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表现(3篇)

发布时间: 2023-05-14 18:15: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表现

  

  对于要点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六个方面2优选种表现形式

  对于要点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六个方面

  现形式

  23种表

  (一)管党治党方面

  1.珍爱羽毛,回避问题,对违犯政

  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错误思想和行为知情不报、任其自然,搞无原则“一团随和”,造成不良影响的;

  2.违犯民主集中制

  原则,拒不履行或许私自改变党组织作出的重要决定,或许

  违犯议事规则,个人或许少量人决定重要问题的;3.对中央、省委决议部署阳奉阴违,听任、袒护、纵容甚至指派部下人

  员违犯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法律法例,弄虚作

  假的;4.巡视整顿搪塞塞责、故弄玄虚,做表面文章,大事

  化小、小事化了的;5.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表态踊跃、行动缓慢,作风建设流于形式,以致职责范围内明令严禁的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服务群

  众方面6.对待民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的;

  7.

  在办理波及民众事务时刁难民众、吃拿卡要的;8.在波及民众

  生产、生活等亲身利益问题上“推绕拖”,依据政策或许

  相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实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9.对切合政策

  的民众诉求悲观对付、推委扯皮,伤害党群、干群关系

  的;10.故弄玄虚,欺上瞒下,伤害民众利益的。

  (三)精确

  脱贫方面1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安

  排部署态度不果断、工作不扎实,“造盆景”“垒大户”搞,数字

  1/3对于要点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六个方面2优选种表现形式

  脱贫、算账脱贫、被动脱贫,造成恶劣影响的;12.不管地方实质和民众意向,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以致国家、集体或

  者民众财富和利益遭到较大损失的;13.在易地扶贫搬家、危房改造、“组组通”等工作中审查把关走过场,造成资本损失

  或许不良影响的;

  14.拍脑袋决议,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分

  配资本与实质脱节,造成较大损失或许恶劣影响的。

  (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方面15.未依据时间要求采纳踊跃有效举措化解宿债,违纪违规直接或许变相举借政府债务,违纪违

  规融资担保的;16.只顾眼前、不管长久,眼高手低、寅吃卯粮,举借政府债务没有明确的偿还计划和稳固的偿还资本来

  源的;17.热中于搞脆而不坚、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借公司名义举债违规修筑楼堂馆所,或许在民生工作和民生工程建设中离开实质、急于求成,缺少科学规划和长久

  打算,造成严重后遗症的。

  (五)污染防治方面18.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不作为、慢作为,发生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坏事件,或许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坏(灾祸)事件

  处理不力的;19.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方面推委扯皮,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结果的;20.片面追求政绩,同意上马不切合环保要求项目的。

  (六)其余方面21.贪恋浮名,违规举办各种节会、庆典活动,或许私自举办评选达标表彰活动的;

  22.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态度悲观暧昧,对党员干部和其余

  履行公权利的公职人员充任黑恶权利“保护伞”等问题,护短

  2/3对于要点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六个方面2优选种表现形式

  遮丑,应查处不查处,造成严重结果和不良影响的;

  23.在重

  大项目建设或许处理当地域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重要问题

  中工作拖拉、懒政怠政,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

  失,出现安全隐患,产生恶劣影响的。

  3/3

篇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的主要表现

  形式主义表现方面:

  一、用华众取宠代替实事求是;二、用投机取巧代替实干苦干;三、用粗枝大叶代替一丝不苟;四、用走马观花代替深入实际;五、用僚草应服代替严谨作风;六、用高喊口号代替实际工作;七、用三心二意代替全心全意;八、用虚张声势代替雷厉风行;九、用欺上瞒下代替求真务实;十、用表面文章代替表里如一。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

  1、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形式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以赢得上级肯定和领导满意。有的单位开展大型活动,既不认真领会上级指示精神,也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实情,为寻求“轰动效应”,在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匆忙忙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层层鼓动、全面铺开,重形式、轻实效;有的抓工作,满足于开会布臵了,领导强调了,要求也提了,至于工作是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则全然不闻不问,只做上篇文章、忽视下篇文章;有的哗众取宠,欺上瞒下。

  2、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有的在领导面前,不报实情、不讲真话,报喜藏忧,讲成绩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讲问题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一味取悦领导,把领导的喜好做为行事的准则,更有甚者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案件时,首先考虑的是对个人升迁的影响,不是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而是在要不要上报、怎样上报上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把客观的、偶然的因素强调的多一些,把主观因素讲少一些,以减轻或推卸责任。

  3、脱离实际,照搬照套。有的把上级的指示当教条,不吃透主要精神,不注重结合本单位实际贯彻执行,而是照本宣科,机械地照搬照套。有的抓工作,片面认为“想到”就是“做到”、“能写”就是“会做”,计划措施很周密,却不注重深入实际抓落实。凡此种种,表面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实际效果却不明显。

  官僚主义的表现方面:

  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一些领导干部,只要能安坐办公室,就绝不愿下基层“受苦”,甚至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喜欢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喝五吆六、横眉立眼,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官气十足、独断专行,总觉得“自己高明、别人不行”,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此种种,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映照出官僚主义的病症和丑态。

  享乐主义的表现方面:

  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奢靡之风的表现方面: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互为表里的两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充裕,一些干部在得到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之后,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一味追求更豪华、

篇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表现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的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

  表现之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

  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性行为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对官僚主义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并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他反复强调官僚主义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灰尘”和“污毒”,是搞特权、脱离群众、贪污腐化等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治党治国治军必须常抓不懈和切实解决的大问题,并提出和实施了克服官僚主义的具体措施。

  官僚主义的两种主要形式基于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对官僚主义的存在和蔓延深恶痛绝。1930年5月,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首次使用“官僚主义者”一词,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兴国调查》中批评政府人员的弊端时,第一条就是“官僚主义,摆架子,不喜接近群众。群众有人走到政府里去问他们的事情时,政府办事人欢喜呢,答他们一两句,不欢喜呢,理也不理,还要说他们‘吵乱子’”。1933年8月,他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更是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

  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现象,都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领导上的老爷主义,是官僚主义的两种主要形式,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政治病症。

  工作上的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仅仅满足于工作任务的一般号召,不注重和不善于在作了一般号召之后,紧接着进行个别的具体的指导,因而“使自己的号召停止在嘴上、纸上或会议上,而变为官僚主义的领导”。1960年3月30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更是明确地指出,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克服“五多五少”:“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由此不难看出,形式主义迎合、助长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捧出”“逼出”形式主义。二者如影相随,甚至可以说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的一种,破除官僚主义就要反对工作上的形式主义。

  领导上的老爷主义,突出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不仅不关心群众疾苦,反而摆架子、摆资格,妄自尊大。他们自以为了不起,有事不跟群众商量,“不注重和不善于总结群众斗争的经验,而欢喜主观主义地自作聪明地发表许多意见,因而使自己的意见变成不切实际的空论”。毛泽东还指出,老爷主义与命令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面上是在积极发动群众,实际上是用少数人包办及强迫群众服从的办法,代替群众自觉的与有组织的斗争,即用非群众路线代替群众路线”。如果不破除这些行为,党的群众路线就无从贯彻,党的群众基础也无法巩固。

  官僚主义的实质是脱离群众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石,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官僚主义的实质就是脱离群众,丢弃了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违背了党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问题。所以,避免和克服官僚主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肃清官本位思想,明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真正摆正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员干部必须打掉官风,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在人民中出现。毛泽东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交真心、讲实话、求真知、道真相、解难题,使人感到人们互相间的关系确实是平等的,使人感到你的心是交给他的。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认为人民群众不讲道理,只能压服,不能说服,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195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者:“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党员干部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出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因此,每位共产党员的第一位工作就是要勤勤恳恳地研究人民中间的生产生活

  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去解决这些问题,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

  从主客观两方面反对官僚主义如何避免和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毛泽东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思考。他认为,这既需要改造主观世界,加强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也需要完善客观条件,建立健全执政党监督体系和领导干部管理考核制度。

  加强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首要前提。毛泽东认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反对官僚主义也不例外,需要不断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克服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从根本上铲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此外,要经常以整风精神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有的放矢,治病救人。

  强化人民监督权,是克服官僚主义的关键环节。只有让人民充分行使监督的权利,党员干部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才能真正实现让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人是会变化的,革命者也会发生变化。没有群众监督和揭露,他们可能进行贪污、盗窃。做投机生意,脱离群众”。为此,他强调必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面接受群

  众监督。为了使人民监督落到实处,他提出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社员代表大会制,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等群众参加管理形式,同时还要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此外,他认为人民来信来访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因此,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

  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以其监督权力的及时性、广泛性、公开性,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不久,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中共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强调人民群众在报刊上公开地批评党员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刊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非常必要。后来,他还对新闻出版界代表说,群众来信可以在报刊上登一些出来,“一点不登恐怕不大好,那样业务部门会犯官僚主义,不去改进工作”。

  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毛泽东认为,党员干部要学会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尤其是把官僚主义习气的老爷架子、官架子收起来,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比如,党员干部进行工作要采用一般号召和个别具体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两种基本方法;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将走马看花和下马看花两种方法相结合,要自己下去或者是请下面的人上来。他更是多次强调检查工作的重要性,“领导上抓得紧,检查严,对于完成任务是有决定作用的。”

  完善党员干部管理考核制度,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途径。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此,毛泽东分析指出:“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起来了”,可见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解决制度问题比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质。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消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形式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转述的一件事以及他的点评。顾教授说,在一次座谈会上,来自京郊的一位处级官员,讲述了他一个亲身经历:市政府某个局,通知各区对口局派人到市局开会,结果有的人在路上花了三、四个小时,会议却只有5分钟,就是发个文件。此事引发了顾教授的感慨,在目前的网络时代,视频会议不行吗?电子传输不行吗?快递文件不行吗?会议会议重在议,只有传达没有议,或没有反馈无交流,这样的会议有啥必要?路上三小时,开会五分钟——这件事确实点出了形式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文山会海,不求实效。它的一大危害,就是为了5分钟的会议,不惜浪费开会人的几个小时时间。大家知道,在北京堵车是常态,特别是在远郊区县,进一趟城不容易,即使不堵车,跑大远路就

  为听一个传达,心情可能也不愉快,把这种坏情绪带进接下来的工作中,会不会影响对工作的热情?会多,似乎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过去有句话叫做——“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这句话是从正面来说的,意思是会多是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的一个优势,因为共产党善于动员,同时要统一思想,这就需要常开会。如果说在过去的特定时期,这是必要的话,那么在经济建设时期,会议的频率就应该适当地降下来,把精力从过去的专注于思想动员和统一,转向如何采取实打实的行动,去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应该说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做到精简会议。

  然而,似乎是受过去“会多”的传统影响,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泛滥至今仍是官场的一大公害。君不见,各种各样的会议充斥于官员的工作中。无论什么事,甚至一桩芝麻大的小事也要开个会讨论一番,发文件指导,似乎只要开了会发了文,就可以万事大吉、心安理得。所以我们的政治生活很自然地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开会、行文、讲话上,使领导工作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这就是在弄虚作假、作表面文章,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公害和社会公害,严重污染我们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恶化干群、党群关系。

  其实在目前的网络时期,很多会议是没必要举行的,即使有必要,也可以改变会议形式,如用视频会议等来取代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像上面顾教授提到的这件事,完全可以用电子传输或者发个快递就可以解决,难道文件还有什么秘密不成?

  官场的形式主义当然远不止文山会海,人民论坛曾在2013年做过一个“官场形式主义状况调查”,得出了十种最令公众反感的形式主义表现形式,首要者是“领导讲话假、大、空”;其次为“为迎接上级视察弄虚作假”;再次为“好大喜功的形象工程”;再其次为“华而不实的规章制度”;以后依次为“走马观花的下访调研”、“抓工作只重表面、不重实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结汇报报喜不报忧”、“内容空洞的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的节庆晚会”,可见,“文山会海”还不是最严重的。

  上述十种形式主义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比如,“领导讲话假、大、空”一般出现在会议上,这是造成“文山会海”内容空洞的一个重要因素。形式主义虽然表现形式很多,但其本质只有一个,即唯上不唯下、好大喜功的官僚主义,许多批评形式主义的人喜欢把矛头指向下面和基层,这是打错了板子,不错,在很多地方和基层,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但地方和基层为什么要搞形式主义?还不是为了迎合上面和高层,如果上面和高层不好这口,下面和基层就不会去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也没有必要去搞形式主义。所以问题的根子和关键还在上面。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意思。

  官僚主义的一大毛病即不是靠事实说话,靠真理说服人,而是靠权力说话,靠官位、官职吓唬人、命令人。谁的权力大、职位高,谁说的话就管用,下面的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不能说半个不字,否则就是冒犯官威和权威,就是有二心,这种官场文化侵入了很多官员的骨子里,使他们不自觉地犯了形式主义错误。

  当然,一些官员并非不清楚形式主义之害,但借用一句当下时髦的网络语言,他们需要用繁文缛节和各种形式主义来“刷存在感”,满足权力欲,证明自己说话还是管用的。就像市局让各区局的官员来市局开会,在路上折腾三、四个小时,不然如何体现市局的权威?作为官场顽疾,形式主义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舆论和意识形态中受到鞭挞和批判,党的几代领导人谈起形式主义都深恶痛绝,指“形式主义害死人”。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新的领导集体更是强烈反对形式主义,将形式主义列为“四风”之首,但形式主义为什么“反”而不绝,还在大行其道?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方法不对,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这至多暂时把形式主义压制下去,过后又会死灰复燃。既然形式主义的总病根是权力至上的官僚主义,那没有对权力的约束是不可能真正有效反对形式主义的。而对权力约束的最好方式,就是行民主。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