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度先进事迹材料范本赏析17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7-09 18: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先进事迹材料范本赏析17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先进事迹材料范本赏析17篇【完整版】

先进事迹材料范文赏析17篇

为什么别人能赢来台下目光?事迹表述是关键

干新闻的都知道行当里有句这样的话,不干光说绝对不行,只干不说真的不行,先干后说还是不行,边干边说才是可行。有些时候,我们很多能干事的笔芯,一遇到写事迹材料的情况就开始发懵,粗粗捋下来,其实自己工作没少做、苦累没少受、辛酸没少吃,但想要往事迹里面融的时候却又不知道怎么归类、怎么下笔,材料憋了半天没出几行,事迹归纳了半天没捋顺清楚,不是抓耳挠腮,就是无奈求被人帮助。不管怎样,这种状态是不可能把自己工作客观全面

反映出来的。针对这样的问题,这周应广大笔芯所要求,老笔头专门对事迹材料做了个私家解剖,希望一点心得能够帮到大家——

“帽子”要合适“脑袋”——总括一定要精练。所有事迹材料前面都要有个帽子,这里面既包含自然情况介绍,也包括人物政治、素质等方面的简短定位。这一块不求多,也不要简单自然地罗列,要做到简明扼要,同时又不失齐全准确。对于一篇长一点的事迹材料,这块一般最多不要超过200字。

“肖像”要画到“神似”——特点一定要准确。根据

不同的评选类型,选择不同的特点概括模式。比如,对于参评忠诚主题的事迹,就要从政治上讲、从学习上讲、从帮带上讲、从辐射上讲;
再比如,对于工作主题的事迹,就要从思想上讲、从敬业上讲、从奉献上讲、从态度上讲。以此类推,不管怎样,分块一定要符合主题,同时也要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不能千篇一律,搞“人有我有,人无我无”。

“五官”要保证“比例”——详略一定要得当。对于人物事迹来说,最重要的是故事,具体工作和表现才是事迹的最有力支撑。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故事都要详细赘述,亮点的工作可以详细说,突出的特点可以详细说,其他的可以采取排比的样式略写带过,这样让人读起来才不会腻。

“话语”要力保“原味”——原话一定要鲜活。在事迹材料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原话”,这是为事迹添彩和增活的重要关键。不管是在引用他人评价还是自己原话时,一定要做到原汁原味表述,这样的话也许不是最准确的,但却是最能表达限定条件下的心情的,也是能让读者一看就懂。

“态度”要把握“尺度”——表态一定要实际。一般

事迹每一块结束后都有一小段结束语,这也就是表态的话,这类话语在事迹报告等场合经常会用到,有的书面上报事迹材料不需要这部分。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切不可空喊口号,要结合实际对自己提出要求,一定不能说得太满太高,让听众或读者觉得不切实际。

下面就请大家通过例子来具体体会吧——扎根毛南山乡的“真扶贫”——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XXX扎根XX乡,倾心扶贫攻坚,奉献十八载。故事的主角是——XXX,他的另一个称呼是——“真扶贫”。18年前,XXX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地处偏远、穷乡僻壤的国家级贫困县——XXXX市XX毛南族自治县,致力于科技扶贫。也许连他自己都未曾想到,这一来,就待了18年!(点出了事迹的主人公最鲜明的特点,这篇范文的写法虽然是宣传报道模式,但具体事迹的写法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和借鉴)

扶贫,让他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XXX198X年7月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19XX年,当他得知将被选派到XXXX毛南族自治县从事科技扶贫工作时,XXX心里颇为踌躇。(设置了一个“思想埋伏”,写出了心中的矛盾,和后面扎根于此地奉献形成对比,体现了“普通人”身份)一方面,身处长沙这样的繁华大城市,不想离开家人,前往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工作;
另一方面,又想用自

己的才干去闯荡一番,干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几经思虑,他决定先到XX看一看。当年7月,来到XX木论乡XX村调研时,XXX震惊了:这里四面环山,难觅平地,农作物种在石缝里,人均收入不到300元,农民群众喝的是泛着黄绿色的坑渍水,吃的是稀可鉴人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屋,一些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无衣蔽体,部分家庭整个家产折算起来只有寥寥数百元!(指出了要被宣扬的人扎根的环境)而与XX村一样的贫困村,当时在XX的大石山区,并不少见。所见所闻让XXX感到心酸,更让他感到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他暗下决心:留下来,为改变XX的贫困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这段写的是主人公的内心变化,但实际上是侧面点出了所要扎根地区的现实情况)

从此,XX乡的大地上,多了一个热心扶贫人的身影。殚精竭虑助“造血”为积累异地搬迁扶贫经验,XXX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XX区科技厅、扶贫办、XX县政府共同协作,在距离XX县思恩镇XX一带建立了一个4000多亩的科技扶贫示范区,为日后开展大规模异地搬迁扶贫积累经验。XXX主动请缨,任项目负责人。(开篇点题,写出了主人公采取的举措,进得干净利落)为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发展规划,XXX和同事们付出了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次,XXX与同事进入杂草丛生的山地进行实地考察时,被重重摔伤,尾椎骨撕裂,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留下了后遗症,至今其尾椎骨仍时常隐隐作痛。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1996年9月,XX县上南、XX、木论、XX4个贫困大石山区的97户513名移民搬进了XX示范区。(点出了主人公经过“劳筋骨、饿体肤、乏体身”,重于带来了成果,一个转折让读者知道了主人公发挥的作用)为了让移民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XXX牵头组建了XXXX科环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区的基本建设及经营、开发管理。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为解除移民后顾之忧,公司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实践证明,实验区的路子走对了。(简单一句话,写出了主人公带出的好路子,对工作思路是一种简练又直接的概括)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2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1998年年底,示范区3700亩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形成了以水果、甘蔗、蔬菜等拳头产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如今的XX,8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居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95%的农户建了沼气池,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40元,高于XX县和XX市的平均水平。(又是一个同类实际的果,体现了并不是一件事叫得响)

XXX和同事们探索的“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模式不仅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而且为XX县乃至XX市推行大规模环境移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良好借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XX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赏。(客观定位,这个成绩必须要穿出来,不然没有权威性,感觉故事和结果都是一家之言)

倾情再造绿水青山

XX县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任务异常艰巨。XX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1998年,他向上级争取资金375万元,对XX乡野马河进行综合治理,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水患。2001年,他到XX乡XX村建设石漠化治理和石山生态重建试验区。目前,实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

年的803元提高到2011年的4129元。2008年,他牵头组织编制可行性强的石漠化治理规划和方案,促成国家石漠化治理示范县项目落户XX。2009年,他争取到总投资800多万元的“西南岩溶山区综合治理集成与试验示范项目”在XX实施。2010年,他多次牵线搭桥,促成XX水利厅将XX县列为全区水土保持治理重点县,XX环保厅将小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项目落户XX。2011年,他组织XX林业、林改等相关部门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年完成各类植树造林7.2万亩,义务植树80万株,完成一个试点村绿化。2011年,XX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通过XX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验收,当年,XX县被评为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略写一些工作,这既是开展了的,又是实在却不一定非常亮点,再或者是除了果以外其他内容写出来也没什么精彩吸引力的故事)

扶贫科研硕果累累

多年来,XXX利用XX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1996年,他主持编写的《XX地区广东帮扶异地安置主导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自治区评估论证,为XX大规模实施环境移民提

供了科学依据。他还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和XX区科技攻关等项目9个,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专

利1项。(用成果说话,体现主人公能力水平,为支撑故事提供硬支撑)

为探索喀斯特地区科技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新途径,2000年,XXX建议建设XX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试验站从2001年开始筹建,2005年进入国家野外研究站台,2006年升格为中国科学院XX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成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同时是西南喀斯特区域唯一的国家野外研究试验台站。依托生态研究站的技术支撑,一批国家、中科院和XX重大项目先后在XX启动实施,项目总经费达2000多万元,对XX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持。

18年斗转星移,18年春华秋实,XXX以自己的才干和敬业获得了很多荣誉。自古忠孝难两全,在为荣誉自豪的同时,XXX的内心常怀愧疚。他说,18年里,就儿子、丈夫、父亲这三个角色而言,他亏欠太多,很多东西一辈

子都无法弥补。(虽然不是表态类的,但这类结果也是从侧面体现主人公扎根奉献的一种表述,这类材料只要稍作口语化修改,就能够成为先进事迹报告材料和上报事迹)

目录

扎根毛南山乡的“真扶贫”6

“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14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18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上报材料类)22

红土先锋村官楷模27

百姓心中的巾帼女杰32

社区“好当家”37

党员干部楷模:60年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42

铁肩担道义忠诚铸检魂45

中国梦报国魂50

在全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63

在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

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77

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86

党委书记庆祝建党暨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95

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07

 “大国工匠”:在平凡中非凡

焊工是最平凡的工匠。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凡的双手。

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XX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XX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
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XX,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职场,XX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

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炎热的盛夏,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
声音刺耳,味道呛鼻。一年后,一起入厂的28个小伙伴有25个离职。XX留了下来。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是XX热爱它,钻研它。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

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XX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

1995年,工作了8年的XX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加入党组织好发挥更大作用。”

成为党员,XX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一年,工厂水管冻裂了,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进行。可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XX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难题迎刃而解。

“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XX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根直径仅有3.2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起,不留一丝痕迹;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XX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

技艺越来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

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

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

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缺陷,质量无法保证,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XX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XX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我国高铁产业不断升级,技术难题也越来越“高精尖”。“既要保证生产任务,又要攻克难题,党员自然要加班加点带头干。”今年,XX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美国纽约地铁列车转向架焊接难题,通过32道焊接把4厘米厚的钢板严丝合缝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线技术检测也看不到任何缺陷。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电焊弧光四面散射,为了看清徒弟孙维鹏的操作手法,XX一个晚上都没有带护具。“后来我看到师傅的眼睛开始红肿、淌眼泪,就为了教我焊试

验片,我是又感动又自责啊。”在26岁的年轻技工孙维鹏心中,师傅XX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XX的确毫不含糊。他利用业余时间举办高级电焊工培训班,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教,经常跪在地上指导操作。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训练方案。2013年,XX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XX门下。

随之设立的“XX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既是传承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XX还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会财富。“我的技能不能留给自己,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XX说。

2011年以来,XX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

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

获奖104项。而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也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大国工匠正助力“中国梦”提速。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XXX研究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历年来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40多年来,她全身心投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XXX创建了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20世纪60年代,在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1月,XXX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XXX先从本草研究入手,收集整理了640首方药的

《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并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XXX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972年XXX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自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

性。当年在海南昌江疟区临床试用于间日疟11例,恶性

疟9例,混合感染1例,共21例病人,结果用药后40℃高烧很快降至正常,血疟原虫被大幅度杀灭到转阴,药效明显优于氯喹。以上结果在“523”内部会议上报告,既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也开创了中药抗疟药物发现之先河。

二、XXX团队率先发现新型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在得到了具明确抗疟活性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后,XXX课题组开始分离有效单体成分。1972年11月8日,XXX课题组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随后证明50~100mg/kg可使鼠疟原虫

转阴。

XXX团队率先对青蒿素做了临床试验。1973年秋,由中药所派人携带青蒿素单体赴海南疟区进行临床试验,证实了青蒿素即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后在“523”办公室的安排下,XXX研究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展汇报,促进全国对青蒿素的协作研究。

三、XXX团队开创性地研发了青蒿素类抗疟药物

1978年,XXX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为第一发明单位。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致函中国卫生部,提议在中国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抗疟新药青蒿素”为世界熟悉和认可。198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青蒿素。

2015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近一半)面临疟疾风险。2015年全球共有2.14亿疟疾新病例,大约43.8万人死于疟疾。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过去十年间得到广泛使用,对影响人的最流行也最致命的病原体——恶性疟原虫极为有效。至今基于青蒿素类的复方药物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一线用药,用以治疗约70%的疟疾患者,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近年来,XXX仍持之以恒地进行着青蒿素的科学研究工作,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光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

狼疮新药研发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批件。

鉴于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XXX获得2011

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颁奖词:“发现了青蒿素

———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6月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5年,XXX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奖委员会对XXX及青蒿素的贡献做出高度评价:XXX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大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人的疾病,这在提升人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XXX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上报材料类)

XXX,男,汉族,1958年12月生,中共党员,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77年1月,XXX参军。当兵的五年里,他从一个青涩小伙成长为一个好兵,入伍第二年被评为“师学雷锋标兵”,并于1980年,先于同期士兵,第一个入党。1982年,XXX复原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从事7个不同的工作,可无论做什么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创造了一流的业绩。15年前,XXX成为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从事这份“差事”以来,他坚持每天和一线职工奋战在一起,抢着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儿干。他每天提前2个小时到岗,双休日、节假日从不休息,15年里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他制定出的养路技术标准、考核办法等均在国内领先,齐大山铁矿连年名列全国冶金矿山企业电铲、生产汽车效率第一名。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道德模范、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

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等,他所获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

XXX是一个追求纯粹的人,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1990年开始,他坚持20余年无偿献血55次,累计献血量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近

10倍。2005年,鞍山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他几乎月月捐献血小板。2006年,一位工友的女儿患了白血病,另一位工友的儿子患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他不仅带头捐款,还用各种方式发动大家捐献爱心,最终使两个孩子都得到救助。2007年2月,鞍山市中心血站血源告急,向他求援。XXX写了一份无偿献血倡议书,一个班组一个班组地进行宣传,最终“齐矿”100多名职工参加了无偿献血,总献血量达到2万多毫升。之后,XXX先后友组织了10与此大规模献血,累计献血量达到10万多毫升。2008年,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XXX被推选为队长。2008年12月,XXX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994年,因为一部电视短片,XXX第一次向一名岫岩

山区的失学儿童伸出援手。一个月内为他寄去了400元钱,可当时他的月收入不足600元,15年来,他累计捐款7万多元,让100多名贫困儿童重新走进了课堂。XXX

是工友们的贴心人,他所在采矿作业区的一个班组30名

工友中有23人受过他的直接资助。给别人捐款,他从未有过丝毫犹豫。而对自己,哪怕花一分钱也要再三掂量。很长一段时间,XXX不吃午饭;
所有的补助和荣誉奖励,都成为他的捐款。他一年四季都穿工作服,全家人至今还是挤在市郊80年代中期所建的40平方米、没有任何装修的单室里。

德不孤,必有邻。XXX不仅自己无怨无悔地无私奉献,还带动身边工友和全国各地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团队。目前,XXX爱心团队下设的希望工程XXX爱心联队、XXX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XXX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队等7个大队,仅在鞍钢矿业就有成员近万人,全国已有4万余人加入到XXX爱心团队,全国各地不断传来XXX爱心团队分队成立的消息。

2010年8月1日,XXXX记对XXX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XXX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XXX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010年10月开始,XXX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范围

内做巡回报告,感动和激励了无数干部群众。2011年3月,XXX在新浪网上开通了“鞍钢XXX”微博,仅仅不到9个月,关注的粉丝已经超过400万,增长速度在所有博

主中位列第一,覆盖的网民已达5800多万。2011年4月

和7月,话剧《XXX》和电影《XXX》相继推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

于此同时,XXX的爱心团队迅速发展壮大,从2010

年8月的40个分队,猛增到如今的160多个分队、6万多人;
一年多来,XXX爱心团队累计捐款200多万元,建设希望小学2所,资助贫困学生6000多人,救助困难群

众4000多人,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5000多人,

参加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800多人,参加献爱心活动的

人员超过20万人次。

如今的XXX,仍然每天5点多上班,提前2个小时在

采场上奔波;
仍然住在鞍山市郊区、那栋80年代中期所

建的不到40平米的单室里;
依然每天为帮助困难孩子和群众而不知疲倦的操劳;
依然把做好事、办实事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在他的心中,永远燃烧着为党分忧、为企奉献、为民解愁的热望,始终在为了和谐社会建设而不懈奋

斗,他是当之无愧的当代雷锋,是当之无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者!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