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状态评价与监测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 2022-10-30 16: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为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内部专业发展状态评价体系,利用Web网络技术开发了评价系统,实现了在线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利用“互联网+”教育环境,构建了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多主体客观评价,形成了部门间联动育人的协同力;结合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了各专业的横向比较分析和专业逐年发展状态的纵向量化分析。通过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6年的实践证明,该评价机制科学、稳定,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地监控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发展状态,为专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专业评价;高职院校;机制

作者简介:徐雅娜(1970-),女,辽宁盖州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研究;胡晓旭(1959-),男,安徽六安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赵萍(1979-),女,河北赵县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中华职业教育社2016年重点研究计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发展評价与监测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ZJY16048),主持人:徐雅娜;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状态评价与监测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W2015235),主持人:徐雅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8-0026-04

一、引言

专业是高职院校实行人才培养社会功能的基本单元,整体而言,专业发展水平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发展实力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反映。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市场定位的合理性以及学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流向上的合理性。就辽宁省的情况来看,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设有20~60个专业,这些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水平并不平衡,如何科学地评价和监测这些专业的发展状态并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合理调控是学校宏观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实现资源优化、专业优化的前提。因此专业评价是目前各校普遍重视的一个课题[1-4]。

但由于专业评价涉及数据量大,头绪繁杂,各种因素间关系复杂,定性与定量难度很大,目前各校的专业评价大都停留在人为定性评价的阶段,还没有形成规范的专业评价机制,更谈不到预警、诊断、改进与提高的促进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的指标采用不多,缺乏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②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评价;③评价指标本身的信度、结构效度和相关性缺乏严谨的统计分析支撑;④指标体系的类化、层化与序化缺乏科学的论证;⑤评价手段单一,主体单一,有失全面性、系统性。

为实现对专业发展状态的客观评价,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基于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从涉及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层面全面地评价了专业的发展状态[5],通过对学校2011年度~2016年度各专业发展状态的测评,证明该系统是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理念、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系统运行机制,结合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方法,形成对专业发展状态的量化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专业发展状态的年度横向比较分析和专业逐年发展状态的纵向量化分析,从而实现对专业发展状态的客观评价,为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二、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的运行机制

(一)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的开发

目前,随着“互联网+教育”逐步融合,高职院校的网络化、信息化环境已逐步成熟,这使得基于网络的数据采集模式成为可能。为提高专业评价的效率,实现数据网络共享、自动汇总、数据分析等功能,本文采用B/S模式,利用ASP.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开发了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6]。本系统采用MVC三层框架模式[7]进行开发,整个体系结构分为数据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应用层。数据处理层主要任务是进行数据资源内容的建设,将采集单位数据、评价指标数据、评价结果数据等各类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进行管理;业务逻辑层主要任务是对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的业务流程进行处理,并实现对数据的访问;用户应用层主要任务是为业务主管部门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根据评价工作的需求,本系统采用分级用户管理机制。教学系用户登录系统之后能够完成所属专业的数据采集和评价;职能部门用户登录成功之后能够依据各评价指标和观测点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标准对各专业进行评价,各职能部门只能查看本部门的评价信息;业务主管部门拥有最高权限,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采集数据和评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生成相关图表和整改意见,系统管理员(由业务主管部门指定)可以对用户、采集单位、专业和评价指标进行分配管理;校级领导可查看评价结果、各评价单位的评价情况和各项数据分析报表。

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由登录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等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其中,登录模块实现了权限管理功能,包括登录和修改密码2项功能;数据采集模块以采集单位为基本模块,实现教学系和职能部门独立评价的功能;数据分析模块包括采集单位数据汇总、各专业按年度横向比较分析、按年度纵向分析、按评价指标单项分析等功能;后台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指标管理、采集单位管理和专业管理4项功能。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二)多主体客观评价

在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专业的发展与教学系和各职能部门是息息相关的,教学系和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效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但由于实际管理体制的功能划分,割裂了这种联系,无法形成部门间联动育人的协同力。由于专业发展状态评价体系具备多用户在线评价的功能,因此,利用本系统可以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专业评价机制。在使用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之前,管理员首先通过后台管理模块中的“采集单位管理”功能将各指标和观测点分配给相关部门,然后为各采集部门设立用户密码以保障评价的安全性。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密码登录后,就可以进行修改密码、评价和录入相关工作数据等操作。

整个评价过程由专业自评、教学系評价、职能部门评价、多维诊断、专业改进、再评价六个环节组成。专业自评是指被评专业依据评价指标对本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撰写专业建设情况自评报告,报告涵盖评价的九个分项指标的具体情况和数据,并上传相关佐证材料;教学系评价和职能部门评价是各部门对其业务相关的观测点进行评价或录入相关工作参数,由系统自动计算评价结果;多维诊断是指在系统汇总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由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采集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各专业的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专业改进是学校各专业根据评价结果和学校提出的整改建议对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进行反思和整改,通过有效途径提高专业的综合实力。再评价是在专业改进后,进行新一轮的评价。

专业发展状态评价实质是一个定性评价,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本文借助模糊数学的思想,采用赋值量化的方法来确定各观测点的评价分值。根据各观测点的评审标准和参数特点,本文主要采取“结合佐证材料赋值”“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赋值”“二元判断”“分段赋值”“建模计算”“结合其他考核结果计算”“讨论赋值”等几种量化模式,实现评价结果由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几种评价模式的观测点示例如表1所示。对于采用“结合佐证材料赋值”“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赋值”“二元判断”三种量化模式的观测点,评价单位根据赋值标准给出评价分值;对于采用“分段赋值”“建模计算”和“结合其他考核结果计算”三种量化模式的观测点,评价单位只需要输入对应的参数,系统就能自动计算出评价分值;对于采用“讨论赋值”的观测点则要根据讨论结果给出评价分值。

通过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6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运行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分析功能和数据存储功能多角度多方面地客观评价各专业的发展态势,打破了以往各教学系和职能部门相对独立的状态。

三、专业发展状态的监控

由于系统中的各项指标和观测点已经被量化,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数据比较分析系统,通过对历年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就可以有效地监控专业的发展路径,及时对专业状态进行综合诊断。利用本系统,学校可以进行各专业的横向比较分析和专业逐年发展状态的纵向量化分析。横向比较分析是通过统计计算各专业在评价当年的总分值、各分项指标的分值及其相对上一年度的增量,以确定各专业在评价当年所处的位置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该项分析有助于各专业查找差距,取长补短,调整专业建设工作重心。

下面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的评价数据分析为例。2015年评价体系的9个方面对专业评价总分影响的定性分析图如图2所示,该图不仅直观反映了学校2015年各专业的发展状态,而且还反映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教科研、学生状态、招生就业、特色项目9个方面对专业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招生就业的变化对评价总分的影响最大,招生就业曲线与评价总分曲线变化趋势的正相关性很明显,其他指标的影响程度次之,这与专业发展状态的影响因素的次序大致相同。2015年相对2014年招生增量分值的横向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直观看出全校专业整体的变化情况以及第一志愿报录比、省内计划完成率、省外计划完成率、三本率、报到率等5个因素的变化情况,据此分析结果,学校招生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

相对于横向比较分析,评价专业的纵向量化分析对专业发展和专业布局调整的指导意义更大一些。通过累计5年以上的评价就可以进行专业发展趋势分析,实现对专业的监控和预警。通过统计计算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各专业6年排位的平均值、极差、离散系数和线性趋势线斜率,从宏观角度评价各专业的发展态势。5个典型专业的具体数据见表2,其中专业总体排位的平均值表征了专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相对稳定性,数值越小,专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极差”和“离散系数”表征了专业的发展稳定性,“极差”反映了专业承受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数值越小,专业的成熟度越高;“离散系数”表征了专业发展的稳定性,数值越低,专业发展越稳定;用统计学方法将专业各年度排位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回归线的斜率,表征专业的发展趋势,正数表示呈上升趋势,负数表示呈下滑趋势,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上升或下滑的速度越快。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1平均排位居前三,极差和离散度较小,趋势线斜率趋近零,说明该专业总体发展水平高,发展比较稳定;专业2平均排位居后十,极差和离散度较小,发展趋势不明显,说明该专业的发展态势不好;专业3平均排名居中段,极差和离散度较大,但发展趋势不明显,说明该专业发展存在起伏,需进一步分析其分项指标,查找其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专业4平均排位靠后,极差和离散度较大,正向发展趋势比较明显,说明该专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专业5平均排位居中段,极差和离散度较大,负向发展趋势比较明显,说明该专业发展呈下降趋势,且发展不稳定,需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

由此,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可以有效地监控各专业的发展态势,诊断出各专业在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对症下药,对其施以有效的措施,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以“专业发展状态”为切入点,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理念和手段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的专业发展状态评价机制。采用这种评价机制弱化了功利性倾向,构建了“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形成部门间联动育人的协同力;用数据说话,采用定量分析,促进专业准确定位,实现办学特色的多样化。通过每年对专业的发展状态进行量化评价,并结合不同专业的市场环境给予科学、客观的评价,形成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对专业状态进行综合诊断、预警和纠正专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保障专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6年的实践证明,该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陈琦.高职院校发展性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探究[J].宁波职业教育学报,2016,18(3):5-8.

[2]孙爱东.高校专业自主调控模式下的专业评价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44-46.

[3]姜庆伟,王晓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价体系分析与构建——以陕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14-16.

[4]刘经兰,刘松林.影响高职专业评价真实性的因素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7):42-46.

[5]徐雅娜,胡晓旭,赵萍.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6(6):21-25.

[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高等学校专业发展状态评价系统V1.0:中国,2013SR068006.

[7]Jon Galloway, Phil Haack, Brad Wilson,等.ASP.NET MVC 4高级编程[M].孙远帅,邹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殷新红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