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感想

发布时间: 2022-06-20 16: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感想,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感想4篇

第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感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

  

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2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

  

  

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4 ]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5 ]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6 ]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34.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1.

  [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91.

  [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52.

  [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44.

  [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74

  论文在线:

  

:s://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政治课程】

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理想(小康社会、大同社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在社会发展合理性中,儒家追求与天道相一致的社会秩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总要不断地审视自身的生存环境,并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作出评判,形成一定的理想社会模式。在他们看来,合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有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两个层次,这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1、儒家的社会发展理想包涵了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的内容。

2、儒家的社会发展理想包括建构社会秩序的内容。

3、有秩序的社会是合理性的,尤其是当这种秩序的根源与“天道”相一致的时候,更是如此。

4、合理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礼是人间秩序的主要形式

“礼”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

5、与对礼乐秩序的认可相联系,儒家普遍倾向采取“以德治国”的策略。

儒家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帝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者,不必为己;
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是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儒家小康社会:

大道之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如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儒家大同社会,可欲不可求;
小康社会是个理想的现实社会,可欲可求。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大同思想”是孔子对往昔的追思和对未来的瞻望,而“小康思想”则表达的是孔子对现实的期望。小康社会是大同的初级形式,人们是在对大同社会求而不可得的情况下,才转而求其次,追求小康社会的。

大同社会的公正、共享观念。诚信、和睦观念,平等、博爱观念,选贤与能的观念,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不同的时代,激励着人们为之奋斗。但现实社会,尤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大同社会理想的。

小康社会是对现实中战争、饥饿、贫富不均等社会现象的抗议,是对无序混乱社会的否定,它表达了人们对殷实、宽裕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

儒家的理想社会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大同小康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描述,但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空想色彩。

二、西方近400年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
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
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
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

三、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基本原则、以及东方社会理论(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突出贡献,就是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引入科学的殿堂,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个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空想走向科学,并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今天,它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导,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两”:在世界观和政治立场上的“两大转变”【即在世界观上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在政治立场上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出的“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走向社会主义的“两种方式”【暴力革命与和平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对未来新社会进行科学预测的“两种视角”【从社会主义特征和本质两个方面进行预测】;
东方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两种设想”【俄国具有直接走向共产主义的可能性;
俄国在废除农奴制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再由资本主义经过无产阶级革命转向社会主义】;
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贡献”【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构想;
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策略的新表述】。

基本原则:社会发展需要划分阶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对社会生产有计划的调节、要实现共同富裕、消灭一切阶级、要以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其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以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东方国家实现跨越以后,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马克思在东方社会理论中原则性地指出: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就”,“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其中既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有资本主义的某些先进的文化。

四、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贡献?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的第一章中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并阐明资产阶级国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来消灭,而无产阶级国家只能自行消亡。

2、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论

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国家完全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3、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一国首先胜利论”

被概括为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做出重大发展的“一国首先胜利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联共(布)和斯大林提出并论证的。

4、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从“直接”到“迂回”

以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为标志,列宁关于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实现了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重大转变,形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理论成果。

5、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进行全盘的改革

在列宁看来,社会主义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实践基础?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任何一国社会革命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的创立,都离不开该国所走过的历史,而总是在总结过去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结合当今实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这样。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从斯大林模式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毛泽东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后来的经验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提出的,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的大变动大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于整个20世纪90年代和发展于本世纪。这前后30年的时间,是整个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趋势加速发展,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以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深化,推动着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与时代主题和时代变革相联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浪潮,其遍布国家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改革程度之深刻、持续时间之长久都具有标志性的时代意义。在这一改革浪潮中,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新情况新变化,社会主义则发生了严重挫折。

当前的国际环境大致可以分成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较为重要的是经济、政治和安全环境以及这几方面综合而成的战略环境。就目前来看,我们面临的经济环境较好,政治环境较差,安全环境总体上好但存在隐忧。综合起来看,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面实践基础和现实动力。改革开放革除了阻碍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体制障碍,开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互动交流的国际环境,是科学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道路,可做以下分析:

1、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忽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使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曾犯过类似的“左”的错误。全国上下“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急于求进,忽视了当时我国的生产力实际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幻想着迅速建成社会主义,使人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2、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反映在我国“大跃进”年代,大搞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全面泛滥,最终导致了我国国民经济在60年代初的严重困难,加之自然灾害,使得国家和人民生活遭到重大损失。 

3、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

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是最突出的事例。“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踢开党委闹革命”等等,使无数的老革命家蒙冤受屈,广大的知识分子也遭受打击、迫害。高喊着“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的极“左”思潮,拉大了我国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4、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过程,还存在着思想僵化、不思改革,把社会主义模式固定化、绝对化,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一面,割断了社会主义国家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

我国“文革”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那段时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过分地强调独立自主,使我们与世界隔绝,自认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中国人民去解救呢。封闭的观念,使我们的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与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

5、苏联共产党的思想混乱、官僚主义,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走向崩溃,苏共也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最终瓦解。

在我国,党内的腐败现象正是目前我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教训,如同在我们面前摆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过去走的路的偏差与错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这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背离、放弃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值得庆幸的是,透过这面镜子,我们的党能及时修正我们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牢牢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坚持以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大胆地、一往无前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信,我们伟大的民族一定会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主题和主要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主题: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基本范式:反思现实一一提出问题一一解答问题一一形成理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三个理论成果对这四个基本问题先后都做了回答,并且不断深化。第一个问题是共同的,其他三个问题各有侧重。

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框架和方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保证和领导力量;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和穷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

八、邓小平理论关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科学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框架和方向。

邓小兵将社会主义的本质阐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才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依缺一不可的整体,失去或否定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失去或否定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

①发展生产力;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改革——解放生产力;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云南的“两强一堡”发展战略?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战略,是引领云南未来发展的“总纲”。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绿色经济是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题中之义。云南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优势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特色农业,为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确立了全新的航标,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云南省加大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集中力量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渔、云林等优势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流通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八大行动。

在桥头堡建设的强劲推动下,与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定位相呼应,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外销呈走高趋势,“云系”、“滇牌”绿色战略品牌纷纷闪亮登场。

多措并举修炼民族文化强省的独特魅力

云南全力推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创新的文化视角创造了文化繁荣的“云南现象”和基层文化建设的“云南经验”,云南提出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到20XX年上升至8%,到2020年达到10%。

云南文化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要构筑云南人文精神、建设“人文云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同时从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多民族文化的人格力量中,升华、内化为云南独特的人文精神。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发展全方位的终身教育体系,昆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建设经验值得重视和借鉴。要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抢救力度的同时;
也要鼓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使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推动云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进文化创新,构建以旅游、创意、影视、民族歌舞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民间文化投资,使云南成为文化产业集聚地。支持和鼓励文化、科研、教育“走出去”,使文化成为密切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建立中国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基地和平台。

打造桥头堡,让云南未来发展动力十足

桥头堡建设作为一项立足云南、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全局性工程,既是云南的发展战略,又是国家的发展战略;
既需要全省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需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关心支持。云南省坚持把对内加快发展、对外实现互联互通作为推进桥头堡建设两个最核心、最基本的战略任务,着力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构筑大通道、打造大基地、培育大平台、建设大窗口、维护大团结、保护大生态。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

(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主导多元、返本开新、会同儒学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学脉渊承

中国文化对近代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理学、自然观)

中国文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辩证法、人本主义)

中国文化对马克思本人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逻辑契合

价值观:无神论信仰、群体性价值取向、民本政治理论

哲学观:唯物论和辩证法、整体综合思维、实践哲学

社会观:社会理想、经世重教、社会关系

4、中国社会的变迁及其理论需要

历史前提:现代化诉求

现实需要:救亡图存

契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模式)取得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世界格局的重大重组和巨变。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和平性、渐进性、平稳性、人本性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模式)的世界影响和国际评价:各种毁誉及其评价和反思。(重点是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榜样论等)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继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之后,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又一场伟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具有世界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新路,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一条新路,是因为它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国际上它表现为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为坚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帮助、协力推进。这种和平发展战略,在国内则表现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可持续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追求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上,给第三世界指出了奋斗方向,给予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的启示。

如何使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当今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具有世界意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一道路在摆脱贫困上能否为广大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借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创造“世界历史”的过程,是否对世界上发展中国家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论在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等方面都得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就,特别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推崇,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经验来谋求发展。

三、扛起社会主义大旗,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破解了国际共产主义所要解决的一个时代难题,即如何有效地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发展的新起点上。

四、改变世界力量格局。

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中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已从发展的趋势和速度上为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利的证明。

自然环境保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国际环境保证: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特作用:当代中国一切进步的根本原因,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
土木工程143班邹越学号:1444205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在实践上与其它国家搞过的社会主义也不相同。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现实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且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社会需求大、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的制约,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有利于加快生产力发展,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与此相适应,要求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以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特点,是既符合国际经济社会的共性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包含着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特殊内容。由于其所运行的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领导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四)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六)“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感想



作者:肖贵清[1,2,3,4,5,6] 作者机构:[1]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3]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4]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5]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6]北京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
出版物刊名:求索 页码:12-22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十九大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