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行动研究的阐释

发布时间: 2022-10-30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简称《标准》) 的推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取得进展。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比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但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始终是个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重视体育课程行动研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行动研究的含义

柯勒尔在1933年至1945年担任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期间,与同事合作,为探讨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者应该鼓励实践者,特别是印第安人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来,在行动中解决自身的问题。”他称这种方式为“行动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在与其学生对不同人种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时,将结合实践者智慧和能力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勒温在其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步骤。之后,许多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开始对行动研究发生兴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实证研究已经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大危机,而行动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变革社会的途径,因此,行动研究的主张和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有关“行动研究”的诸多定义中,比较明了的当推行动研究的积极倡导者、英国学者艾略特所下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境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这种研究被运用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行动研究被定义为:“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在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仅仅是研究的客体或对象,他们是研究的主体。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教学行动研究即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体育教学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教育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研究”及“行动”这一双重活动,中小学体育教师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行动研究强调的是将研究结果直接用来应对和处理实际的体育教学问题,而不是仅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现象进行描述和论证。

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领域还未普遍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为此,我们更应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的意义有足够的认识。

我国中小学体育科研需从战略上调整方向,总体上应从目前的“理论思辨型”、“论文型”的研究转向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动的实践性中介,其研究的主体最终只能是体育教师。如果体育教师不去承担这一研究任务,必定会造成理论与实践链条的断裂、脱节。行动研究理论认为,要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必须同时重视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和理论价值的作用,把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行动研究结合起来。

三、中小学体育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中小学体育教学行动研究旨在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国情、校情和自身实际,针对不同的教学问题,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适合自己的研究步骤。一般来讲,中小学体育教学行动研究基本上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确定问题。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发现问题,但不善于很快地确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虽然能被感觉到,但不能被明确阐述。因此,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思维去确定问题。

二是制定计划。在确定了选题之后,要制定出研究该问题的计划。为使研究计划全面、合理、科学,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从研究的对象、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解决方法、研究条件、理论论证、实施方法、效果评估、实施时间和形式以及研究成果等内容入手,制订研究计划。

三是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按照研究计划进行,采用观察、访谈、教师日志等多种方式收集原始的数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研究计划。

四是研究反思。在全面、透彻地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中小学体育教师一方面将研究以论文或其他形式发表,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发现新问题,开始新研究,把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变成一个不断研究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 需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加以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行动研究体现体育教学研究的本质,广大体育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大力提倡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行动研究,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行动研究的理论方法, 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真正成为一名反思型实践者,从而更好地指导现今中小学体育教学。

(责任编辑韩大勇)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