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 2022-11-04 17: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院校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重心上来。在澄清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阐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时,或许不难发现其中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延发展;内涵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问题;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徐丽霞(1975-),山东省沂南县人,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3-0016-0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标志,拉开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序幕。1996年“三改一补”和1998年“三多一改”政策,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此后,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02年国家确立了进一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使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底,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595.654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4.7%,招生数达到237.4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2.3%,办学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但总体上来看,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超常扩张的需要,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以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标志,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更加重视内涵发展。“十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这标志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上,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本质

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内涵发展道路的思路早已有之。1996年“三改一补”方针的提出,就是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典型体现。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主要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仍不能满足需要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学校改制等方式作为补充,这就是“三改一补”。1997年10月14日,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同志在深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三改一补”的方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内涵发展为主,确定这样的发展途径,是从宏观的发展战略,整个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出发的。近几年来,国家教委一直坚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三改一补”。从“三改一补”政策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主要是指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内部挖潜来扩张的发展模式。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变化使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等问题凸显出来,使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内涵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内涵发展主要是指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具体含义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外延式发展而言的。与外延式发展一样,新的内涵发展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也强调教育规模的发展、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快速提高。但在实现方式上却有所不同,它不是以兴建新校为其主要特征,而是在现有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不出现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所以,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阶段的发展而言,我国高职教育的总量规模将继续扩大,各地区发展趋向理性,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招生总数将进一步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仍然不够大,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距甚远。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等,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要把发展和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放在突出地位,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将注重适度办学规模,提高竞争力,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二是要“根据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可以看出,今天强调以质量为主导的发展是对过去特别是1999年以来以数量为主导的发展选择的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数量上停止增长,而是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的扩张,其实质就是反对盲目的数量扩张,反对把数量扩展作为绝对目标,要求在质量、规模、效益和速度之间实现均衡。可以说,新的内涵型发展本质上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方面,还是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提升。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式发展新时期。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到不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有研究表明,“根据国际经验和视野,内涵发展的核心是学科(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制度”。这正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需要重点填补的关键缺陷。从学科(课程)、师资与办学体制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性支持仍然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足,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但大部分学校主要靠学费办学,与行业、企业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更大的投入。而有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1654.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465.9亿元,增长了1.7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从1996年的 1211.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4027.8亿元,增长了2.3倍。但是教育经费的大幅度提高并不代表教育经费投向的公平、合理。2005年,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046.37亿元,其中,普通本科预算内财政拨款为936.05亿元,占89.46%,高职高专预算内财政拨款为110.32亿元,仅占10.54%。

由于政府拨款有限,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除了学费没有其他经费来源,因此,为了维持学校自身的日常运转,不少高职院校都采取了“高成本、高学费”的办法,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形成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标准明显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学费收取标准的格局。经费投入的不足,使一些实验实习设施无法到位,使得有的学校的实训课只能是老师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去做,实际上成为学生脱离教师监管的自由活动课,实训基本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有的学校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则不得不脱离高职培养目标,设置一些本科院校设置的热门专业,以此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学费收入,而实际上并无师资、设备培养这些学生,结果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与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力,动手能力差,找工作难,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经费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尤其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尽管近年来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很大进展,但总体上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50%”的合格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独立设置高职院校中这一比例低于15%的学校占了 41.1%,其中甚至有130所学校无“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双师型”教师,高职特色难以体现。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50%以上的高职院校是近5年刚刚建立起来的,人才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学科本位”的育人模式是创新高职教育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而非学术教育,它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产学合作为途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课程设置上,脱离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实际需要,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和系统性。

三、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建议

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短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除了有来源于广泛的社会与个人需求所形成的强大动力之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即政府的扶持以及自身不可被替代的办学特色”。这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的支持和干预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办出自身的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在高等教育结构中谋求自身的地位、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依托和基础。

以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为指向,以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依据,本文拟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希望能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建立政府投入的保障机制。从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是大学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政府应从教育公平的原则出发,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按照学校的教育成本确定经费的配置比例,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逐步改变最顶尖的知名大学,它们得到的经费最多,而职业类院校得到的办学经费最少的投入格局。在确保政府投入的情况下,应降低高等职业教育的收费标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创造公平的投入环境,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成本分担体系。保障政府的合理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达到相当规模的重要转型时期,除了要依靠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以外,还应该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尽快形成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保障机制。建立吸收民间、企业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动员民间、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补充政府投入之不足

(二)建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这一政策体系主要包括:1.教师的引进、培训和考核体系。2.提供公平的竞争起点,建立起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主要是“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教育制度,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后一批招生制度,容易在社会上造成高等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印象。而目前高职教育只限制在专科层次以及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不完备等,阻塞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道路。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鼓励高职院校从实际出发,办出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发展思路、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独特性、学制和收费的灵活性以及开放性等。

参考文献:

[1]段志坚,马仲明,刘太刚,余绍军,金潇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6,(8).

[2]陈昌贵.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四大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3]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4]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错位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2).

[6]陈嵩,郭扬.我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7]唐斌.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版),1999,(2).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