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全文)

发布时间: 2022-08-28 08:2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全文),供大家参考。

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全文)

 

 第16卷   第4期2015 年 12 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6 , No.4Dec.2015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吴永芳(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004 )   摘要: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成因,即就业基数庞大、就业地域集中、替代群体强劲、市场供需失衡、家庭干预积极等,认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实现培养就业平衡;完善政策措施,理顺就业渠道;发挥教育功能,加强培育引导;正视就业现实,调整思想心态。   关键词: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大学生;就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4784 ( 2015 )

 04 - 0021 - 05收稿日期:

 2015 - 04- 22作者简介:吴永芳( 1975- ),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管理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理论。该理论自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开始,后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其他领域的竞争环境 [1 ] 。用该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完整地呈现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二是为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三是提醒大学生早日认清形势,为实现理想就业而积极努力。   一、基于波特五力的大学生就业环境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主要应用于分析产业竞争环境,它把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大量不同的竞争因素汇集成五种主要竞争来源。一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指同行业内、企业间发生的相互竞争。二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指企业生产经营所需投入要素的提供者,对所供生产要素价格的掌控力。三是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指产品的购买者对所购产品价格的影响力。四是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指即将或准备进入某一产业的新成员对该产业可能产生的威胁。五是替代品的威胁,指具有与现有产品大致相同的功能,却来自于不同产业的产品,对现有产品带来的威胁(图 1 )[ 1 ] 。潜在的进入者替代产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应商 购买商购买商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目前竞争者的实力图 1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图   (一)供需的不平衡性   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社会主要生产要素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其配置应由市场自行完成。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持续实施,无论是在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还是毕业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与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相比,都有相当数量的富余。供需的失衡使得待就业大学生内部间相互竞争十分激烈。—1 2—

 第16卷   第4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2月   (二)竞争的不公平性   公平通常指所有社会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拥有平等的社会权力,从而实现利益分配机会均等和结果公正等。当前,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的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待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平台的公平性不足,结果往往导致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三)流动的不合理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本应无可厚非。但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如何使大学毕业生自愿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是大学生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的流动出现极端现象。一方面,经济落后、人才短缺、工作条件艰苦的地域大学毕业生去得少甚至没人去;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却源源不断地涌入人才相对饱和的经济发达地域。解决这一极端现象正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定位的不准确性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就业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相当一部分就业岗位的竞争中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其他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替代作用也已逐步凸显。但在就业过程中,仍有许多大学生姿态高,未能摆正位置,结果导致就业受阻。   二、大学生就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理论可以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大量不同竞争因素概括为五种主要竞争力,即待就业大学生内部竞争力、大学生家长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选择力、在校就读未毕业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威胁力及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替代力。   (一)待就业大学生内部竞争力   待就业大学生———五力竞争模型中的“行业内的竞争对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应届毕业大学生;二是已毕业未就业的往届大学生。待就业大学生内部竞争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群体总量;二是往届大学生就业剩余量。据统计,2009 —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611万增至749万 [2 ] ;2011 — 201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660万、680万、 699万,就业率分别为 90.8% 、 91.5% 、 91.8% [3 ] 。数据分析表明,一是大学毕业生数量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2009 — 2015年增长净值达138万;二是大学生就业剩余量 大,依 据 大 学 生 毕 业 数 量 及 就 业 率 计 算,2011 — 2013年大学生就业剩余量约为175.84万。待就业大学生的“三高”(高基数、高增长、高剩余量)易导致各专业、各学历层次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当下,就业市场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大学生实际需求岗位数量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局面,待就业大学生相互间围绕专业、学历等要素发生激烈就业竞争在所难免。   (二)大学生家庭资源对就业的影响力   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学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主要依靠两种资本。一种是人力资本,由自身天赋及后天所受教育得到的;另一种是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家族、亲戚等社会关系来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的 [4 ] 。很显然,除个人秉赋外,两种竞争资本的形成都要依赖于大学生家庭拥有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源。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讲,大学生就业竞争实质上是各自家庭拥有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之争。  1.经济资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资源是“硬件”,是两种竞争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至高中毕业,往往占有优秀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文化基础整体上自然高过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易取得好成绩,上名牌大学。在目前就业环境下,上名牌大学即意味着就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文化资源。它是一种软实力,但同样重要。文化氛围浓的家庭,多会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引导孩子,教育成功几率大,容易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3. 社会资源。主要指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的数量及质量,它形成的基础是血缘关系及大学生父母的社会地位。血缘关系越近、父母社会地位越高,可以获得的资源的数量就越多,质量就越好,当—2 2—

 吴永芳: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然也包括就业资源。   (三)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力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选择能力———购买商的议价能力主要取决于参与就业岗位竞争的大学生数量。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的选择呈现出极不平衡性。据湖南大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显示,2012 — 2014年连续3年,该校本科以上毕业生选择华南、华东、华中作为就业地域的人数占当 年 本 科 以 上 毕 业 生 总 人 数 的 比 例 分 别 为82.46% 、 82.35% 、 83.31% ;而选择西北、西南的人数仅为 5.37% 、 5.93% 、 5.46% 。研究生就业倾向企业 TOP10 为: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华为、苹果、腾讯、阿里巴巴、恒大地产、宝洁、万科 [5 ] 。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就业状况统计也显示:该校当年本科以上毕业生选择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作为就业地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79.31% ;而选择三明、南平、宁德、龙岩作为就业地域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 7.44% [6 ] 。统计数据表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大城市、国企、上市公司等经济发达地区及经营业绩好的大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强,参与就业竞争人数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力强;而西部地区、山区等经济落后地区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参与就业竞争者人数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力自然弱。   (四)在校就读未毕业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威胁力   在校就读未毕业大学生对大 学 生就业 的威胁———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数量,数量多则说明即将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多,即就业潜在进入者人数多,潜在威胁就大;反之,则小。在校就读未毕业大学生的数量取决于“两个门槛”。一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基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政府采取积极鼓励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高校数量均持续攀升。从1999年开始,招生数进入快车道,并逐年递增 [7 ] ;截至 2014 年 7 月 9 日,全国高等院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542所 [8 ] 。招生规模、高校数量的蓬勃发展说明高中生进入大学“门槛”低。二是大学生毕业的“门槛”。据统计,2010年、2011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数分别为657万、675万;2014 、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分别为727万、 749万 [9 ] 。数据表明大学生毕业“门槛”低。“两个门槛”均低说明在校就读未毕业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威胁力大。   (五)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替代力   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替代力———替代产品威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等教育层面以下的院校毕业生,如职业高中生;二是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群体,如技工;三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社会上其他就业群体。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替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专业技术水平替代。与高校大学毕业生相比,虽然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受到的高等教育偏少,但并不代表其就业竞争力弱。用人单位通常需花费大量经费对大学生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以使大学生达到专业技术岗位需求,而拥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则能随时上岗,熟练操作,可为用人单位节省培训成本。因此,对于专业技术性的就业岗位而言,拥有专业技术水平的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威胁大。据人社部统计,2014年,全国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62.3万 [10 ] 。  2. 岗位报酬需求替代。在就业过程中,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往往比高校毕业生更能放低“身价”择岗。对于知识层次需求不高的就业岗位,因岗位报酬的低廉性,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更具竞争力。因此,在就业过程中,拥有专业技术水平或岗位报酬需求低的非高校毕业待就业群体,对大学生就业替代作用明显。   三、基于波特五力完善大学生就业环境   基于波物五力分析大学生就业环境背景复杂、竞争激烈的主要成因:一是供求失衡,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数量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渠道不顺畅;三是培育引导不够,职业意识薄弱;四是主观能动性不强,就业理念固化。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个人从政策、教育、理念方面共同努力。   (一)搞好顶层设计,实现培养就业平衡   政府职能部门应发挥统揽全局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大学生的培养就业功能,形成全国性的大学生培养就业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国大—3 2—

 第16卷   第4期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2月学生培养与使用的供求平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做到“六个清晰”。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未来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清晰;二是根据未来就业岗位需求预测高校招生数量及培养计划清晰;三是提供当年毕业大学生就业岗位数量、性质清晰;四是当年毕业大学生数量、专业、学历层次清晰;五是大学毕业生数量大于就业岗位需求数量的应对策略清晰;六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权与责清晰。   (二)规范就业流程,有效堵塞漏洞   大学生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规范就业流程,保证就业公开、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较为完整的就业流程一般由计划、实施、监督及评价环节组成。因此,大学生就业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以法律为保障,以制度为抓手,规范四个环节并严格执行,尤其要发挥好监督的重要作用,实现监督对就业流程的全覆盖,达到“五个公开”。一是政策公开。公开大学生当年就业相关的政策制度。二是程序公开。具体公布大学生就业流程的每个环节。三是岗位公开。分类、分级别公布所有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如岗位的人数需求、专业需求、学历需求等。四是竞争公开。公开就业岗位竞争的所有环节,并接受第三方全程监督。五是结果公开。用人单位公开所有就业岗位的录取结果,并负责回复相关质询。   (三)完善政策措施,理顺就业渠道   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不通畅,就业地域选择的极端化,不仅加剧就业竞争,造成人才浪费且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马太效应”。政府部门需要从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扶持。一是加大政策奖励力度,拓展就业渠道。继续出台并加大诸如“西部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政策及奖励力度,鼓励、吸引大学毕业生踊跃到边疆、西部、山区、农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是加大政策“刚性”,疏通就业渠道。政策的“刚性”是保证政策贯彻执行不被“打折”,达到预期效果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009年,中组部、人保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第五条规定,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要坚持“凡进必考”,县及乡镇机关要拿出一定职位,专门招考到村任职等专门项目的大学生 [11 ] 。该政策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县及乡镇机关拿出职位的具体数量或比例,使执行者以职数有限为由,拿出极少岗位,弱化执行。政策执行不畅不仅有可能损害到在农村工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有可能对政策本身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发...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博古范文网 201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博古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博古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2018771号-1