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在西非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1-05 16: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西非共同体的成立,西非在国际中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文章通过总结中非贸易的研究,结合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理论,旨在分析影响中国投资者在西非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根据研究得出,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均对区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并认为西非应加强在社会、经济、政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便进一步加深中西非贸易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西非;合作;投资区位;中国

一、 引言

西非国家是中国在非洲发展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与西非国家的合作变得更为重要;同时,西非国家的现代化也需要中国的积极参与。作为来自西非国家的留学生,本文第一作者对中国与西非国家的合作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尤其对中国企业选择西非作为投资和技术合作的对象时,西非国家作为东道国对于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即西非国家在中国企业的“区位选择地图”中的重要性,有着异常强烈的研究兴趣。因此,笔者非常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厘清西非国家固有的特殊因素对中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有一定贡献。

中非双边合作的日益加强,尤其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区域或地区和中国的贸易合作,使得学者们对中西非贸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集中在大型跨国公司在北非南非的实例、以及实证数据研究,而关于中西非间国际投资与合作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然而随着西非共同体国际地位的逐渐升高,以及西非共同体致力于发展稳定的政治、良好的经济环境,都显示着西非在国际贸易中将具有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前人关于中非合作的的研究上,明确中国投资者在西非投资区域选择影响因素,为中西非合作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二、 分析思路和理论依据概述

国内外关于非洲学研究起步较晚,万隆会议之后,中国才开始关注非洲研究。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相关研究的重点是非洲的投资发展现状以及中非关系的对策分析。总体上看,学者们认为非洲投资环境出现逐步改善的发展趋势(谢岩,2007);也有学者研究了中国对非洲投资对于增加非洲就业和经济发展、改善中非贸易结构由积极影响(刘鸿武、王涛,2008)。

虽然关于中非的投资环境和中非关系对策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关于中非投资的区位研究则相对较少。当然,学术界关于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投资区位的研究则是汗牛充栋,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方面。这些关于跨国公司选择最佳投资区域,及东道国接收外商投资的投资环境改善,对于本文研究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本文分析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概括如下(魏后凯等,2001;倪国良,2001;石艳琼,2004;李翔,2007;梁曙霞,2007;彭勇行,1997;屠帆,2008):

1. 经典的区位理论:决定厂商区位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而外商通常会选择最低成本的区位进行投资(Buckley P J,1988)。

2. 引入交易成本的区位理论: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把交易成本纳入分析之中,认为国际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Buckley & Casson,1985),且由于外商面临着远高于当地公司的搜寻成本(Caves,1971),它们将选择在生产投入、市场潜力、招聘技术劳工和管理多元化等方面成本较低或效率较高的区位。

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Dunning J 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1970、197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综合了国际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和“内部化”理论,可以更有效地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决策行为。根据邓宁的理论,跨国公司投资应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东道国应拥有区位优势;其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在考虑上述要素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动态外在经济性、知识积累、技术创新等因素;第三,投资者自身的诸多因素也会影响区位决定因素,比如投资来源、投资所涉及的产业领域、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所有权结构等(Dunning,2000)。

中国与西非经贸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结合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理论、以及中国与西非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讨论影响中国投资者选择在西非投资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西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三、 变量指标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上述理论思路,本文拟从社会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五个方面,构造中国企业在西非的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指标。

1. 社会人文因素。社会人文因素是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文事物和条件在空间上的组合构成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语言、宗教、政治状况、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因素。国际贸易合作需要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政府机构和组织进行互动。因此东道国的社会人文因素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经验的重要性被认为是影响国际商务合作和业务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不仅要满足投资方生产制造能力上的要求,而且也要满足合作商对经验的要求。Bartlett和Ghoshal认为,企业和个人的合作经验对促进合作的有效性起重要的作用(Bartlett & Ghoshal,1999)。

2. 经济因素。除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对国际投资也是投资者进行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往往成为首要因素或优先考虑因素。经济因素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其主要指标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性、外汇的稳定性。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挑战和机遇,同时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为跨国公司的商业策略的制定增加了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的同时,与在发达国家投资相比也更具有风险性,经济增长是显示投资风险的晴雨表。

3. 政治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正确认识投资国的政治特点对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主义,政治环境也有显著的差异,如标榜个人主义的国家,通常更加提倡民主的政治体系和自由贸易市场,而注重集体主义的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会更加明显。当一个企业在别的国家开展贸易活动时,其人民和政府的接受程度主要有政治体系和民族主义决定的。虽然今年来西非形势多变,但是西非共同体的国家致力于稳定国家政治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国家贸易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4. 法律因素。每个国家的司法体系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国际贸易中,进行投资区域选择前要了解并适应投资国的司法体系。Snyder认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投资者要了解不同政治体系下的法律规范,这对国际贸易有重要的影响(Snyder,1999)。Robertsonand发现,投资国的法律体系是决策者选择国外合作商的重要考虑因素(Robertson & Wood,2001)。决策者特别关注法律中的以下两个方面:(1)影响商业运行和合同,专利保护,版权,会计制度的法律;(2)与商业纠纷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自20世纪以来,新技术已经在国际贸易得到大范围应用,因此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国际贸易组织、关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引导下,国际市场知识产权的管理已经越来越规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近十年来技术的革新使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将是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5. 技术因素。国家贸易中很大程度上受技术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转移。在战略联盟中技术转移通常作为补充条款为合作双方提供技术支持(Seyoum,2013)。Chen(2004)认为全世界所有国家都通过技术转移享受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的益处。在技术转移的进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通过直接在国外投资促进技术转移,主要方式有联合投资、战略联盟等(Fletcher,2001)。

四、 模型构建

1. 社会人文因素。国际合作中对合作双方的社会和文化意识的理解为合作的达成提供一个先行条件(Reid,1984)。同时,文化差异不利于企业间的合作,而文化适应有利于对跨文化销售谈判,同时也有理由中小企业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相似吸引关系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平衡理论认为,理解彼此的文化和语言对中小企业合作的成功性有重要影响。

Reid(1984)认为决策者的态度、经验和动机是国际商务合作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合作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大都是由以前合经验导致的(Kedia & Chhokar,1985;Adijanto,1988),而这种态度和行为将被合作商认为是采取某种决策的信号。

因此提出假设H1:社会人文因素对投资者在西非投资选择有显著正面作用。

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投资去的选择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这三个指标上。经济增长是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人均实际产出的年度变化百分比,它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参考指标(Daniels & Radebaugh,1976)。Daniel和Radebaugh(1976)认为,在理想的经济环境中,跨国公司更加倾向于向政治稳定、通货膨胀率低、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投资。因此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波幅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风险的衡量重要要指标,同时也是商业投资风险分析中的重要依据(Clark & Marois,1996)。

价格是经济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格的稳定性能够反映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价格的稳定性体现在价格水平的波动幅度的大小,因此监控价格水平波动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实际上,价格的稳定性对于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Yarbrough(1988)认为在开发型经济中,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对价格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中要使用多种货币,因此也受到多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汇率是这些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计算的支付工具之间互相兑换的价格。理解一个国家的外汇政策对国际贸易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汇率的变动将引起支付的变动。从本质上来讲,外汇的稳定性可以将由国家宏观调控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最小化,因此能够提高跨国公司投资的投资倾向。

因此提出假设H2:经济因素对投资者在西非投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3.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被认为是投资的软环境,投资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时,会考虑投资区域的政治稳定性。良好的政治环境将有利于投资者更快更好的适应投资区域,有利于更好的与投资区域的企业达成合作。同时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吸引跨国企业的投资。

政治环境还包括投资区域政府所指定的一系列关于引进外资的政策,如成立免税区、低税区等,这些政策都是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所要考虑的。同样这些条件也适用于中国投资者在西非的投资选择,近年来随着西非的政治环境越来越稳定,中西非的合作也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

因此提出假设H3:政治因素对投资者在西非投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4. 法律因素。投资者选择投资区域前,要认知和熟悉东道国的法律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东道国的司法体系有助于投资者迅速的了解投资区域的行政规则,如有很多国家设定外籍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成立公司。同时,正确理解投资区域的法律也有利于投资维护自身的权益,如专利保护、版权保护、商业纠纷处理等。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创新往往能顾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因此跨国公司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也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投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完备程度也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域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西非国家对自身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提高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从而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也有利于投资结构的改善,实现由资源型投资结构向资金性投资结构的转变。

因此提出假设H4:法律因素对投资者西非投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5. 技术因素。投资在选择投资区域时,要对投资区域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条件进行相应的评估。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跨国企业通常会通过创新来保持技术优势。Porter(1985)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受到经济形势、技术资产和技术创新的影响,Lawler(1992)认为技术能够增强员工之间交流,从而有利于公司的决策,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国际贸易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能力受限于国家的特性和公司的战略。

西非拥有丰富的矿藏储备和人力资源,近几年,随着西非政局的稳定、经济的蓬勃发展,西非也拥有了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投资者对于生产加工的需求,也能提供投资者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因此提出假设H5:技术因素对投资者西非投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基于以上的假设,本文认为在国际贸易中,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主要考虑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几个方面。

因此,本文构建以下模型来描述中国在西非国家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

五、 对中国—西非国家合作的建议

1. 在与西非国家或其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的获取东道国或东道国企业的相关信息时,中国企业的股东和高层管理者往往会非常愿意与之合作;当对东道国信仰和文化价值观念不理解或者当东道国的产品或服务达不到中国企业的管理层信赖的水平时,他们基本上不太愿意与之合作,甚至绝对不参与合作。

2. 当东道国政治稳定、进出口信贷或条件优惠时,中国企业的股东和管理者更倾向于与西非经济共同体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合作;当东道国在有关法律和法规方面不健全时,他们绝对不参与合作。

3. 西非国家作为东道国,其社会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技术因素五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在西非的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西非国家也应从这五个方面努力改进,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与中国或其他更为发达的西方国家企业的合作和投资。

参考文献:

1. 谢岩.浅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对中非经贸的影响.集团经济研究,2007,(05X):78-79.

2. 刘鸿武,王涛.中国私营企业投资非洲现状与趋势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 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对秦皇岛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2).

4. 倪国良.西部对外开放中吸引外商投资的理论分析和对策选择.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0).

5. 石艳琼.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4.

6. 李翔.区位环境和集聚经济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整合TCE与RBT视角下的战略联盟资产与治理关系研究”(项目号:71172081)。

作者简介:龙勇,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拉杜·阿卜杜,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于静,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4-07-12。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