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正文

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3篇

发布时间: 2022-09-11 12:2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3篇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1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完整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课题组1 2020.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3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3篇

篇一: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p>

 新冠疫情的 全球 蔓延 对中国 经济 影响 的分析

 ( 完整 版)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 课题组1

  2020.3.6

  1

 课题组组长:屠光绍;课题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张春、董昕皓、胡浩、蒋一乐、李峰、王江、吴婷、严弘、仲文娜、朱宏晖。

 2

 摘要:当前,新冠疫情在中国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全球呈现出扩散迹象。疫情的全球蔓延增加了全球增长的不确定性和下滑风险。基于疫情可能扩散的国家或地区和疫情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受冲击的行业)这两个维度,我们给出疫情全球演变的三种情景分析。在较乐观情景下,中国经济经历中度的疫情(冲击其服务业两个月和制造业一个月),亚洲其他地区、欧盟和美国经历轻度的疫情(主要冲击其服务业一个月),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将在 2019 年基础上降低 0.4个百分点,跌至 2.5%;在中性情景下,疫情持续扩散,东亚和欧美等主要经济体也经历中度的疫情,全球 GDP 增速下降至 2.0%;在悲观情形下,全球主要经济体都经历重度的疫情(对服务业冲击 3 个月,制造业 2 个月),全球 GDP 增速仅为 1.2%。

 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带来了显著影响。

 从对行业的 影响 看,疫情对全球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造成直接冲击;对产业链全球化的制药、半导体、汽车制造等行业以及强烈顺周期的能源行业造成较大影响。

 从对 供应链的影响 看,本次新冠疫情凸显了产业外迁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风险。疫情重点地区中的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作为制造业和能源供应链的枢纽,疫情在相关国家的蔓延或将打乱全球供应链,尤其是机电、半导体、运输设备、化工以及矿物燃料等方面的供应。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从生产资料供应、资本供给和最终消费市场三个方面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极大的冲击。

 从对金融市场影响看,疫情全球爆发后的第一周(2 月24 日至 2 月 28 日),全球金融市场的表现可以概括为美债和日元涨,

 3

 股市和黄金跌,类似的组合在 2008 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也发生过。但目前看来,市场并不会出现 2008 年的流动性危机。

 疫情的全球蔓延也反向冲击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稳定。

 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看,比照 08 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三种情景下将冲击出口增速从而拖累我国 GDP 增速分别下降 1.0 (乐观)、1.9(中性)和 3.0(悲观)个百分点。

 从对进出口和产业链冲击看,我国在机电产品、化学制品等领域对日韩敞口较大,产业链的延伸可能冲击国内中下游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业。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普遍性影响。

 从,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看,虽然本次疫情对股市造成的市场联动效应显著,但中美股市的弱相关性意味着资产配置动机将吸引外资流入;需重点关注汽车制造、化工和纺织行业信用债风险;疫情在全球蔓延后,人民币由于避险原因,汇率反而走高。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恢复状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及中美贸易博弈的发展。

 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中国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在疫情方面,输入型病例的逐渐上升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首要风险和挑战。如果无法防控好输入型病例,将可能给中国带来二次全国性疫情蔓延。

 在经济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经济企稳的难度。短期内,这将对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压力。如果调整的力度过大、着力点不合理,将会给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埋下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在产业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中国

 4

 部分产业带来了挑战。不过,中国作为生产大国并且全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国际产业也将向中国集中,尤其是受疫情利好、有发展优势的产业,这将给中国带来长期发展的基础。

 在供应链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的风险。我国高度依赖部分重点国家的产品供应,可能影响部分行业的复工复产。但是,在我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的基础上,全球供应链的调整或将向利好中国的方向发展。

 在金融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加大了海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也会给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较为完备,中国金融市场正逐渐成为了国际资本的“避风港”,吸引了外资的流入,进一步稳定了国内金融市场,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逆全球化方面,应当警惕疫情带来的逆全球化挑战。我国作为全球化时代当前的最大收益者,应当坚定地成为全球化的捍卫者,此次疫情的全球蔓延也为我国成为全球化的领导者提供了机会。

 为了应对国际疫情蔓延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建议:

 一是严控国外疫情输入,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二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并适度放松,监管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灵活性,采用积极但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力度适度、结构合理; 三是对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精准支持,鼓励信息科技等行业帮助海外国家抗击疫情,为疫情结束后向国际市场拓展提供铺垫; 四是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疫情全球蔓延对产业链的影响,提升开放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对东南部制造业的承接,加强自主供应链配套,加强优势产业的聚集和推广; 五 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扩大金融

 5

 改革开放,满足海外资金在疫情蔓延下的避险需求,在国际疫情防控合作中发挥人民币支付结算功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开放步伐; 六 是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通过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共识和构建新兴全球化经贸体制,应对逆全球化风险。

 6

 目录

 一、全球疫情的演变态势 ................................................................................................................................9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 11

 (一)疫情冲击下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 ................................................................. 11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 13

 1、全球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 14

 2、疫情对全球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 19

 3、疫情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全球产业的影响 ............................................. 22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26

 1、全球股市.............................................................................................................................................. 27

 2、全球债券.............................................................................................................................................. 31

 3、全球外汇市场 .................................................................................................................................... 33

 4、大宗商品.............................................................................................................................................. 35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 36

 (一)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36

 (二)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 37

 1、中国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 37

 2、对中国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 38

 3、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 42

 (三)疫情全球蔓延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 46

 1、股市 ....................................................................................................................................................... 46

 2、债券市场.............................................................................................................................................. 51

 3、人民币汇率 ......................................................................................................................................... 55

 (四)疫情全球蔓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57

 四、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和机遇 ........................................................................... 58

 (一)疫情在海外蔓延的风险与防疫挑战 ........................................................................................ 59

 (二)国际疫情蔓延下我国宏观和监管政策面临保增长和优化结构的双重挑战 ............... 60

 1、海外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经济恢复的风险 .................................... 60

 2、宏观政策把握力度和着力点的难度加大,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难度增加............. 61

 (三)疫情全球蔓延给我国产业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 63

 (四)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产业链带来的风险与机遇 ................................................................. 64

 1、警惕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 64

 2、疫情或吸引产业向中国集中,并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 65

 (五)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有限,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外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66

 1、股票市场.............................................................................................................................................. 66

 2、债券市场.............................................................................................................................................. 68

 3、外汇市场.............................................................................................................................................. 70

 (六)疫情全球蔓延带来逆全球化挑战与机遇 ............................................................................... 70

 1、警惕疫情带来的逆全球化挑战 .................................................................................................... 70

 2、继续推动和捍卫全球化的机遇 .................................................................................................... 71

 五、疫情全球蔓延下中国的应对措施 ...................................................................................................... 72

 (一)严控国外疫情输入,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 72

 7

 1、防范输入性风险 ................................................................................................................................ 72

 2、加强国际合作共抗疫情 ...........................

篇二: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No.05-06中国发展观察 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与应对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扩散加快,感染人数快速增加,给欧洲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目前,中国疫情渐趋稳定且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但来自欧洲地区的外部输入压力有所增加。中欧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助于放缓疫情在欧洲的扩散,减轻我国外部输入压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合作应对疫情的契机进一步提升中欧全方位合作水平。欧洲新冠疫情发展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当前,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感染和死亡人数不断增加,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欧洲新冠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难以出现显著好转。(一)欧洲整体传染范围较广,感染人数快速增加,治愈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态势目前,欧洲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达到44个,覆盖欧洲所有国家。3月14日至3月20日,欧洲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从39039人增加至115484人,增幅达195.82%,3月20日当天新增确诊人数超过20000人;治愈率从3月14日的4.08%提高至3月20日的6.48%,同期死亡率从4.08%提升至4.55%。(二)疫情发展不均衡明显,部分国家疫情较重分地区看,南欧地区累计确诊人数较多,截至3月20日达到64377人,占欧洲感染总数55.7%,中欧和西欧欧洲新冠疫情形势研判及中欧合作应对疫情的建议 谈俊 胡华地区感染人数占比分别为21.8%和17.35%,北欧和东欧地区感染人数占比相对较少,分别为4.45%和0.64%。分国家看,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和法国疫情相对较为严重,截至3月20日,四国累计确诊人数达到90093人,占欧洲确诊人数的78.01%。(三)欧洲新冠疫情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欧洲国家采取了“封城”、关闭边境、强制减少人员集聚、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等措施,还通过加大逆周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对冲疫情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但截至目前,上述政策成效尚未很好显现,未来欧洲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压力仍较大。1.疫情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强。欧洲地区国家较多,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疫情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各国应对疫情的能力也不同,导致各国在新冠病毒感染人数、重症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等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增加了准确判断欧洲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的难度。2.整体形势将更严峻。随着进行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检测人数的增加以及东欧、北欧和南欧部分国家从疫情发展初级阶段转入感染人数快速增加阶段,可能出现不同国家相继进入疫情高峰阶段的发展态势,欧洲地区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数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快速增长,且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疫情形势的日趋严峻也将导致更多欧洲国家关闭边境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东欧和南欧部分国家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医疗系统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能力较弱,防控不当将会对该地区国家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甚至引发社会动荡。3.持续时间预计将较长。目前阶段,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增加仍然较快,整体峰值水平尚未出现,预计新冠疫情夏季之前结束的可能性较小。如果2020年冬天之前没有研发出有效的疫苗,欧洲地区疫情持续一整年的可能性仍然存在。4.死亡率预计将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当前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整体死亡率相对较高,超过4%,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欧洲地区新冠疫情死亡率在未来一个时期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甚至会出现阶段性上升。欧洲疫情防控面临的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扩散,欧洲各国在应对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困难,未来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一)医护人员不足和医用防护物资短缺制约了疫情防控成效新冠疫情快速扩散使欧洲各国医疗卫生系统短期内承受了巨大压力,医护人员不足问题凸显,不少重症患者难以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因医疗挤兑而导致的公共卫生系统失灵风险陡增,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人们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加快了病毒传播和疫情扩散。目前意大利、瑞典等多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医用防护物资短缺问题,而欧盟成员国对防护物资库存、需求与生产能力的评估尚未完成。(二)老龄化水平较高加大了欧洲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度

 222020中国发展观察 疫情对全球的影响与应对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存在不同程度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后重症率和致死率也相对较高,需要投入更多医疗资源施救。欧洲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人均寿命较长,老龄化水平也较高,部分国家老龄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排名前5位的国家中,除日本以27%位居第一外,其余四个均为欧洲国家,分别为意大利(23%)、德国(21%)、法国(20%)以及英国(19%)。老龄人口众多成为欧洲地区新冠肺炎死亡率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加大了疫情应对难度。(三)以本国为主的疫情应对方式难以充分发挥欧盟的协调作用目前欧洲各国在应对疫情中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彼此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德国出于保障本国应对疫情的需要,目前已禁止出口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品。虽然近期欧盟层面将限制病毒传播、确保口罩和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供应、促进疫苗研发以及应对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等确定为当前的四项紧急任务,并希望成员国间建立防疫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防控事务对接,但成员国在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方面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如对于应对疫情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法国希望采取统一协调的财政刺激政策,而德国则对加大公共财政刺激力度持谨慎态度。新冠疫情对欧洲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快速扩散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短期内欧洲经济出现震荡难以避免,同时也会对欧洲的一些领域产生长远影响。(一)短期经济下滑不可避免,中长期资产价格波动幅度可能加大。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对欧洲制造、餐饮、航运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失业率有所提高,加之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影响,短期内欧洲出现经济增速下滑和金融市场动荡不可避免。针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欧盟和欧洲多个国家加大了刺激政策力度。一个重要举措是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降低经济因短时间流动性不足而出现进一步衰退的风险,如3月12日,欧洲央行表示将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资产购买计划,并同时通过流动性工具和提高银行业监管灵活性等举措为欧元区注入额外流动性;3月18日,欧洲央行又宣布了7500亿欧元紧急资产购买计划;瑞典央行也计划通过银行向瑞典企业提供5000亿瑞典克朗贷款等。疫情好转后,随着欧洲经济逐步趋稳向好并步入正常发展通道,需要退出非常规刺激政策并使市场上的流动性规模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但流动性减少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欧洲市场上大量流动性的存在预计将加大资产价格波动幅度,甚至导致出现资产价格泡沫。(二)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多年来欧洲一直致力于提升一体化水平,并取得实质性成就,但近年来欧洲内部反对一体化的声音逐步增强,英国脱欧进一步提升了各界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欧盟在应对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成效将对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如果欧盟能够采取得力措施使疫情得到较好防控,并能减轻疫情对成员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或许将借此加快推进;反之,在欧洲迫切需要合作应对疫情的情况下,如果欧盟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则对欧洲一体化的质疑将进一步增加,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将放缓。(三)围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或将出现新一轮博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曾通过“协调财政响应”措施给成员国以更大财政自由度对冲危机影响,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欧盟意识到严格财政预算约束的重要性,并出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稳定、协调和治理公约》以加强成员国财政纪律。但欧盟成员国内部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德国赞同并大力推动加强财政纪律,法国等国则坚持应给予成员国更大财政自由。此次疫情暴发后,意大利已推出325亿欧元的刺激计划,并请求欧盟赋予其更大财政自由度,此举或将引发其他疫情较重国家效仿,法国等国则可能借此次疫情提出放松目前的财政约束,提升成员国在财政预算和公共债务问题上的自主权。(四)欧洲疾病防控系统有望出现重大调整。目前,欧洲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建立了包括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成员国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预警和应对系统。但此次疫情暴露出这一系统的不足,需要进行大的调整。未来调整的主要方向包括:建立健全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物资储备系统;提升欧洲疾控系统权威,使其能够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调剂成员国医用防护物资余缺;建立和完善更紧密的成员国间疫情防控合作机制。中欧合作应对新冠疫情的建议(一)多层面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合作,减轻疫情冲击。为欧洲医疗防护用品短缺和疫情防控能力薄弱的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分享我国防疫、抗疫经验,为欧洲国家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供意见和建议。(下转62页)

 622020中国发展观察 聚焦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保险自发自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介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其中,德国和日本通过企业和其雇员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的方式进行筹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也是这种筹资模式;英国和加拿大则采取一般税收筹资模式。美国迄今为止没有建立统一的全民医保制度,其中,联邦老人医疗保险(Medicare)的住院保险(Part A)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门诊(Part B)和药品保险(Part D)由参保人按月缴费;政府负责筹资的是医疗救助(Medicaid)和儿童医疗保险(CHIP)。在上述发达经济体中,不管是施行国民健康制度的英国,还是实施社会医保制度的德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政府均不对医疗服务进行行政定价。医疗价格及相应的医保支付标准均通过供需双方平等谈判协商形成。需方由医保经办机构组成,供方则包括医疗机构(协会)、医师(协会)和医药及器械企业(协会)三方。在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医生作为独立的医疗服务供给者,而非从属于医疗机构的雇员,独立参与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谈判。医保亦将医生作为独立的医疗服务供给者签订服务合同。简言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下,政府专司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职能,不直接参与价格和支付标准谈判,更不能进行行政定价,也不会直接参与医疗服务供给和医保经办业务。例如,美国联邦老人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由独立签约方(Medicare Administrative Contractors,MACs)负责具体经办。全美被划分为15个管辖区,每个辖区通常包括几个州,每个辖区都有一个签约方负责为该区域的医疗机构和被保险人提供服务,包括理赔、医疗机构加入合约、医疗机构服务、医疗审查、上诉等。作为监管部门,Medicare和Medicaid服务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负责制定标准,包括赔付速度、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等。德国的法定医疗保险由上百家分散的疾病基金会(Sickness Funds)具体经办管理。疾病基金会是非营利准公共组织,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上的自治性法人,自负盈亏。德国目前有六大类、134家疾病基金会,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其中任何一家,疾病基金会不得拒绝申请者。实施经办体制改革,主管政府要履行如下职责:第一,保证资金的运营有明晰公平的规则,并且相关各方按规则办事,违规者受到法律或行政制裁;第二,凡医保经办方,有义务信息公开,披露虚假信息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接22页)加强我国与欧盟在疫情防控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升欧盟应对疫情成效,助力欧洲一体化继续向前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作用,加强对中东欧国家疫情发展趋势研判,提高政策协同性,增强疫情应对合力。分享我国复产复工经验,为欧洲国家早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参考。(二)加强中欧宏观政策协调和经贸合作。疫情给中欧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及双边经贸往来造成的冲击难以避免,对此,应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合作,为早日恢复和扩大双边经贸创造条件。加快推进达成并积极落实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尽快扩大双边投资规模;适当降低中欧双边关税水平,降低商品销售成本,切实保障双方销售渠道畅通,提升商品销量,减轻对双边贸易规模下滑的影响。加强中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及相关国家货币当局政策协调,避免因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出现政策套利而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强双方在债务、汇率、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的协作,防止债务危机、汇率大幅波动以及跨境资本频繁大规模流动对双方金融市场造成深度冲击,进而加剧经济衰退。加强中欧在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稳健性方面的合作,提升双方金融系统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的能力。加强预期引导合作,提振中欧金融市场信心。(三)建立并完善中欧合作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长效机制。加强中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合作,完善中欧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及时相互通报制度。推动欧洲知名病毒研究机构与中国相关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加大对中欧在传染性病毒领域科研合作的支持力度,对该领域一些重大项目进行联合科研攻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欧传染性疾病防控物资储备互助机制,增强中欧面临强传染性疾病的应急能力,降低出现大范围医疗挤兑的可能性。将提升中欧公共卫生系统合作水平纳入未来5年中欧合作规划,增强中欧在传染性疾病防控领域合作的制度保障。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篇三:中国新冠疫情的发展历程

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疫情发展与市场表现 ......................................................................................................... 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4

 规模: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 4

 参与度:整体参与度较高,中游特征明显 ................................................................. 4

 发展阶段:高技术行业上游化与核心化 ..................................................................... 5

 中国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 ........................................................................................... 6

 需求链:中国对价值链前端的影响 ............................................................................ 6

 供应链:中国对价值链后端的影响 ............................................................................ 7

 哪些行业的中间品对海外冲击大? .................................................................... 7

 哪些国家地区和行业受到冲击最大? ................................................................ 9

 中国供应链冲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11

 市场启示 ......................................................................................................................... 15

 风险提示 .................................................................................................................. 15

 nMtQsMvMrQrRpQsRtMnRnM6MbP8OoMmMpNmMjMpPnOlOoOoN7NoMoNNZsPmPuOsOoO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疫情发展与市场表现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的核心事件。除疫情本身之外,市场短期关注情绪,中期关注经济下行压力、政策应对,长期关注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变迁 。

 其中,由于本次冲击首先集中在中国这一全球价值 链。

 的关键环节,我们试图从价值链的视角评估疫情冲击。

 目前来看,新冠冲击的演进大致经历了 三为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 月初至 2 月 月 14 日,中国疫情由 扩散到恐慌为 ,第二阶段为 2 月 月 15 日到 21 日 日 ,国内疫情由 恐慌到遏制 。这两个阶段,国际市场主要担忧中国经济下滑以及通过产业链传导对全球经济带来的外溢负效应,同时预期各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加以对冲。因此,6 个新兴市场国家先后降息,3 月 FOMC会议美联储降息概率由 1 月 28 日的 0 上升至 2 月中上旬的 10%左右。我们认为该阶段降息预期占据主导,即市场预判政策可以有效防止经济失速,对基本面前景不悲观。因此,美股依然保持高位并继续上涨,美债收益率在降息预期下出现平缓下行,黄金在前期主要保持震荡走势。

 第 三从 阶段从 2 月 月 22 , 日开始, 进入国际扩散。当日韩国宣布出现“超级传播事件”,本土社区传播已开始,经过一周发展,海外扩散局势不断加剧,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美国确诊人数开始攀升,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均已出现肺炎感染病例。截至目前,海外疫情尚未看到拐点,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占据主导,各国开始担忧本次疫情冲击堪比 08 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市场在本阶段反应剧烈,美联储 3 月降息概率一周之内便由 10%大幅提升至 100%;美股连日大跌,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超 1000 点的跌幅创五年之最,美债利率大幅下行至 200 年来的新低,黄金先是突破至七年高位,后开始下跌。

 图表1 :

 CME 预测 3 月 月 FOMC 会议美联储降息概率

 图表2:

 :

 疫情期间美股表现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3:

 :

 疫情期间美债表现

 图表4:

 :

 疫情期间黄金表现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的系列报告,将从全球价值链出发,研究疫情造成的供应链冲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本篇侧重于中国疫情的外溢效应。

 02040608010001-01 01-15 01-29 02-12 02-26降息概率(<1.5-1.75)维持不变概率 (1.5-1.75)加息概率(>1.5-1.75)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7,5008,0008,5009,0009,50010,0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01-02 01-16 01-30 02-13 02-27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01.11.21.31.41.51.61.71.81.92.001-02 01-16 01-30 02-13 02-27(%) 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2-30 01-13 01-27 02-10 02-24(美元/盎司)

 伦敦现货黄金:以美元计价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规模: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从全行业增加值上看,我国的全行业增加值位列全球第二,与美国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在于体现在服务业方面。仅考虑制造业,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 2011 年便已经超过美国,近年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制造业工厂。在具体的行业方面,我国的主要制造业行业大类规模均已超过美国并稳居世界第一,但如果进一步区分制造业生产方式,出口加工工业仍在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中国并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核心地位。

 图表5:

 :

 值 全球全行业增加值 top4

 图表6:

 :

 值 全球制造业增加值 top4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UIBE GVC Indicators,华泰证券研究所

 参与度:整体参与度较高,中游特征明显 Wang et. al.(2017)将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划分为后向参与度和前向参与度,前向参与度表示一国与国外产业链上游的联系程度,后向参与度表示一国与国外产业链下游的联系程度。下图说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虽不及美国,但整体参与度已经较高,具体行业的参与度与本身特性以及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

 图表7 :

 2017 年 年 我国和美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

 资料来源:

 UIBE GVC Indicators, 华泰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万亿美元)美国 中国日本 德国0.00.51.01.52.02.53.03.54.0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万亿美元)中国 美国日本 德国食品、饮料和烟草纺织品及纺织产品皮革,皮革和鞋类木材及木和软木制品造纸、印刷和出版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化学品及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其他非金属矿物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光学运输设备其他制造业食品、饮料和烟草皮革,皮革和鞋类造纸、印刷和出版化学品及化学制品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电子计算机光学运输设备0.000.050.100.150.200.25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前向参与度后向参与度中国 美国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更高中国制造业行业拟合线:前向参与度基本与后向参与度同向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美国的制造业呈现出典型的两级分化现象,消费品制造业的后向参与度远高于前向参与度,而高技术制造业如电子计算机光学行业、化学品及药剂行业的后向参与度低于前向参与度,说明美国的制造业多处在消费品生产链的下游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的上游,而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表现较为均衡,非常明显地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间位置,这与我国的出口加工工业比重高的特性相匹配。

 发展阶段:高技术行业上游化与核心化 通过不同行业的国内增加值率以及上下游位置指数,可以揭示中国产业链的发展水平。从国内增加值率上看,各行业的国内增加值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走势,说明我国制造业的附加能力在不断提高,这得益于国内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核心环节参与的深化;行业位置上看,我国的基本原材料行业如基本金属、非金属矿物的上下游位置改变不明显,但是高技术行业如电子计算机光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正在往更加核心的上游位置发展。

 根据产业链的“微笑曲线”理论,我国制造业正在往先进制造的方向快速前进。

 图表8:

 :

 我国制造业位置和增加值率

 资料来源:

 UIBE GVC Indicators, 华泰证券研究所

 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20102012201420177075808590950.6 0.7 0.8 0.9 1.0 1.1 1.2国内增加值率(%)上下游位置指数其他非金属矿物 基本金属和加工金属 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光学 运输设备 纺织品及纺织产品化学品及化学制品下游 上游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中国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冲击 在疫情影 响下, 中国国内 部分 产业链停工,导致产能无法全部释放,对全球价值链 造成 影。

 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占据较高的地位,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较大。一方面,生产能力降低使得中国制造对前向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导致价值链前端的产业受到需求冲击;另一方面,产能不足使得后向中间品的提供渠道受阻,后向产业链由于缺少原材料而受到供给冲击。通过 OECD国家间投入产出表(Inter-country input-output table,ICIO)的分析,中国产业链与其他主要国家、行业的联系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表9 :

 ICIO 揭示的 我国与全球价值链的前后端联系 电子计算机光学纺织服装皮革电气设备

 电子计算机光学化学品和药剂韩国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非能源矿物和基本金属澳大利亚巴西能源俄罗斯沙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日本德国农林牧渔美国巴西建筑业 全球各国机动车辆韩国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墨西哥纺织服装皮革印度越南中国产业链电子计算机光学美国韩国日本日本美国美国日本 注:箭头前端是下游(中间品投入),箭头尾端是上游(中间品输出)。

 资料来源:OECD ICIO,华泰证券研究所

 关于 ICIO 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点说明:首先,由于研究的是产业链的传导作用,因此我们仅关注产出的中间使用部分(即作为中间品投入下一步的生产环节),而暂时不考虑最终使用(消费、资本形成等);其次,当前主要研究国内产能冲击对国外供应链的影响,所以暂时不考虑国内不同部门之间产品的流动与供给;最后,我们的计算大部分从总产出出发而非增加值,因为产业链中生产环节的投入是以总产出为基础的,只要一种中间品的产出不足,便足以对产业链下端的生产造成影响,无论该环节的增加值率是否较高。

 需求链:中国对价值链前端的影响 从国别的角度来看,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沙特阿拉伯是我国的主要中间投入品进口国。其中, 韩国是我国中间投入的第一进口国,其次是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2015 年, 以上四个国家和地区供应的中间品占到的 我国全行业境外中间品需求的 38%。

 。其中,我国对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进口中间品比较单一,主要为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而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中间品的进口产品分布较为广泛。

  固定收益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3 月 02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10 :

 2015 年,中国大陆 产业链吸收的主要 境外 中间品(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OECD ICIO,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2015 年,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19%)、能源矿产开采和提取(13%)、化学品及药剂制品(10%)、非能源矿产开采(7%)、基本金属(6%)、农林牧渔产品(4%)、机械设备(3%)、电气设备(2%)、机动车辆拖车及半挂车(2%)等行业成为我国主要进口投入品。括号中数值表示该行业进口中间品占我国境外中间品总需求的比重。综上,我国的产业链需求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对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等原材料需求(以出口加工为主),主要进口国为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马来西亚; (2)对能源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

 (3)对化学品和药剂制品等高技术原材料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韩国、美国、日本。

 (4)对非能源基本矿产和基本金属等基础资料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

 (5)对农林牧渔等农副产品,主要进口国为美国、巴西。

 (6)对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车辆等工程机械的需求,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德国。

 供应链:中国对价值链后端的影响 哪些行业的中间品对海外冲击大?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衡量中国产业链对 全球 价值链 后端 的影响。第一,中国各行业的最终产品供国外生产中间使用的金额 , 衡量了中国的产能不足对国外下游行业影响的规模效应。电子计算机、纺织、电气设备、基本金属等行业的供应国外中间使用规模较高,将对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造成较大的规模影响。

 >100,00050,000-100,00030,000-50,00015,000-30,000<15,0000 40,000 80,000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化学品...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