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0-31 19: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近年来,东莞市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提高对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以2018年台风“山竹”气象灾害事件为例,总结归纳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与可改进之处,并在应急管理四阶段内容基础上梳理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策略,为今后东莞市应对气象灾害类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件;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山竹”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68

珠三角地区南临南海,东临西太平洋,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地区之一。据统计,广东遭受的80%的自然灾害都是气象灾害。本研究以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气象灾害事件为研究对象,结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阶段处理的内容要求,探究东莞市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策略。

1 应急管理概述

所谓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监控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包括四个阶段:(1)事前预防准备。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东莞市于2011年颁布施行《东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事发时监测预警。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存储、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下级政府部门、专业结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3)事中处置救援。事件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采取应急处置、措施。(4)事后恢复重建。采取或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次生、衍生事件发生,帮助社会恢复原状。(如图1所示)。

2 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事件概况

2018年9月10日,东莞市气象局提前预报东莞将在9月16-17日受“山竹”的严重影响,阵风达到11~13级,届时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水,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301.3毫米,东江南支流泗盛站围潮高达3.23米,超历史最高潮位。9月15日22时30分,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强台风“山竹”,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东莞市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市进入防台风备战状态。9月16日00时23分,东莞市台风红色预警信号生效,13时地质灾害气象风险3级预警升级为2级。16日全天候降水量大,风力强劲。此次强台风带来风暴潮,使得虎门大面积被海水淹没,中堂、洪梅等镇街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南城、东城、莞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直到9月17日,台风强度减弱,预警信号解除,应急中止。

3 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

台风是典型灾害性天气,也是南部沿海地区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之一,也对相关地区政府部门在气象灾害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的台风“山竹”事件是东莞市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置上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其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此次台风是9月16日登陆广东台山海晏,东莞市气象部门在9月10日向全市预报东莞市将在9月16-17日受“山竹”台风的严重影响,有狂风暴雨过程,提醒市民提前做好应灾准备。在灾情发生前启动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灾情发生后及时启动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市进入防台风备战状态,保证救灾的最佳时机。

3.2 部门配合,合力攻坚

一是在东莞市气象站播出本次台风“山竹”警情后,全市各镇街政府、基层委员会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提前做好加固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实现人员、车辆有序转移,并安排工作人员对所有可能发生灾情的场所实行二次清查,不遗漏一处可能出现的险情。二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市气象局、市公安局等多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赴险情。

3.3 调配资源,应急保障

东莞市在台风“山竹”来袭时,组织各种救灾力量,提前做好抢险队伍和救灾物资调配准备工作,出动的抢险救灾力量名单与数量如表1所示。

3.4 全民参与,恢复重建

“山竹”过后,东莞市组织全社会力量全力抢修道路、恢复通信。市区部分要及时清理道路淤泥和垃圾,疏通排水系统,恢复市区正常秩序。乡镇部分主要是解决劳动人民的灾后自救缺少资金的问题。此外,灾后不少路面被大风刮到的树枝树叶覆盖,无数身穿辅警及志愿者服装的民众冒雨为市民清理路面,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4 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可改进之处

2018年“山竹”台风事件是东莞市气象灾害事件中抢险救援和事后处置上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但在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可改进之处,具体如下。

4.1 安全意识不够

目前,东莞市政府已经形成一整套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工作机制,在灾害来临前也做了准确预报,并对全市民众做了全面详细的应急宣传,但普通民众对台风侵袭下的灾害事件仍然抱有侥幸心理,在“山竹”肆掠档口,依旧顶风出行,造成不该出现的险情,这就增加了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伤亡的风险。

4.2 气象预报不够精细量化

由于东莞市气象局对风暴潮没有做到精细化定量、定点、定地的预测预报,导致虎门镇政府及相关人员没有特别重视此次筑堤防潮。16日14时30分,虎门出动民警和辅警共60余人在长堤路路段堆砌沙包筑起海旁防线约1.3米,但因海水倒灌加劇,防线溃堤,海水大量涌入虎门街道,造成严重的内涝。

4.3 灾后恢复工作的装备人手不足

由于台风“山竹”来势凶猛、破坏性强,造成灾害后路面上到处是被挂倒的大树、线杆,部分路面出现裂、塌现象,人车均无法通行,需要组织力量尽快疏通路面,恢复交通。由于需求面广,一度出现装备人手不足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有大量志愿者走上马路,自发协助清理路面,帮忙引导行人。

5 东莞市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选择

目前,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主要关注点是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处置和恢复,而忽视了常态下的有关突发事件的预防。基于应急管理的四阶段,围绕东莞市“山竹”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的成功之处与可改进之处,对东莞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策略做如下梳理和总结。

5.1 事前预防准备要注重忧患意识培养

首先,要强调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性,让群众摆正接受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态度,让东莞市政府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中充当“教师”的角色,深入宣传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其次,气象科普宣传要跟生活相符合,强调故事性、形象性和科学性。针对东莞地区普遍讲粤语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4D观影技术制作粤语版的科普宣传视频,广泛播放于气象科普馆等公益场所,同时也可以播放于商场、地铁、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达到科普区域范围广的目的。第三,做好救援装备儲备工作,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装备要配齐配足,同时要准备好充足的救生衣、抛绳器、安全绳、卫星电话等基本装备。

5.2 事发监测预警反应要迅速及时

在完善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基础上,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主要可通过应急演练来提升。可适当增加情景式的应急演练,让参与者有身临其境感,提高演练效果。如东莞市消防部的应;演练,可以真刀真枪的实操,燃起火堆,让参与演练的东莞市民尝试去灭火,能让他们更积极的参与消防演练过程,对灭火器的使用也会更熟悉。在实践工作中,应急演练主要是针对参与救援的政府相关部门,普通民众参与度不高,即便参与也应付为多。这要求从根本上激发普通民众安全意识,在常态下不断加强应急演练,来提升各部门人员应急救援专业能力及普通民众自救、互救能力。

5.3 事发中处置救援要形成合力

气象灾害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多部门配合联动完成,这也是一个涉灾部门的融合过程。一是意识融合,需要做到在常态化的应急演练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把救灾力量拧成麻绳。二是职能融合,在事前预防预警、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事后恢复重建流程中形成强大合力,构建防灾减灾体系。三是资源融合,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沟通平台,提高对救援人员、救援物资的指挥、调配能力。

5.4 事后恢复重建要重视细节,合理妥善处理

一是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组织力量疏导地上障碍,恢复民众正常出行。二是做好经验教训总结,对事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不足。对成功经验进行分享和宣传,对不足之处及时研究对策补缺补漏,不断改进。

6 结语

东莞市在应对2018年台风“山竹”事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按照应急管理的四阶段内容和要求,在事前预防阶段要注意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在事发监测预警阶段要迅速及时做出反应、事发中处置救援要形成合力、事后恢复重建要重视细节,合理妥善处理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耿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以泰宁县“5.8”泥石流自然地质灾害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01).

[2]刘俊、黄兴友、何雨芩等.X波段相控阵气象雷达回波数据的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2015,34(04):1167-1176.

[3]张晓沫.加强当前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9,(11):125.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