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范晔《后汉书》之论赞

发布时间: 2022-11-06 0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范晔《后汉书》是史书经典之一,在前四史中以其独特的“论”、“赞”著称。然而,关于“论”、“赞”前人讨论的却并不是很多。基于自己阅读的兴趣,我整理了范晔“论”、“赞”的相关内容,以及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问。

关键词:范曄;《后汉书》;论;赞

K234.07

一、关于《后汉书》论赞的资料整理情况

在我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发现关于范晔《后汉书》的研究并不多,这是一个令人疑惑且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我目前手头的资料来看,《中国史学史》著作,如金毓黻先生所著,谢保成先生主编的,都没有对《后汉书》中的“论赞”开设专章来讨论,甚至连多花些笔墨来讨论《后汉书》中的论赞都没有;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后汉书》的成书过程,具体内容,以及具体内容所反映出的思想。比如:谢保成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第三编:《逐渐成长的汉唐之际史学》的第三讲:《范晔<后汉书>与司马彪<续汉书>志》中只着重讨论了“《后汉书》纪传”,并且笔墨侧重于“编纂特点”,而“编纂特点”则主要写范晔开创的七类传,即“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讨论,而关于“论赞”只是偶尔提及,一笔带过。金毓黻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史学史》第四章:《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中关于《后汉书》的笔墨本就不多,而讨论《后汉书》时也只是追溯历来“东汉”史的书写,以及《后汉书》的形成。白寿彝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史学史论集》中有论文《范晔》,令人感到高兴的是,他开始开设专章讨论《后汉书》的“论赞”。但是,我以为,白先生的论述还是比较粗糙的,并且受时代影响,阶级分析的味道很重,限制了思路的开拓。对此,我比较疑惑,因此,我的猜测有二:一、这些史学家生活年代的特殊性,他们出身较早,从小读史便是从二十四史开始,所以对于此思维定势,以至于忽视;二、他们成年后,正处意识形态出塑期间,大家则更多的关注的是思想,或是用阶级史观去分析,以期望解释当下。

若关于《后汉书》论赞讨论,在往前追溯,较为集中的则是刘知几《史通·论赞》,但是,刘知几对于范晔的论赞评价并不高,说他坏了史书体例,并且只是无病呻吟般地卖弄文采:“其有本无疑事,辄设论以裁之,此皆徇私笔端,茍衒文采,嘉辞美句,记诸史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 刘知几对范晔论赞的评价在之后争议不断。

那么,今日关于范晔《后汉书》论赞的研究,目前我能找到的只有三篇相关文章,分别是:王春淑《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评析》,1998年10月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25卷第4期;唐莹:《<后汉书>的序论赞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梁娟娟:《范晔<后汉书>论赞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7月。有些遗憾的是,三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讨论问题的角度与内容。不由令人深思,关于范晔《后汉书》之论赞是否已经“言之无物”了呢。

以上是关于我收集资料的情况,难免有疏漏与错误,根据梁娟娟在其硕士论文中的学术史回顾,范晔的论赞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以1980年为界。在1980年前,对《后汉史》史论的研究仅仅散见于学者对《后汉书》的总体评论之中,涉及范晔论赞的地位、“嗣论以赞”的设置方法以及范晔论赞袭用华峤之辞三个方面。二十世界八十年代,关于《后汉书》论赞的研究进入系统化。并且主要包括:一、对《后汉书》论赞在史书论赞发展中的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二、关于《后汉书》序论赞的文学特色;三、倚重论赞总结范晔的史学思想。

二、外:“论”、“赞”之结构,在《后汉书》中的表现形式

关于论赞,根据刘知几在《史通·论赞》中的说法,可以追溯至《左氏春秋》中的“君子曰”,直至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则是论赞更为明显的表现形式的开始。此后,论赞的形式相当多样。刘知几总结为:“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常璩曰譔,刘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 其中,范晔《后汉书》的史家评论包含在“序论赞”三部分中。

白寿彝先生在《<后汉书>的论赞》(《范晔》)中说:“论一般是指纪传后面的论,差不多每篇都有一首或一首以上。论中又有序论,也称作序,是在《皇后纪》和杂传的前面。论,多是评论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有时也采取讽喻或感慨的形式。” 这里,白先生将“论”与“序”笼统地放在一起讨论,我以为,还是有失偏颇的,《后汉书》中的“序”实则非常丰富,非仅“评论”二字可以概括。据前人统计,范晔《后汉书》中共有序26篇, 其中有18篇总序,另《皇后纪》中附有诸皇女传序一篇,以及《儒林列传》又为《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学术各作序一篇;《南蛮西蛮夷列传》中南蛮、西蛮又各有一序。范晔作序不拘泥于篇幅,长着有1700多字,如《党锢列传》;而短者只有一两百字,如《列女传》仅一百零九字。范晔作序,一为追根溯源,考其本末;二为说明设立此传的缘由。《党锢列传·序》则追溯至春秋,讨论春秋后士习的变化,特别详于桓、灵帝时期的党人活动和两次党锢。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论及:“党锢传首总叙说两汉风俗之变,上下四百年间,了若指掌。下之风俗成于上之好,尚此可为百世之龟镜。蔚宗言之切至如此。读之能激发人。”我想,这便也是范晔的目的所在。序之开篇,处于要地,既要开宗明义,又要达到激发人的目的。再观《宦者列传·序》,范晔则是强调宦者在东汉特别兴盛的原因,宦者在东汉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故为此立传。

在《后汉书》中更为重要的是论,共一百一十篇,除去《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循吏列传》、《文苑列传》、《独行列传》、《列女传》五篇没有论外,其他纪、传都有论。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独论一人一事,合论数人数事,通篇总论等多种。如:《皇后纪》除篇末总论外,光武郭皇后、和熹邓皇后又单独有论;《隗嚣公孙述列传》中,两人各单独有论;《宗室四王三侯列传》中唯独齐武王演有论。此外,论的位置也并非局限于篇末,也有置于篇中的。

最后,是“赞”。赞在每篇纪传后面都有一首,一律用四字一句的韵语写成,或概括史实,或另发新意,多可补论的不足。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提出:“厥后班孟坚《汉史》以论为赞,至宋范晔更以韵语。”梁娟娟在论文中总结:“赞”原是一种歌体,后来被引入史书中,用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到了范晔手中,则成型,以四言韵语的形式,成为史书体例。

范晔的《后汉书》既设“论”又设“赞”,是否多此一举,是否累赘繁杂?关于此历来受到争议。赵翼就曾指责“范书之赞,……于既论之后,又将论词排比韵语耳,岂不辞费乎?”而刘咸炘的观点则与赵翼的相反:“……赞在末,尚可见一篇之起止,然则蔚宗加赞于论后,虽成赘文,而适以自护奇书,无用而反有用也。”“赞”从文章内容来看,确实大多为意思的重复(也存在少部分为内容的补充),但是从结构来看,自有其合理性。“赞”成了各篇之间的自然分界,同时有时也是论的补充,毕竟论的随机性非常强,例如《梁统列传》中的论,只关乎梁商,没有论及他人。而《梁统列传》的赞“河西佐汉,统亦定算。褒亲幽愤,升高累叹。商恨善柔,冀遂贪乱。”则对梁统、梁商、梁冀三代人都有论及。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范晔的史论在《后汉书》中以卷首之序、随性之论、韵语之赞构成,这样的形式既是开创亦在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三、内:范晔论赞的“史学特点”

范晔的《后汉书》并没有自序,但是,他曾经在《与诸甥侄的书》写道:

既造《后汉》,转的统绪,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班氏最有高明,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所得,唯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吾杂传论,皆有精义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预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虽事不必多,且使见文得尽。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殆无一字空设,奇变不穷,同含异体,乃自不知所以称之。此书之,故应有赏音者。纪传体例为举其大略者,诸细意甚多。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谢保成先生认为范晔所言,归纳起来便是:1、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而班固《汉书》“唯志可推”,“博赡不可及”。2、自己所做传论“皆有精义深旨”,特别是“循吏”以下及周邊传序论,为“天下之奇作”。3、提出“欲遍作诸志,前汉所有者悉令备”。4、“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5、“纪传体例为举其大略者,诸细意甚多”。

此段文字自是表现出范晔的自信与骄傲,同时也表明他所作论赞实乃“皆有精义深旨”“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赞自是吾文之杰思”;这样的观点是与刘知几的“所以辨疑惑, 释凝滞”有出入,并非只有遇到疑惑需要解释时才出现论赞,论赞真正地成为“评论”。这又与司马迁的“太史公曰”有很大差别,司马迁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的论赞侧重的是“成一家之言”,直抒胸臆,直接发表见解和评论。清末学者牛运震评曰:“太史公论赞, 或隐括全篇, 或偏举一事, 或考诸涉历所亲见, 或证诸典记所参合, 或于类传之中摘一人以例,其余, 或于正传之外摭轶事以补其漏, 皆有深意远神, 诚为千古绝笔。”虽然司马迁的见解深刻,但是部分学者仍然认为他的许多论赞大多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实乃“成一家之言”,主观性较强。

班固的《汉书》旨在维护汉的正统,对大汉歌功颂德,这也奠定了《汉书》“赞”的基调。遵循儒家,惩恶扬善,读《高帝纪赞》、《武帝纪赞》、《公孙弘卜儿宽传赞》、《佞幸传序、赞》、《王莽传赞》等篇,终归难逃“追述功德, ……穷人理, 该万方, 纬六经, 缀道纲”。

与司马迁、班固相比,范晔在《后汉书》中的论赞笔法,更能体现他的论史自觉意识。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对此我将其进行了总结与补充:

一、范晔首次明确“评论”应该独立出来。刘知几在《史通·论赞》中写道:“司马迁始。限以篇终,各书一论。必理有非要,则琼森其文,史论之烦,实萌于此。(篇必有论,从史记开始。)其有本无疑事,辄设论以裁之,此皆徇私笔端,茍衒文采,嘉辞美句,记诸史册,岂知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者哉?” 王春淑认为刘知几基本是否定史籍中应该有评论的,但我以为,并非如此,刘知几强调的是有疑惑则由论赞,而范晔则是无形中将“论赞”常规化,使得“评论”的意识逐渐独立,而这样的独立又融于事件本身之中,例如他将一些论安插在文中,而并非仅仅是文末。

二、论赞讲求“精义深旨”,而非经学的再现或者是意识形态的变向传播。范晔批判班固《汉书》之赞“不可甲乙辨,后赞于理近无可得”,甲便是经部,乙便是史部,班固为塑造儒家意识形态,“赞”皆是儒家思想的传达,而偏离了史籍的论赞之精义深旨,范晔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点。

三、范晔论赞的最终指向仍是“以正一代得失”。比如关于东汉灭亡之原因,历来有许多讨论,有宦官乱政之说,外戚擅权之论等等。范晔在《后汉书》中开设了《党锢列传》《宦者列传》《皇后纪》等篇目,范晔虽是依照华峤《汉后书》中的《皇后纪》在《后汉书》中亦增设《皇后纪》,但是,原因却决然不同。华峤则是因为皇后是皇帝的配偶,地位相当,设立纪。范晔在《皇后纪》的序中道明了原因:“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并且范晔在文中又极其详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表明东汉看似亡于宦官,实际上是亡于女权专政。这是范晔“正一代得失”较为明显的表现。

四、范晔的文笔多样、飘逸、开放,不拘谨。《史记》中“太史公曰”与《汉书》中班固的“赞”往往落落数语、言辞质朴。例如《仲长统传》篇末的论有500多字,骈散相兼, 气势激越纵放, 语言典雅明丽。刘知几批评范晔:“遗弃史才, 矜炫文彩。”便也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特点。

四、若干疑问与猜想

以上内容是我阅读相关数据以及范晔《后汉书》原本之后,基本认同的观点,包括一些无可辩驳的事实,于此同时,我也對其进行了一些补充。但是,涉及到主观分析时,我还有一些疑惑,以及有些自己的猜想。

1.刘知几在《史通》中写道:“司马迁始。限以篇终,各书一论。必理有非要,则琼森其文,史论之烦,实萌于此。(篇必有论,从史记开始。)”学者反驳刘知几以其范晔关于史论的观点不相一致。范晔认为“因事就卷内发论”,刘知几则认为“辨疑惑, 释凝滞”。我觉得这样的回答略嫌粗糙。在我范晔《后汉书》的过程中,首先,范晔确实并非每卷末尾都要立论的,有些仅仅是一个赞而已。其次,有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后汉书》的书写,往往一卷要分分成好几个部分,在志中,如“律历”、“礼仪”、“祭祀”,都只在最后一部分最后给予一段“论”;而在“传”中则不同,比如方术列传,在第一部分的结尾便有长论,在最后一部分中的结尾只有“赞”而已,为何?论赞是否只是“随性”?

我觉得应该进行更为细致的比较分析。

2.关于论赞的具体内容与论赞本身:在讨论论赞时,确实应该关注具体内容,有些论赞的具体内容可以传达重要信息。比如:《桓帝纪·论》中写道:“前史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这里,范晔借用《左传》的典故来批评汉桓帝崇佛的荒谬,进而我们也可知,在佛教兴盛的宋,范晔却对此不感兴趣,有些学者进而思考解释,实为范晔推崇儒家思想。我以为,在讨论论赞内容时,不应该罗列说某一篇论中表达了什么观点,某一篇论中表达了什么观点,而是应该讨论在“论赞”这样的特殊位置,讨论的什么样的内容具有不可替代性;换言之,就是“论赞”的特殊位置应该说什么,范晔说了什么。比如,前文提到的《桓帝纪·论》可以表现出范晔对佛教的态度,《襄楷传》载襄楷上书桓帝说:“闻宫中立黄老浮图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图。浮图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图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单天下之味,奈何欲知黄老乎?”这段对崇佛之人的讽刺,亦能看出范晔对佛学的态度,《桓帝纪·论》的作用就可被替代。那么,是否当我们从内容角度进行讨论赞时,是否应该注重的是论赞独一无二的作用,以及应该如何实行?

3.最后,我的疑惑是为何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才开始对范晔《后汉书》的论赞进行系统讨论、研究?对此,是否是因为西方史学的传入,使得史论、方法得到了重视?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这样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认识范晔《后汉书》之论赞是否有帮助?

参考书目:

[1]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刘知几:《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6]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王春淑《范晔<后汉书>序论赞评析》,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8]唐莹:《<后汉书>序论赞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9]梁娟娟:《范晔<后汉书>论赞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7月。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