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直面网络文学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 2022-11-05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近日读了马季先生的新作《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12月版),总有想说些什么的冲动。选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冲动?用纸笔,还是用键盘?是写完后字斟句酌,还是面对着屏幕一气呵成后毛糙地发到博上,等待迎接来自阅读者的回馈?是将其生硬地置于唯物史观的框架之内予以审视?还是只说出自己的直观感觉?回顾马季先生的著作,此时我明白,我所面临的选择,恰恰是文学在网络时代所面临的选择,我只不过是千千万万经历者之一。从“杭育杭育”的文学,到四大名著,再到现当代华语文学中的典范著作,文学所经历的变革跌宕起伏。但是,绵长的文学史上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及网络文学的出现给文学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巨大。《读屏时代的写作》即是对这种变化的描摹、剖析、归纳和总结。副题题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一个“史”字为作品的分量做了注解。稍加分析,我们就更能明白,这部薄薄的本子将会在新时代文学研究中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记。

2006年12月18日,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推出当年年度人物。“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群人。这群人被用“一个白色的键盘和一个计算机显示屏”来代表,它所表示的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这一年,距离1993年互联网对中国公众开放13年,距离1996年中国互联网个人主页服务开始10年,距离1995年8月“水木清华”网站建立大陆第一个互联网上的BBS10周年。历史从来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总是由偶然的小事构成,那群年轻人不经意间创办的原创贴版,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萌芽。从这个小小的萌芽开始,十年之后,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今天,没有人也没有一种手段能够在可能的时间内准确统计国内互联网上到底有多少专业文学网站、综合网站文学副刊、BBS和个人博客,更没有哪种技术能够量度通过电子邮件、QQ发送等这些“暗河”流淌的网络文学之水了。这倒真应了“十年树木”这句话。

文学是人学,是思想情感通过技术手段的外在表达。它的主旨从来就不是纸张和文字,而是附着在其上的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文学角度而言,技术与思想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思想要通过技术来表达。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文学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断变化。但是,相对于技术手段的变化,思想的变化又是极为平稳的。传播手段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文学受众的多寡,并进而影响到创作过程。马季先生说,“每次文学的革命首先是传播手段的革命”,在文学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每次新技术出现,都会带来文学的新变化。甲骨文时代,文学只存在于宫廷,因此神秘莫测;竹木简牍时代,文学向外扩大到权贵,故此尊贵无比;纸张和活字印刷发明,文学蔓延到知识阶层,成为知识分子的专有象征;而激光照排时代,文学成了可以复制的文件,变得廉价而轻松。当互联网技术将世界缩小成一个屏幕,文学则成了“你想,就能”的标志,它像一瓶“消痕灵”,消弭了创作者和阅读者阶层、权力、财富这些世俗身份的差别。由此可见,作为传播技术手段的互联网在十年之内就完成了传统文学奋斗千年想实现的从专有到普及的过程,更在十年之内成为压死文学“贵族化”的最后一根草,其速度与分量超过文学史上任何事件的发生。

网络作为传媒手段对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传播方式绝对不是网络对文学影响的全部。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文学创作中,我们看到了新的情景。从人文角度看,网络已经不单纯是冷酷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成果,它成为人类通过科技构成的一个超越两维时空的另外的世界,是除客观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存在着的为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它无边无界,无形无色,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网络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有区别,但是又有联系;它是虚拟的,但是并不虚无,它仍然可以被感知。我们知道,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网络文学从题材上出现了两种分野:一种是以客观现实为中心的文学,它们是传统文学在网络上的传播延伸;另外一种,是以网络世界为中心的文学,它们用网络创作和传播的方式写网络生活。前者虽以现实世界为中心,但利用的却是网络的手段和方法;后者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网络有关。人作为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双重的主人,两个世界的生活不可能毫无关联。所以网络文学中上述二者并不能做到泾渭分明,区分的方法只能依据二者在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如何。

世界文学史告诉我们,即便普及性无法与网络时代相比,传统文学在没有互联网技术的条件下是能够独立发展的。但是,网络文学则是基于网络技术之上的文学形式,离开网络就不存在网络文学,更谈不到发展了。因此,网络文学具备传统文学的本质特征,既是传统文学在网络上的延伸,又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当我们坐在电脑前,通过轻点鼠标,阅读或者创作网上文学作品时,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实质上已经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仅仅十年,我们因此而调整思维和表达方式,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新的社会学和文学现象,创造并见证了文学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史。

对于文学史来讲,十年是短暂的,甚至都不及一部长篇作品的创作时间。但是,网络文学却在十年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毫无疑问,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为网络文学的兴盛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技术至上的现代主义给人类所带来的冷酷、围困、孤寂的心灵困顿,使人类具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冲动,这是网络文学兴起的内在因素。

人类有表达自我的冲动,这是文学产生的本能因素。但是,在传统文学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制于社会普世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法律规范以及大多数人类个体的一般思维方式,通过文学表达自我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满足。最为突出的是文学受到意识形态的钳制。历史上的专制时代依靠法律管制意识形态,成为文学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文学创作不会直接危及皇权,但其教化作用同样具有潜在的危险,因此而形成的“文字狱”在历朝历代层出不穷即是鲜明的例证。文学的基础是客观现实,必然要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传统文学因此而受到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作品的内容发生了朝向意识形态的改变,这正如马季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经历了被列强瓜分、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民族的危亡使得文学的‘警世’功能被强化,到后来对‘阶级斗争’的书写,文学在意识形态漩涡里愈陷愈深”。社会功能被强化,导致文学创作者不再固守心灵的需要,“写我”变成了“我写”,宽泛的功利主义主导了文学创作的方向。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试图通过文学表达自我的需要被加以过多的限制,影响了其抒写心灵作用的发挥。

网络的出现,使以上情况大为改观。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地球村”的主要架构和脉络。国与国虽然有不同的法律规范,但却基本上遵从着共同的网络规则,一方面是技术规则的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形成了普遍的网络价值观念。而目前开放、发展是时代的主流,这也促使了网络世界的快速延伸,专制、封闭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因此,适用于传统文学的出版、传播、监控手段已经完全不适用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人类通过文学表达自我的需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远离意识形态的抒写性灵的文章得以登大雅之堂,且因为创作者网络身份的隐匿性使得其表达自我的深度与广度都前所未有;二是文学的功利性减低到最小,创作者在网络上的写作更倾向于表达“真我”;三是“所写即所发”的网络文学传播途径为表达自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四是网络的交互性使网络文学创作者随时得到他者的回馈,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的热情。诚然,任何作家的作品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他所处的时代所主导的意识形态的烙印,绝对自由的文学创作是没有的。但是,文学作品的教育、审美和娱乐功能都不应偏废。教育是有时代性、阶级性和政治性的,因此,所谓的“表达自我”的作品,并非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特征,而是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均来自于创作者的真情实感,不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技术性修正故意夸大作品的教育功能。从这一点说,网络文学的确为实现表达自我的需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根据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报告,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62亿,并以极快的速度增长。表达自我的需要与开放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上述数量惊人的网民因此而找回了话语权。网络文学在短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人气,并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领域。有人曾担心人在通过网络表达自我时会发生失控现象,但现在看来是多虑了,除了国家法律约束外,网络世界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强烈的互动性使得网络文学的创作者时刻受到来自他者的监督,其作品质量和网络道德观念将直接影响他人的评价,进而影响个人网络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因此,这种自我约束、自我净化的机制成为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有网站粗略统计,十年时间网络上积累的长篇小说已多达十万余部,文字量超过三十亿,如果再算上断章短篇,网络文学的世界简直无法计数。”不管这一例证是否准确,目前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尽管对网络文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议论,甚至在文学界、理论界有着或许完全相反的观点,但网络文学无论创作者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已十分庞大,其时时变化更导致这些数量无法计数。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再做掩耳盗铃的欺骗,将网络文学视作可有可无的游戏文字显然是错误的。总结网络技术对文学的影响,剖析文学创作者和接受者面对网络时的思维变化,是当前文学界一个重大课题。通过解剖典型个案,为文学史保存现实的发展遗存;通过探究原理,剖析基于网络基础之上的文学创作过程;进而厘清脉络,勾画新时期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并给予其应有的地位;从而揭示信息时代通过文学所表现出的人类心灵的变化奥秘。这是对网络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

李敖认为“网络文化没有商业性,是真正的心灵的东西”,张贤亮、王安忆则认为网络文学与印刷文学没有什么不同,而池莉则说,“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网络的确是一个厕所”,为什么对网络文学会有完全相左的意见出现?一方面出于对新生事物接受时的艰难,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片羽的解构使得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支离破碎,难以构成体系,从而影响了人们对网络文学现象与本质的准确认识。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足为怪,对于网络文学本身而言,网络文学十年的发展史,是处于它的初始阶段?还是处于蓬勃发展的高潮?还是行将衰落前的回光返照?这是不易判断的。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传播手段对文学的影响也会不断变化,网络文学更是复杂多变。对正在进行着的事物给予结论性判断,其观点一定充满概略预测与主观臆断,这与严谨的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一面是我们急于认知的企盼,一面则是茫然无序的等待,这便是网络文学研究的前状。

理论创新充满艰辛,但却并非没有挑战者。正当我们中的大多数为网络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临渊而叹时,我们欣喜地看到,马季先生的《读屏时代的写作》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网络文学研究的格局,使这项工作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作者不畏疑难,为进行着的文学立传,他敢于立论的胆识令人敬佩。一部作品的价值应当由历史检验,但我们无需等待便能看出,这部作品作为当前网络文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及历史意义:

一是对网络文学十年发展史给予了忠实记录,这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作者立足国内,兼及欧美、日韩和台湾地区,对网络文学从发端到兴盛,特别是1997年以来网络文学的事件、作家、作品和流行风潮予以真实记载,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其作为文学史的重要体现。但是,这种记录不是枯燥地罗列事件、展示现象,而是将其置身于理论体系框架之内,编年与纪传相结合,去芜取精,融会贯通地记载网络文学发展的历程。

二是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剖析,沟通了网络文学十年来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完整的历史链条,将零散的表面现象归纳为较宏大的理论体系,并为网络文学的发展道路和趋势做了科学评价。采用章节体例,从“网络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入手,逐项分析“网络文学的特征”,客观分析“‘e时代’网络写手”们的写作现状,再现“网络文学现场”,进而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和“海外及台湾网络文学”为题开展比较研究。书中还辑录了当前文学界关于网络文学的主要观点,展望了网络文学的前景。

三是总结了网络文学作家的创作成果和经验,对曾经和正在流行的著名网上文学作品给予了分析和评价,构建了独立于当代传统文学史之外的,依靠网络文学作家和作品支撑的网络文学骨架。例如,本书肯定了台湾写手痞子蔡及其网络情感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并借用作家陈村的观点指出:“这小说的好,是它令网文有了一个标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立在那里了。”今何在的网络戏说小说《悟空传》则在表达网络文学的游戏品格方面成为典范;flying-max的网络幻想小说《灰锡时代》则为日后“‘王小波门下走狗’的大行其道奠定了基础”,在网络文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自《读屏时代的写作》之后,网络文学的现实不再杂乱无章,历史不再支离破碎,前景不再扑朔迷离,而是有科学的发生、发展原理,有顺畅的发展轨迹和历史脉络,有著名作家和丰富的作品宝库、有系统理论的崭新文学形式。

结语

传统文学作品往往被印成厚厚的大书,群蚁排衙般的字迹与行列给了阅读者有形的压力。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文学作品糅杂着文字、图画、音频、视频、动画等的超文本样式,在形象性与趣味性上攀上了高峰。因此网上文学作品传播速度不是传统文学作品所能比的。而对于网络文学研究著作来说,是写成传统文学理论般的深邃与神秘,还是效仿网络文学作品那样通俗、活泼,这是写作者所面临的选择。马季先生选择了后者——《读屏时代的写作》有深度,却并不枯燥;有视角,并不狭隘;有观点,但并不乖张,这是专门理论作品不易达到的效果。“在时代的浪潮中,网络终将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它的喧嚣会渐渐隐去,那时候文学仍然是文学。”我们能够预见,那时的文学已非今日的传统文学,也非单纯的网络文学,但它依旧是我们永恒的话题……那时我们再重温热火朝天的文学场景,恐怕现场已经淹没在网海深处,好在我们依旧能从书中还原历史,这就是当前直面现实的价值所在。

2008-1-28夜完稿,29日、30日修订。

责任编辑:朱海涛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