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正文

“燃烧和灭火”学案的设计

发布时间: 2022-10-28 16:3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角度说明了设计“燃烧和灭火”学案的基本依据;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思路;附有完整的“燃烧和灭火”学案。

关键词:学案设计:燃烧和灭火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设计的基本依据

1.1 课标要求

关于燃烧和灭火,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的“(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部分规定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有“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交流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等现象”,“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要求只有“燃料的充分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在基础性课程内容与要求“主题三物质分类与物质变化的多样性”中提出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等现象”活动建议。

这些要求的共同点都是以生活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注重有关知识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1.2 教材分析

本节旨在使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燃烧”概念作深入了解并且学习把有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促成知识向能力转换。可以为高中将要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打下基础。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4.1燃烧与灭火”一节中,主要内容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与防火、燃料的充分燃烧。这些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并适当地提供有关信息拓展学生视野。

这节课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有三个层次:一是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二是认识燃烧三条件的关系;三是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推测灭火的方法,了解灭火的原理,初步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1.3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燃烧,也会接触到跟火灾有关的信息。在第二单元学习氧气时,他们已经做了木炭、硫、红磷、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实验,会对燃烧概念有模糊的印象,需要深化和拓展。

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化学变化。知道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不难理解燃烧的本质是一类化学变化。开始学习化学以来,学生多次感受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等方法,也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演示,加上教师引导,学生应该不难形成燃烧需要一定条件的认识,不难完成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但是,固有的知识经验可能使学生感到满足、不再深入探究而影响学习效果。先人为主会使学生丧失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因此,怎样扬长避短,利用其已有经验,使其形成新的好奇心,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保护并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需要恰当地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

2 教学的基本思路

引导学生在回忆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基础上,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认识什么是燃烧,巩固对燃烧条件的认识,并进一步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和常见的灭火方法。为了拓展学习空间,本节课除了按照《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安排“燃料的充分燃烧——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内容外,还拟由燃烧拓展至有关的爆炸(迅速氧化)和自燃(缓慢氧化);注重有关知识的应用,通过与消防员互动。丰富他们的消防知识,强化他们的消防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

3 学案设计

“燃烧和灭火”学案

说明:这是一份供同学们使用或参考的学案。同学们如果对这个学案有不理解之处,或者有其他更好的学习活动建议与要求。可以提出来跟老师讨论。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更生动。

[知识背景]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雷击、氧化自燃、陨石撞击、火山爆发都可以引发草木燃烧,形成自然界的野火。早在近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从野火取得火种(后来又发明钻木取火、打击燧石取火等方法),以方便地利用燃烧现象来照明、取暖、熟食和驱赶野兽,这是人类利用和支配自然的伟大开端。使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由于熟食减少了人类疾病的发生,缩短了食物消化过程,使脑髓能得到丰富的营养,促进了人脑一代一代地发育、完善起来。从此,燃烧现象一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直到现代,人们还是离不开燃烧:煤、石油等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进行燃烧;人们研究、利用化学反应也常常需要利用燃烧现象……不过,燃烧现象也会给人类造成麻烦,火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化石燃料大规模应用造成温室效应也是一个例子。

怎样使燃料充分燃烧,更好地利用燃烧现象,减少燃烧现象的危害?怎样预防和应对燃烧的危害?弄清什么是燃烧、燃烧发生的条件等基本问题是解决好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

[学习任务]

深入地认识燃烧现象,了解有关的原理,知道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应用燃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和减少燃烧的消极作用。

[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本质是什么;掌握燃烧的条件,进一步理解使燃料充分燃烧(即完全燃烧)的原理以及灭火的原理。

(2)知道着火点、缓慢氧化、自燃以及有关的爆炸等概念。

(3)初步学习实验方案设计并注意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

(4)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消防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初步体验用探究方法学习化学的过程。增长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综合与比较,增强分析与综合能力。

(3)通过实验和讨论活动增长合作与交流能力,学习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等,体验只有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避免灾害。

(3)通过消防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逐步养成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4)养成积极探索,敢于质疑,乐于合作和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

(5)初步了解事物具有两面性,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燃烧:既看到它有造福人类的积极一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消极一面。

[基础知能]

什么是化学变化:_____

判断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

[要重难点]

要点:燃烧的本质:燃烧的条件: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几种常见的灭火器。有关的消防知识。

重点:燃烧的条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难点:燃烧的本质: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概括

和应用;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思路方案]

先回忆生活经验,观察一些实验。识别燃烧现象,在此基础上思考、讨论什么是燃烧,以及燃烧的判断和条件,进一步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什么是火焰、产生火焰的条件和常见的灭火方法。尝试应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燃烧或灭火问题:通过与消防员互动强化消防意识,丰富消防知识:再了解跟燃烧有关的爆炸和自燃。

[学习记录]

1.识别燃烧现象

下列现象是不是燃烧?①电灯泡通电时既发热又发光( );②点燃的镁条跟二氧化碳剧烈反应产生高温并放射强光( );③夏日夜晚萤火虫发光( );④化学发光棒发光一( )。

2.一些物质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

什么是燃烧:_____

哪些不是燃烧:_____

3.燃烧情况比较

(1)低度白酒与高度白酒的燃烧情况比较与差异原因猜测:_____

(2)同一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燃烧情况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3)热水中通入空气前后白磷的燃烧情况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4)冷水中通入空气前后白磷的燃烧情况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燃烧的条件推测:_____

验证上述假设的实验方案设计:_____

4.燃烧难易比较

(1)点燃木块、刨花难易情况的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2)蜡烛用烧杯罩住前后燃烧情况的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3)木条在空气与纯氧中燃烧情况的比较与原因猜测:_____

完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_____

怎样控制燃烧?提出你的设想并用实例证明:

5.什么是火焰、产生火焰的条件

火焰是_____态物质燃烧时的现象。产生火焰的条件:可燃物是_____态物质,或者可燃物燃烧时能产生_____态物质。能证明这个假设的事实或者实验方案:_____

6.火的利与弊:_____

7.熄灭蜡烛的不同方法的尝试:_____

灭火可以采用哪些方法:_____

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灭火?_____

遇到火灾怎么办?怎样实行“以防为主,小火自救,大火逃生”原则?_____

8.燃烧与缓慢氧化、自燃以及有关的爆炸现象的比较

[练习自检](选做)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发热发光的现象一定是燃烧。

(2)氧化反应时一定发生燃烧。

(3)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4)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2.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 )

A.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温度超过着火点

C.白磷的质量太小 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

3.点燃的火柴梗向上直立时。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B.火柴梗着火点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4.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

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

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

D.水吸热形成的水蒸气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而且木材淋湿后温度难以达到着火点

5.将下列灭火措施的标号填在各小题后的括号内: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1)着火面较小的情况下,用灭火毯覆盖( )

(2)用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

(3)将沙土铺盖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 )

6.炒菜时油锅内的油不慎着火。灭火的方法挺多:

(1)盖上锅盖,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赶快把菜放进去,也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是利用了(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7.发生下列情况时。最好采用什么方法灭火?为什么?

(1)邻居吸烟时不慎,使被子烧着了;

(2)拖线板上插接的电器太多,电流负荷过大,引起火灾。

8.生活中常见的易燃物有_____等,易燃物和易爆物在_____等情况下,极易燃烧或爆炸。因此盛放时要_____并标明物质名称和_____,搬运时应_____。

9.在森林和草原火灾中常出现“风助火势”的情况。可是森林和草原灭火队却用风力灭火机来扑灭火灾,怎样解释?

[趣味思考]

1.把一块细铜丝网水平地放在煤气灯(或酒精喷灯)火焰的中间,上半部分火焰会被切断;在这块细铜丝网的上方约1.5~2cm处平行地再放一块细铜丝网,在其上方用火柴点燃,结果上方出现火焰,而两块细铜丝网中间没有。怎样解释这个“横切火焰实验”?

2.为了在相隔较远的城市问传递奥运圣火,需要应用火种灯。在设计火种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机动拓展]

发生剧烈燃烧的条件:(略)

公共场所跟防火有关的警示标志:(略)

不同的物质着火燃烧时需达到的温度:(略)

常见易燃易爆品:(略)

常见灭火器及其原理、应用:(略)

燃烧三条件与灭火的三个基本途径的联系与不同(略)

[学习小结]

这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建议或想法?

[延伸学习]

在你的生活环境中(包括学校、社区)有哪几种灭火器?怎样正确使用它们?找找学校、家庭、附近商场或社区有哪些火灾隐患,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附:施教思路简介

上课时先投影猿人用火、奥运圣火采集、锅炉燃煤、用酒精灯加热进行化学实验、扑灭火灾等图片以设置情景。导入课题后,先引导学生识别一些现象是不是燃烧,回忆、观察一些物质燃烧时的现象,讨论什么是燃烧:再通过对一些燃烧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推测燃烧的条件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通过燃烧难易的比较来推测充分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以及怎样控制燃烧,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以及验证方案。

然后,教师在简要介绍什么是火焰、产生火焰的条件后。引导学生思考火的利与弊,尝试用不同方法熄灭蜡烛,讨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灭火。并具体地讨论如果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应如何处理:接着。请社区或者学校消防员简介消防知识(例如公共场所跟防火有关的警示标志、常见易燃易爆品、常见灭火器及其原理与应用等),解答学生疑难。示范灭火器的使用,引导学生讨论在遇到火灾时怎样实行“以防为主,小火自救,大火逃生”原则;最后,在简介缓慢氧化、自燃以及有关的爆炸现象后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填表跟燃烧作比较。

教师根据教学具体进展情况灵活地组织学生及时做好学习记录,进行练习自检、趣味思考,机动地拓展学生知识。最后,教师要组织好学习小结及交流活动,布置课后作业和延伸学习任务。

本课题最好两节课连上。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