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祖槐(下)

发布时间: 2022-11-01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路,总是泥泞而沉重,每行进一步,总要伴随着苦涩的泪、惨重的血。

洪武元年,朱元璋面对破碎的山河,发出这样的感慨:“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比稀少。”“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大臣们也纷纷上疏,奏说迁民事。督府左断事高巍奏称:“臣观河南、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疑以来,尽化为蓁莽之墟,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十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实际上,励精图治的朱元璋此时心中很明白,就连他的故里安徽风阳,虽已置县,但却是“地瘠民稀,萧萧数楹,仅同村落”。置县不过是大臣们为阿附他而已。户部郎中刘九皋献策:“……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从放牛娃、贫憎到南面百城称孤道寡的朱元璋,雄心随岁月而膨胀,抱负伴龙墩而扩张,为圆龙腾云涌万世一系之美梦,也必然会做出顺乎历史潮流的抉择。在移民的举措中,除遣返、军屯、商屯之外,最难实施最牵动人心的,则是平民百姓的大迁徙。

《明实录》记载,明初山西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共79县。移民主要来自辽州、沁州、泽州、潞安州、汾州府和平阳府,这些地区共有51县,而平阳府就辖28县。可见迁民最多的是当今临汾,而洪洞当时人口最稠,作为一个县来说,移民最多自在情理之中。但遍布大半个中国的晋民后代修葺的谱牒里,几乎都记载先祖来自洪洞,这颇令人费解。但稍加留意有关史乘方志,便疑团顿释。因当时之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加之广济寺院落宽展,易于政府没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川资凭照。于是,汉槐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

长期浸泡于农业文明中的“丁村人”的后裔,虽有劳作之苦,但不乏桑麻之乐。此时的流动与迁移,早就不是逐水曲,狩猎歌,游牧吟,而成了农民悲剧的代名词。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狗汜八百里,猫认三千途,老马识归道,狐死必首丘……中罔古老文化以动物习性创造的这些依恋故园的词汇,实际上是安土重迁的中国农民心理的折光。围绕这次迂徙,迁徙者及其后人编纂出了种种听来令人百脉沸涌、低徊唏嘘的故事。

最为普遍的传说足,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朱明统治者设下的一个弥天骗局。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三晋:“不愿迂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带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集结了。卜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火明皇帝敕命,凡来火执耐下者,一律迁走!”说婴,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遂强行髓记,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圈绕这次大迁徙,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及“小脚趾复形”的原因,也曾在冀鲁豫—一带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淆解开手,我要小便。”长途跋涉,大、小便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意语。

山东有民谣云:“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我在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看到两副楹联,一为“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二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楹联与民谣,一雅…俗,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

关于大移民中明王朝设圈套诱骗百姓的传说,有…定的史实依据,蒙骗群众向为封建统治者的惯用伎俩。“解手”一间的来历,听来也能自圆其说。至于“脚小趾甲复形”一说,则于情于理于科学都解释不通。明王朝移民旨在扩大农耕,移民长途跋涉全靠双脚,为防逃跑可在人体其他的部位黥记,大可不必在脚上动刀。国内我天南海北的朋友中凡问及者,脚小趾甲都是复形,而友人们的先祖不可能全部出自三晋,后天也绝不可能改变遗传。惠特曼博士曾在老鼠身上做过实验,他将鼠尾斩掉,结果无尾之鼠所生后代仍有尾,他连斩了十九代、二十代鼠的尾巴仍像其祖宗的尾巴一样长。解放前,中国妇女视足小为美,曾忍疼裹脚,裹足习俗沿袭了多少个朝代,然后来的千金,要掠“三寸金莲”之美,如不扎裹,仍是天足……

历史的经纬里,通常交织着神秘的丝线。然而,拂去这些民间传说扑朔迷离的浓雾,我们还是能筛簸出明初农民大迁徙那惨烈的真实。

有人从《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问8次)。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大迁徙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但对一家一户却是莫大的悲哀,大迁徙无情摧残着放逐者的心灵,所造成的精神创伤,甚至几代人都难以平复。

我们不难想象晋南迁徙者背井离乡时的情景。

就要告别“尧天舜日”时耕耘过的丰腴土地了,就要告别先人们“接姑姑迎娘娘”时敲打的那令人心醉的威风锣鼓了,就要告别那碧波盈盈灿若锦缎般的汾水了,就要告别唐代诗翁王之涣观赏过的令人神迷的鹳鸟了,大批扶老携幼的迁徙者怎能不五内俱焚,寸心如割!乡土的一涧一溪,一寺一庙,一坟一松,一谷一黍,一房一槐,一莲一蓬,一鲫一鲤,一草一卉,一鸟一虫,早已化为迁徙者生命的血肉,像文身的花纹附着在躯体之上。迁徙者们怎能不恋恋依依,声泪俱下!当他们一步一回首,三步一徘徊,一寸寸、一尺尺、一丈丈,挪挪蹭蹭,渐远乡井的时候,他们泪眼中最后看到的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是那老槐枝桠间的一簇簇鹳窝……于是,老槐树和鹳窝便成了迁徙者们诀离故土时的最后的标识……

迁徙者们的新辟之地,抑或难觅鹳鸟,抑或乌鸦常见,抑或“鹳”“鸹”两字声母相同,韵母也相近,经几代人的舌传口播,老鹳窝便成了老鸹窝了。

风尘逆旅,给迁徙者心中留下许多刀刻般的伤痕。山东曹县一刘姓的族谱里,记载着他们的先祖是“独耳爷爷”,独耳爷爷就是因为在迁徙途中多次逃跑,被官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