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学实录

发布时间: 2022-11-08 15: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关键词]思想史,宗教改革,宏观,细节,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16-07

思想史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涉及宗教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也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如何深入浅出地将宗教改革前后西欧社会的变化讲清楚?如何将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影响的宏观描述与对“因信称义”等改革主张的具体分析相结合?这是我在进行此课教学设计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基于对课标、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主要采取了材料解析、问题引导、教师讲述等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挑战教皇的权威》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II第三单元的一课,与《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理性之光》等内容共同构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对教皇权威的挑战、对天主教神学思想的破除,大大推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人们焕发出的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加速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宗教改革的背景,即教皇的权威。二是宗教改革的内容,即马丁·路德等人对教皇权威的挑战。三是宗教改革的影响,即挑战教皇权威的结果。教学重点是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思想,只有结合材料分析、理解、掌握了“因信称义”“先定论”等思想主张,才能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本课的难点是对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人文主义不仅是本课内容的主线、暗线,也是本单元的主线。这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宗改革思想后,教师应设计一个探究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突破该难点。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中国学生对基督教了解不多,对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的了解更少。但通过初中历史课的学习及课外阅读,多数学生知道中世纪的西欧绝大多数人都是天主教徒,能讲出原罪与救赎的故事,对宗教故事也比较感兴趣。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高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能够从多角度分析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能够理解“因信称义”“先定论”等思想主张,能够“史论结合”地分析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及社会转型中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宗教改革前教皇权威的表现及其与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发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马丁·路德、加尔文的主要思想,发展提炼信息、理解和阐释历史的能力;概括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宗教改革前西欧社会的基本状况,掌握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理解“因信称义”“先定论”等宗教思想,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总结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掌握“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丁·路德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以及坚守信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信念;理解宗教改革中体现出来的人文主义含义,发展以人为本、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实录

导入

师: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江西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江西的两座教堂开始。

师:第一组图中左面是位于抚州的一座教堂,右面是南昌市内咱们二中老校区附近的一座教堂。第二组图是两座教堂的内部景象。同学们能够形容一下这两座教堂的区别吗?

生:前者豪华壮丽,后者简单朴素。

师:对,前者就是天主教堂,后者是新教教堂。同样信仰上帝的天主教与新教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新教是宗教改革运动挑战罗马天主教教皇权威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师:说起教皇,我们会想到教皇国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下边这个图案(图1),在圣彼得大教堂处处可见。它也出现在今天梵蒂冈的国徽上。它就是象征教皇权威的“三重冠与天国的钥匙”。

(一)教皇的权威

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原罪与救赎。信徒相信,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违背了上帝的意志,偷吃禁果,就犯下了原罪。所以,他们结合所繁育的后世人类生而有罪。上帝之子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血肉之躯替世人赎罪。世人死后,灵魂将经历最后的审判,通过审判的,被上帝赎罪,灵魂可以升入天堂,被称做“义人”。没有通过的罪者就要坠入地狱受折磨。《圣经》讲耶稣将天堂之门的钥匙交给了弟子彼得掌管。彼得,被认为是罗马教会的创建者,也就是第一位教皇。教皇们由此自认是彼得的继承人、上帝在人间的代表。

师:在中世纪的西欧,随着基督教信仰的不断普及,教皇的权威也在不断扩大。这样一顶三重皇冠就是教皇权威的集中体现(图2)。

师:14世纪初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这样解释教皇三重冠的象征意义。第一重:神职人员的首领。教皇是天主教会组织的首领,各地区、各民族的各级神职人员例如英格兰的大主教、法兰西的主教等等,都归他管理、由他委派任免。第二重:信徒全体的国王。教皇宣称,信仰上帝、追求灵魂得救的普通民众,都应承认教皇为精神和灵魂世界的领袖。第三重:皇帝之上的皇帝。同学们知道第三重中这两个“皇帝”有什么不同吗?

生:前一个皇帝为世俗君主,后一个是教皇。

师:对。教皇认为,世俗君主如果未经神职人员施行加冕礼,其权力便缺乏合理性。此外作为信徒,其个人灵魂要上天堂,也得教皇给他开门。总而言之,教皇是中世纪西欧最高的精神主宰,他和他领导的教会拥有跨越国界的生杀大权。他们占有西欧耕地的1/3、修道院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对民众征收赋税;他们干预世俗政治,参与君主的继承问题,也会利用宗教发起战争;他们创办学校、传授文化,同时也控制思想,例如教会认为没有接受教会学校教育的人没有资格和能力去阅读和解释《圣经》。12世纪末,教皇的权威一度达到了顶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神职人员愈]愈烈的腐化堕落,到了15、16世纪,教皇的权威受到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冲击。同学们分析一下,15、16世纪社会上的哪些人不满于教皇的权威?为什么?

生1:世俗君主。教皇宣称自己的权力在君主之上,他们希望不受控制地统治自己的国家。

生2:穷人、农民。教会剥削他们,向他们征税,他们希望不再把收入交给教会。

生3:从事手工业、商业的市民与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也希望不给教会交税。

师:资产阶级一方面希望摆脱教会的经济剥削,另一方面,教会宣传财富有罪论,说财富是有罪的,会诱人犯罪,所以应该把财富捐献给教会才能得到救赎,这也不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升。除了同学们分析的世俗阶层不满教皇权威,神职人员内部的一些人也逐渐对教皇的权威不满。他们有些是想摆脱罗马教会控制,希望建立属于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的民族教会;还有些是教会内部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满于罗马教廷的腐化堕落,产生了改革教会的想法。第一个成功挑战罗马教会的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德意志的知识分子,他就是被誉为宗教改革之父的马丁·路德。

(二)路德的挑战

师:马丁·路德自身也是一位神职人员。大家知道在中世纪,神职人员与普通信徒怎么能被一[看出来吗?关键就在这古怪的发型上。按照罗马教会的理论,普通信徒无法与上帝直接沟通,只有神职人员能接受上帝赐予的福音。头顶中间空出的区域就是上帝信号的接受器。此外,神职人员还得宣誓独身,不受女性的诱惑。早期的马丁·路德对这些也是一一遵守,他特别渴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以救赎。当时,罗马教会有一套得救理论,说要想灵魂得救,日常生活中就要遵循一整套的信仰和生活行为,叫做善功。对这些,马丁·路德坚信不疑,他按时按点地念祈祷文,一丝不苟地履行各种繁琐复杂的圣礼,甚至还经常绝食斋戒和鞭笞自己。可结果呢,马丁·路德没有任何获救的感觉。怎么办呢,去罗马!那可是传说中的“上帝之城”,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路德满怀期待地启程却满怀失望地回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路德发现自己被骗了:这哪里是上帝之城?罗马处处灯红酒绿,神职人员不学无术、声色犬马,神职人员去妓院比去教堂还频繁。把灵魂交给这样的群体,怎么可能进天堂。路德想,看来得救还是得靠自己。从罗马回来后,路德专注于对原始经典《圣经》的研究,获得了神学博士的学位,后来在威腾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罗马教会的权威理论,对得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正在此时,罗马教皇为了筹钱修建圣彼得大教堂,开始在德意志卖赎罪券,这点燃了路德的怒火。赎罪券,顾名思义,就是灵魂通往天堂的通行券。贩卖赎罪券并不是多么罕见的事情,只是这次卖赎罪券的广告做的有点过分。我们一同来看看,广告是这么做的。

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入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清罪恶了。

——约翰·台彻尔(赎罪券推销者)

1.《九十五条论纲》

师:按照路德的话说,这是“绝对的无耻和诱人犯罪的可怕言论”。忍无可忍的他在维腾堡教堂的大门口贴出第一张战斗檄文:《九十五条论纲》(全称叫做《关于赎罪券功效的九十五条辩论意见》)现在节选其中两条。

第28条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币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益心和贪欲心。至于请教士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师:与赎罪券价广告相比,《九十五条论纲》表达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生:赎罪券推销者认为花钱就能免罪。路德认为赎罪券不能赦免罪过,只有真心的忏悔才能得到救赎。

师:赎罪券在拯救灵魂上没有任何神奇作用,可赎罪券是教皇批准发售的。路德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点点火星却点燃了长期遭受罗马教会压迫的民众的火药桶。有人迅速地将《九十五条论纲》抄录并印发成了小册子,短短两周之内,它就迅速传遍了德意志。

2.“因信称义”

师:路德激起的反响很快传到了教皇的耳朵里,教皇先后数次传讯路德与天主教理论专家辩论。辩论从刚开始的“赎罪券是否有用”扩大到了信仰的终极目标“如何才能得救?”也就是如何称义问题上。请同学们根据刚刚学习过的内容概述一下天主教会宣称如何才能得救?

生:要祈祷、履行圣礼、捐献钱财、买赎罪券,就是做“善功”。

师:这些所谓的“善功”是信徒自己独立就可以完成吗?

生:不是,祈祷要由教士带着,用拉丁文念;圣礼都由教士主持。买赎罪券的钱也是给教会了。

师:也就是说,信徒的得救不光要靠自身的种种行为,同时还都得经过教会这一中介才能被传递到上帝那里去。这就是“因行称义”。下面,我们再来依据材料看看马丁·路德的观点。

这福音(《圣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被认为是上帝的原始话语)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

基督徒的自由存在于这种信念:我们的虔诚和得救无需借助于机构来实现。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师:路德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义人”?

生:信仰。

师:信仰的内涵是什么?

生:信仰上帝和信仰圣经。

师:他的思想挑战了教皇的哪些权威?

生1:挑战了天主教的神学思想体系,也就是因行称义。

生2:否认了教士阶层在上帝与人中间的中介地位,认为没有教会组织信徒也可以得救。

师:那么我们如何概括这种得救观呢?

生(齐):“因信称义”。

师:路德最后一次参加公开辩论是在1521年沃尔姆斯的帝国议会上。面对皇帝和教皇特使,路德毫无畏惧。他重申,除非对手用《圣经》里面的原话证明“因信称义”理论的错误性,否则自己绝不会屈服于任何权威。最后,路德用无比坚定的语气说出:“这就是我的立场!”伴随着路德的发言,场外数千名围观的群众发出了一阵阵欢呼。教皇的特使在信中说:“这里局面已经失控。十分之九的人在高呼:路德万岁!路德万岁!十分之一的人喊的则是:杀死教皇!杀死教皇!”教皇当然被激怒了,他颁布了敕令,裁定路德为异端,并称各地的宗教裁判所随时可以把他投入火堆。路德非但没有畏惧这敕令,反而举行了一个仪式,当着上千支持者的面,把教皇的敕令投入了火堆。从此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

3.翻译《圣经》

师:路德的处境还是非常危险,为了保护路德的安全,支持他的一个贵族策划了一起“绑架事件”。他派人将路德“掠走”,实际上是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隐居了起来。在那里,路德依然没有停止他的挑战,为了让更多的信徒能够自由地阅读、理解圣经,他日夜不停地完成了一个创举——用80天时间将《圣经·新约》译成了通俗德文。这版《圣经》极受德国民众欢迎,在问世之后被不断再版,迄今仍是德语圣经最受欢迎的版本。但是当时能够读书写字的人还是很少,文盲占德意志全部人口的80%以上。对于大多数信徒来说,即使有了德语的《圣经》他们也不会念,还是需要专职的宗教人士带领读《圣经》。所以,马丁·路德后半生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全新的教会。

4.信徒皆教士

师:这个新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不同,它的第一个特点是“独立”。不接受皇受罗马教廷的领导,不接受罗马委派的主教。第二是“廉价”。新教会减少了复杂的圣礼仪式,也不许用信徒的钱财建立、装饰豪华的教堂。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抚州教堂与志道堂外观差别的内在含义了。第三是内部“平等”。路德宣称:神职人员与普通信众并无本质区别,普通信徒也能接受上帝的福音;神职人员也就不必禁欲了,生活上也是一样可以公开结婚。于是,路德带头与一位修女结婚并生育了6个子女。路德对罗马教廷的挑战在铁板一块的罗马教会统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也带动了欧洲其他地区的宗教改革运动。继路德之后,在瑞士日内瓦,一座小小的教堂里,宗教改革的第二号人物加尔文也开始了他的改革。

(三)加尔文改革

1.《基督教原理》

师:加尔文,出生于法国,其宗教改革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基督教原理》是加尔文所著的一本全面介绍其新教理论的巨著,被誉为“新教的百科全书”。关于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我们通过一幅漫画(图4)来学习一下。

师:漫画中,加尔文所率领的新教教士正在与教皇所率领的天主教士进行一场称重比赛。大家仔细观察托盘中的物品,思考一下漫画想要表达何种思想?

生:《圣经》在信仰中的分量无人能及,比教士、三重冠、十字架加起来还要重要。

师:由此可知,加尔文也肯定圣经在信仰中的权威地位,也赞成因信称义。他还把“因信称义”发展为更有特色的另一种理论:“先定论”。

2.先定论

师:下面我们来阅读教材第59页的最后一段。请大家概括一下先定论的核心含义?

生:先定论就是说上帝早已经决定了谁会上天堂,谁会下地狱。

师:这会对教会的得救理论有什么冲击?

生:教会宣传的一切“善功”都没用了。

师:我们接着向下阅读,除了冲击教会的得救观,加尔文的理论还有没有其他的社会作用?

生:有利于资产阶级发财致富。

师: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选民弃民说怎么就有利于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呢?你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请看图5。

生1:将来会上天堂的人就是在现世成功的人,现世成功的人就是拥有财富的人。为了让自己有选民的标志,人们就会努力挣钱。

生2:原来教会说财富有罪,现在看有钱人将来就会得救。那大家就更加希望有钱了。

(四)西欧的变化

师:对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改革,我们就了解到这里。最后,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与天主教徒相比较,新教教徒在宗教生活、世俗生活等方面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请大家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讨论一下。

生1:在宗教生活方面:信徒可以自由阅读、理解《圣经》,可以自主与上帝沟通。

生2:在世俗生活方面:信徒可以结婚,可以赚钱。

师:天主教普通信徒也可以结婚,神职人员不可以。新教是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这又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信教信徒与神职人员权利平等。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新教徒可以自由的阅读理解《圣经》、自主的与上帝沟通、在教会内部与神职人员平等、追求世俗生活。这样一种宗教信仰的新形式、新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宗教观。它与我们所学习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以人为本”“追求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吻合的。更重要的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拥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性。因为文艺复兴主要影响的是文化艺术界的思想精英,而宗教是涉及西欧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所以,他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

师:请观察地图(见图6),17世纪,新教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西欧近一半的人口已经摆脱了罗马教廷的直接控制。在这些地区,教皇三重冠的光芒逐渐暗淡,那些附着在精神信仰之外的社会权威已经被打破(见图7):天主教会被解散,财产被没收,独立的民族教会出现;信徒之间的平等权利得到普遍承认,世俗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世俗统治者们抓住机会,努力摆脱教皇的控制,世俗的民族国家纷纷出现。可见,宗教改革不仅从理论和实践上砸烂了天主教神学的思想枷锁,而且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它与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一起,共同推动了欧洲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步伐。

师:最后,老师布置一个课外活动,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去我们身边的教堂参观一下,结合本课的学习,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不同教派的宗教氛围。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2012年10月在南昌举办的全国历史教学评比时所讲的一课。从确定课题到设计框架再到异地授课的所有环节中,我始终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处理好教师“讲述”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学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却在课程开始部分用了不小的篇幅“讲述”宗教改革的背景知识,包括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教皇权威的内涵和表现。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思想史本来难度就大,这部分内容又涉及学生比较缺乏的中世纪知识,如果没有教师对背景的概括和描述,学生很难进入到相关的学习环境中去。最后一部分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也是以教师的“概述”为主。这也是因为这部分本身是思想史专题没有涉及的内容,教师作了适当的补充与拓展。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放在哪里呢?针对高二学生,应该还是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上,而不应该流于表面的“活动”形式。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重点“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思想”和教学难点“宗教改革时期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上使用了材料解析法、问题导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历史认知能力。

第二,如何处理好“教材”和“材料”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以课标为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课标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来授课,我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此课结构非常完整,我的教学设计基本能按照教材结构展开。关于教学重点“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思想”,教材只给出了结论,缺少史料的支撑,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难理解结论的含义。我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原始资料,设计了相关问题,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对教材起到了比较理想的补充与说明作用。当然,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也是必须被考虑进去的问题,如果学生平时缺少相关的训练,我会考虑降低问题的难度,或者对材料的核心词语加标注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

第三,如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本课教学内容中交织着“宏观”与“微观”的历史问题。既要勾勒12—15世纪宗教改革前西欧社会的宏观状况与复杂的社会矛盾,又要具体剖析“因信称义”“先定论”等宗教改革思想的内在含义,最后,还要以宏观的视野归纳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的思想解放、社会发展历程产生的重大影响。为了避免将“宏观”问题讲“空”,我在开始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材料,就是结合教皇的“三重皇冠”先讲明宗教改革前教皇权威的表现,让学生根据这一表现分析主要的社会矛盾,认识到教皇的权威已成为西欧的“众矢之的”。处理“微观”问题时,一方面运用原始材料进行问题分析,同时再补充讲述一些人物活动的细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最后,我又回到“三重皇冠”,师生一起运用本课所学概括宗教改革后教皇权威的变化,认识宗教改革的影响。恰当处理好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的关系,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生动的细节,也能理解历史的宏观趋势。

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过新、旧两套教材的教师,我始终在思索:哪些历史教学的传统是应该继承的?如何将新课程先进的理念在每节课上落实?在当前阶段,我的答案是: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的选择才能收获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丁丁,女,1977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北京汇文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