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4年度在全市组工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 2024-01-10 09:2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在全市组工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上交流发言,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在全市组工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加强组织部门过硬队伍建设,就是要加强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解决组工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根据调研座谈要求,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把握体现专业化要求的理念思路方法。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开放意识,拆掉思想“围墙”,突破发展“围城”,以思维格局的开放提升促进专业化能力提升。注重培育项目化思维。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采取归口认领与“招标”认领相结合方式,建立“一个项目、一支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和项目跟踪督办机制,推行全员参与中心工作机制,引导部组工干部全员参与干部考察、绩效考评等中心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注重培育产业化思维。组织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打通党建、干部、人才、公务员等各板块工作的物理隔阂,系统整合各板块内部的工作,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媒介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组织工作的运转效率和整体合力,提升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培育创新化思维。组工干部要着眼全局、放手创新,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不断开阔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延伸工作触角,既在传统组织工作领域提品质、创品牌,也在新兴组织工作领域“增品种”,切实以新的观念思路研究组织工作,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健全体现专业化要求的选拔任用机制。专业化能力建设不仅需要外在的支撑保障,更需要内在的过硬队伍作基础。要推进组工干部队伍在进人才的同时出人才,选干部的同时出干部。提高入口门槛。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选用组工干部的首要标准,把能力素质作为选用组工干部的重要标准,逐步探索“先培训、后上岗,先测评、后任职”的选用管理机制。拓宽选用渠道。在逐步完善轮岗、遴选、转任等制度基础上,不断打破地域、部门限制,从基层单位、企事业单位、研究领域等一线选人,大胆探索建立“优秀跟班人员、优秀顶岗锻炼人员”选用调动机制,努力把优秀人才放到组工战线上来历练。保证出口顺畅。探索设定组工干部3—5年培养周期,有计划地将组工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发挥作用,不断畅通优秀干部出口,激发组工干部干事激情。对工作不称职、履职不到位的组工干部,按照程序调离岗位或免除现职,持续优化组工干部队伍。

完善体现专业化要求的教育培养途径。针对组工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培训中暴露出的短板不足,要注重从体系、目标、制度等方面不断发力,建立健全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加强组织工作知识体系建设。从建立组织工作优秀案例“仓库”、推行案例学习法、建立常态化学习测试机制、跨界学习知识点、以教为学等5个维度构筑融合型组织工作知识架构体系。分门别类建立专业化培养机制。制定组工干部中长期培养规划,采取“科室导师”互助培养模式,实施层级式培养。分党建、干部、人才、公务员4类开办业务培训班,推行组工干部到高校读书班、党校主体班等跟班学习制度,分板块强化组工干部专业能力。加强专业能力提升制度性安排。分层级建立新入部培训、定期轮训等教学培训制度,健全完善实践锻炼和基层蹲点指导制度,采取结对帮带、跨岗位轮岗等形式推荐优秀组工干部到经济、改革等一线部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驾驭全局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探索体现专业化要求的能力评价体系。要根据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的内涵特征,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考评指标。聚焦组织工作重点任务,分层级制定组工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围绕政治品格、业务技能、工作能力、创新精神、工作作风等专业化能力要求,按照不同级别、不同岗位分层分类制定考评指标。完善考评方式。根据组工干部学习成效、工作成效、工作失误率等情况,建立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考核的量化机制,按照“月通报、季测评、年总评”,服务对象集中测评的方法定期开展专业化能力评价,并建立评价分析动态管理机制。用好考评结果。探索建立组工干部考评结果运用机制,在提拔使用、评优评先过程中优先考虑专业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组工干部,对能力不足、评价不高的及时开展诫勉提醒和岗位调整,不断增强组工干部提升专业化能力的自觉性。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