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如何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

发布时间: 2022-10-29 10: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生活化地理教学理念已经融入高中地理实际教学中。作者主要结合实际课堂教学经验,在紧扣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几种措施,凸显地理学科的生活价值,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化    实施策略

一、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此外,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基本理念,旨在倡导生活化地理教学。

1.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把“教师的教”融入生活中。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将教材融入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以生活化教学为突破口,通过优化和整合教材,以生活化、大众化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

2.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把“学生的学”融入生活中。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课堂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让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现,成为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做了很多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二、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1.捕捉生活素材,发现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使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需要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提炼、大胆变革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替换、改造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内容生活化。多用学生熟悉却可能“熟视无睹”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新课导入”。即通过生活化导入,逐渐切入教学主题,呈现教学内容。无论教什么内容,都可以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结合点,并由此切入,在学生“谈一谈”、“说一说”中不知不觉进入教学主题,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一“世界表层洋流分布”。

由于很多学生对“洋流”这个词非常陌生,更难想像海洋中一部分海水常年流动方向,如果我们直接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会使学生感到内容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若我们从学生熟悉的QQ网页中的“漂流瓶”引入,指出漂流瓶是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漂流瓶的爱情故事”。正当学生沉浸在这动听的故事中,老师话音一转,那么推动漂流瓶运动的动力是什么呢?他的运动轨迹如何?有没有规律呢?然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一些漂流瓶的运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地图上画出其运动轨迹,并对照洋流分布图标注这些漂流瓶借助的洋流名称。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鲜活起来,使学生能够活学地理,理解地理“死知识”中的“活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借助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体收集社会生活中涉及的地理现象外,还可以从中国古典诗词、一些著名历史事件中寻找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具备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恰当地引入教学中,这样的地理课才具有生命和活力。

2.联系乡土知识,分析地理问题,提高学习能力。

增强爱家乡的情感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情感目标培养之一。乡土地理环境中蕴涵的学习素材是相当丰富的。教师应从乡土地理环境中挖掘出一些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应用学习的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原理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应用地理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从而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就在身边,强烈引起学生对生活、现实和家乡的关注,有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二“传统工业区”

我们在学习“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发展历程之后,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城市——淮南市的经济状况。淮南市也是因煤而兴,形成以煤炭、电力等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在当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地位逐步提高的状况下,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冲击下,淮南市会不会因煤而衰?那淮南市的出路何在?未来该如何发展?在这一系列犀利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担忧自己的家乡,开始思考、规划未来的发展。这时候,教师可以“煤城淮南的转型之路——打造五彩淮南”为主题,开展一场讨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走进工矿企业调研、采访市级相关政府部门等形式获取相关资料,按照“繁荣(区位优势)——衰败(存在问题)——整治(发展方向)的步骤分析淮南经济发展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若学生有好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则可以鼓励学生向报社投稿。

在教学中,把这些乡情资源适时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知识拓展引申、迁移的学习能力,又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3.开展社会实践,运用地理知识,实现学以致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统地理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而生活化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构建开放式地理新课堂。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室外考察,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进行野外观察地形、地质和地貌,观察星象、测量地理经纬度、组织进行气象观测预报、人口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环境污染调查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技能,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案例: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

我们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正值秋冬季节交替,高压(反气旋)、快行冷锋等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现象非常典型。我们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连续一周的天气观察,利用简易的工具观察每天的天气状况(气温、风向与风速、气压、降水等天气要素),记录、整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出这一个星期的气温与气压变化曲线,最后结合课本原理总结出天气变化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去郊区的蔬菜大棚基地观察,测量棚内与棚外的温度、湿度,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技调节局部的气候,为人类造福。

在教学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从单一到综合;学习的空间从封闭到开放,从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延伸,学习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拓展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

三、结语

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可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原理,就会使地理课堂充满活力,使地理教学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丽娟.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3]周雪忠.“回归生活世界”的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