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冰雪思政课论文【精选推荐】

发布时间: 2022-06-10 14: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雪思政课论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冰雪思政课论文【精选推荐】

冰雪思政课论文4篇

第1篇: 冰雪思政课论文

高校思政课考试模式改革探析

摘 要 现行思政课考核模式在考试目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考核构成等方面存在弊端,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模式。主要是实行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差异化、考核构成合理化,最终形成开放式、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模式 改革

课程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传统以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与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有着一定的关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必要性

思政课现行考试模式存在弊端,影响了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改革势必进行。其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目的变异,背离思政课教育功能

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功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考试更应注重其督促和导向功能,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工具。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考试,更重视的是考试的评价功能,把它看成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升学、就业等均与成绩挂钩。这种导向助长了学生为分数而学,为分数而考,助长了考核目的功利化倾向。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甚至还有些学生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以至于考试作弊的现象屡有发生。结果使考试与考试功能本身的要求相去甚远。

另外高校教育强调对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但现行的全校统一、整齐划一、标准答案的考试方式却是对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扼杀和钳制,没有承认和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不能使每个学生做到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地发挥其创造性,提出自己的创造性观点。

第2篇: 冰雪思政课论文

大学思政课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这类课程是理论性、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开始接受全面而系统的思政政治教育,各种各样的迎新会(会上领导的发言);
同时学校在大一就设立了思政课,其主要内容是讲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以及将来走入社会后要如何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措施和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些法律知识,还有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体系理论知识。

在我们刚进入校园是听的几次讲座是我们对思政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所谓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政、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

我们还可以了解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同时我们还有一批优秀的老师给我们授课,他们认真备课,并且接近他们所能地向我们讲授他们平生所学,同时还变着法儿地让对这些课程感兴趣,通过播放相关视频、鼓励学生们表演、述说感想等方式融入课堂。

现在下面是我自己对思政课一些理解以及看法:

1、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着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2、思想政治教育要和素质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当前社会是个价值观和道德观多样性的年代,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成才教育结合起来,把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与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正确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正确的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成才教育的核心,作为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首要任务,必不可少,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说过:“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世界观的形成是智育的核心。”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重关怀而改善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确立主体教育观。所谓主体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性教育主要是体现人文精神,亦即尊重人、“以人为本”。在德育过程中,要一切以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情感、有内在需求的生命体,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视角接纳学生,把规章制度建立在道德精神的基础上,是规章制度与高校学生所遵循的传统、作风、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相一致,有助于大学生自愿地遵守。

4、思想家与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思政教育工作要采用“渗透”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和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5、毋庸置疑的,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与主阵地。但我不得不承认思想政治是枯燥的、乏味的,除了那些想拿奖学金的人很少会有人对它“情有独钟”。而单单从它的有用性上来讲,它的抽象性让我们唯恐躲之不及。同时,在中国,这种枯燥更让我们难以忍受。

们这些90后来说,古板,严格的军事化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有自己的想法。“你灌多少就可以吐多少,融教育于无形,是美国思想教育的一个特点,而我认为这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最应该做到的,每个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我们便在自由中进行无形的教育。这些年来,中国经历了很多的天灾,从8年的雪灾到今年8月的丹曲特大泥石流,我们一步步的走了过来,没有会想到“痛哭流泪”,但是我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一起努力,我们一起奋斗,我们是相信相爱的,我们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这些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现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价值观趋向务实功利但缺远大理想

大量信息和社会现实的轰炸,“90后”大学生更能感知社会生活的各种样态、规则,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自我定位、价值观更加趋向务实,人生规划理性。不过。这种滋生于相对务实、功利的思想下,难免会使得“90后”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能树立更高远目标,不利于自身的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首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体现的是一种理论的“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再适用“90后”大学生,因为他们更愿意接受一种自主性发散式的教育模式。因此,高校教育者必须转变对“90后”的看法,正确对待他们个性鲜明的特征,另一方面,在对“90后”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引导,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并且灌输式教育应该转变为自主体验式学习。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次要在于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高校教育管理的中心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高校辅导员以及广大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状况变化。近年来,“90后”这一新生代因其不同以往的个性特征、标新立异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并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以及抗震救灾等大型事件中,“90后”们表现出来的坚韧、自强、互助、奉献的精神品格,令人激赏;
另一方面,负面新闻屡次曝光,引起众人惊叹和热议。那么,这一批新生代自2008年初次登上高校的舞台后,到如今,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涌入高校,在给校园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好思政课呢?

首先,要认真的阅读教材。教材是学习的根本,是知识的源泉,教材的正文内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呈现出来,还配有大量的图画和照片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和说明,非常形象、生动、直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字和图片,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和框架,并初步学会运用图片等资料来获取信息,实现第一层次的目标——知识目标。

其次,要充分利用学习中的实践活动,我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栏目,广开思路,大胆发言,积极地进行模拟与实践,体验与探究,讨论与交流,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生动地去获取知识,曾强技能,并寻得利用己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哦我们才能达到——能力目标。

第三,要认真学习一些时事知识历史事实,这些内容都是正文的辅文,它们的设置是正文相关内容的补充和扩展。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寓学于趣,还可帮助我们对正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第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坚持做好理想信念教育

如今“90后”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加理智但冷漠,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坚持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他们形成内在的价值基石,使得所有人的行为取向在这宏伟的价值基石下指导完成。具体来说,高校教育者需要使用灵活教育手段,使理想信念教育以一种喜闻乐见并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呈现在“90后”大学生眼前。

总之,我认为我们只有多思考,多发言,多动手,多实践,才能获得知识,扩展知识,增强技能,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我们的大学生活里思政课是必不可少的,它让我们更通透了解党的思想,让我们对现在的形成有更清的认识,让我们的思想更为理智,更为成熟。

第3篇: 冰雪思政课论文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党校教学点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

学员姓名:
赵建国 学号:

年级:
2014 专业:
思政

指导老师:
刘志斌 职称:
讲师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文县党校教学点

二零一六年七月

西北师大2014级毕业论文指导意见书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1

(一)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1

(二)大学生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1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1

(一) 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1

(二) 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淡薄2

(三) 大学生缺乏责任心2

(四) 大学生存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3

三、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经3

(一)提高教师素质3

(二)加强德育教育4

(三)创造优良的环境4

(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

参考文献5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

西北师大2014级思政本科班 赵建国

【摘要】从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入手,提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培养途径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

一、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

大学生是未来一代的主人翁,是将来民族和我国事业的开拓者,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难题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上被多数人所重视,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上的许多人,因此国家特别重视。

(二)大学生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这样就在很大一方面使孩子的思想道德修养较低,虽然这样的情况的家庭不是很多,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因此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便十分必要了。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复杂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接受走向思考、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很不成熟走向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他们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也有明显的不足,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体上积极向上,同时也不乏消极偏激的复杂情况。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的丰富和偏激性、个体的好奇心理与变幻性以及思想发展与社会经验缺乏的矛盾等几个方面。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大学生和中学时代相比,其情感上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已经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他们实践的缺乏和阅历的不足,总体上仍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情绪化突出,常会义气行事,不考虑后果。大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 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淡薄

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
乱扔果皮纸屑;
随地吐痰;
抽烟喝酒;
损害公共财物;
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师不仅要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而且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千百年来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

作为高校,应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正规化培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信心和信念。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的师德意识和育人能力,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大学生缺乏责任心

在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体系之中,对大学生责任心的培育往往是共通的。在中国古代,儒家极力倡导并培育学子的责任意识。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以为己任”的责任意识的培育,加上儒家道德将个人融入家庭、社会群体、国家之中的坚持不懈的道德实践,逐步培养起中国知识阶层。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对人的责任意识培育的成功之处。今天,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当中国正在实现“科教兴国”之时,我们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利益观念,尤其是个人的利益观念日益凸显之时,大学生无疑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而言,学校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学习更多地属于个人行为的现实使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他人,对家庭、对国家群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就会淡化。这对培育有用之才,将国家民族的希望系于其身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应该有系统地抓紧抓好。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个人的言行负责,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认真真地学习、做事,坦坦荡荡地生活、做人。现在我们高校经常会有盗窃事件发生,这就说明学生的责任心是极其差的,也没有诚实守信的基本素质。其次,培养大学生对家庭负责。大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在形式上脱离了家庭,在本质上仍依赖家庭。在现阶段,由于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增大,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家庭。这种依赖性一方面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盲目的攀比和高消费。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父母辛勤劳作及期望的不负责任。也就是说,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家庭的供养是应该的,勿需加以吝惜的,这是大学生在行为上放纵自己,为人处世心态上的随心所欲及在学业上的敷衍塞责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相当多的大学生感到经济困难,父母负担太重,出现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及压力,导致自我的压抑、无助、苦闷,并由此走向另一极端,追求金钱,追求实惠。在对我校5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近一半300名的大学生认为“上学费用高,经济困难”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感觉最苦恼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大学生对家庭负责的教育应放在让他们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努力奋进,追求成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上;
同时,还要加强自立自强精神的培育,加强大学生克服生活困难的心理素质的教育等等。最后,要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大学生来说, 不辜负养育自己的青山绿水,祖国和人民是更高层次上的责任意识。因此,我们应该让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了解一些中国的现实,爱国爱民,才可能会为国为民,才有可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四)大学生存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特征及在我国实行过程形成的种种缺陷,造成了人们行为的短期化、功利化,使大学生们思想观念中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受到了挑战。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健康、积极,但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却表现出功利色彩,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在变革与转型过程中社会存在问题的折射与反映。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利益化特点,决定了註重利益、追求实际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潮流。这种潮流导致少数大学生片面追求利益主体个体化、利益选择自主化。

三、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途经

(一)提高教师素质

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大学这一学所作为成人教育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首先忽视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吃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得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

(二)加强德育教育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史上,善的教育始终与真与美的教育相联系,并居于核心位置。亚里士多德曾讲:“善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在中国,对学子善的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一部中国的教育史,可以说是以善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史。在当前对大学生的教育中,道德的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造成了很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道德文明的修养程度不是正比关系。因此,我认为,当前对大学生道德感的培育、养成非常重要,首先,善心善意的培育。善心是爱人之心、容人之心和利人之心。在理性上坚守善是行为上实践道德的根本。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不仅应该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而且更应该在行动上实践善,实践道德的命令与要求。既要养成以善为乐、以善为荣的道德理念,又要将这种道德观念带入生活之中。

其次,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所谓优秀的公民意识,是要求大学生不仅做公民而且要做好公民,要将好的道德语言、道德情感、道德信念与道德行动带到社会,影响更多的公民加入进来,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大学生是社会的财富,他们不仅能以其现实的创造性,驾驭知识的能力给社会带来物质财富,而且也要以其精神人格的感召力、影响力给社会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有理由给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优秀公民意识的培育上,应该以基础文明的素质养成为基本点。但不能只停留在诸如不乱扔垃圾,不乱丢果皮纸屑等这些方面。应该让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的振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要讲公德,力行实践, 又要纳三山五岳于己身,以个人的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影响社会。同时,大学生应该对社会的正义、平等、民主、自由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于社会的进步事业及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给予支持并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应只停留在行动本身的意义上,还应该上升为人的社会道德意识及价值观念形成与肯定的意义上。大学生应该成为社会向更美好的境地进发的中坚力量。

(三)创造优良的环境

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是太少,尽管我国每年都加拨大量的教育专项资金。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番,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还要有自主的意识,在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能从中体会,感受,领悟一些深刻的道理,态度决定一切,而自身的态度的方面,跟个人生活环境,以及所见所闻。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思想修养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首先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独生一代的现实状况,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提供一个宽松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觉调适实际生活中的心理上的失落和思想上的困惑,以健康积极的情绪投身生活。其次,重视多学科的渗透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门选修课的设置,而应当培养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把心理教育和辅导贯穿、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采取如下具体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
联系家长学会“肯定教育”;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并定期进行辅导;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参考文献

[1] 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三部分,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第4篇: 冰雪思政课论文

思政课案例教学论文

1.古今兼顾,以今为主

案例的取舍要恰当,就是说要有思想性、典型性、时代性,要能说明问题并具有感染力。追朔源远流长的历史,洞察日新月异的今天,思政课具有异常丰富的“案”源,然而,在有限的课时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求教师在案例的取舍上务必力求以今天,即当代发生的典型案例为主;
同时,深入挖掘其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一,思想性。所选案例要有一定的内涵和深度,给学生以回味和思考的余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道理,开阔视野,拓宽知识,更能从思想上行为上反思、反省,活跃思维,引起共鸣。其二,典型性。选取的案例要有代表性,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给学生榜样的力量。教师对案例内容的准确概括、情节的生动描述、结果的深度追踪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澄清理论热点难点,排除学生思想中的困惑与迷惘,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极大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其今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三,时代性。选取的案例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富有时代气息。思政课的案例较之其他学科案例有其特殊性,它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与开放性两大基本特征,因此,案例的选择也要“与时俱进”。让学生在那些能反映时代的发展特征、当今社会的背景的案例中,学会历史地全面地认识和看待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理性客观地审视自身,并由此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明确前进的方向。例如,在讲到“爱国主义”时,“钱学森的中国情结”案例生动地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拳拳的赤子之心”。这样的案例能深深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2.内外兼顾,以内为主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特别是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使我们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因此,肩负培养“两拥护”(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两服务”(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大学生使命的思政课教师更应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优势,在思政课教学中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彻始终,这是思政课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决定的。所以,教师选取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时,要内外兼顾,以内为主。内外兼顾,能通过横向对比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阐明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内为主,能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及健康、积极的思想指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如果,教学中没能处理好“内外”两者的关系,往往会给学生一种“社会主义被冷落,资本主义受追捧”的错觉。例如,在讲到“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并非如某些西方国家所讲到的那样“虚无”。“赵作海案”就是一个例子。运用这样的实例就是要让学生看到并坚信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哪怕过程比较漫长曲折。实际上,就是要教给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