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5篇)

发布时间: 2023-05-16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

  

  政论文与策论文的区别是什么

  1、什么是政论文

  申论文章首先是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其次是议论文中的政论文,是从政治和政策角度分析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进一步做如下说明:

  1、政论文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既然是议论文就应该就论点、论据、论证。要有论点,还要以论据论证之。论据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2、政论文要有说服力。文章都要论证有力,说服有力,就要有无可置疑的道理或事实依据。但是论证不足恰是很多考生文章的致命问题!

  3、政论文的角度是政治的角度。政治的最大特点是公共性,简单的说就是站在公众的立场,而不是个人或者某个利益集团的立场来写文章。绝大部分官方评论都可以说是政论文。

  4、政论文没有固定形式,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无定法,政论文的写法是各式各样的。很多考生一提到写政论文就以为是写作用、危害等这些虚的东西,不能写对策,这是一种很呆板僵硬的看法。政论文中也可以写对策,严格地说,策论文本身就是政论文的一种。

  政论文一词从来没有在国考和联考中出现过。在公务员考试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出要写政论文的是2007年广东省的考试:

  以"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政论文。

  这篇文章的标题决定了这篇“政论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干部分应该说清楚两大问题:新时期的农村文化建设为什么必要?又为什么紧迫?为什么必要呢?因为它很重要,因为它值得去做。为什么紧迫呢?因为农村文化建设有很多问题,并且问题非常严重。现在清楚了,这篇文章主要要谈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后,就知道这篇文章应写成综合性的评论文,而不能写成策论文。但其中也可以写对策,只是篇幅应该相对少一点。

  1、什么是策论文

  策论文: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要以对策为主。策论是从汉代以来就有的说法,现在申论考试中也是广东省的命题最喜欢用这个词。

  策论文需要注意三点:

  1、以写对策为主不等于只写对策,也要适当的分析问题、阐述理论,只是这些东西不能作为文章主干。

  2、以对策为主也不等于罗列对策,要做到有策有论,即对策都要有相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3、有的题干没有要求写策论文,但是文章的正文部分要写对策。比如2006年国家考试的题干中有“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的要求。如何提高能力就是对策。

  单纯的要求策论文在2007年以后国考、联考中已经很少出现了。尽管如此,无论什么文章,对策都可以作为文章写作的一个部分,不同的是所占文章的篇幅不同,策论文中对策的篇幅多一点,其它的文章对策篇幅相对少了很多。

篇二: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

  

  政论文写作要点

  “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文章的逻辑性反映了作者思考的严谨性,思考能力强的人其写作能力也必定高人一筹;反之,思考没有广度和高度,写作也不会有广度和深度,思考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其文也不会振人心魄。但一个人写作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积淀和潜心研究。政论文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其主要任务可以说是议论“为什么”,在写作上具有主旨突出、结构简明、行文流畅等特点。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关系,而且是写好政论文的必备要素。

  一、主旨突出。这是写作政论文的目的。主旨是写作文章的主要目的,文章开头要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向读者表明自

  己的观点。如同说话一样,观点一定要明确,否则,说一千道一万,也会不知所云。所有政论文都有一个主旨,并且主旨一定要突出,观点鲜明。说什么,想怎么说,都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从头到尾都要为中心观点服务,要用清晰的语言文字阐述观点,详略得当,重点部分重点突出,泼墨如洒;次要部分言简意赅,惜墨如金。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结构简明。

  政论文必须结构简明,结构简明要做好二个方面:

  1、逻辑严谨。这是保证政论文结构简明的前提。逻辑之所以有力,就在于它毋庸置疑的严谨性。一个人说话要条理清楚,写文章也应文理通顺、思想清楚,有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并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要讲究条理性。政论文融议论和说理于一体,它的写法就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要善于运用辩证法的思维和方法于字里行间,凡事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论述,见到其利,也要能预见其弊;行文时能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局部,先抽象后具体,先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后着力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样才能使文章逻辑严谨,思想深邃,力透纸背。也只有把文章写得言之成理,行之有据,才能更好地说服读者,更好地阐明自己观点。

  2、文章整体框架结构明晰。

  政论文整体结构要由简驭繁。政论文要能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一篇政论文不要超过七个点进行论述,一般3-5个点足以说明主旨,因为三段式逻辑

  是逻辑中最基本的结构,最简单最有力,当然,这种简单是正确逻辑前提下的简单。

  政论文整体框架要能俯视全篇。政论文整体构架要脉络清晰,统领全篇。引、议、联、结四个层次之间要详略得当,要联系实际,重点议论,重点问题要能上升理论高度重点论述。

  文章局部论述要能逐层深入。整体框架明晰是言之成理的基础,局部条分缕析是重要保证。没有清晰的局部结构,整体框架再好也显空泛。因此,政论文局部论述应该能够鞭辟入里,抽丝剥茧,逐渐具体,层层深入。如对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关系的论述,无

  非就是人和事,因为,事由人做,而且事本身对人也会产生影响,要抓住二者之间辩证的统一关系深入论述。

  局部和整体要能相互呼应。整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局部构成,局部是整体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应该时刻为表现整体、为充实整体服务,整体也应该充分发挥出宏观指导性的作用。

  以《厂务公开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为例:在论述要以人为本解决“三权”问题时,从知情权到发言权,再到执行权,层层入理,丝丝入扣,既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又符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具体论述知情权问题时,再行逐层深入,由要给知情权,到敢给知情权,再到善给知情权,由应该给,到敢于给,再到怎么给,整个逻辑清晰,思维严谨。由思想认识到胆量气魄,再到实际措施,也符合新闻学what、do、how典型的三段式逻辑理论,一步一步引领读者展开深思,也阐明了自己观点。

  三、行文流畅。行文流畅,这是写好一篇政论文的重要手段。主旨明确,结构简明,但要恰当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接受,必须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简明扼要的行文就是写好政论文的有效手段。要做到行文流畅,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过渡自然。文章是由多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有一定逻辑性的整体,各个局部之间起、承、转、合要如行云流水,笔随意至,而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横生枝节,否则,就会出现叠床架屋,拖沓冗长的弊病。

  2、要有强烈的理论性。这是写作政论文的基本要求。政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但文章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感情用事,也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政论文论述应该加以归纳和提高,丰富和深化一般的原理,要从“完

  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认清本质。这样就能使政论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3、语言要具有高度概括性。这是写作政论文的客观要求。中华民族语言博大精深,具有表述的多样性和传意的丰富性,也具有范围的针对性。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族群,不同文体对语言用法要求是大不相同的,要求用词规范、典雅、贴切、生动。政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在理论上有独到分析,它要求语言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往往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文章的理论性越强,则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要求越高。

  理解并掌握政论文的主旨、结构、行文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写好一篇有份量有力量政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党务工作者,只有从这三点的达成上狠下功夫,定好位,敢吃苦,才能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实际能力,从思考到成文均走向成熟。

  策论文

  以政策、时事为写作内容的议论文,与平常言论文写作要求基本一致,论点、论据与认证过程缺一不可。所不同的是策论文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立论后,其认证过程必须包含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措施。

  策论文写作是机关公文写作的重要课目,是机关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主要手段。

  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中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整的结构、清晰地逻辑、流畅而规范的表达。它们的区别在于,策论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下面是两篇范文,也是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三题的答案(具体题目见上面的文章),都是围绕潜规则的主题展开的,分别是策论和政论。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收获。

  政论范文: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

  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潜规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品质,是讲诚信、公平、秩序和法治。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的个别市场主体,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上,而是走捷径,通过金钱或提供其他利益的方式,打通关节,从而使自己的利益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得到实现。这不仅践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公平、法治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交易的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合理的竞争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市场的基本情况,企业将根据市场提供的进行相应的生产,并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但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不仅不能使市场准确地发出信号,而且经常反映出一些假象,使得企业无法根据市场的晴雨表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势必扰乱正常的生产秩序,阻碍生产发展。可以这样讲,不从根本上破除潜规则,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潜规则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潜规则的一方如果是不法经营者,另一方往往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潜规则的通常模式是:公权力与不法经营者相互勾结,公权力寻租,不法经营者买租,二者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利益均沾,但牺牲的往往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们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和经济犯罪案件中,很多涉案人都与潜规则脱不了干系。原本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营活动,由于潜规则的存在,使得企业经营人员、采购人员、供销人员、公关人员,以及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上的便利,官商勾结,假公济私,不惜一切手段,不计一切后果,唯利是图,暗箱操作,搞不正当交易,得实惠、捞好处,使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变为行贿受贿、人情世故和关系网的恶性较量。如此,势必滋生腐败歪风。

  潜规则败坏了社会道德,毒化社会风气。潜规则为法律所不容,自然为道德所不允。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在市场上博弈的不是质量、效率、技术和服务,而是看规则运用得如何。如此,导致的将是物价虚高,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损;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受害;少数人因得利一夜暴富,贫富差距加大,人们仇富、仇官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也将使公平、正义在现实

  生活中无法得到保障和实现。长此以往,人们必将对道德评判标准发生颠覆,对公平价值理念的认识发生错位,歪风邪气将盛行于社会。潜规则不除,不仅社会难得和谐,社会稳定的大局恐怕也难以保障。

  破除潜规则,刻不容缓!2006年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这是向潜规则吹响的开战号角,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采取行动,展开一场围剿潜规则的攻坚战。

  策论范文:破除潜规则

  当前在不少地方、行业、部门和人际交往中,一些人遇事不是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总是在这些显规则之外寻求潜规则。诸如,进药得回扣、审批得红包、贷款得分成等等。所谓潜规则,相对于显规则而言,大致有隐蔽性、违规性和功利性三个特点。潜规则的蔓延,危害了社会机体的健康,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维护显规则权威,破除潜规则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潜规则流行,贻害无穷。首先,它严重危害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相应的制度、秩序基础上的,社会公正要靠制度、秩序来维持。而潜规则恰恰破坏制度、扰乱秩序,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诱发消极腐败现象,侵蚀社会肌体。其次,它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劳动安全、坑农害农、违法违规征收征用土地、教育乱收费、破坏环境资源等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部门和行业不是按显规则办事,而是按潜规则乱作为。再次,它严重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潜规则是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恶手,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引发权力寻租行为,扭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坚决破除形形色色的潜规则。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头树正气,自觉抵制包括潜

  规则在内的各种不良风气。特别是要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坚决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守规矩,讲政策,不给潜规则留下可乘之机。

  其次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就是显规则,它与潜规则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潜规则泛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的缺失或者失灵。因此,破除潜规则,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更要从制度上着手。要不断建立健全针对潜规则的制度体系,潜规则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盛行,就要对症下药、针锋相对,设立相应的制度规定,从源头上堵塞潜规则的黑洞。潜规则的要害是潜和暗,最怕阳光和曝光,所以,破除潜规则,要坚持和完善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等各项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知情是监督的前提,人民群众享有监督权,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享有知情权。越是容易出现潜规则的地方,越应该加强公开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在有关财务、干部选拔任用、公共事务管理、审批、决策等方面,更有必要公开透明。有实实在在的公开监督,就能不断减少和破除潜规则。

  总之,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和抓手,切实破除行业潜规则,对于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真正实现四保目标,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篇三: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

  

  【遴选备战技巧】北辰遴选专家组教你如何区分策论文与议论文论述题的异同

  策论文与议论文、政论文、论述题是有区别的,但实践中,许多人不分清他们的具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策论文:重在“策”(提出对策),是解决型文章。策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儿”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善的结构,清晰的逻辑,流畅而中肯的表达。它门的区别在于,策论文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文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

  议论文:重在“议”(进行评议),是评价型文章。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政论文:重在“政”(针对政治),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文,是写作出发点的问题。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论述题:重要“论”(进行论证),重在说清一个道理。它是一种题型,而不是一种写作文体,但实际上,有人经常把策论文当作论述题来答。

  典型策论文

  重点重心在“策”而不在“议“或”论”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黄陵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县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实践,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一要崇尚创新,争当改革“排头兵”。改革者胜、创新者强,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在新形势下赢得主动、赢得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和阻碍发展的瓶颈制约入手,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上创新。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财政投资方式,发挥好城投、文投、旅投、林投等融资平台作用,破解建设资金难题。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继续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激励鞭策和容错纠错机制,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人浮于事等问题,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加快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引导大学生、高技能人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二要统筹协调,推动产业“集群化”。推动县域协调发展,重点是推动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要素集聚化,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围绕建设陕西能源化工基地,依托黄陵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和科技产业园区,紧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煤电煤化工、高载能和非能源加工制造业项目,走循环发展、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围绕建设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着力打造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的路子。围绕建设世界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施“一核心四区域”文化旅游项目,打好寻根祭祖游、休闲养生游、观光体验游、现代工业游品牌,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内涵式发展路子。围绕“业态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辐射较强”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传媒、养生养老等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按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思路,推进“一城两区”和重点镇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要倡导绿色,展现龙乡“生态美”。黄陵是一座生态之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被评为“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和国家园林县城。必须把生态作为黄陵的一张名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县域生态化建设,让龙乡大地处处彰显自然美、山水美、田园美、城乡美的生态美景。按照“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山水中”的思路,精心实施“一河两岸”景观工程,着力打造沮河滨水生态廊道,加大沮河污染防治力度,实现一河清水过黄陵。继续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和重点区域绿化造林,见缝插绿,空中吊绿,破墙增绿,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让全县人民仰首望青山、俯身见美景、四季赏鲜花、共享绿色梦。扎实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治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让黄陵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乐土。

  四要厚植开放,打造延安“桥头堡”。主动把黄陵放到全省乃至全国格局中去审视和把握,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陕北—关中经济带建设,着力打造“延安南部桥头堡、西安都市后花园”。坚持走出去取经,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坚持请进来传经,聘请顶尖专家团队、知名学者和科技人才,围绕县域发展出谋划

  策、出力献智,在更高层次实现借智发展、借梯登高。加强与发达地区、友好县区、周边市县的合作交流,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构建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新格局。依托黄陵区位、人文和资源优势,坚持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全力以赴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项目落户,特别是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家和黄陵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打响“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金字招牌,发挥好黄帝陵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加强与台、港、澳及海外华人华侨的交流往来,进一步拓展县域发展空间。

  五要推进共享,织牢民生“兜底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最大追求,必须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健全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西安交大二附院对县医院托管后的运行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和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成果,在目前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深化黄陵中学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办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困难救助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加大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帮扶力度,让群众生活有尊严、权益有保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救助供养、搬迁安居等“十大扶贫工程”,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作者孟中华为中共陕西省黄陵县委书记);《人民日报》(2016年05月16日13版)

  典型议论文

  以下文章重心在“议”不在“策”

  “民信“比天大

  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只要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对国家信任就可以了。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只要取信于民,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国家的根基就稳固,国家的富强就有望。可以说,“民信”比天大。

  “民信”比天大,不是灰色的理论,而是常青的生活。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

  “民信”比天大,关键在一个“信”字。“信所以守也。”这种守,常如“守护神”,贫也好,富也罢,它都一如既往,不弃不离;弱也好,强也罢,它都始终如一,守候守护。这种信而守,碰到灾,能坚守不退,共扛之;遇到难,可坚定如初,共克之。这种信而守,只有执着、专一,没有徘徊、投机,是真正意义上的“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

  欲民信之,先要“修己”。修己,不是为己,而是“修己以安百姓”。“安百姓”的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4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取信于民?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

  欲民信之,要在“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

  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只要自己正,老百姓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邻居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

  欲民信之,当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

  雨果有言:最高的道德,便是为旁人着想。为民着想者,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

  张保振;《人民日报》(2016年05月25日04版)

  典型论述题

  以下文章虽然重点是讲对策,但这里从标题到后面主要是讲为什么创新资源需要深度激活的问题,重心在“论”而不是在“策”

  创新资源需要深度激活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我们提出了众多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创新作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动力,颇受瞩目。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考察湖南时就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其后,他在多个场合反复论述创新的重要意义,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更是强调:“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

  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那么,就具体落实而言,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促进创新呢?

  经过30多年持续发展的积累,中国的创新事业具备了相对优良的基础,我国有大量高校、科研院所;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类科研人才;有完整的工业研发、制造体系;有较为丰富的国际交流、合作经验;有相对充裕的资金保障;培育了几代企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和一批国际创新型企业。这些都是巨大的资源,其中蕴含着巨大机遇,应该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其进行再次整合、再次激活。

  就具体落实层面而言,涉及以下几点:

  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由于现实中科技成果归属权经常不明确,关于科研成果利益分配方式的法律规定也不够详尽,科研人员通过自身技术能力参与科研成果商品化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众多科研人员只能把职称评定和论文当成毕生的追求,无法实实在在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因此,尽管已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明确了我国科研成果的收益权和分配权,但只有真正落实这些法律,才能卸下科研人员身上的“隐形枷锁”。

  其次,要通过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来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表面上看,创新是科研人员的事情,但从本质上讲,创新是一个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研究,再到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的复杂过程。能够整合基础研发、产品设计、资本运作、市场运营、品牌建设、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源,最终使“创新技术”变为市场上畅销的“创新产品”的,不是科研人员,也不是政府,恰恰是那些勇于承担风险、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我们需要用更多、更细的制度去保障企业家的各项权利,去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并引导社会尊敬企业家。

  第三,要改进公务员人事考核制度,调动各级政府的创新积极性。一个好的“顶层设计”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另一半则是这个优秀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目前,我国的国家政策、规划均是由各级公务人员来具体实行的。要把创新理念落到实处,应在传统的人事考核体制上有所突破,改变以往的单一经济发展指标,向更具综合性、长久性的系统考核方式发展,特别要在考核中突出鼓励创新的理念。

  第四,要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全社会积极创新、包容失败的氛围。创新和创业都是高风险的事情,成功率很低。长期以来,我们太在乎事情的结果,容易忽略过程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构建一个积极而宽松的社会氛围,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加深社会大众对创新活动的理解,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失败的意义,为创新搭建一个宽松、积极、正向的社会舞台。

  (作者易鹏为盘古智库理事长);《人民日报》(2016年05月30日05版)

篇四: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

  

  政论文和策论文

  策论文

  以政策、时事为写作内容的议论文,与平常言论文写作要求基本一致,论点、论据与论证过程缺一不可。所不同的是,策论文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立论后,其论证过程必须包含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措施。

  策论文写作是机关公文写作的重要课目,是机关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主要手段。历史上,策论文长期应用于科举考试中,即使八股文盛行的明清时期,策论依然是最后殿试的主要考试内容。现时代,策论文是公务员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项目。

  政论文

  政治性论文的简称。

  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政论文是

  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它形式多样,范围广阔。

  (一)议论文的说服性

  概述

  议论文是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的文章。它的基本特点是议论的说服性。

  议论文展开议论是以说服读者为目的的。它无论对什么问题、什么事物展开议论,无论在议论中表达什么见解,提出什么主张,讲述什么道理,或者反驳他人的什么观点,都是为了达到说服读者,令读者信服的目的。如果说,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是它的解说性,要把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向读者解说清楚,那么,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则是它的说服性,从思维类型上来说,要回答出“为什么”,要讲出道理来说服读者。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文章例话》)这正说明了议论文的基本特点。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证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

  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论题一般都出现在标题或序言中,论题的表达方式是设问句,如“什么是人才学”,也常用突出主要意念的词组,如“青年运动的方向”等。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论点

  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政论文和策论文

  什么,反对什么。

  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

  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两类。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性论据包括个别事例,概括性事例和数字。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论证

  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有怎样的逻辑联系,例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议论文不分长短,皆须具有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几个要素。这些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证明任务。

  (二)安排要富有逻辑效果

  1、概述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

  各种文体的文章的安排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各种文体思维形式的不同,安排也有各自的特点。议论文不同于描写记叙的文章。它主要是按照事理的逻辑联系进行安排的。议论文一般是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来安排,表现在文章中是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人们常把它称为“三段式”。这“三段式”是个基本型。由于论题、论点、论据的广泛,内容的各种各样,不仅序论、本论、结论三个大部分变化多端,就是其中每个小的部分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变化多端。

  2、序论

  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

  A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例如:

  有步骤、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引进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高速服务,这是当前一项重大的经济方针。

  B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例如: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政论文和策论文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经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这个问题被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四人帮”,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C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一个总题目。为了叙述的方便,分为十二个小题目。在这里,也要说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重点是讨论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因事设问,启人思考。例如:

  武钢孟宪成同志对一米七轧机工程所提的意见,十分肯定,很值得我们认真读一读,想一想。花费了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攒下来的钱,引进了当代最先进的轧钢设备和技术,为什么收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今后怎样减少以至杜绝这种得不偿失的建设工程?

  E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例如;

  笼里养着两只母鸡,一只爱唱,另一只喜静。主人根据母鸡下蛋之后报唱的现象,以为所有的蛋都是那只唱鸡产的,因此很偏爱它,捉得蟑螂也专是喂给它吃,但日子一久,秘密揭穿了:原来那只唱鸡下蛋很少,而不叫的那只却一天一个,且蛋刚落地就一声不唱离开鸡窝,由那只唱鸡站在蛋边大喊大叫。

  下文便由此及人,主张人要少高谈阔论,多干实事。

  G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例如《不要打错了屁股》说的是领导干部有了错误,要引咎自责,不要向下推卸。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龙文鞭影》中有一则《库狄杖吏》的故事:“南北朝库狄连姓,愚鲁,居室常患蝇,乃呼门吏杖之。曰:汝所司何事!乃故放其入来。”本来门吏只负责看家护院,哪里管得了苍蝇。可是愚蠢的库狄却以不忠于职守把苍蝇放进来为罪名,把门吏痛打了一顿。这就是打错了屁股。

  上述叙论部分的开头,只是几种常见的类型。

  序论是议论文之首,在一篇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序论简明扼要,既能鲜明的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又能引人入胜,抓住读者。

  3、本论

  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它的任务是分析问题,组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或反驳谬论的错误。

  这一部分的安排和论证层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论述的先后次序,文章的层层推理,这些都要根据事理的内在规律,并考虑说服效果来组织安排。要做到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使观点和材料有机地,富有逻辑效果地统一起来。

  本论的安排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A并列式

  并列式也叫平列式。它的安排特点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它们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如张友渔的《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围绕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地运用社会主义法制,以保证“四化”的顺利进行这一论点。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法制在当前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法律实施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

  B推进式

  推进式也叫递进式。它的安排特点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深入、步步发展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如周恩来的《要造成一种民主风气》郑重论述艺术民主的问题。文章开头部分就指出: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接着,文章针对“一言堂”,不让别人讲话的弊病,对症下药,阐明“我们所发表的意见,都允许大家讨论、商榷”的道理。最后集中分析批判“五子登科”(套框子、抓辫子、挖根子、戴帽子、打棍子)的坏风气,只有去掉“五子登科”的坏风气,民主风气才能建立起来。再如陶铸的《崇高的理想》由远到近,从古到今,围绕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地阐发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政论文和策论文

  C推进和并列的结合式

  这样安排的文章,一般是篇幅较长的。这样的文章往往是以安排形式为主,中间杂以别一种安排形式。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头提出问题,接着就对各个阶级进行分析,然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用的是推进式。然而,在对各阶级分析的那一层次中,又逐一分析了地主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用的是平列式。就整篇来而言,这叫推进式中包括着平列式。作者运用这种结合形式,完满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收到了好的表达效果。

  以上是议论文本论安排的三种基本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本论部分究竟采取哪种,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决定,不能随意安排。

  4、结论

  结论,是议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做出答案。结论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与提高。

  (三)论证的方法

  1、概述

  议论文的写法主要是论证。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说,是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全部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过程表示论据和论点之间是用何种逻辑的方法联系起来或统一起来的。

  那么,论点和论据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或者论据是以怎样的方式证明论点的呢?这就是论证方法的问题。论证的方法同推理形式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它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运用。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

  2、举事例

  举事例就是用典型的具体事实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这种方法。这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易于掌握,用得也普遍。

  举事例论证,最重要的是注意论据和论点方向的一致性和紧密的统一,不可有距离。

  3、事理引申

  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已知的事理论据来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所以又有叫“演绎法”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发扬民主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中央的决策是在广泛地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央允许同志们遵照正常的组织程序提出意见,但是绝不准从事党章所不允许的活动。这就是说,我们并没有限制民主。但是,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允许随便发表和中央相对立的意见或不一致的意见。我们大家都晓得,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这里面提到的“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就是一个大家已知的“大道理”,用它来证明“干部和党员都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决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这个论点是很有力量的。

  运用事理论证常常表现为引用名言警句。名言警句具有公认的真理性,用它们来证明某一具体事物的真实性,是极有说服力的。这类例子很多,就不再赘述。

  使用事理论证,特别是引用名言警句立论,应注意:

  A引用的事理与论点真正构成一种紧密的内存联系。

  B对于引语一般要作一些阐明、说明,不要引完就单下结论,以免给人浅薄的感觉。

  C除了由于论辩的需要,必须引用大量的论述外,引语要力求简洁。作者要善于抓住引语的精华。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政论文和策论文

  4、反证

  顾名思义,反证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证明论点,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证明论点。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先看下面一例:

  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反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还说得上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呢?那会把我们引导到什么地方呢?很明显,那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这段文字中“如果”之后用的便是反证法:不是从正面讲实事求是会怎样,而是从反而讲不实事求是会怎样,来证明实事求是的意义。在论证中,凡是为了证明自己主动提出的论点的正确,先证明与这个论点相矛盾的另一个论点是错误的,或者为了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另外一个论点是正确的,都是反证法。

  5、类比

  这种方法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这种类比论证时,特别应当注意所类比的事物一定是一类,具有本质方面的相同点,如同上例。如果不属一类事物,虽有某些相似之点,只可以比喻,而不能类比,例如把革命人民对反动派的坚决斗争同武松对老虎的斗争相比,只能说是比喻而不能类比。

  最后谈谈练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

  这里,写作、绘画、歌唱可以类比,因为这些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有相同的本质属性。

  6、对比

  对比,是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因而,用得也很普遍。

  对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横比”是把同一时期的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例如《赞牺牲精神》,开始列举了太原工学院副教授栾弗,归国定居的年轻女科学家赵芬,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九旬老人徐良董,浙江省象山县无机轻体板材厂女青年郭秀莲与王竹平等人,为建设四化甘愿牺牲一时一已的利益直至个人生命的模范事迹,作者热情地赞扬了人们的牺牲精神。接着,文章批评另外一些人:

  可惜,现在有些人还缺少这种牺牲精神。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是四化大业,而是个人眼前的“实惠”。不是吗???这种极端利已者的人生观,和前面那种人相比,显得何等渺小,和我们今天的历史重任何等不相称?

  牺牲精神是可贵的、高尚的,由于以利已广义者的人生观来反衬,显得更为可贵、高尚。真善美与假恶丑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写作中能够经常运用这种论证方法。

  “纵比”是把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作比较。比如现在有些文章在论述党的某一经济政策的正确性时,往往讲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生产形势,群众生活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使用的就是这种对比方法。

  7、因果互证

  这是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它可以用原因来证明作为论点的“结果”;以原因的必然性证实结果的必然性。例如刘少奇的《人的阶级性》中的一段: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政论文和策论文

  人的阶级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这就是说,一定集团的人们,长期站在一定阶级地位,即站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地位,以一定的方式,长期的生产着,生活着与斗争着,即产生他们的特殊生活样式、特殊的利益、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心理、思想、习惯、观点和气派,及其对其他集团人们与各种事物的特殊关系等等,而与其它集团的人们不同,或者相反。这就形成了人们特殊的性格,特殊的阶级性。

  这段文字先讲了结果,亦即论点,然后讲促成这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论据。

  8、比喻

  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可以叫做“喻证法”。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喻巧而理至”,恰到好处的比喻往往能帮助说清道理。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论证中。这类例子多得很。例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再比如前面讲“引论”时举例的《下蛋、唱鸡及其它》一文,通篇是用鸡的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比喻是一种帮助说理的好方法,但由于任何比喻都是缺陷的,特别是同论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有些喻体完全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事物),所以,它不能作为论证的主要方法。要透彻有力的论证问题,主要还是靠对实际材料进行研究。《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说理透彻,令人心悦诚服,主要不是靠几个比喻,而是靠对当时形势的科学分析。

  9、归谬法

  “归谬”,就是导致谬误。这种方法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然后用它作为前提,导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仅用于反驳错误观点。

  综述

  上面列举了几种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除了“归谬法”专用于驳论文章外,其余几种对于立论、驳论文章都是适用的。

  论证方法作为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反映,是不难把握的。有时,我们所以感到难,除了由于书本介绍有关知识时显得过于零碎、抽象的原因之外,也有学习脱离实践的原因。联系实际,任何理论、知识都容易理解,也容易把握。掌握论证的方法,也是这样。只要把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我们日常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再借鉴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又坚持练笔,一定会很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

  策论文和政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策论文和政论文是申论文章最重要的两种类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属于申论文章,因此都是“官味”议论文,都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完善的结构,清晰的逻辑,流畅而中肯的表达。它门的区别在于,策论文重点是写对策。而政论文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

  策论文:重在策,是解决型文章。

  政论文: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文,重在政,是写作出发点的问题。

  议论文:重在议,是评价型文章。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细心加工,衷于原作

篇五:策论文和政论文的区别

  

  什么是政论?,什么是策论??政论?和策论?却有很多?分不清楚了。

  谈论两者,?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要写成政论?,什么时候要写成策论?。

  给?家的结论是:申论考试除外个别考评论?的,其他100%可以写成策论?,70%可以写成政论?。

  也就是说,策论?是我们要训练的重中之重。

  讲讲什么时候必须写成策论?,?先要审题,凡是题?中出现“就如何解决……问题”这?字眼或者题?要求中出现“对策合理,可操作性强”这?字眼的,必须写成策论。

  凡没有以上要求的均可写成政论?。

  不妨先说说政论?。

  提出问题部分不讲。

  政论?与策论?的区分点就在于政论?重在分析问题部分?策论?重在解决问题部分。所谓重在就是要花?笔墨浓墨重彩的突出。

  那分析问题来说,可为重要性分析必要性分析紧迫性分析。分3段来说。

  也可单独分析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从?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的3个?度来分析;

  也可单独分析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从三个层次,即宏观、中观、微观来递进分析;

  甚?可以结合以上两种分析法,套?分析,更显逻辑层次。相应的,解决问题部分,写?段就ok了,这?更要强调突出重点,?尾呼应。

  当然还要加上结尾段。

  下?讲讲策论?。

  我们要训练的就是重策更重论的策论?。

  提出问题部分不讲。

  分析问题部分较之政论?要弱化成?段。

  浓墨重彩要?在所谓解决问题部分。

  解决问题部分的所谓重论,?有两种论法。

  第?种,对策展开型。

  即将?条对策不断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

  拿加?投?来讲,要讲政府负责,上级拨款,本级配套,社会?泛参与,贷款有保有压,再加上加强审计监督等等。

  怎么说呢,这种写法很好。但是,可能对有些同学来说要求太?。

  这?再介绍?种写法。

  即车轱辘话来回说型。名字不好听,是为了让?家记忆。

  其思路和整体上的申论思路是?模?样的。——你可以拿他当?个?申论来写。

  也有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

  如:加?投?。?前的问题是投?不?,投?不?造成了什么,解决投?不?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分析,然后再结合第?种对策展开型稍微那么扩充?句话,最后将如此?来就能达到什么效果来强调其针对性。那么这段就很PEFECT了。谁也挑不出?病。

  最后不要忘了再加上结尾。以上就是本?对所谓政论?策论?评论?的思索。欢迎批评。

  建议?家以策论为主,兼顾评论和政论。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