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戴村坝怀古

发布时间: 2022-11-02 0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1年,齐鲁大地上连续下了几场秋雨,源于泰莱山区的汶河顿时难以遏制地强壮起来,狂暴起来,激流滚滚,浊浪扑天。守望汶河600年的戴村坝依然沉静,身躯横亘处凛然截断汶河滔滔洪流,于是汹涌澎湃的汶河便铺开锦缎般的身躯,轻柔地抚过大坝,天女散花般飘落大清河,溅起漫天的白玉碧翠。认识戴村坝从这里开始。

观赏这激流飞瀑、长虹卧波的戴村坝,不由想起李冰父子修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或许是历史偶然,或许是文明的传承,这名声不大、工程不伟的戴村坝竟与伟大的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江堰,让吃足大自然苦头的中华民族完成一场对水的千年收伏战,至今,死于两千多年前的李冰太守仍用不朽智慧指挥着岷江水流,让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为中华民族诸多重大灾难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戴村坝比都江堰年轻1667年,无论资格资历,还是担承的历史责任、文化底蕴都属于晚辈后生,但戴村坝分水枢纽引导汶河适量流入京杭运河,既满足航运又不溢不漫,分水枢纽又巧妙地将来自汶河的水分成“七分朝天子(北),三分下江南(南)”之势,维系中国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明清500年畅行无阻,为加快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交流,促进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稳固政府统治与经济繁荣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戴村坝无论是设计智慧,还是功效作用,都堪与都江堰媲美。

修建都江堰是为解决古蜀地“泽国”、“赤盆”的问题,修建戴村坝则要追溯到明朝那些事儿。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定都北京,为了开发中国北部幽燕十六州而组织向北部大批移民。此时利用京杭运河从南方调运粮食、生活用品,而东平县大安山至临清段有1/3因淤积不能行船。

明永乐七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河,立署济宁”。“六月己卯,会通河成。河以汶、泗为源。汶水出宁阳县,泗水出兖州府,至济宁州而合,置天井闸以分流。南达于淮,而河则其西北流也。”于是,工部尚书宋礼会同济宁州同知潘叔正对元会通河疏浚、置闸和局部改道,工程顺利完成后,将山东的汶水、泗水引至济宁补充京杭运河水源,潘叔正、宋礼以及一大批参与治河人员受到褒奖和赏赐。然而,因分水地点选址非制高点的致命错误使运河疏浚工程全盘皆输,朝廷动用3万民工疏浚河道,引汶水、泗水补充运河水源,虽夏秋涨水期,水源却难以达南旺以北河段,无法通行重载漕船。这无疑是疏浚京杭运河的一个败笔,也正是修建戴村坝的大背景。

劳民伤财、耗费钱粮疏浚的河道仍水浅不能浮舟,工部尚书宋礼受问责是必然的。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宋礼问计于民间,化装成算命先生顺汶河私访对策,在汶上县白家店村与一名叫白英的老者闲聊,谈到“渠成无水难于行舟”,白英献策:在汶河戴村附近,拦河筑坝抬高丈二尺;再挖输水渠一条将水引到南旺入京杭运河。南旺地势较高成为水脊,可南北分流,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之势,大运河可通矣!宋礼大喜,于1411年修建戴村坝,并开挖济运渠(即小汶河),坝成输水渠通。500多年前,在没有水准仪、没有经纬仪、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白英老人能准确定位京杭运河最高点,让我们对源于民间大师的智慧无比钦佩!

后根据济运需要,于清朝道光、光绪年间续建灰土坝和窦公堤,三坝与小汶河、汶上县南旺镇的分水工程组成完整的引汶水济运枢纽工程。历史业已证明,依“白英策”创建的南旺分水枢纽,其工程结构、技术处理和工艺水平,均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范例,成为明清运河全线“文化”含量最高的工程之一。利用戴村坝分水济运,使“漕运通而海运罢,粮艘联帆直上,正供天庚,源源不断”,使京杭运河畅通运行500多年,为沟通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巩固封建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漕运断绝后,戴村坝水利枢纽继续发挥着固定河槽、拦沙缓洪以及引水灌溉等重要作用。

面对横亘于大汶河上的戴村坝,我们不得不赞叹先人的大智慧与精妙技巧。李冰父子凿山开石修建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因势利导岷江洪水造福桑梓;齐鲁大地的先人修筑横龙卧水般的大坝管住一河汤汤汶水。戴村坝调节大汶河水的奥秘在于利用各段的不同高程和长度调节大汶河分水流量。戴村坝自南岸而北分为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三个坝段,乱石坝是三坝中的“老大”,长152米,比北端的玲珑坝高20厘米、长2.6米,南端滚水坝是“老小”,比乱石坝低30厘米,长度不到乱石坝的一半,三坝形成中间高,北端次之,南端最低的阶梯状,各段间有衔接段相连,大汶河的水根据大小自选其道。枯水季节洪水低于戴村坝,水自然流入小汶河,水稍大,水通过不同高程的坝段泄入大清河,而大部分水分入小汶河,支持京杭运河漕运;大汛期间,洪水滚过整个坝段,大部分水泄入大清河,保证小汶河济运安全,结构之精妙令几代管河治水的官员专家称妙叫绝!正如碑文所载:“水高于坝,漫而西出,漕无溢也;水卑于坝,顺流而南,漕无涸也。”

戴村坝建造材料也具有独到之处,明、清时代没有水泥和钢筋,在几千个流量的大汶河主河道上建造高于河槽4米的溢流坝绝非易事。古代建筑大师们十分聪明,为保持大坝的整体稳定,在南北两裹头上各修150平方米左右镇墩一座,外层用万斤方石裹边,内填三合土及碎石黏土,大坝就支撑在南、北镇墩上,形成单拱形砌石坝,表面镶砌2方左右的巨石,重逾万斤。据说为运巨石,每年待冬季结冻时每天向大路洒水,待结冰厚时用牛在冰上拉条石,可见运石之不易。

万斤石间的粘接也十分独特,两石之间用糯米汁与新石灰粉拌和料填灌,再用铁扣联结,其坚硬如铁石,很难从两块方石间取出铁扣。大坝基础处理更为巧妙,不是石料,也不是土方,而是排成梅花状的万年柏木桩。木桩去皮用火烧焦表皮用来防腐,柱间密封青黑色黏土,将木桩连为一体,据说还有防腐功能。由部分冲决发现,木桩上盖的蓝印仍十分清晰。桩与石之间填厚薄不等的黄表纸,保证桩顶受力均匀,也有一定迷信色彩。大坝就支撑在木桩与黏土混合料上。当时为什么不用土石而用木桩,已无从考究,或许为减轻大坝自重吧。这一独特的建造方法十分坚固,整体结构稳定耐冲,后人颂之曰:“是坝高厚坚实,涓滴不行,石工横亘,既无尾闾以泄水,又无罅隙以通沙……”

都江堰工程建设一劳永逸,福泽万世,而戴村坝分水枢纽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历史层累,是治水实践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自公元1411年之后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建设的痕迹。道光六年大汶河大水,戴村坝泄水不畅,两岸堤防溃决多处,两岸遭灾,在大汶河北面增修斜向灰土坝一座,为溢洪道,以弥补戴村坝泄水不畅之不足。据灰土坝碑文记载:“……国朝道光二年复增筑三合土坝,筑三合何也?夏秋巨涨,玲珑三坝之后堤堰薄不足当汶水之冲,是以增之也……”后修建的灰土坝比戴村坝高出2米,坝身全部用三合夯打而成(黏土、生石灰、大汶河内的粗砂)。坝面用杨藤熬汁与三合土拌和料筑成(杨藤是南方野生灌木,熬水后很黏),夯实后十分坚硬。从冲碎的灰土块来看,其强度不低于100号机砖,从1880~1967年的87年间,坝顶溢洪十次以上,共揭光三批三合土,削减坝高0.6米,而没将坝完全冲开,可见古代水利工作者对质量要求是何等严格,这应该是现代水利工程沉静思考的问题。

戴村坝到灰土坝之间为拦河土坝,洪水时常因风浪而决口,影响整体运用。光绪三十年,漕运大臣窦大人在土坝上游修一条重力式挡水墙,称窦公堤。当时窦公堤底宽仅1.3米,若按动力学中库论法或郎肯法计算,底宽均应在3~4米,才能满足抗滑抗倾要求,这种断面在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但经过近百年的流水考验立而不倒,它的“秘密”在哪里?原来是在其背后有0.8米宽的三合土基础起着支撑作用。

中国人大智慧源于民间,白英老人因戴村坝而万世流芳。规划戴村坝源于白英献策,修建戴村坝白英是总设计师。戴村坝北端,原建有白公祠,曾为人们瞻仰的胜迹。

白英(1363~1419年),字节之,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生于山西洪洞县,明初随父迁汶上县康驿镇颜珠村,后因生计,迁居汶上县军屯乡彩山之阳白家店村。他是京杭运河南旺枢纽的献策者,更是宋礼特聘的该枢纽施工工程师。遗憾的是,正当治理运河工程告竣、人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他却因积劳成疾而死于随宋礼应诏晋京复命的路上,宋礼葬其于汶上彩山之阳,使之死后仍能视汶水、听泉涌、看戴坝、望三湖。

随着南旺枢纽在大运河畅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白英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朝廷和后人的认可:明正德七年(1512年)被朝廷追封为“功漕神”,并建白公祠,清雍正四年加封为“永济神”、光绪五年又加封为“白大王”,受到人民敬仰。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工部主事胡缵曾为白公祠撰写《白英老人祠记》,并有联“天下无二老,泉河第一功”。

这里的“老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人,而是明代的官职。明代编赋役黄册,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十里,推人口多、粮食多的十户为里长,每年轮流一户;同时,于明洪武二十八年,仿汉代三老,设乡官老人,“选年高为众所服者,导民善,平乡里争讼”(《明史·食货志》),就是由乡村百姓公举出来、协助地方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长者。另外,明朝对于重要河道设有维护铺,每铺配备若干丁夫和老人。如《天下郡国利病书》十五册《山东上·东平川》条记载说:“置浅铺十有三,老人十三,夫一百三十人,守口夫二百人。戴村修坝老人二人,夫三百人。”由此可知,对于那些熟悉河况水情、富有治理技术和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老河工,尊称为老人。

当时汶河上似尚无维护铺,所以,白英应为乡官老人。但是,“明中叶以后,白英附祀于南旺宋礼祠,并以其后裔为‘冠带老人’,专管戴村附近河道”。

中国宗教颇多世俗气息,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因此,世俗人情也会染上宗教式的光斑。 四川民间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而白英老人也晋位为“功漕神”、“永济神”、“白大王”了。这也是中国人的良知良心,不管你是神仙,还是鬼妖,只要你为人类作了贡献,人民就会把你当做心目中最崇高的神来供奉。迷信为民造福的贤哲伟人应该是纯粹人性的表现吧。

戴村坝在500多年的历史中,矢志不渝地发挥遏汶济运功能。京杭运河废弃之后,戴村坝的壅水功能依然突出,为当地制造了一个宽阔的水面和充足的水源,护祐着当地群众五谷丰登,特别是坝上安置着石雕镇水兽、水龙,竖立着多座带有皇帝旨意的透龙碑,自然也为大坝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戴村坝几乎成了能够保佑群众五谷丰登、祛灾避邪的“神坝”。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传统节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来到戴村坝,奉上贡品,燃香放炮,祈求风调雨顺;家里有喜事或遇灾遭难,也来坝上放鞭炮,丢零钱,求个吉利和安慰。

这里还有大坝不伤人的传说。如传说一艘打鱼小木船,爷儿俩正在坝上游下网捕鱼,天气骤变,狂风恶浪把小船掀翻,人被扣在船下深水里,岸上的人惊呼着,焦急地等待着,可是不一会儿,二人却安然爬到了大坝上。

历史留下的每一个痕迹、每一个故事,经过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而大大增加了戴村坝的人文内涵和灵性。可以预料,随着人们的悉心保护与开发,戴村坝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大放异彩,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刚刚进入新世纪,汶河发生“01·8洪水”,乱石坝段被冲决,溃口130余米,玲珑坝、滚水坝两端也遭到不同程度地损坏。国家按“保护历史古迹,恢复工程原貌”的原则,对戴村坝进行全面加固整修,于2002年4月13日开工,至2005年5月6日全部完成,修复工程共完成土方开挖11.38万立方米,土方回填4.99万立方米,石方3万立方米,混凝土2.06万立方米,高喷灌浆7190米,坝体固结灌浆3796米,碎石路面6340平方米,植树3749棵,国家投资2427万元,保护了历史古迹,恢复了工程原貌。

今天的戴村坝共分五段,总长2119.5米,自左(南)至右(北)依次为:南引堤450米,戴村石坝437.5米,窦公堤900米,灰土坝262米,北引堤70米。其中,戴村石坝为溢流坝,是戴村坝的主体,分为三段:南滚水坝长71.6米,顶高程50.0米(黄海高程,下同);中乱石坝长152.1米,顶高程49.8米;北玲珑坝长149.4米,顶高程50.1米;三段之间设衔接渐变段,长64.4米,顶高程50.4~50.6米。窦公堤是自玲珑坝坝头沿汶河右岸向上游延伸的挡水堤防,并起导流入小汶河引水渠的作用。灰土坝是北端的溢流坝段,顶高程51.7~51.8米,为非常溢洪道,遇汶河大洪水分流,减少戴村石坝的下泄流量。主坝南北裹头高程分别为55.6米和55.7米。

目前,戴村坝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修复后的戴村坝还被列为象征中国当代水利工程最高奖——“大禹奖”的东平湖系列水利工程之一。戴村坝又是泰安市一处胜景,每到汛期洪水漫坝,白浪翻滚,声若虎啸,数里之外可闻,有“戴坝虎啸”之称。由于戴村坝工程设计合理,外形壮观,又建于600年前,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文明和治水科学成就,是我国少有的水工建筑物,故全国各方面专家、学者、游人不断慕名前来考察游览。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