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姥姥剪纸》说课稿3篇

发布时间: 2022-12-31 12:50:04 来源:网友投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姥姥剪纸》说课稿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姥姥剪纸》说课稿3篇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

  2、说教育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

  (2)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边读边想变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导入环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就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同时把此文的主要线索,连接祖孙俩的情感载体“剪纸”自然引出,为下*好铺垫。

  (二)交流研讨、欣赏剪纸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三) 交流研讨,读中感悟

  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呢?在第一个部分里,很容易感受到是姥姥“剪纸神”。其实,透过语言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个立体的姥姥形象。首先感受到的是她的心灵手巧。其次是她的心地善良,再次感受到的是她的勤劳。还可以感受到的是她的熟能生巧。如果变幻一下叙述的顺序的话,我们可以先通过语句感受她的心灵手巧,再来感受她的勤劳,接着感受她的熟能生巧,最后来感受她的心地善良。

  在解读姥姥这一环节,我遵循读句子——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仍然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结合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只会享受、索取而不会爱他人,不会感恩的这一特性,在这里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学会捕捉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呵护,从而懂得回报,感恩,从而结束全文。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把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美德与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板书成“心”形。正因为这些才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难以忘怀,深情思念”八个字板书到“心”形下方。

  整个板书的寓意是:姥姥的剪纸,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蕴含着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着姥姥,体现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姥姥的剪纸

  姥姥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2

  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重点指导“刁”“岂”“驮”的写法,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读准“薅草”、“择菜”、“撩起”等难读的词句。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刁难”“耍赖”“广结善缘”等词语的独特的感情色彩,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领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重点)

  (4)抓住姥姥剪纸的场景,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与姥姥之间的深深亲情。(重点)

  (5)体会姥姥借助“老牛和小兔子”等剪纸表达的对我的浓浓思念之情,体会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和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六模块十环节的教学策略:

  (一)预习导学模块

  检查预习:

  词语:读准:啧啧赞叹 刁难(理解词原义) 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理解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词语: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等

  生字: 重点指导刁、岂的写法 驮的意思和写法 把爽写准确美观

  (二)创境导入,激情诱趣模块

  从题目入手:出示几幅精美的剪纸欣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介绍这一民间工艺品,(比如剪纸是做什么的?剪纸通常都描绘什么场景?),之后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意图:直观感受剪纸,带着问题走入课文,激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探究兴趣。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

  1首先自由朗读课文,为了了解剪纸的独特之处,我们先要看看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喜鹊登枝 老牛驮小兔 老牛小兔啃青草 老牛望小兔(板书……)

  2初读课文,说说姥姥的这些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精美 神奇 技艺高超)

  意图: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所以由剪纸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姥姥剪纸的"魅力。

  (四)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

  1、为了表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课文具体描述了几个场景?

  村里人求姥姥剪纸 我刁难姥姥 姥姥为我剪老牛和兔子。

  2、细读这些场景课文,思考:为何村里的人和我都特别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

  方法:关注细节,体悟语言,读读划划写写谈谈,边读边划边思考,在旁边写写阅读批注。

  (五)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读句子——品词句——有感情朗读)——总结扣题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技艺高超、勤劳善良

  (1)村民求剪纸:

  技艺高超:翻来折去 无所不能 村民的啧啧赞叹 “神”了!

  勤劳善良: 左邻右舍,都贴着 动作语言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广结善缘” (板书)

  (2)为什么姥姥技艺高超?

  我刁难姥姥的小插曲:

  技艺高超:理解“刁难”“耍赖”在文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我故意刁难,可为何姥姥的技巧令我心服口服?

  为何姥姥的技艺这么高超?关键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理解“熟能生巧”。 ②姥姥是怎么做到这“熟能生巧”的呢?

  学生会找到第六自然段“数九寒冬剪……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谈理解:你有联系某种技巧的经验么?你是怎么练习的?姥姥都什么时候练习?

  正是得益于姥姥坚持不懈地练习,才使得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之“神”,在乡亲们中深入人心,分角色朗读祖孙俩对话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阅读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1)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3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载体是文本,对话的主体是师生、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对话又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提高的过程。因此,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以文本语言为依托,积极搭建“对话”*台,触动情感,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尊重其独特体验,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情怀。

  教材简析:

  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激发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纸实物。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教学

  1、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学生齐读课题,师点评)欣赏激趣。多媒体配乐出示优美剪纸图片,学生欣赏。再出示剪纸实物,学生传看。(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

  2、回顾讨论: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交流)

  二、学习课文4-6小节,深悟高超技艺

  1、(过渡)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做上标记、批注等。

  2、自读交流。预设:

  相机出示:“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 ‘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1)你能具体说说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吗?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幅“喜鹊登枝”图?

  (学生自由说,引导理解“形象生动”和“无可挑剔)

  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的?你能读出这种惊喜吗?

  (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3、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相机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4、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姥姥神不神?看着这栩栩如生的剪纸,你有什么想要问姥姥的吗?

  结合学生回答,引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引读“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指名说。

  (2)姥姥的剪纸技艺是天生的吗?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引读:姥姥就是这样——(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就叫做(“熟能生巧”)

  (3)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

  5、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

  相机出示:“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指导结合插图理解“身心入境”的神态。

  6、有感情地齐读这一部分。

  三、学习7-12小节,体味祖孙情深

  1、(过渡)姥姥的剪纸不光惟妙惟肖,还能表达情意呢,默读课文7-12小节,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感动的地方画出来,批注自己的感受。

  2、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生自由说。

  相机出示并引读:“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1)这看似*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

  (2)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同学说。(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

  3、你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

  (1)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你来读,要读得让我们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拴住作者的是什么?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相机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3)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指导朗读。(生自由对读)

  (4)请学生表演读?(师生共同点评:他们表演得怎样?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学生再齐读。

  5、哪一个字眼强烈地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缠)

  “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师生表演)

  交流:从我们的表演中你更能体会到什么?

  四、学习13小节,再悟浓情

  1、(过渡)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引读写剪纸的语句)

  2、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

  3、这头定定站着的老牛,你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思念、期望、回忆、关爱)期待什么?对身处外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身体……工作……家庭……)

  4、谁愿意再满怀感激地读一读写这幅剪纸的句子?

  5、后来“我”越长越大,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拴得住“我”吗?

  指名读。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讨论两个“无论”的表达作用。

  6、你能想象到,他还会梦到什么?(老牛……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五、总结升华

  1、说一说。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当你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姥姥的剪纸,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

  2、写一写。同学们,也许在生活中,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并没有一手令人啧啧称赞的绝活,但是他们有着和文中的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永恒的爱。你能不能也像作者一样,用手中的笔把那美丽的瞬间变成永恒的记忆呢?(写出他们令你感动的瞬间)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继续完善小练笔。

  板书设计:姥姥的剪纸

  心灵手巧熟能生巧

  拴——缠

  牵挂 ↓ 期待

  情

  教学反思: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备课时,我感觉文中的姥姥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仿佛从字里行间分明能看到我们自己慈祥、勤劳的姥姥,我想孩子们也应该有这种感觉吧,于是我决定抓住“情”字不放。文本中的“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的载体。在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教学时,我带领学生抓住这两根一明一暗的主线,努力地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在前一课时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我通过让学生朗读,结合关键词句谈体会,感受姥姥剪纸的高超技艺,感受那么多人喜欢姥姥的剪纸,称赞姥姥的剪纸,作者当时内心的自豪与骄傲,体会姥姥剪纸为什么那么“神”。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由学生已知的姥姥的高超技艺引入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还能从哪些方面发现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姥姥的剪纸水*那么高?把同学们引向本节课重点的学习。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讨论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这一句话。学生找出了相关语句“数九隆冬,三伏盛夏,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并且列举了很多生活实例,诸如电脑打字、打算盘等等,气氛活跃。悟出了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从而解决了这一教学重难点。

  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努力以“情”引领,体味祖孙情深。抓住“拴”“缠”“期待”等字处理文本,我认为也较为到位。文中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的“拴”,引导学生体悟“拴”的传神,理解“拴”的含义。再学生通过充分的分角色朗读和讨论明白:无论怎么剪,无论老牛和小兔的形象怎么改变——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这样顺其自然,学生就会明白牛代表什么,兔代表什么,从促进理解其中饱含的“情”。

  我还通过和同学表演作者是如何缠住姥姥为她剪纸的?引出剪纸怎样“拴”住了上学前的“我”,拴住了作者的什么?只是拴住了作者的人吗?只拴住上学前的作者吗?……加深领悟祖孙俩那浓浓的“情”。最后一幅剪纸,通过抓词语“定定地”、“出神地”,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说话练习,感受姥姥内心,又是希望朝夕相处的孙儿能留在身旁,又想让孙儿去更广阔的天地发展的矛盾心情。姥姥舐犊情深,溢于言表,从而解决了对于“期待”的理解。

  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遗憾。特别是对于“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这些词语的处理上有些仓促,只是简单跟学生交流了这些词语和作用,但不够深入。再者,在深研教材,总体把握上我还需要下苦功,因为在教学中我还不能游刃有余的把学生真正的带进文本,有时候仅仅是在文本的边缘游离。以后教学中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都要进行精心揣摩,即使是一个标点、一个字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得引导学生学习、感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深知:虽然带领学生学习的这一课结束了,但是我自己的努力提升教学水*的课堂永不结束!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2

  一、复习课文结构。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文章写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剪纸赞人,我们看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喻理,姥姥通过剪纸告诉我熟能生巧的道理,剪纸传情,小小的剪纸却传递着浓厚的祖孙情。

  2、三个部分都在写情,作者又有所偏重,把祖孙情放在第三部分着重描写。好,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课文。

  二、剪纸赞人。

  1、先看第一部分剪纸赞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1-3段。

  2、姥姥的心灵手巧具体表现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句子一: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姥姥心灵手巧呢?

  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工具虽然简单,但作品内容广泛,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纸行家,“无所不能”。)

  句子二: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同学们,这句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都剪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形象逼真)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句子三:

  大*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你从哪儿看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体会“左邻右舍”、“都”)

  句子四:

  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

  你又是从哪儿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手巧呢

  三、剪纸喻理。

  1、过渡:姥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在剪纸的过程中还教会我一个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部分。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部分,想想教会我一个什么道理?

  3、通过什么事例写清熟能生巧的道理呢?

  4、学生试着说一说。

  5、课文为什么要着重刻画我的“调皮蛋”、“刁蛮”、“耍赖”呢?

  6、过渡:同学们到这里作者觉得还不能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为了使道理更加明白还加了一段。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3、亮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

  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

  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

  薅(hao ru)草 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2)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1

  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重点指导“刁”“岂”“驮”的写法,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读准“薅草”、“择菜”、“撩起”等难读的词句。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刁难”“耍赖”“广结善缘”等词语的独特的感情色彩,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领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重点)

  (4)抓住姥姥剪纸的场景,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与姥姥之间的深深亲情。(重点)

  (5)体会姥姥借助“老牛和小兔子”等剪纸表达的对我的浓浓思念之情,体会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和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六模块十环节的教学策略:

  (一)预习导学模块

  检查预习:

  词语:读准:啧啧赞叹、刁难(理解词原义)、撩起择菜、薅草、数九隆冬。

  理解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词语:撩起、择菜、薅草、数九隆冬、三伏盛夏等。

  生字:重点指导刁、岂的写法、驮的意思和写法、把爽写准确美观。

  (二)创境导入,激情诱趣模块

  从题目入手:出示几幅精美的剪纸欣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介绍这一民间工艺品,(比如剪纸是做什么的?剪纸通常都描绘什么场景?),之后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意图:直观感受剪纸,带着问题走入课文,激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探究兴趣。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

  1、首先自由朗读课文,为了了解剪纸的独特之处,我们先要看看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喜鹊登枝、老牛驮小兔、老牛小兔啃青草、老牛望小兔(板书……)

  2、初读课文,说说姥姥的这些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精美、神奇、技艺高超)

  意图: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所以由剪纸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姥姥剪纸的魅力。

  (四)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

  1、为了表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课文具体描述了几个场景?

  村里人求姥姥剪纸、我刁难姥姥、姥姥为我剪老牛和兔子。

  2、细读这些场景课文,思考:为何村里的人和我都特别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

  方法:关注细节,体悟语言,读读划划写写谈谈,边读边划边思考,在旁边写写阅读批注。

  (五)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读句子——品词句——有感情朗读)——总结扣题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技艺高超、勤劳善良

  (1)村民求剪纸:

  技艺高超:翻来折去、无所不能、村民的啧啧赞叹“神”了!

  勤劳善良:左邻右舍,都贴着、动作语言、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广结善缘”(板书)

  (2)为什么姥姥技艺高超?

  我刁难姥姥的小插曲:

  技艺高超:理解“刁难”“耍赖”在文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我故意刁难,可为何姥姥的技巧令我心服口服?

  为何姥姥的技艺这么高超?关键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理解“熟能生巧”。

  ②姥姥是怎么做到这“熟能生巧”的呢?

  学生会找到第六自然段“数九寒冬剪……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谈理解:你有联系某种技巧的经验么?你是怎么练习的?姥姥都什么时候练习?

  正是得益于姥姥坚持不懈地练习,才使得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之“神”,在乡亲们中深入人心,分角色朗读祖孙俩对话。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3)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3篇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1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教材编排的意图是: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这篇课文,我将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认为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难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另外,本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学中,将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中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的安排与意图:这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以下五个环节:引入情境、设疑问难------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品读感悟-----读说结合,升华情感----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再次走进姥姥的剪纸,去认识这位可亲可敬的姥姥,重温那浓浓的祖孙亲情。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这一环节我将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步:让学生默读课文1-6自然段,找找、画画、看看,你从课文中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姥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意图:这一步让学生默读、勾画、批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要求,进入边读书边思考的境界。同时,自主阅读,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是与人交流的基础。)

  第二步: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中,我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读一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再抓关键词指导朗读,如:都、左邻右舍、无所不能等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

  在突破重难点方面:如理解“总剪……”这一句含义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熟能生巧的句子,读一读,之后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熟能生巧的事例。最后再让学生悟悟姥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样设计,在教学中把读、说、悟相机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的谈话中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

  第二层次:感受姥姥的勤劳善良

  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抓住姥姥的动作语言的描述,指导学生读出姥姥的勤劳善良。

  第三层次:感受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

  首先我这样质疑,姥姥的剪纸,除了喜鹊登枝,剪的最多的是什么?

  让学生自由读7-12自然段,找出我与姥姥的对话,然后再利用课件展示牛兔图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牛的勤劳、兔的顽皮,最后抓住缠、拴进行想象,从而感受亲情。

  第三环节:读写结合,升华情感

  我先总结再范读作者后来写给对姥姥的回忆的片段最后出示:姥姥,我想对您说---的句式进行续写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收集有关剪纸的作品,办一期剪纸展示会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 ,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

  2、说教育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的浓浓亲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时,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

  (2)默读课文,初步掌握边读边想变批注自己感悟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会补充完善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捕捉爱、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 ,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做到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系列方法的渗透。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复习导入;(二)交流研讨、欣赏剪纸;(三)升华情感、读中感悟;(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一) 复习导入环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遵循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就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同时把此文的主要线索,连接祖孙俩的情感载体“剪纸”自然引出,为下*好铺垫。

  (二)交流研讨、欣赏剪纸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

  (三) 交流研讨,读中感悟

  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呢?在第一个部分里,很容易感受到是姥姥“剪纸神”。其实,透过语言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一个立体的姥姥形象。首先感受到的是她的心灵手巧。其次是她的心地善良,再次感受到的是她的勤劳。还可以感受到的是她的熟能生巧。如果变幻一下叙述的顺序的话,我们可以先通过语句感受她的心灵手巧,再来感受她的勤劳,接着感受她的熟能生巧,最后来感受她的心地善良。

  在解读姥姥这一环节,我遵循读句子——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行,以读贯穿始终,仍然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四)总结全文,思想教育。

  结合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只会享受、索取而不会爱他人,不会感恩的这一特性,在这里进行引导教育,让他们学会捕捉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呵护,从而懂得回报,感恩,从而结束全文。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简单明了,把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美德与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板书成“心”形。正因为这些才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难以忘怀,深情思念”八个字板书到“心”形下方。

  整个板书的寓意是:姥姥的剪纸,体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蕴含着对作者的`关心、呵护、疼爱,让作者难以忘怀,深情思念着姥姥,体现他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3

  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重点指导“刁”“岂”“驮”的写法,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读准“薅草”、“择菜”、“撩起”等难读的词句。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刁难”“耍赖”“广结善缘”等词语的独特的感情色彩,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领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的原因。(重点)

  (4)抓住姥姥剪纸的场景,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与姥姥之间的深深亲情。(重点)

  (5)体会姥姥借助“老牛和小兔子”等剪纸表达的对我的浓浓思念之情,体会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写法和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

  六模块十环节的教学策略:

  (一)预习导学模块

  检查预习:

  词语:读准:啧啧赞叹 刁难(理解词原义) 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理解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词语:撩起 择菜 薅草 数九隆冬 三伏盛夏等

  生字: 重点指导刁、岂的写法 驮的意思和写法 把爽写准确美观

  (二)创境导入,激情诱趣模块

  从题目入手:出示几幅精美的剪纸欣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介绍这一民间工艺品,(比如剪纸是做什么的?剪纸通常都描绘什么场景?),之后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意图:直观感受剪纸,带着问题走入课文,激起学生对于文章的探究兴趣。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模块

  1首先自由朗读课文,为了了解剪纸的独特之处,我们先要看看姥姥都剪了些什么?

  喜鹊登枝 老牛驮小兔 老牛小兔啃青草 老牛望小兔(板书……)

  2初读课文,说说姥姥的这些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精美 神奇 技艺高超)

  意图:文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所以由剪纸入手,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姥姥剪纸的魅力。

  (四)细读批注,问题质疑模块

  1、为了表现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课文具体描述了几个场景?

  村里人求姥姥剪纸 我刁难姥姥 姥姥为我剪老牛和兔子

  2、细读这些场景课文,思考:为何村里的人和我都特别喜欢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独特之处?

  方法:关注细节,体悟语言,读读划划写写谈谈,边读边划边思考,在旁边写写阅读批注。

  (五)合作探究,释疑品读模块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成果(读句子——品词句——有感情朗读)——总结扣题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技艺高超、勤劳善良

  (1)村民求剪纸:

  技艺高超:翻来折去 无所不能 村民的啧啧赞叹 “神”了!

  勤劳善良: 左邻右舍,都贴着 动作语言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广结善缘” (板书)

  (2)为什么姥姥技艺高超?

  我刁难姥姥的小插曲:

  技艺高超:理解“刁难”“耍赖”在文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我故意刁难,可为何姥姥的技巧令我心服口服?

  为何姥姥的技艺这么高超?关键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①理解“熟能生巧”。 ②姥姥是怎么做到这“熟能生巧”的呢?

  学生会找到第六自然段“数九寒冬剪……姥姥的手成了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谈理解:你有联系某种技巧的经验么?你是怎么练习的?姥姥都什么时候练习?

  正是得益于姥姥坚持不懈地练习,才使得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之“神”,在乡亲们中深入人心,分角色朗读祖孙俩对话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4)

——姥姥家的小院3篇

姥姥家的小院1

  姥姥家的小院虽然不大,但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来了,小院里的小草俏皮地探出脑袋,苹果树长出嫩芽。葡萄架上挂着许多刚刚长出来的绿油油的葡萄叶,有的像我的小手一样乖巧可爱,有的像爸爸的手掌一样宽大厚实,呵护着中间那些闪闪发亮的小黄花,就像 ?呵护自己的小宝宝一样,温暖和睦。

  夏天到了,金色的阳光洒在葡萄架上,架上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绿色小葡萄高兴地摇晃着,好像在跳舞。我和姥姥坐在院子里乘凉。我问姥姥:“姥姥,葡萄不应该是紫色的吗?”姥姥笑呵呵地说:“你看它像不像你小时候的样子呀?长大后就成熟了!”我趴在姥姥腿上,大声说:“哦,我明白了!”姥姥轻轻拍着我的头,慈祥的脸上露出笑意。

  秋高气爽,五谷丰登,我惊奇地发现葡萄架上那些绿葡萄都变成了紫色,像成熟的贵妇人一样透着珠光宝气;苹果树上也挂满了红苹果。晚上,我们全家在小院里乘凉,妈妈端来洗好的苹果和葡萄,好温馨呀!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苹果枝上落了些雪花,恰似娇艳的梅花傲然开放,正应了那一首小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多有意境呀!

  姥姥家的小院就像一个小小的世界,一年四季都很美!

姥姥家的小院2

  姥姥家有一个美丽的小院。

  姥姥家小院的东南角有一棵柿子树,那棵柿子树有我小时候的美好回忆。这不,前不久我才吃了柿子。小院的西南角还有菜园,那里都是姥姥辛苦的证明。小院的每个角落还有着守护菜园的小卫士小草,它们给小院增添了一份绿色。

  那棵柿子树是高大的,那里面记载着我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每当柿子成熟时,我都偷偷地用棍子打柿子,一天打了许多个,姥姥去察看时,都会发出疑问:咦?柿子怎么少了?不会被鸟啄走了吧?柿子这么重,鸟儿也不可能叼起来呀?不会是被人偷走了吧,地上也没有叶子呀?其实,我打完柿子后,都把叶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不可能被发现。

  在菜园里到处是姥姥辛苦的身影。每当春天来到菜园,菜园里就会出现一个常客姥姥,她每天都会来这里给菜园松土,浇水,以便它们成长。夏天,菜园里生机勃勃,有又精又长的黄瓜,可爱的小番茄等等,这些都是姥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还记得在姥姥家的夜晚是安静的,在皎洁的月光下,姥姥用她长满老茧的手,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村里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在我记忆中,姥姥的故事总是没有结尾,因为在姥姥讲到重要情节时,我已经睡着了。

  每当我再次回到姥姥家,她都会用温和的声音说:回来了!我喜欢这声音,因为这声音是姥姥对我爱的体现。

姥姥家的小院3

  暑假里,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最有趣的是到农村姥姥家,我非常喜欢姥姥家的小院。

  今天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给小院染上一层金黄色,鲜花的花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晨风夹带着香味迎面袭来。

  小院西面,几根长竹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趁着紫红色的花朵,有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块美丽的花布。

  东北角是由金瓜架搭起的棚子,光溜溜的金瓜像吊灯似的挂在藤上。棚下摆着桌椅,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下棋,大人们在这里乘凉、闲谈。小院东面栽着高大的白玉兰树,还有果实累累的龙眼树。白玉兰树碧绿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啦啦”响,仿佛在为人们演奏、歌唱。

  白玉兰花和龙眼果的清香随着凉风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小院南面是一片碧绿的菜地,韭菜绿油油的,茄秧上挂满了嫩茄,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还有西瓜、西红柿、黄瓜……各种各样的蔬菜为小院增添了乐趣。

  你瞧!姥姥家的小院是多么富有诗意啊!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5)

——六上12课《姥姥的剪纸》评课稿3篇

六上12课《姥姥的剪纸》评课稿1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形象。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课文既要表现姥姥精湛的剪纸技巧,又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满怀着期待,听了陈宣红老师展示的《姥姥的剪纸》,又一次领略了她的课堂风采:热情、生动、传情、诗意。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她那灿烂的笑容,很具亲和力。师生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看着这亲切的笑脸,谁不被吸引呢?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爱,和谐的氛围。在这笑的感染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有人甚至被赞美得忘乎所以,调皮性上来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呀,需要我们老师去经营,去释放。课堂上流动的这股孩子气让人感动。

  老师的语言让人感动。无论是导语,还是过渡语、评价语,老师都激情饱满,生动形象,为学生体会课文设置了很好的情境氛围。如在指导体会“我”的调皮劲时,学生读得不到位,老师笑盈盈地说:捂得还不够紧,姥姥还可以看得见呢!我看你嘴角带着浅笑,一定以为自己的鬼主意得逞了。这样充满了期待和蛊惑性的语言,学生谁还不愿意来读呢。当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时,老师随机评价:“勤劳、善良的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让学生看“喜鹊登枝”图后,读“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老师随机评价:“发自内心的赞叹”“姥姥剪得好,你读得好,把喜鹊都读活了”课末,老师饱含激情地说:“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不是——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啊!”她用情感拨动了学生心底的琴弦。  老师善于在课文的空白处引导想像,指导说话,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如在体会姥姥剪纸技术高超时: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老师设计了如下说话训练: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出现了这样精彩的发言:   生: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狗像狗,剪个男孩能跳舞,剪个女孩能跳舞。

  生: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花像花,剪棵树能遮阴,剪朵花儿能招蝶。剪朵花儿芳香扑鼻。这样充满了个性化和智慧的语言,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和诗性韵味,让人感动。

  又如: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我的心境与梦境就会变得有声有色。” 这一处说话练习的设计,也同样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发言:有的说忆及童年那美好的回忆;有的说姥姥慈祥的脸庞;有的说娴熟的剪纸技艺。此时的学生,心境和梦境也随作者而飞扬,深深的思念之情也随作者在心中流荡。

  本堂课老师以一颗*淡之心、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在具体的教学展开过程中,老师敏锐地捕捉了好几处课文中的"文化细节":神、无所不能、熟能生巧……特别是在“耍赖”“挑剔”“刁难”“调皮蛋”这些词语上的敲打,让我们每一个人跟随着作者读出了童年的“心梦之境”。

  在了解姥姥的剪纸的段落里,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并反复朗读描述姥姥剪纸的语句,体会姥姥剪纸“神”在哪里,例如“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无可挑剔”等语句,坚持以读为主,恰当安排好“读、讲、练”,增加学生的积累,逐步将文中的好词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引导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的那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深刻含义。老师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理解“姥姥的手指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知道姥姥的手指就是剪刀,两者已合二为一了,最后归结为这样就叫“熟能生巧”,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很容易明白。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老师抓住剪纸,在投影上打出三幅牛兔剪纸图,学生在交流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老师出示教材原文中的一段话,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想这正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6)

——好看的雪花剪纸-儿童剪纸教程3篇

好看的雪花剪纸-儿童剪纸教程1

好看的雪花剪纸-儿童剪纸教程2

  纸、笔、剪刀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3篇(扩展7)

——姥姥的爱3篇

姥姥的爱1

  我从上学就一直住在姥姥家,只有周五和周六两个晚上和妈妈在一起。姥爷和姥姥是有分工的,姥爷是“学习委员”,主要负责我的学习指导和品质道德的培养;姥姥是“生活委员”,重点是我的吃、穿、住。姥姥管生活真是天下第一棒,对我的关爱和照顾那可是无微不至。吃的方面,姥姥可精心了,总是变着花样做好吃的,而且既营养又美味;穿戴上,姥姥总是把我打扮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问寒问暖、叮咛嘱咐。姥姥什么都好,就是爱“越权”。

  学习的"事儿本来不归姥姥管,可她总能找着管的理由,总说姥爷惯我。我姥爷管我用的是夸奖、鼓励、引导和开发的办法,从不训斥喝斥,从不逼我卡我,可慈祥了,但我从心里怕他。姥姥是“猴戏孩子”,高兴时又啃又咬,恨不能把我给吃了;火人时又雷又闪,恨不能动手把我给打了。但说心里话,我还真不怕她。我天生性子慢,一遇着我不抓紧的时候姥姥就来劲儿了,叨叨个没完没了,而且嗓门还大。先不说她管了不该管的事儿,就这个“粗暴”法,我是真的不喜欢,于是我就在心里暗暗地反抗。可是,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一遍两遍我没理她,她就火了,有时甚至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今年春天,大约四月份的时候,姥爷出去旅游了,我实在忍受不了,就顶撞了几句,这下可不得了了,姥姥气的嚎啕大哭,说要把我撵出她们家。亏得姥爷用电话引导教育我,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并主动给姥姥道歉,这才*息了一场风波。姥姥就这么个性格,让我不顶撞姥姥,我能做到;可让姥姥不唠叨,她可做不到。这不,明天我要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妈妈给我买了几件演出服,我兴奋地摆弄了起来。姥姥嫌我摆弄的时间长了,又开唠叨了,说了两遍,我没动弹,她就火来了。我知道姥姥是为了我好,可是我真的接受不了她的这种态度。我又不能顶她,就只好低声说:“你小声点,我就去学习。”姥姥这才转怒为笑:“好好好,我小声点,你快去吧!”我笑了,高高兴兴的去学习了。

  其实,姥姥和姥爷的分工也没那么严格,“越越权”也是正常的,比如说,姥爷也经常经常过问生活,别说他们俩,谁家也分不清。当然,我还是要好好尊敬姥姥,和睦相处,这样,我们俩谁都快乐。

姥姥的爱2

  大家都说妈妈爸爸有着无穷无尽的爱,可我发现姥姥的爱也是一样的。

  这几天,妈妈生病了,不能出去,怕着凉。姥姥就主动过来帮助我们。她来的第一天,带来了一些苹果,说:“多吃点水果就好了。”接下来的几天了,姥姥每天都细心的照顾妈妈和我。早上,她早早地起来,为我做可口的早餐,送我上学。上午,她每时每刻都在照顾妈妈、收拾屋子。一分钟也不停歇。中午我回到家,姥姥又忙了起来。为我们做了一桌子美味。下午放学,她有直奔厨房。有时我给他喝水,她说:“我忙着呢,不喝。”有时,我让他吃水果,她又说不累。每天都是这样过的。

  直到有一天,我哭了。我想:一位60多岁的老人,能付出那么多,还没有怨言,一定是天下最好的姥姥。姥姥转过身,安慰我说:“别哭了,宝贝,姥姥没事。”握紧我姥姥的手,心里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啊!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为他们做一次饭,倒一杯水,扫一次地,刷一次碗……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姥姥的爱3

  炊烟袅袅,饭菜飘香。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姥姥家走去,因为我最亲爱的姥姥一定在厨房里为我准备香甜可口的饭菜,盼望我的到来。

  每次去姥姥家,我仿佛总能闻到饭菜的香味,不等我放下书包,姥姥就会摸着我的头,高兴地说:“饿了吗?你等着,姥姥去给你做好吃的”说着,便麻利地系好围裙,在小小的厨房忙前忙后,她一会儿把收拾好鱼放在案板上划上几道,仔细地切好葱丝、姜丝,打开火炉,放好调料,炖起鱼来。一会儿又把胡萝卜、黄瓜、干豆腐切成丝,拌起凉菜来。红红的炉火映在姥姥的脸上,姥姥一边做饭,一边哼着小曲,甭提有多高兴了!一会儿工夫,一桌子的饭菜做好了,我津津有味的吃着,说真的,我去过许多家饭店,但我觉得最高级的厨师也没有姥姥做的饭菜好吃,因为那幸福的香味只有姥姥用爱才能烹制出来。

  姥姥今年已是古稀之年,每天一个人在家里寂寞的呆着,她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品尝着她做的饭菜。每当这时候,姥姥的眼睛就眯成一条线,脸上的皱纹也似乎少了许多,幸福洋溢在她的脸上,洋溢在我们彼此的心里,也洋溢在姥姥这幸福、温馨的"家里。

  这就是我的姥姥,一个从飘香的饭菜中寻找到幸福的姥姥。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