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精养池塘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1-10 17: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从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精养池塘养殖技术,对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 池塘养殖;生产条件;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268-01

养鱼池塘条件优劣、养殖技术水平高低、饲养管理精细与否,都直接关系着池塘养鱼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根据在皖河农场水产养殖场的水产工作实践,对精养池塘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介绍如下。

1池塘生产条件

池塘是养殖鱼栖息、生长、繁殖的环境,许多增产措施都是通过池塘水环境作用于鱼类,因此池塘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成鱼产量的高低。精养鱼池的条件包括池塘位置、面积、水源和水质、水深、土质以及周围环境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采取措施改造和修整池塘,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

1.1池塘的位置和面积

池塘呈长方形,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这样既有利于池塘的进、出水,又有利于鱼种、饲料和成鱼的运输和销售。根据目前养鱼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每口池塘面积为0.67~1.00hm2较合适。

1.2水源和水质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以便于经常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内鱼类饲养密度大,其投饵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应求,水质易恶化,容易产生鱼类严重浮头,而导致大批死亡。虽然用增氧机可防止鱼类浮头,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水质,长期下去不利于鱼类生长。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鱼类生长。

1.3水深

养殖渔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的说法,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上有机物分解又消耗大量氧气,就容易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深应保持在1.8~2.5m为宜。

1.4土质

养殖鱼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黏土次之,沙土最差。淤泥过多,则其中所含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缺氧。通常在鱼种投放时,池底应保持5cm厚的淤泥,这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

1.5鱼种

鱼种来源于本场生产的优质品种,规格多为2龄或1龄大规格鱼种。鱼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自行培育鱼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

1.6饵料及肥料

精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搭配一些粮食副产品;青饲料以黑麦草、苏丹草为主,搭配其他陆草和水草;肥料以粪肥、化肥为主,搭配部分绿肥。

2生产技术措施

2.1池塘的修整

成鱼塘每年要修整、清理1次,按要求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塌陷的塘埂,疏通进、出水系统,并彻底清除杂草、敌害。修整池塘的作用有:改善池塘的保水、保肥性能,增加蓄水量;疏松底质,增加营养盐类;消除杂草、野杂鱼、有害水生昆虫及潜伏的各种病原体,减少鱼病的发生。

2.2放养模式的确定

提早放养,改传统的春放为冬放。在鱼种放养前,采用生石灰100~150kg化浆后全池泼洒,5~7d后加水投放鱼种;鱼种投放时要以晶体敌百虫8mg/kg,或3%食盐或高锰酸钾20mg/kg浸洗15~20min后再下池。确定放养模式的原则:准确地把握养殖条件,如水质、水深、面积、进出水系统、增氧设施等,如这些都很好,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将产量设计高一些。

2.3饵料、肥料的投放方法

(1)配合饲料。在池边搭建饲料台,用投饵机进行投饵,刚放鱼时投喂少量饲料进行驯化,驯化时调慢投喂速度,经过3~5d驯化,鱼类一听到投饵机的声音争先到食场抢食。投喂要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四看”(看温度、看水色、看天气、看鱼吃食情况)的原则。每天投喂3次,分别为上午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每次投喂时间为1.0~1.5h,以鱼80%饱食度为宜。

(2)青饲料。通过种植苏丹草和黑麦草来满足草鱼对维生素的要求,投喂方法为:在离投饵机20m以外用几根竹木制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投饲框,在池边把草放入框中,用滑轮将框拴入池中固定位置。用投饵框投喂青饲料可以容易观察草鱼当日的吃草量,以便及时调整;又可以防止青饲料被风吹散引起腐烂而败坏水质。

(3)施肥采取施足基肥,巧施化肥。追肥的原则是少施、勤施,以解决部分肥水鱼的饵料。

2.4水质管理和调节

养好一池鱼,首先要管好一池水。要适时调节水质,具体方法:一是加注新水、排掉老水,在鱼生长旺季时加注一部分新水,使池水呈微流水状态,保证水质“清、活、嫩、爽”;二是每月定期泼洒生石灰,每米水深用量为225~300kg/hm2,全池泼洒,池水pH值应控制在6.5~8.0;三是适时开动增氧机,使溶氧量在4mg/L以上,水体透明度应保持在30~50cm;四是若水中浮游生物过多而氧气消耗过大,可用适量晶体敌百虫杀死或放一些鲢鳙鱼。其次鱼类吃剩的残渣及水体中的污物应及时清除,以免败坏水质。

2.5鱼病防治

抓好鱼病防治工作是一切养殖过程中成功的保证。采取无病先防,有病即治的积极方法,从鱼池清塘、鱼体消毒、科学投料施肥、水质管理等一系列入手,才能有效地减少和防治鱼病,保证成鱼稳产高产。除了正常的清塘消毒和鱼体消毒以外,还要做好以下环节工作。

(1)饵料消毒。不投喂霉烂变质的饵料,在饵料混合料中添加食盐5g/kg和拌入一定量的大蒜素。

(2)食场消毒。每周用250g漂白粉化水泼洒食场消毒,在食台周围用漂白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挂篓交替使用,每个食场挂篓3~4只。

(3)药物预防。定期交替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和双效灵预防鱼病。

2.6实行轮捕轮放

实行轮捕轮放是精养高产、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养鱼饲养中期,分批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以一次放足,分次轮捕;也可以分次放养,分次轮捕。这样既调整了池塘的贮存量,促使鱼类快速生长,又加速了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参考文献

[1] 张卓,曲丹,宫会顶,等.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调控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产,2008(4):15-17.

[2] 李东占,李志刚,李海龙.降低池塘养殖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几項措施[J].齐鲁渔业,2008(1):45-46.

[3] 王宪璋.池塘养鱼高产三要求[J].渔业致富指南,2008(13):36-37.

[4] 陈函.常规养殖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J].广西水产科技,2008(1):43-45.

[5] 王海表.优化池塘养殖环境夺取渔业高产高效[J].内陆水产,2008(2):20.

[6] 周启海.浅谈淡水养殖高产和配合饲料投喂技术[J].养殖与饲养,2008(6):105.

[7] 牟水元.淡水鱼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J].新农村,2008(4):24.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