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招生考家长”触动教育公平底线

发布时间: 2022-11-06 11:10: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几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人民日报也曾刊登评论称: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在于“奋斗”。

奋斗当然是个体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社会层面,理应创造公平的外在条件,让所有人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否则,在重重障碍面前,个体的奋斗显得势单力薄。

近期,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和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招生时,让家长做“问卷调查”,甚至调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职务、毕业院校,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据媒体报道,民办学校“招生考家长”早已有之,学校喜欢招收“收入高、家境好、机灵、家长陪伴时间足”的学生,此次两所学校只不过更极端、更典型。对于监管部门,两所学校的行为相当于一次试探,如果不能坚决及时遏制,类似现象恐会愈演愈烈。

不论校方的初衷和真实意图是什么,实质都流露出一种“门第筛选”的味道来—— 有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恐怕连问卷上的题目都看不懂,而知识分子、白领精英怎么也能对付出几道题来,显然后者的机会更多。至于调查爷爷奶奶的学历更让人惊讶,上个学校还要问家庭出身?即使这份调查与招生结果无关,也会给部分家庭带来无形的歧视和压力,影响相当恶劣。

我国义务教育法和地方招生政策,都以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中小学生教育权益为基本原则,其目的就在于保障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和阶层固化。而用家长的素质、学历、社会地位来筛选孩子,无疑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触碰了教育公平底线。

事件发生后,当地教育部门应对非常果断,不但叫停追责,而且予以惩戒。然而更该看到,上海及全国民办学校正在以各种方式“掐尖”,教育公平已经受到侵蚀。“公办保均衡,择校到民办”的大方向没错,但现实是优秀师资和优势生源正在流入民办,“优先选民办,保底到公办”已成为很多家长的升学思路。竞争不断白热化,才催生了“招生考家长”的奇葩举动。

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首先,法律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且适用于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其次,学校不得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前选拔、特殊培养学生。再次,学校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无论是法律,还是規定,体现的都是“有教无类”的大义。把家长作为录取学生的考量因素,显然有悖这个“大义”。

显而易见,招生拼家长,是对义务教育的解构和扭曲。就平等接受教育而言,它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公正的。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尚不平衡,只有就近免试入学,只有电脑随机派位或者摇号入学,才能体现相对公平。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国家才规定要逐步扩大划片入学实施范围。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家长择校冲动强烈、“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更要一手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一手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可以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公平应是最大考量。以家长学识、背景作为招生参考的做法,无异于人为设置的关卡,阻断了教育公平之路,理应被摒弃;而那些出身“寒门”的孩子,更应被待以公平。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