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正文

人才引育工作交流发言【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 2022-09-03 09: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引育工作交流发言【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才引育工作交流发言【优秀范文】

人才引育工作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创新建立人才有好平台、有高待遇、有真尊重、有全保障、有优环境“五有”机制,全力提升人才引育成效。2021年,全市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3.09%,位居全省前三,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百强榜,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

一、聚力载体突破,让人才有“好平台”。一是做大园区平台。引导各园区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探索形成“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平台孵化+服务保障”的人才引育模式,以开放、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二是培优高校平台。深化“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全面加强与8所驻地高校产学研合作,完善校地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共建9家地方产业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大学城向科学城转型,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澎湃“智动力”。三是育壮企业平台。出台专项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组建创新联合体等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共依托科创类企业建成国家级重点人才平台14个,省级重点人才平台169个,企业成为人才创新创造的“主阵地”。

二、聚力激励提升,让人才有“高待遇”。一是建立领军人才“贡献优先”待遇机制。实施产业领军人才汇聚计划,对项目和人才的扶持与“帽子”“头衔”区分开来,对发展迅速、技术先进、商业价值明显超越原评定等次的人才“动态升级”,破除人才论资排辈“隐性台阶”。2021年评选“**产业领军人才”53名,发放市级扶持资金1418万元,多个人才团队破格享受到“以实绩论英雄”政策激励。二是建立青年人才“双向奔赴”机制。2021年以来,组织50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采取“送岗上门”形式,赴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开展7场专项引才活动,提前对接高校毕业生,对择业期内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高校毕业生,三年内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2400元、1000元生活补贴。2021年,新引进博士生实现成倍增长,硕士研究生数量增长14.3%。三是建立特殊人才“以企引才”机制。突出企业引才的主体地位,通过引才薪酬补贴、引才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大手笔投入,增强“引才力”。

三、聚力生态优化,让人才有“真尊重”。一是聚力提升人才归属感。出台《外国人来**工作便利化服务若干措施》,编写《外国人在**市生活指南》,为来自14个国家的23名外国人才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评选40个海外引智专项计划,新引进海外人才增长31.8%。二是聚力提升人才荣誉感。加大**杰出人才和优秀人才评选力度,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对表现突出的人才,积极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三是聚力提升人才获得感。深化人才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大放权松绑力度,向用人主体放权,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让更多好政策、好激励直接惠及人才。

四、聚力流程再造,让人才有“全保障”。一是从“一窗联办”到“专员代办”。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部门联办的基础上,开通户籍办理、子女入学、住房保障、医疗保健、交通旅游、工商税务等23个服务事项绿色通道,为473名高层次人才配备“四级服务专员”(用人单位、服务事项主管部门、服务事项承接部门和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一对一”提供全天候服务,为人才妥善解决“关键小事”。二是从“服务一站式”到“全周期一件事”。持续推进“数字改革”赋能人才服务,对涉及人才招引、项目落地、创业创新、生活保障等人才服务事项进行梳理,集成23项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清单,共服务各类高层次人才1200余人、青年人才5.5万人。三是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建立人才政策“免申即享”机制,以阳光惠才卡和企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补贴发放为试点,借助大数据精准推送,将过去“个人申请、单位确认、系统审核、拨付账户”4个流程,简化为“直接拨付”“一键确认”。2021年以来,共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发放省、市阳光惠才卡77张、高校毕业生补贴1.57亿元。

五、聚力制度创新,让人才有“优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实施“**英才”工程,发起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先后出台“人才兴市”改革实施意见、“英才工程”支持新旧动能转换意见、打造新时代人才聚集高地实施意见等3个引领性文件,配套27个具体文件,研究出台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专项政策,形成科学高效的“3+X”政策体系。二是优化用才环境。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建立1067人的举荐专家库,举荐人可直接向人才工程主管部门推荐优秀人才。通过业内专家直接举荐,突破了年龄、学历、引进服务年限等门槛条件,发掘了一批实力硬、有口碑的“千里马”。目前,已有7名院士、专家等业界“伯乐”举荐人才20余名。三是优化市场金融环境。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全面推开“投贷联动”模式,开辟“政府+基金+保险+人才”的种子企业融资新路径,解决科技人才创业“有技术没资本”难题。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