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虾蟹池塘常见水质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 2022-11-10 18:1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一、pH值过高或过低

pH值的变化对虾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pH值过低(酸性水,pH值低于6.5),可使虾蟹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pH值过高的水则易腐蚀鳃组织,同样对虾蟹的生长不利。虾蟹养殖池塘水质的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8.5。

应对措施:当水体pH值过低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生石灰化水泼洒;当水体pH值过高时,可采用换水或施用“解毒绿水安”“降碱素”等措施降低水体pH值。

二、氨的含量超标

水体中的氨是以非离子氨(NH3)和铵离子(NH4+)两种形式存在的,其中非离子氨对虾蟹有毒性,而铵离子出现在池塘中是无害的。非离子氨浓度如低于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值(≤0.02毫克/升)时,不会影响虾、蟹生长繁殖;当非离子氨在0.02~0.2毫克/升时,虽浓度轻度偏高,但对虾、蟹的生长无影响;非离子氨浓度在0.2~0.6毫克/升时,易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感染,导致发病;非离子氨浓度≥0.6毫克/升时,对虾蟹的毒性较大,在高温及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极易导致虾、蟹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为了保证池塘中虾蟹的安全,应将非离子氨的浓度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

应对措施:①定期泼洒水博士,可提高虾蟹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少粪便的排泄量,从而降低池塘水体中的氨氮水平,防止氨氮过高造成对虾蟹的危害。②泼洒沸石粉或活性炭降氨。使用沸石粉或活性炭,一般每亩用沸石粉15~20公斤或活性炭2~4公斤,能通过离子交换和吸收有毒代谢产物来降低水中的氨含量。③培植、种植水生植物,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可有效地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降氨效果明显。

三、亚硝酸盐浓度过高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的中间产物,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当养殖水体中存在亚硝酸盐时,虾蟹等养殖动物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会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水体中会抑制虾蟹生长甚至导致虾蟹发病。亚硝酸盐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一般将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

应对措施: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粒粒氧、富氧,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可氧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为硝酸盐,减少其危害。②使用新研制的亚硝速净全池泼洒,可快速降低亚硝酸盐浓度。

四、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可溶性有毒性气体,如果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高于0.1毫克/升,虾蟹等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活动力和抗病能力会减弱。硫化氢浓度升高至0.5毫克/升时,会严重破坏虾蟹的中枢神经,硫化氢与虾蟹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功能,导致虾蟹呼吸困难,甚至中毒死亡。水产养殖水体中的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

应对措施:①充分增氧,高溶解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氢,并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繁衍。②控制pH值。pH值越低,发生硫化氢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应控制pH值在7.8~8.5,如果过低,可使用生石灰提高pH值,但要注意水中氨氮的浓度,以防引起氨中毒。③经常换水,使池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同时向新水中泼洒水质改良王、碧水灵,能沉淀水中的硫化氢。④干塘后彻底清除池底污泥,如不能清除,应将底泥翻耕曝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他硫化物氧化。

五、溶氧量不足

水体溶氧产生的主要途径是池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是大气中空气的溶入。溶氧量对虾蟹的生长发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溶氧量充足,虾蟹摄食旺盛,饵料利用率高、生长快;溶氧量不足,虾蟹摄食、消化功能下降,呼吸作用增强、能量消耗大、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感染病害,甚至引起死亡。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淡水养殖一昼夜16小时以上的溶氧量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任何时候的溶氧量均不得低于3毫克/升。

应对措施:①对水体施肥,特别是施用磷肥,改善池水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增加溶氧水平。②加注新水,新水体中含有丰富的溶氧,可随着注水一同进入池塘,从而提高池塘水体中的溶氧水平。③开动增氧机或泼洒化学增氧剂增氧。

六、蓝藻水华泛滥成灾

蓝藻易在高温季节的富营养化水体中大面积暴发,由于蓝藻的大量繁殖,常在水面聚合成一层厚厚的蓝绿色藻浆,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蓝藻水华”。蓝藻的大量暴发给虾蟹养殖造成的危害主要有:降低溶氧,抑制浮游生物有益种类的生长繁殖,大量死亡时,产生毒素,恶化水质,从而影响虾蟹的正常生长。

应对措施:①增加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鲢、罗非鱼等)数量。②选用青苔杀星,每3 亩(1米水深)用100 毫升,可有效防治蓝藻。

(江苏 黄东文 房元喧)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