(hè) 砧辱 模样(mú)

  B、酒撰 调和(tiáo) 迤逦 朔风(shuò)

  C、差拨(chāi) 彤云(tóng) 洗漱 央浼(měi)

  D、提防(tí) 仓廒(áo) 吹撼 毡笠(zhān)

  解析:

  A、玷辱 B、酒馔 D、提防(dī)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

  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解析:消耗:消息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

  进一步发展(6—9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四)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结束语: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⑴沧州遇旧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⑵买刀寻敌。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接管草料场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三、合作探究: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认识其手段的残忍?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2、完成学案和习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3)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

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感1

  逆风席卷,挟着漫天飞雪,将天地渐渐消隐。你满目狂躁的莹白,却全然不知,阴湿处,血腥的罗网正缓缓张开。

  你轻轻推开草料场的木门,嘎吱一声,雪便尖锐地狂笑着、铺天盖地地卷了进去。你稳稳地迈步进屋,反身,锁好门。黑暗重又聚拢,冷眼打量着你这个落魄之客,却无法从你静如潭水的眼中,洞察出丝毫暴戾的情绪。

  你燃起一簇焰火,席地*,孤寂的火苗在你的黑眸中跃动,也将你迷茫的心撩拔得惆怅感伤。

  你是个大人物,曾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位高权重,却仍能真心体恤寻常百姓的苦痛;你又是个小人物,面对奸臣的陷害,只会一味的逆来顺受,娇妻被占,自己也被刺配沧州,却仍恭敬地喊着“高太尉”。

  你一身武艺,却从不蛮横鲁莽;你善良侠义,却又能*如碾蚁,果断麻利得令人惊惶不已。

  你处于如此的乱世,只要性情再直爽豪迈些,便可腾起一腔热血,为民为己,干出一番惊天动的伟业。只是,你是如此贪念着这乱世表面的繁盛与安定,如此便割舍不下曾拥有的地位与名望。于是,即使沦为囚犯,你却仍忍着,等待着,奢望上天能赠予你一个契机,让你重回过去。

  于是,这雪纷纷扬扬地卷来。这的确是天赐的契机,只不过,它却让你走上了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抗争复仇之道……

  你冒着大雪逆风而行,从外出沽酒路遇古庙,到雪压草厅夜宿古庙,一切的危机都被你视若无物,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你勇迎风雪的身影或许有着天生的使人安定的力量,让我们面容*静地随你前行,雪下得再紧又如何?波澜之中,你仍可把日子经营得闲适安定……

  复仇之前,你也并非未深思熟虑。你并非意气用事的莽夫,你清楚地明白,了结了那几人的性命,也就亲自截去了自己的后路,断了回到过去的可能。但现实却提醒着你,你别无他路可走,只能奋起前行,只是这一次,未来于你,不再那么飘忽不定,彷徨犹豫……

  长天茫茫,那雪,正下得紧,灭不了你心中燃起的激情……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4)

——玉龙雪山之旅作文3篇

玉龙雪山之旅作文1

  今天,我们一行来到了美丽壮观的玉龙雪山上,这座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我还是第一次到雪山上来呢!我们租了棉大衣和氧气瓶后,就开始往上爬。

  下了缆车,立马觉得一阵寒冷,就连棉大衣都不起作用了。起初,我还以为高原反应没什么,飞快地往前走。这一走,那可坏事了。才刚走了7步左右,就觉得胸口猛得发热,心脏像一只小兔子似的,不停地跳动着。我手忙脚乱地拆开氧气瓶,一连吸了七八大口氧气,情况这才有些好转。

  妈妈教育我说:“你以后还要不要走这么快了?这儿可是高原地区啊!”

  于是,我放下脚步,慢慢地在人工铺设的台阶上往前走。真是累死了,走几步就要在台阶两旁的小板凳上歇息一会儿,吸点氧气,吃几块巧克力,补充补充能量,休息到体力完全恢复时才可以继续走,否则,又会气喘吁吁。我们漫步在云层中,四周湿湿的,冷冷的。就像起了大雾一样,什么也看不清。不过,这样好歹也有几分情趣。

  氧气瓶里的氧气在渐渐地减少,同时,我们也在向山顶上的冰川靠拢。拼尽了最后一点力气,却还未能爬上最顶上的那个*台,只爬到了4636米,最高的*台有4680米。不过,我们看到了冰川。它们给光秃秃的岩石,增添了一份色彩。黑黝黝的岩石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十分的耀眼、引人注目。

  山顶尖尖的,棱角分明,直插云霄。如果站在山顶上看下面的话,肯定会腿脚发软。再想想,以前都抬着头看云彩,可现在,却要低着头看了,真是觉得格外新鲜啊!

  在那个*台上拍完照后,就开始下山了。别看下山都是下坡,会很轻松。可在高原地区,下坡比*原上的上坡走着还要累。地面又滑,如果不扶着台阶两侧栏杆的话,恐怕还会滑下去呢!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雪山,我感到无比的神圣。

玉龙雪山之旅作文2

  今年的暑假,我和老爸一起去了云南香格里拉游玩。听说那里气温不到10度,而且氧气只有*原的一半,你稍微跳几下,爬几步楼梯就会喘不过气来。开始,我和老爸都担心会不适应高原反应,但我们商量还是要考验下自己的毅力,最终决定第二天早上去爬玉龙雪山。

  第二天早上,我们准备好行李和必备的一些药物和水,开车到了山脚下,准备先坐览车上山。将近排了半个多小时队,我们上了览车,一路上我观赏着两边的雪景,一边按快门拍摄了许多美丽的照片。隨着海拔越来越高,山上氧气含量越来越稀少,植物也越来越稀少,最后就完全变成了一个雪的世界。过了大约十五分钟以后,览车停靠在雪山3/4高处,最后还需步行才能到达雪山最高点。

  山上大概只有3度左右的气温,让人觉得穿了棉衣也被冻得实在不行,而老爸他却只穿了一件短袖,我十分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征服山顶。一路上,我不由自主地脸变得通红通红,突然我头晕目眩,脸色发白,眼前的景物也变得模糊和扭曲起来,是高原反应在作怪呢!老爸一边责怪我*时锻炼太少,一边让我吸着氧气瓶,并扶我到休息室休息。

  过了一会儿我差不多缓了缓神,和老爸提议继续爬,老爸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接下来这趟路程就顺利多了,胜利马上就在眼前,山顶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我和大家一起兴奋地呼喊起来,山上充满了欢声和雀跃声!

  你好,白白的雪花,你愿意和我一起欢呼吗?你好,陡峭的山峰,我们一起呼喊你的名字,你感到自豪吗?你好,可爱的白云,你围绕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一起庆祝胜利吗?

  今天,是快乐又兴奋的一天,我终于用非凡的毅力和信念爬上了玉龙山顶,虽然觉得很累,但这不正是自己的一种成长和一种经历吗?......

玉龙雪山之旅作文3

  来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不得不游的地方非玉龙雪山莫属。

  玉龙雪山是云南纳西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它的主峰扇子陡也是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之一。和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一样奇怪的是,在没有人征服它的时候,它艳阳高照,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而当有人来征服它的时候,它会离奇地突然发生雪崩,使那些人失败。我们去的那天天公不作美,在玉龙雪山的最佳观赏点也看不见雪山。整座雪山披上了由雨雾做成的面纱,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我们顶着大雨,排队坐上了车。车从海拔2415米的地方爬升到3356米的地方。紧接着,我们又坐上了大索道上山。这条索道全长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的客运索道。在缆车窗起了很大的雾,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山上的树木。索道渐渐向上爬,树木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最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过了10分多钟,索道终于把我们送达海拔4506米的冰川公园之上。下了索道,出了索道站,只见远远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着“4506”的字体。

  由于这时是夏季,这个冰川公园的积雪大多都融化了,只能看到一部分白色和主峰扇子陡风化的岩石。虽然室外温度已经是3.5度,但是我毫没有感觉到冷,只是雨滴打在身上如万根针扎在自己身上一样痛,所以我还是穿上了羽绒服。虽然说是在高山上,但是我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高原反应。我和妈妈从海拔4506米的`地方开始爬山了,只要你走得慢,爬山并不会产生高原反应。因为时间有限,我和妈妈爬到海报4571米的地方就返回了。这时,雾越大越大,主峰扇子陡风化的岩石看不到了,远处一遍白茫茫,就连隔我几步远的行人也只能隐隐约约地看见。

  我们只能看到离我们很近的人和木栈道,只得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到了缆车站,坐上缆车离开了冰川公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5)

——风雪的作文600字 (菁选3篇)

风雪的作文600字1

  20xx年2月12日,今天是个糟糕的日子,在风雪的侵袭之下,云雾笼罩着整个大地,天地之间顷刻变得混沌。这种天气,没事儿谁也不愿出门。我呢,不巧,正属于那种有事的人。

  刚一打开门栓,风儿直接将门撞开,险些拍到我的脸上。讨厌的雪粒借着风势,毫不留情的向我袭来。脸上、脖子上、手上,凡是裸露在外面的地方,全都被飞针似的狠狠地扎了一遍。打在衣服上的,伴着啪啪的响声反弹到地面。

  路上,一辆辆汽车蜗牛似的慢慢爬行,风卷着雪花漫天飞舞,地表一层新雪在已经冻僵的老雪上翻滚着,有点沙漠风暴的样子。每一个司机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尽管如此,每隔几里就能看到滑到沟里的、追尾的、横在路上的,甚至还有扭着屁股跳舞前行的车。

  这 种天,路上的车不多,人更少。走在郊外的公路上,几里地才能见到一两个人。放眼四周白茫茫,雾蒙蒙,突然一团橘红色的火苗跳入眼帘,使人倍感亲切,一股暖流顿时涌向全身。随着车辆的靠近,那团火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幻化成一个人形,一个瑟瑟发抖蜷缩在三轮车旁的清洁工。真让人惊诧,这样的天,就连我们这些坐在车里的人都感觉浑身冰冷,更何况在这荒郊野坡之上,无遮无挡的路旁。车渐行渐近,突然,路面露出了黑色,行驶的更加*稳了,随即车辆顺利度过了弯道,那团暖心的圣火也滑过我们的身边,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最终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然而她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她的热火不仅融化了路面的冰雪,也融化了我们冰冷的心,点燃了我流动的血,那样的炙热,那样的滚烫。我的灵魂一遍又一遍得被鞭挞,被斥问,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伟大?我想这位清洁工师傅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向你们致敬,马路天使!向你们致敬,雪地红梅!向你们致敬,朴素勤劳、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人们!

风雪的作文600字2

  风雪中的青松啊,我赞美你!

  你真绿呀!严冬已至,大雪纷飞着。一切的一切都银装素裹,一切都变得那么洁白。只有你穿着草绿色的花裙昂然挺立在这白雪皑皑的群山峻岭中。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呀,不惧狂风,不怕暴雪,一年四季总是绿莹莹的!这种绿,给人以生的活力,给人以春的希望,我爱你的绿!

  你真坚强呀!在暴风雪的肆虐下,你竟是那么顽强!狂风大作时,其他的大树都别冻得瑟瑟发抖,在颤抖中发出低低的哀嚎:好冷呀!我怕呀!而你却在风雪之中高高地昂首挺拔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哪怕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积雪,你也没有一丝的怯意。你微笑着对大自然说:让狂风来得更猛烈些吧!于是,在冬风的伴奏下,你唱起了欢快的歌曲:沙沙,沙沙沙……那歌声真好听,仿佛龙言凤语,袅袅地回荡在幽幽的山谷之中……

  你真聪明呀!在暴风雪过后,你居然还是那么地勃勃有生气。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吗?喔,不用了,不用了,我看到你的聪慧了:你用那柔软的树干把厚厚的积雪托住。如果积雪太厚,你就轻轻地把树枝向下一弯,那积雪就无奈的散落一地了!你又恢复了往日的英姿!你真聪明,我要向你学习!

  你的默默无闻的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你无声无息地吸纳着人们排出的废气;你又缓缓地吐出新鲜的氧气。那氧气,恰恰是人们急需的呀!人们的精神气爽,不就是你的功劳吗?而你呢,无声,无语。就像教师,就像交警,就像工厂的工人,就像地里的农民,他们不也是默默无闻地编织着我们国家的美好蓝图吗?

  我赞美你呀,风雪中的青松!我更赞美那些具有青松品格的人们!

风雪的作文600字3

  在过年前几天的时候,人们都在快乐中准备过年。这天下午,一点左右,外面下起了大雪,大人们在忙碌着办年货,孩子们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堆雪人,雪地里飘来了阵阵欢乐的笑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可是,在这新年前昔,却有一位老人仍在默默的干着一个不起眼的工作:修鞋。

  雪在整个城市中飘洒,路上落满了洁白的雪花,好象给大地盖上了一张绒棉被,只是被的颜色是雪白的。老人的`身边也落满白雪,如一个白色的可爱的小宠物蹲在老人的身边,大片大片的雪花把老人包裹得象个大雪人似的。

  这个老人戴了顶皮帽子,穿了一件大棉袄,戴一个手闷子,脸上带着笑容,他的嘴边有一道弯月似的胡子,也染满了风霜。他的身边有一台修鞋的机器,这就是老人用来工作的工具。

  老爷爷坐在那,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来一个人。快过年了,来的人少多了。终于来了一个人,一看穿衣打扮就知道是个打工的,兜里也没有钱。老人一听,二话没说,马上端坐下来认认真真的修了起来。洁白的雪花还在飘着,落在老人的头上、肩上、手上,如果不是特意拂去雪花,老人一会就真的象是雪人了。雪花的精神是一尘不染,它象征着纯洁、象征着朴实无华,正如面前的老爷爷的精神一样。

  他六十多岁的样子,清瘦的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老爷爷的家并不穷,他的儿女们过得也不错,孙子们也都孝顺懂事。儿女们都不让老人出来修鞋,家里也不缺这点钱。但是老人工作了一辈子了,他不愿意每天呆在家里,同时也可以帮助那些贫困的人,在退休的年龄还可以为别人作点有益的事。

  雪下得更大了,夜幕降临。老人修好了鞋,慢慢的收好工具,拂了拂身上的雪,这一下,他身上的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飞舞的雪花犹如美丽的琼花一样在路灯下分外的美丽。夹起他的工具,老人慢慢的消失在夜空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3篇(扩展6)

——泰山神话传说故事

泰山神话传说故事1

  望人松

  五大夫松以上的山坡上,还有一棵袅袅亭亭的松树,一枝长长的树干斜向下伸展着,好像殷殷热情的泰山在企盼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许多年轻的情侣,更是将她作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在树下留影,因为她向上凝聚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阳洞附近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亲相爱,乐善好施。一天,一位外地的花匠到泰山采集花草,不慎失足掉下山崖,被丈夫救回家中,二人悉心照料,花匠很快恢复了健康。花匠为了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拿出许多奇花异草的种子相赠,说是撒在山间,来年泰山将会漫山花香,分外妖娆。他们照做了,第二年泰山果然花繁草茂,十分美丽,又一次,一位石匠来他们家避雨,他们倾其所有,热情款待,石匠为了感谢他们的盛情,一夜之间凿通了上山下山的所有盘道,引来了大批的游人,使他们夫妻大开眼界,后来,丈夫为了把泰山打扮得更美丽,决心出到外面学习技艺。然而丈夫走了一年,两年,三年,却迟迟不闻归期,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轻的妻子站在山坡上焦急的望着,执蓍地期待着,漫天的大雪掩没了她的身体,来年春天,冰雪消融了,年轻的妻子却不见了,在她站过的地方长出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树,像那少妇首望远方,企盼着丈夫的归来。有一天, 她的丈夫终于回来了,见妻子变成了一棵松树,悲痛异常,于是在树下筑了一间石屋,日夜守护着他的妻子,把对妻子满腔的爱,都献给了泰山,为妆扮泰山,建设泰山,为来泰山的游玩的客人,做了许多的好事。

  飞来石

  在御帐崖之上,五大夫松之下,有一巨石陡立,危如累卵,摇摇欲倾,上刻“飞来石”三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传,宋真宗带领千人万马来泰山封禅,行至云步桥上,只见重重山叠翠,白云压首,秦松亭亭,溪水悠悠,瀑布飞泻,犹如银河倒悬,山青水碧,好似新雨初霁之清秀,置身涧底,捕捉玉珠琼花,令人忘情:飞身崖上,静观高山流水之清韵,使人心醉。宋真宗看到有这样一个绝胜佳处,便下令停轿,在崖上石坪凿石立柱,设帐铺床,在此休息。真宗坐在床上,上有松涛阵阵,下有流水潺潺,前有歌舞美女,后依万古青山,好不消遥自在。文武大臣们跑这跑那,忙得不亦乐乎。正巧,这时泰山神黄飞虎巡游从此经过,看到真宗如此享受,不禁大怒:“这个无能的*,名为到泰山封禅,实则是游山玩水,心不真,意不诚,赶快轰他下山。”于是山神作法,将身边一块巨石朝真宗滚来。真宗这时正赏乐观景,忽听有声如雷贯耳,回头一看,见一块大石压顶而来,吓得三魂六魄都升了天,忙喊“哎哟,我的妈,赶快救驾”此刻哪里还有人应声,文武大臣早都逃命去了,只有封禅使王钦若吓得浑身打颤,钻到床下,王钦若在床下,看到巨石突然停在树下不动了,顿时来了劲,忙喊:“万岁不要怕,石叟是元君派来接驾的。”真宗闻言,果见大石耸立,像在对自己施礼,遂又回到床上,招乎文武百官,一本正经地说“奴才,一块碎石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我乃真龙天子,是元君派来接迎的,我怎能会横遭此祸?”话虽这样说,此时真宗仍心跳不止,便赶快起驾上山了。王钦若为了讨好真宗,便将此石取名为“接驾石”,把真宗憩过的石坪取名为“御帐坪”。

  望夫山

  望夫山在碧霞祠的东南、瞻鲁台的西侧。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东岳庙会,有一对新婚夫妇来泰山进香,企盼婚后能丰衣足食,来年生个大胖小子。两个人沉醉在新婚的"欢乐之中,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来到了对松山附近的盘道。正当他们兴冲冲地攀登十八盘的时候,只见有伙人前簇后拥地用轿子抬着一个公子哥儿来到他们身边,那公子见新媳妇水灵秀气,长得十分标致,便生了贪婪之心,想据为已有。只见他使了个眼色,随从的差役便心领神会,上前来调戏她。新郎官见有人调戏自己的妻子,便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保护自己的妻子。身单力薄的新郎官,哪里是那些彪悍差役们的对手?几个差役一起动手,一阵拳打脚踢,就连推带拥地把新郎官推到山沟下摔死了。那差役回头对新娘子喜皮笑脸地说“我们公子看上你,是你的福分,今后定有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着就连拉带扯地把她一块带上了山顶。那公子游山玩水,又得了美人,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他兴致勃勃地来到山顶,对差役们说:“这泰山是历代皇帝老儿祭天祭地的地方,我与娘子在这里拜天地,结为夫妻是再好不过了。”说着就要与那娘子成亲。那娘子此时已悲痛至极,欲哭无泪。只见她不卑不亢地说“要成亲也可以,只是刚才慌乱之中,我连句话都末来得及对夫君说,他就葬身山谷了,请让我再望他一眼,作最后一别。”那公子听她如此说,倒以为那娘子同意与他成亲,就答应了她。只见那娘子从容地整理了一下头上的乱发,不慌不忙地走上山头,凝视着她丈夫葬身的地方,趁身连的差役不注意,对着山谷大喊一声:“夫君,等一等,我随你来了”说着便纵身跳下悬崖,以身殉情。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忠贞节烈的

  仙人桥

  在碧霞祠东南,有两崖陡立,相隔丈许,涧深数丈,非正午不见日月,两崖之间三石相连,悬于半空,风吹欲倾,纯属造化之奇巧,非神仙不能过,故名“仙人桥”。不过,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攀上攀下,留影于此,已不再是“非飞仙不能度了”。

  相传,吕洞宾因三戏白牡丹触怒了玉皇大帝,某日午时三刻就要斩首,吕洞滨整天消遥自在,这样了此一生,他怎能善罢甘休?便想尽千方百计躲过这一关。吕洞宾想来想去,想到了梁灏身上,梁灏是文曲星上凡,考场上屡试不第,今年八十二还不曾中得半个秀才,他那尺把粗的笔管,从来不被人注意,倒是个藏身的好地方,于是,吕洞宾便急急忙忙奔梁灏。吕洞宾找到梁灏,说明来意,向梁灏说道:“求老兄救我一命,他日,我保你科场高中。”梁灏见是散仙吕洞宾,便开口问道:“如何相救”吕洞宾说“倒也不难,到了那天,不管是风狂雷紧,还是鬼哭狼嚎,你只管把紧笔管不停地写,千万不要松手。否则,今生今世就再也不能相见了。”梁灏听说不过如此,,便欣然应诺。是日,和风丽日,哪里有什么风呀雷的,梁灏以为吕洞宾又耍什么鬼把戏骗人,谁知不一会,天空滚云翻墨,狂风大作,地动山,电闪雷鸣,仿佛就要天崩地裂,梁灏谨记吕洞滨之言,紧握笔管大书特书。午时三刻已过,梁灏还在大收不止,只听背后有人言曰,谢梁兄救命之恩,容当后报。梁灏抬头,才发现窗外已风住雷止,丽日当空了,吕洞宾见他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忙道:“凭梁兄这般才华,明年我保你中头名状元。”说完便飘然而去。第二年,梁灏半信半疑地进京赶考,果然中了头名状元。皇帝见他年事已高便赐给他许多金银财物,让他衣锦还乡了。梁灏有言在先,如果今生中得头名状元,就给碧霞元君亲自挂抱进香。这天梁灏在山顶还完愿,听到远处好像有人叫忙上前施礼,问道“先师为何端坐在此”。吕洞宾道“我已在此等你多时了,你已功成名就,想携你离开这里,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乃凡夫俗子,怎能随你前往?”“只要你跟我从桥上走过就行了。”梁灏若大一把年纪,怎能爬得上这悬崖峭壁,再说就是爬上去,还不摔到谷底碎户万段,便婉言辞谢了。无奈,吕洞宾只好一人从桥上飞走了。

  探海石

  探海石,又叫拱北石,是泰山著名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它像一只报晓的雄鸡,气宇轩昂地伫立在泰山之巅,道以待,为世人迎来辉煌的黎明。关于探海石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原来,中天门有座二虎庙,二虎庙供奉着黑虎神,虎为百兽之王,它奉碧霞元君之命整天在山上山下巡视,哪里有猛兽作浪,妖孽兴风,它就在哪里去惩治,保卫着泰山的安宁。有一年春天,春暖花开,游人如织,东海龙宫有个守门的海妖见自家门前冷冷清清,门可落雀,而泰山顶上却热闹非凡,便生了嫉妒之心,偷偷地到泰山顶上施放妖气,刹那间, 山顶那如诗如画的云海,缭绕而至仙雾,即刻变得乌烟瘴气,山上顿时大乱。海妖见后,却在一帝幸灾乐祸地放声大笑。黑虎神正在山下巡视,见乌云笼罩着山顶,便知定有妖孽作怪,便提上元君赐给它的镇山之宝-擎天神棍真奔山顶,它见那妖孽还在山顶作法,便气不打一处来,狠狠持一棍打去,那海妖只听身后一阵冷风袭来,知道大事不好,急忙化作一缕青烟夺路而逃,山顶复又出现一派仙山琼阁的美景,但是,黑虎神由于用力过猛,那擎天神棍打在石上,一片火光散后,神棍断为两截,那断掉的一截顿时化作一块巨石,直指东海,怒目而视。从此,那东海妖孽远远看见擎天神棍立在山顶,便再也不敢到泰山作孽了。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