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正文

《共产党人》与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

发布时间: 2022-11-05 1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共产党人》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党的建设而专门创办的党内理论刊物,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为其根本历史使命。它通过理论诠释、政策发布、实践推介和经验总结四种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

〔关键词〕 《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4-0023-03

《共产党人》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党的建设而专门创办的党内理论刊物,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为其根本历史使命。它通过理论诠释、政策发布、实践推介和经验总结四种方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

一、理论诠释

党的领导集体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丰富的党建实践经验,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来诠释中国党建问题的理论自觉。《共产党人》通过刊登党的领导人的诠释性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化,即本土化。

毛泽东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共产党人》正是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出版的。他在为《共产党人》写的 《发刊词》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了重要发展。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没有调查者没有发言权》两篇论文通过《共产党人》面世,强调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要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中国党建的现实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党建教材而刊登的,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以及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作了详尽的研究和论述。它从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出发,指出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不同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特殊因子。《没有调查者没有发言权》强调通过社会调查来了解国情和党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张闻天在《共产党人》上发表了8篇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党的建设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刻解读。在党群关系方面,他发表了《略谈党与非党员群众的关系》和《更多的关心群众的切身问题》,提出党与群众正确关系的基本原则,认为加强党群关系,得到群众的信任,必须首先更多地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在党的工作方式方面,他发表了《关于党的两种工作方式》和《党的工作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前者提出了发展的工作方式和巩固的工作方式,后者提出了贯彻中央政治路线必须了解各地具体情况的论点。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他发表了《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指出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布尔塞维克党的有力武器”,党员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这些权利在“建立党内民主的、健全的、生动的、前进的、团结的生活方面,有很大的意义”。〔1 〕 (P29 )

党的其他政治领袖也从各个角度诠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如刘少奇的《论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对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的产生原因、两者的区分和转变、工作规律的研究,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朱德在《党员军事化》中指出,“党的发展、巩固是和武装斗争密切地结合着的,因此共产党员要学习军事理论,过军事生活,一切行动军事化,即党员军事化” 〔2 〕 (P2 )。陈云在《巩固党与战区的群众工作》中提出“要采取组织上的办法使党与群众团体接近群众”,“改善群众生活才能开展群众运动”,“要经常了解群众的情绪”,“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等观点。〔3 〕 (P49-50 )李维汉在《论党内铁的纪律》中探讨了党内铁的纪律的特征以及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条件,并指出“铁的纪律永远是我们党的建设的焦点”。〔4 〕 (P30 )据统计,中共领导集体在《共产党人》上共发表44篇文章,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绝对主力。

二、政策发布

《共产党人》共刊登党的各类决议和指示39篇,约占所有文章的五分之一,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具体化创设了路径条件。

1939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共产党人》创刊号全文刊登了这一对党的建设具有总纲性和指导性的文件,规定了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整理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 〔5 〕 (P11 ),规定了党的六项具体工作,强调党内教育尤其干部教育是“巩固党的中心一环” 〔5 〕 (P12 )。因此,在《共产党人》刊登的各项决议和指示中,关于党内教育和干部教育的决议和指示最多,有《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中央宣传部关于抗日根据地在职干部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指示》、《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加强党内策略教育的一些具体决定》、《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党支部教育的指示》。这些文件反映了中央对党内教育尤其是干部教育的重视。中共将干部教育作为党的建设“中心一环”,正是根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除了党内教育外,围绕《关于巩固党的决定》中规定的具体工作,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相应的决定和指示,这些文件在《共产党人》上被大量地刊登出来。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刊发了《扩大的中共中央第六次全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和《扩大的中共中央第六次全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在干部审查方面,刊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和《中央组织部关于审查干部经验的初步总结》;在党务工作方面,刊发了《中央关于地方党及军队中党务委员会工作的决定》。此外,《共产党人》还刊登了关于中共各项工作的决定和指示,如《中央关于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这是中共正式作出的第一个系统阐明知识分子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方面,刊发了《关于充实和健全各级宣传部门的组织及工作的决定》、《关于反敌伪宣传工作的指示》、《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等,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任务、范围、特点、原则、方法等作出规定和指导。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后,中共中央于7月1日中共成立20周年纪念日通过《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8月1日又通过《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共产党人》在第19期刊载了这两个重大决定,指明了“今天巩固党的主要工作是要求全党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更加增强自己党性的锻炼”。〔6 〕 (P1 )在《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强调,“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7 〕 (P4 )由此,党的建设的重心由党内教育开始转向增强党员党性,也就是克服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风。党内更深入、更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拉开帷幕,《共产党人》为此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准备。

三、实践推介

《共产党人》虽以理论解读为主,但也专设通讯专栏如乡村通讯、支部通讯等,刊登各地党的建设的实践情况,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各地党组织的实施和推行情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化。

一是对延川边区党建实践的典型宣传。以杨英杰为首的中央党校实习团对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调查报告,《共产党人》分四期刊登。介绍了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和人民的生活情况、支部的特点和党员干部情况以及支部组织和支部工作的开展情况。这篇调查报告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极其详实地反映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各地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 〔8 〕 (P51 ),是一篇难得的反映边区党建实践的典型报告。

二是对党的支部建设实践的宣传推介。《共产党人》刊登了许多反映党的支部建设实践的文章,如孙德枢的《简述大后方一个农村支部的教育工作》,介绍了散居农村的支部开展教育活动的具体环境、教材组织、学习方法,并归纳出大后方开展支部教育的四点意见。〔9 〕 (P64 )关烽在《支部怎样领导群众工作》中介绍了大后方一个支部领导群众斗争的实际例子,从而总结出在目前大后方形势和条件之下,党的支部领导群众斗争与进行各种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萧林在《晋冀察边区党组织的党内教育是怎样进行的》中介绍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前后晋冀察边区党内干部教育和一般党员教育的情形和变化。还有《边区延川党支部教育的概况》、《介绍一个模范连队的支部工作》、《十六个月没有发生逃亡的模范支部》、《我们怎样开展了支部工作》等介绍支部建设实践的文章,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各地党支部的实施推广树立了正面典型。

三是对党的其他工作实践的宣传推介。如海燕在《敌占区工作在冀中》中介绍了冀中根据地通过秘密工作,深入宣传鼓动,开展敌占区工作的实践。萧江在《河北完县妇女工作是怎样开展起来的》中讲述晋察冀边区妇运模范县——完县妇女工作的开展情况,强调了干部在妇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完县开展妇运的方法方式,与其他救亡团体的密切联系,以及注意处理男女关系的问题。苏慧的《女工改善生活斗争的一个例子》,介绍某工厂支部领导女工争取改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过程,以及经过斗争所获得的收获。林一的《一个奸细破坏我党的例子》和钱明的《关于天水党组织的破坏》,从反面揭示了由于党的建设的偏差给党组织带来的损失,对各地党的建设起到了警示作用。

四、经验总结

《共产党人》通过刊登中央、基层和党的领导人三个层面的经验总结,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构建和提升提供事实参照,为实现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这一理论形态的转化创设了历史前提。

一是中共中央层面的经验总结。中共中央的经验总结是通过党的政策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政策的制定、实施、检查、经验总结和政策的再制定过程。如关于党的在职干部教育,《共产党人》第6期刊登了《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在《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基础上又补充性地规定了在职干部的分类及各类别的课程设置、学习制度、组织领导等。经过几个月的贯彻实施,党中央对各根据地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各地在教育制度、学习方法上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党的策略教育不够,干部自觉与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还未养成。党中央随即总结经验,相继发出《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加强党内策略教育的一些具体决定》和《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延安在职干部教育质量的决定》。《共产党人》分别于第10期和第12期刊登了这两个决定。经过上述经验运转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干部教育的理论得到了彻底的本土化。

二是党的领导人的经验总结。《共产党人》上刊登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来自于党的领导人从事党的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如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总结18年党的斗争经验,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张闻天的《提高干部学习的质量》对如何提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质量作了总结。又如陈云的《巩固党与战区的群众工作》和《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李富春的《八路军作战区的群众工作》对党的群众工作、党群关系的经验总结,杨尚昆的《华北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对华北地区党的建设工作的经验总结,陆定一的《军队中在职干部教育的经验》对军队中干部教育方式的经验总结等。

三是基层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党的基层人员也是党的建设实践的主体,来自基层工作者的直接经验是党的建设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人》在它的编委启事中,对所收稿件几种类型的规定,其中一类就是关于党的实际工作的总结性质的文章。这类文章主要以通讯形式,介绍各地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如林凡的《介绍几种关于支部流动训练班的方式》、李卓然的《论环县事变的教训》、阿黄的《反共特务人员破坏我党的一个具体教训》、张鼎丞的《介绍新四军的一个模范支部》等,都是党的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工作者对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构成了党的建设经验的最生动、最具体、最直接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J〕.共产党人,1939,(创刊号).

〔2〕朱 德.党员军事化〔J〕.共产党人,1941,(17).

〔3〕陈 云.巩固党与战区的群众工作〔J〕.共产党人,1939,(创刊号).

〔4〕李维汉.论党内铁的纪律〔J〕.共产党人,1940,(4).

〔5〕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J〕.共产党人,1939,(创刊号).

〔6〕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J〕.共产党人,1941,(19).

〔7〕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J〕.共产党人,1941,(19).

〔8〕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J〕.共产党人,1939,(3).

〔9〕孙德枢.简述大后方一个农村支部的教育工作〔J〕.共产党人,1941,(15).

责任编辑 王建军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