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浅谈寄生虫形态学理论教学的体会

发布时间: 2022-11-02 09: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当前寄生虫镜下形态学观察是无法用检验仪器新技术新方法所替代的,因此课堂强化形态学教学尤为重要。在寄生虫形态学理论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寄生虫;形态学;理论教学

《寄生虫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形态学是课程学习的重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笔者在下文浅述在寄生虫形态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编写脚本,形成思路

好的剧本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基础,而清晰的思路是课堂教学高质量的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对知识进行梳理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路是经,问题是纬。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家Barrows教授首先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其实质是围绕问题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及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1]由于寄生虫种类较多,形态特征接近,单纯的讲授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抽象难懂,难以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形成了老师课上“死”讲,学生课下“死”背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寄生虫形态学教学应抓住主线索,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练习为手段,强化学生鉴别诊断能力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吸虫纲的教学中,肺吸虫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2005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2]显示,肺吸虫阳性率为1.71%,人群主要是因食用含活囊蚴的溪蟹或蝲蛄而感染。小龙虾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故以误食含活囊蚴的小龙虾引发的病例为主线,根据大纲要求,初步明确选用教学素材,设计适合的练习,合理分配课堂学时,结合教材编写脚本,基本形成完整思路。

二、精心准备,全面完善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它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课前精心准备、全面完善是上好课的前提。

1.备教材。

课堂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手段都离不开教学素材,可以说,教学过程就是各种教学素材综合应用的过程,[3]教学素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和基本材料。备课时要对几套不同的教材进行比较,选择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授课内容70%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纵横渗透,取长补短,相互整合。备教材要做到三读:粗读、细读、精读。粗读,要求教师从整体上理解教材;细读的重点在于理清教材的前后联系,明确相关章节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精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思量,做到高瞻远瞩、胸有成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已成为教师完善教学活动和自我提升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合理选择并利用网络资源,在专利许可的情况下下载寄生虫的图片及影音资料。

实验室是中职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使其既服务于实验教学又服务于理论教学。笔者利用实验课,将学生操作观察所得较为典型的标本用数码相机拍录下来,经过优化处理后再将实验室的寄生虫标本“搬”到课堂上。

教师备课过程中从教材、幻灯、图书、网络、实验活动中寻找适合的资源,通过调整逐步组织出适合课堂教学的素材。在组织《肺吸虫》教学素材时,笔者将准备好的肺吸虫图片配以简单文字;将实验课抓拍学生操作观察所得的不同寄生虫、不同发育时期的照片按一定大小比例组合起来;将多张混合虫卵照片用图形处理软件进行裁剪,各虫卵编号,完善练习素材。借助图片、照片、录像、实物标本等强化学生对肺吸虫形态的理解;通过实例(病例、混合虫卵鉴别诊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备学生。

教材的服务对象是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从学生接受能力的角度“备学生”,而不是生硬地用教材“喂学生”。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学习动机;思想意识活跃,但不善于思考;底子薄、基础差,但较务实,乐于探索和实践;自尊心较强,但自信心缺乏。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当教师能准确地随口叫出学生的名字时,她会感到愉悦和满足,尤其是在师生接触交往的最初阶段,学生除了意外惊喜,还会感到获得尊重,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兴趣的提高,这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中一个非常微妙的细节,也是“备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学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尽早了解授课班级的班风学风,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分析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潜能。[4]

3.备教法。

传统教学法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全面系统讲授,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知识,但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略显不足。目前,常用的医学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发现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简称CAI)。[5]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多媒体逐渐引入教育领域。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给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日益彰显其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它的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即使是教师单机演示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都存在着教师“灌”的多,学生参与的少等问题。[6]多媒体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把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教学中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多媒体,也不能因传统的教学理念而将其拒之门外,应根据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育。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教学中实际上没有哪种方法是最佳的。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及条件,恰当选择、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7]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对这些方法综合运用时所具有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上。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效率等为

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时应该根据教材情况、专业特点、学生及课堂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注意各种教法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做到因文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师而异,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目的,提高学习质量。

三、强化训练,寓教于练

课堂教学仍然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方式。高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量的浓缩,更应是质的结晶。[8]老子说,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寄生性蠕虫大多寄生在人及动物的消化道或与其相连的器官(如肝脏、胰脏),因此,通过粪便检查可以诊断多种蠕虫病。粪便中有许多容易与虫卵混淆的杂质,如各种植物细胞、花粉颗粒、脂肪球、气泡、真菌孢子、螨类及其他虫卵等,因此寄生虫病误诊、漏诊屡屡发生。鉴别诊断是寄生虫课堂教学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笔者在《肺吸虫》授课过程中以误食含活囊蚴的小龙虾引发的病例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中穿插不同形式的练习以突出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肺吸虫主要特征。例如,介绍肺吸虫卵形态特征时,先将四种常见吸虫虫卵通过手绘、照片等方式进行对比逐步突出肺吸虫卵,由学生通过图片概括出主要特征,再与课本的文字描述进行对比,最后得出肺吸虫卵的主要特点。在学生初步掌握肺吸虫卵形态特征后,再辅以多张混合虫卵图片反复练习,既强化新知识,又温习巩固既往已学知识,做到练中学、练中记、记中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

四、总结概括,逐步提高

课后总结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包括经验的总结、失误的总结、对学生观点的总结,这些总结可以写在卡片上,也可以记在教案里。课后总结贵在坚持,只有通过积累,它才能成为教师宝贵的财富和得力的助手,教师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地提升。

(作者系广东省惠州卫生学校讲师)

参考文献:

[1]陈新宇,陈代雄,沈浩贤,等.PBL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教学改革中的思考[J].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77-12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R]..

[3]仇艳光,王江雁,魏晓丹.护理士官教学中“备学生”的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6(4):238-239.

[4]肖湘,贺加,赵先英,等.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12-614.

[5]杨光辉,姚开杰.高中化学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1, 6(8):65-68.

[6]彭兰.因材施教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4):103-105.

[7]欧罗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4):348-350.

[8]刘红丽,侯玉英,殷国荣,等.医学寄生虫学立体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489-491.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