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 2022-10-30 0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也是青少年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曾留守青少年的特殊性,完善评价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指标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对近些年国内外关于社会适应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归纳,对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相关的概念、现状、测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提出了可行的评价和展望。

关键词:曾留守青少年 社会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05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二元化程度的加深,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到902万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在四川,留守儿童多分布于偏远贫困农村和二、三线低发展水平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其中雅安市地质环境复杂,次生灾害易发,“5·12”“4·20”两次特大地震迫使当地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经过五至十年的成长,留守儿童逐渐转变为具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较之一般成长经历的青少年,此类青少年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一定障碍。

有留守经历的青少年多被称为“曾留守青少年”,但由于对留守经历年限及生活环境现状界定的不同,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曾留守青少年的界定标准并不一致。王玉花(2008)在研究中界定的留守经历标准为“14周岁及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一次性连续半年以上”。[1]李凡繁(2012)界定的标准是“17周岁及以下,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且时间在半年以上”。[2]综合考虑之下,笔者将“曾留守青少年”定义为“有留守经历的13到19周岁的青少年群体”。

社会适应一词在生活中运用较多,但至今缺乏统一的认识。国内,黄希庭(2003)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解释为“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3]邹泓等学者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主动地顺应环境、调控自我或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动态过程,也是个体心理—社会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4]国外,美国心理学家道尔(2017)将社会适应定义为“人类有机体根据其年龄特征,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的机能”。美国智力落后协会对社会适应的定义是:个体在独立处理事务和承担社会义务等方面达到其年龄、智力和社会要求的符合程度。探索已有研究,归纳出整合性较高的定义:社会适应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最终是为了实现个体与外界的平衡与和谐。

一、曾留守青少年相关研究

通过整理与分析,针对留守青少年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和情绪情感方面,对社会适应的研究较少,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曾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

目前,研究状况显示,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非留守青少年。在已有的文献中,性别、年龄和留守期间主要照顾者等因素会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影响。康耀文指出留守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差于留守男生,但在某些心理症状上,男生則更为突出。[5]龙军指出,留守女生的焦虑、抑郁、过敏和恐怖等倾向都远远高于男生,而男生则具有更高的冲动倾向和孤独倾向。[6]尽管已有学者对于不同年龄段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但始终未能达成统一共识。如姚应水(2010)等人研究中,认为高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低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7],但另有研究者持有与之相反的观点。赵洁等人(2008)通过SCL-90量表发现,母亲外出打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等因素都会影响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且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少年心理问题更加突出。留守时间越长,其心理健康水平会越低,心理问题也会愈加严重。[8]

研究中一般采用各类心理量表对其进行测量,未构建专门的评测工具。如李宝峰(2005)用SCL-90量表调查了我国中部农村贫困地区中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陈青萍(2009)等学者则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AT)”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此外,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表也是较常采用的评测方法。

(二)曾留守青少年的社会行为研究

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了青少年亲子教育的基本缺失,降低了家庭的亲密度和适应性,这种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会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加之此时青少年心智发展和社会经验不足,缺乏正确的教导管束,易产生不良的越轨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

调查表明,农村学校校园越轨行为中,留守青少年越轨案件占54%,有61%的留守青少年学业不良、考试作弊、违反校纪,37%的留守青少年有小偷小摸、拉帮结派、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行为。[9]张德乾(2007)在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交往问题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严重问题。[10]秦海丽(2007)在其研究中指出,农村社会不良文化、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错位都会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11]刘霞、范兴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问题行为问卷对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违法和违纪行为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男生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多的危害健康的行为。[12]由此可见,留守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已经愈加严重,甚至威胁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亟待社会和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控制。

(三)曾留守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研究

亲子之间长期的分离状态使留守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受到影响。据调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有更多的情绪问题,比如更多的孤独感、焦虑、抑郁以及更低的幸福感[13],并且在面对挫折时,留守儿童有更差的情绪调节能力[14]。范兴华(2011)通过考察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情绪适应状况的差异,得出与父母监护的一般儿童相比,祖辈监护的双留守儿童、母亲监护的单留守儿童和父母监护的曾留守儿童的总体幸福感低、积极情感少、消极情感多、抑郁高、孤独感强,并且上述差异在男生、初中生中较明显。[15]凌辉(2012)在考察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时,采用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和儿童孤独感量表(CLS)对比调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并得出留守所导致的亲子分离现象对儿童行为适应及情绪发展存在不利影响,留守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长是主要因素。[16]

综合来看,留守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情绪转变的关键时期,童年时的留守经历使他们的心理生理需求得不到稳定充分的满足,因此产生了更多的负面情绪体验。性别、年龄以及不同的留守类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二、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

(一)研究现状

童年时期的留守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群体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2006年,曹述蓉在其研究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水平、社交—领导行为和情绪适应水平较差。[17]2008年,郝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留守儿童一旦留守超过半年,其自尊水平会明显下降,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18]有学者指出,与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学习方式、语言发展及人际交往方面较差,且差异显著。人际适应上,留守儿童的师生关系比一般儿童较差,同伴关系中也表现出更多的冲突矛盾。这些社会适应方面上的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加,也对留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

(二)测量指标

现有研究中,并未建立专门的针对于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测量指标,一般借鉴于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相关的评价工具。聂衍刚教授(2004)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被广大的研究者所采用的,该表共包括正常(良好)适应行为分量表和适应不良行为分量表。候珂等学者在较大样本量基础上,以抑郁、自尊、问题行为、主观幸福感、未来压力感知、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为具体指标,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上存在的差异。王耘等(2002)修订的师生关系问卷以及邹泓(1999)的社会支持问卷,准确地评估父母了外出务工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贾林斌(2008)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也常运用于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之中。其中,邹泓(2015)等人提出了“领域—功能”理论模型,包括自我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环境适应4个领域,以及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功能状态的8维度问卷,有效地探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19]

三、对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的展望

(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研究

曾留守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特殊部分,针对于其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需要结合质性研究与质量研究。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量化的数据结果,同时运用访谈等方式,更加深入和细致地探求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状况和问题,提供更加具体而富有科学性的干预策略。

(二)建立科学的标准界定

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形成对曾留守青少年概念的准确定义,在其年龄和留守时间上未达成统一认识。概念界定的模糊,一方面使社会对曾留守青少年缺乏科学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其研究的深入,使得以往研究不能正确把握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和规律。本研究以期辨识与提出一个较为准确、认可度较高的概念定义。

(三)构建统一的指标模型

现有文献研究多采用评价留守儿童、中学生等其他群体的指标模型,鉴于曾留守青少年的特殊性质,应结合实际情况,建構更加具体和特色的评价指标,完善对曾留守青少年的评估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8-390.

[2]李凡繁,徐学俊.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希望和良好寝室关系的保护作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3):207-208.

[3]陈建文,黄希庭.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1):182-184.

[4]金灿灿,邹泓,李晓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及其积累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20.

[5][7]康耀文,陈燕,姚应水.我国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6):510-514.

[6]龙军,沈英.赣南地区乡镇留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3):264-265.

[8]曹光海,杜鹃,赵洁.曲阜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济宁学院学报,2009(3).

[9]王道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27-33.

[10]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21):5679-5680+5682.

[11]秦海丽,乔有力.社会变迁中农村留守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33-35.

[12]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98-102.

[1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14]黄玮,张茂元.广东农村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比较研究——基于挫折应对与独立生活能力的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5(5):59-65+91.

[15]范兴华.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情绪适应的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11(2):71-77.

[16]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674-678.

[17]曹述蓉.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县304名留守儿童为例[J].青年探索,2006(3): 16-19.

[18]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5):1199-1201+1207.

[19]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5-72.

责任编辑:张蕊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