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正文

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4篇

发布时间: 2022-08-25 1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4篇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 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 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以来,**市不断强化政治站位,将市域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4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4篇

篇一: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

 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以来,**市不断强化政治站位,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争创第一批试点城市,顺利通过试点验收”为目标,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思路举措,探索出“一二五五”工作法,即“围绕一个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强化五个支撑,构建五大治理新格局”,市域治理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一、围绕一个主线、突出顶层设计,构建“共治同心圆” 以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为主线,将其贯穿试点工作始终,着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顶层设计,不断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

 一是吹响“集结号”。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试点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适时召开推进会议,积极谋划、有序推进,切实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

 二是下好“先手棋”。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在完善治理格局、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立足实际,建立推进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指导推动机制、总结

 推广机制和激励督促机制,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想,逐条逐项明确主责单位、责任人、配合单位、完成时限,做到定人、定责、定时、定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明确每年试点工作考核内容、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各县(市)区党政班子、主要负责人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调度、督导倒逼工作落实见效。

 三是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兴媒体作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及时将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措施、成效和亮点宣传到群众中去,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在日报开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创建专栏,集中宣传中央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系列部署要求,及时报道全市试点创建的安排部署和工作动态,深入发掘热情讲述试点工作涌现出的创建成果及典型经验。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影响力,开办平安抖音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试点工作。

 二、深化三项载体,坚持项目化推进,打造示范样板 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样板。

 一是以网格化为基础,推动矛盾就地解决。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格局,推行社区“一格三长”和乡村“网格长+村民代表”制度,科学划分、标绘网格 7337 个,配备网格员 5302 人,夯实网格力量。突出“两员一心”作用,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30 个成员单位实现云入驻。全市网格员利用**社会治理平台 APP 录入排查信息,共报送事件 12905 件,办结率达 94%,有效将问题化解在网格。

 二是以区域化为重点,打造矛盾调处样板。为破解各类土地矛盾纠纷,探

 索“法官进网格”模式,基层诉源治理工作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的全国两个试点之一。聚焦网格治理,形成了党建引领“一网治理”新路径,构建党委统领、部门联治、街区主治、群众自治治理体系。为精准摸排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组建“啄木鸟小分队”,逐户拉网式走访摸排, 17 个月未发生大案要案。为提高群防群治水平,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组建“矛盾纠纷帮帮团”,接待群众来电来访 2500 余人次,受理调处各类民间纠纷 200 余件。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无缝对接,形成了“警调对接、民调进所”警务模式,在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调解案件 1316 起,成效初显。

 三是以法治化为保障,破解矛盾调处难题。聚焦社会矛盾焦点、社会治理难点,突出“小切口”立法。聚焦城区百姓长期痛恨的“牛皮癣”小广告乱贴难题,制定出台《**市小广告发布管理规定》。为提升城市社会公信度,制定全省首部专门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市社会信用条例》。截至目前,全市已精准制定了 15 部发展所需、百姓所盼、实际管用的地方性法规,以法治方式破解市域社会治理和社会矛盾难题。

 三、强化五个支撑、构建五大治理新格局,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以党建引领为支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市县两级全部组建城乡治理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工作规则》,研究

 制定并印发了《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一对一”联建,升级打造城乡党建联盟。立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开发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智慧平台——英城红云系统,构建以“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城市超脑”为智慧“底座”,以“网格治理”为应用的智能体系。

 二是以法治保障为支撑,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法令行则国治。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保障作用,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用足用好市域地方立法权,加强法治监督和公共法律服务。坚持市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原则,紧贴实际在优化营商环境、争创国家信用城市方面提供引领,发挥立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小切口”立法得到全国人大肯定,立法实践探索被《2020 年中国人大年鉴》收录。两级法院大力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送达、网上审理以及“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年初以来网上立案率高达 66.49%,跨域立案 125 件。加强跨区域协助,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东辽河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凝聚司法合力,共筑东辽河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屏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全市五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增设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引导窗口,为全市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1254 次,满意度 100%。着力保护食药领域安全,市检察院办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 132 件 156 人,发出诉前建议 11 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1 件,追讨 10 倍惩罚性赔偿金 12 万余元。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

 报告(2021 年)》显示,从全国来看,相较同等受案量地区,药品安全指数位列第一。不断提升市域司法水平,强力整治顽瘴痼疾沉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全市政法机关明确的顽瘴痼疾问题已全部整改,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以诚信建设为支撑,构建德治惠民新格局。推出“信用立法”,颁布全省首部专门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市社会信用条例》,健全政务诚信公开承诺机制,开展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不断提升政务诚信水平。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印发《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 10 个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推动解决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依托信用体系建设,破解融资难题,为信易贷搭建有效运作平台,成为东北地区在全国信易贷平台融资金额最多、授信金额最高、推动效果最好的地区。不断拓展信用应用范围,目前全市已在不少于 10 个领域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大力进行信用示范街、信用示范社区建设,开展诚信企业和诚信市民评选活动,营造诚信企业重信誉、诚信市民重信义、诚信城市重信用的良好氛围。取得了“六个全国全省先进”,信用环境蓄力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五零”服务达国内一流。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 4 小时以内,“个转企”数量全省第一。“信易贷”平台建设树立标杆,企业入驻率 100%,信用额度东北第一,典型经验全国推广。“无证明城市”首开全省先河,人民网书记市长留言回复率 100%。政务热线全面升级,90条部门支线整合为“12345”专线,城市“一号通”全省唯一。

 四是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精心办好民生实事,创建“幸福

 小区”30 个,改造完成阀管灶 12 万户,华宇、鑫荣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守住安全底线,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 33.3%,信访件化解率达 97%,圆满完成重大安保维稳任务。“无籍房”整治惠及群众 12 万户,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小区物业等专项整治赢得百姓赞誉,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举措温暖民心,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实现学校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三年综合考评全省第一。

 五是以智治建设为支撑,构建一网融合新格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会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充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统筹推进全市综治中心建设,打造专业化平台。目前,市级综治中心已有 30 个成员单位实现云入驻。市社会治理平台 APP,连通了发现需求、采集信息、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开展服务的多元化链条,以科技化手段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效。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四级全贯通和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市已统筹完成“城市超脑”“数字城管”一期建设,按照“一中心融平台多接口”的思路进行规划,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夯实数据基础。政法相关部门不断推进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智慧公安、智慧检务、智慧法院、智慧司法建设初现成效,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篇二: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

X 生态环境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对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在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努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的生动局面。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中发〔2020〕11 号),中央政法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目前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施工作,经我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 XX 生态环境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XXX 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XXX 党组成员、副局长 XXX 党组成员、副局长 XXX 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XXX 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

  XXX

 办公室主任 XXX

 信访股股长 XXX

 法规股股长 XXX

 监测股股长 XXX

 计财股负责人 XXX

 泗洲环保站负责人

 二、工作目标 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规范精细、严谨的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进一步降低污染排放,加快环境质量步伐,全力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置换工作,实现辖区能源结构提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重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源头预防、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工作任务 (一)大气污染治理。坚持稳中求进,在巩固环境质量改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强化宣传教育,构建长效机制,在加大巡查

  力度的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向企业、建筑工地、辖区居民,宣传大气污染的危害性及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在辖区形成“人人都来参与大气防治污染”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水污染防治。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防护隔离和标志标牌的建设与维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新建与供水无关的设施。

 (三)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是人类生存,兴国安邦的战略支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加大土壤环境管理力度,提升监测监察能力,防止新增土壤污染,严格实施土壤环境监管,严禁企业在处置废水、废气和废渣过程中将污染物向土壤环境转移。

 (四)矿山领域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无证开采行为,对无证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露天矿山,坚决制止违法开采行为,查封采矿设备和工具,消除违法状态,对非法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并从重处罚,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依规移送司法机关,发现涉黑恶线索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

 (五)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简化行政审批事项。我局按照

  “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要件,并印发《XX 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件材料清单》(以下简称《材料清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流程》,只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材料清单》中列明的要件,清单之外的一律不要求提供,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办理时限、办理流程等全部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按照环评分类、分级审批和国家法规政策审批建设项目,淘汰落后产能的项目不予准入、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不予核准、审批权限范围外的项目不予审批。目前,德兴生态环境局成为上饶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环评审批等审批许可事项都上收上饶市生态环境局,我局在项目选址,环保要求,环评报告编制等环节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出具初审意见,努力协调推进环评进程。二是提升环境服务保障。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我局积极提供指导服务,推动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对大型民营企业,鼓励加快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在达标排放基础上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绩效水平,建设绿色工厂,树立行业标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分类施策,推动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实现达标排放和全过程管控。

 (六)生态环境整治。开展违规违法获取、倒卖、配置有色金属涉矿腐败等矿产资源深挖彻查,以案促改,净化政治生态。不折不扣抓好专项整治。做好对上沟通、对下督导,

  确保横向贯通、纵向到底,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坚持开门整治,充分运用“12369”环境投诉热线和环境信访举报,畅通信箱等信访举报渠道,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最大限度把群众发动起来,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专项整治攻坚战。

 (七)优化信访环境。为进一步强化环保信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信访工作网络,及时反馈和向上级报送在工作中出现的信访问题,增强捕捉信访信息的敏锐性,提高化解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强对信访工作的分析,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全面提高信访工作的水平。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信访,加强法制宣传,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努力化解集体和越级上访,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篇三:社区定期听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试点工作的汇报会议记录

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汇报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以来,**市不断强化政治站位,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争创第一批试点城市,顺利通过试点验收”为目标,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思路举措,探索出“一二五五”工作法,即“围绕一个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强化五个支撑,构建五大治理新格局”,市域治理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一、围绕一个主线、突出顶层设计,构建“共治同心圆” 以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为主线,将其贯穿试点工作始终,着力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顶层设计,不断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

 一是吹响“集结号”。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将试点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适时召开推进会议,积极谋划、有序推进,切实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组织保障。

 二是下好“先手棋”。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在完善治理格局、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立足实际,建立推进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指导推动机制、总结推广机制和激励督促机制,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想,逐条逐项明确主责单位、责任人、配合单位、完成时限,做到定人、定责、定时、定效。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明确每年试点工作考核内容、方式,强化结果运用,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作为各县(市)区党政班子、主要负责人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调度、督导倒逼工作落实见效。

 三是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兴媒体作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及时将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措施、成效和亮点宣传到群众中去,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在日报开设“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创建专栏,集中宣传中央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系列部署要求,及时报道全市试点创建的安排部署和工作动态,深入发掘热情讲述试点工作涌现出的创建成果及典型经验。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影响力,开办平安抖音号,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试点工作。

 二、深化三项载体,坚持项目化推进,打造示范样板

 坚持项目化推进,着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样板。

 一是以网格化为基础,推动矛盾就地解决。构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格局,推行社区“一格三长”和乡村“网格长+村民代表”制度,科学划分、标绘网格 7337 个,配备网格员 5302 人,夯实网格力量。突出“两员一心”作用,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30 个成员单位实现云入驻。全市网格员利用**社会治理平台 APP 录入排查信息,共报送事件 12905 件,办结率达 94%,有效将问题化解在网格。

 二是以区域化为重点,打造矛盾调处样板。为破解各类土地矛盾纠纷,探索“法官进网格”模式,基层诉源治理工作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的全国两个试点之一。聚焦网格治理,形成了党建引领“一网治理”新路径,构建党委统领、部门联治、街区主治、群众自治治理体系。为精准摸排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组建“啄木鸟小分队”,逐户拉网式走访摸排, 17 个月未发生大案要案。为提高群防群治水平,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组建“矛盾纠纷帮帮团”,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500 余人次,受理调处各类民间纠纷 200 余件。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无缝对接,形成了“警调对接、民调进所”警务模式,在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调解案件 1316 起,成效初显。

 三是以法治化为保障,破解矛盾调处难题。聚焦社会矛盾焦点、社会治理难点,突出“小切口”立法。聚焦城区百姓长期痛恨的“牛皮癣”小广告乱贴难题,制定出台《**市小广告发布管理规定》。为提升城市社会公信度,制定全省首部专门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市社会信用条例》。截至目前,全市已精准制定了 15 部发展所需、百姓所盼、实际管用的地方性法规,以法治方式破解市域社会治理和社会矛盾难题。

 三、强化五个支撑、构建五大治理新格局,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以党建引领为支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精细化、网格化、信息化水平,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市县两级全部组建城乡治理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工作规则》,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积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组织社区党组织与村党组织“一对一”联建,升级打造城乡党建联盟。立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开发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智慧平台——英城红云系统,构建以“组织建设”为引领,

 以“城市超脑”为智慧“底座”,以“网格治理”为应用的智能体系。

 二是以法治保障为支撑,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法令行则国治。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保障作用,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用足用好市域地方立法权,加强法治监督和公共法律服务。坚持市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原则,紧贴实际在优化营商环境、争创国家信用城市方面提供引领,发挥立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小切口”立法得到全国人大肯定,立法实践探索被《2020 年中国人大年鉴》收录。两级法院大力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送达、网上审理以及“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年初以来网上立案率高达 66.49%,跨域立案 125 件。加强跨区域协助,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东辽河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凝聚司法合力,共筑东辽河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屏障。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全市五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增设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引导窗口,为全市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1254 次,满意度 100%。着力保护食药领域安全,市检察院办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 132 件 156 人,发出诉前建议 11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1 件,追讨 10 倍惩罚性赔

 偿金 12 万余元。基于司法大数据的《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2021 年)》显示,从全国来看,相较同等受案量地区,药品安全指数位列第一。不断提升市域司法水平,强力整治顽瘴痼疾沉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全市政法机关明确的顽瘴痼疾问题已全部整改,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以诚信建设为支撑,构建德治惠民新格局。推出“信用立法”,颁布全省首部专门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市社会信用条例》,健全政务诚信公开承诺机制,开展政府机构失信专项治理,不断提升政务诚信水平。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印发《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部署开展 10 个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推动解决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依托信用体系建设,破解融资难题,为信易贷搭建有效运作平台,成为东北地区在全国信易贷平台融资金额最多、授信金额最高、推动效果最好的地区。不断拓展信用应用范围,目前全市已在不少于 10 个领域开展“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大力进行信用示范街、信用示范社区建设,开展诚信企业和诚信市民评选活动,营造诚信企业重信誉、诚信市民重信义、诚信城市重信用的良好氛围。取得了“六个全国全省先进”,信用环境蓄力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五零”服务达国内一流。企业开办时限压

 缩至 4 小时以内,“个转企”数量全省第一。“信易贷”平台建设树立标杆,企业入驻率 100%,信用额度东北第一,典型经验全国推广。“无证明城市”首开全省先河,人民网书记市长留言回复率 100%。政务热线全面升级,90 条部门支线整合为“12345”专线,城市“一号通”全省唯一。

 四是以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精心办好民生实事,创建“幸福小区”30 个,改造完成阀管灶 12 万户,华宇、鑫荣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守住安全底线,生产安全事故同比下降 33.3%,信访件化解率达 97%,圆满完成重大安保维稳任务。“无籍房”整治惠及群众 12 万户,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小区物业等专项整治赢得百姓赞誉,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举措温暖民心,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实现学校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三年综合考评全省第一。

 五是以智治建设为支撑,构建一网融合新格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会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充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有效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统筹推进全市综治中心建设,打造专业化平台。目前,市级综治中心已有 30 个成员单位实现云

 入驻。市社会治理平台 APP,连通了发现需求、采集信息、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开展服务的多元化链条,以科技化手段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效。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实现信息高速公路四级全贯通和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市已统筹完成“城市超脑”“数字城管”一期建设,按照“一中心融平台多接口”的思路进行规划,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夯实数据基础。政法相关部门不断推进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智慧公安、智慧检务、智慧法院、智慧司法建设初现成效,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